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趙信現在非常有錢,沒錯,單純鐵料的生意,一年就最少在5000萬以上,這並不是定海軍的全部,各種不同的生意,最少聚攏了超過2億貫資金,最關鍵的不是這個,而是新幣。

趙信當然清楚,控制一種貨幣,會產生多大的價值,特別還是定海幣這樣的,原始材料非常低廉的材料的,技術領先就是關鍵。

在蒸汽機沒有出現,衝壓不可能大規模的產生的餓時候,這個定海幣幾乎無法複製。

定海幣的出現,不但非常精美,而且難以仿造,當定海軍的宣傳擴大,加上定海軍可怕的商業的行為,一下子,讓定海幣開始廣為流傳。

從趙信製造出來到現在,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趙信一共做出了的大概2億貫的定海幣,這些跟其他的錢幣交換,成為了北宋有一種流通貨幣,雖然體量還不算太大,還沒有廣泛的流通到整個北宋的各個地方,可是賺錢的速度,已經可怕到了極點。

一枚連半文都不到的錢幣,作價一百文,哪怕加上了卡牌系統製造的成本,也不算太高,2億貫的成本,可能只要幾百萬貫,可是換來的,卻是2億貫資金。

哪怕在定海軍,投入巨大,可是在趙信的手中剩餘的資金,也是超過3億貫,也就是說,如果單純購買馬的話,一下子可以買到300萬匹。

看起來,就連趙信這樣,北宋富豪第一人,都無法全部吃掉這一筆交易,可是不要忘了的,定海軍是一個可怕的印鈔機器,趙信具現,可以每年最少2億貫以上製造的,而定海軍本身,不停擴大的工商業,也最少可以創造相當的數量,最多一年就徹底消化了。

不過,在這些之前,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馬拉火車的專案,當這個專案遍佈到了北宋的大地上面,才能夠真正的發揮作用。

這也是趙信,不怕影響,專門去一趟汴梁的根本原因。

這不是一條鐵路,而是可能是無數條,最少說,把整個北宋的繁華之地,都給納入其中,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通達四方。

鐵路產生的作用,不單單是互通有無,讓世界的距離變小了,還有眾多軍事上面的作用。

相對於緩慢行駛的船隻,鐵路更快,哪怕是馬拉火車這樣的,也可以保證一小時50裡,一天24小時的話,就是1200裡,真正達到了日行千里。

這可不是八百裡加急這樣,少量的傳信的騎兵,而是一個車廂最少在15噸,可以拉起100多人龐大的鐵路,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資源,2天的時間,行進2000裡,把最少數萬士兵,運送到目的地。

這對於一個中央王朝來說,好處就是非常可怕的,中央可以集中的管理軍隊,不用把士兵派往九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了,九邊也不是一點都不派遣,只不過可以跟稜堡結合,少量派遣,有成百上千的稜堡,可能幾十萬人,就足以保證著邊關的安全,任何異動的前提下,都可以迅速的調動兵力,減少尋常時候駐紮的問題。

當然了,這是遠景,在現在,有了西北的這件事情的情況下,才有建立的可能,但是萬事開頭難,以鐵路的強大作用,只要開始建設了的,那就收不住。

到了19世紀末,中國已經落入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慘的境地的時候,鐵路依然是追捧的熱門。

可惜,被國外不停的坑,再加上本國人不停的貪汙,中國的鐵路建設,從來都沒有大規模的進行過,可是到了辛亥革命的時候,僅僅是建立的這些少量鐵路,全部都是盈利,並且盈利的能力相當強的狀態的。

時代的限制,科技的限制,讓趙信不得不採用馬拉火車,聽起來,非常的不靠譜,你要看跟什麼相比,落後和不落後,都是相對的。

打個比方的,現在定海軍使用的高爐,是連中國解放後,五六十年代的小高爐都不如,可是在北宋,卻是神蹟。

在19世紀末的時候,那是歷史的倒退,是世界各國聞所未聞的,可是在發展之中的各國,類似的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的。

或許不是馬拉火車,卻是類似,用馱馬來大規模的運貨,對商業產生支援。

可是在19世紀末的,在世界各國已經普及了蒸汽機車的前提下,這就是歷史的倒退。有更加強力的蒸汽機車,一次可以拉起幾個,甚至是十幾個車廂。

鐵路的佈置情況,讓最多也就是七八匹馬拉動車廂,再多的話,相互之間影響,反倒不利於的佈置。

聽起來很多,一匹馬,在後世有一個專門的單位,一馬力,可能在最初的時候,一個蒸汽機連一匹馬都不如,歷史上第一個蒸汽火車,他只是拉30個人左右,還不如八匹馬。

可是不停的發展,讓蒸汽機沒有上限,在19世紀末的時候,已經能夠達到數十,甚至是上百馬力,這樣蒸汽機的作用就大的多了。

現在的科技條件下,無法製作出來蒸汽機,只能夠用馬拉火車的房市,耗費的馬實在是太多了,運輸能力相當的有限,馬的速度,拉力的上限,哪怕是8匹馬,甚至是16匹馬,能夠拉動的車廂也非常有限,最多兩個,一般情況下,一個是慣例。

火車永遠不是一個車廂,他的身後,跟著七八十來節的車廂,這才成為火車的發展源泉。

一列火車的效率,肯定是要高於一個車廂的,中間必須要空出馬的距離,同時要給予安全距離,不然一個接著一個,萬一撞擊發生問題,對於鐵路來說,是噩夢。

趙信更加熟悉的,當然是後世的火車,那是一節最少十來多節,甚至最大的火車,一列甚至可以運送5000噸的物資,這在北宋,簡直是神話一樣的而存在。

現在,在橡膠,在各個子項目都沒有達到一定的積累的前提下,哪怕趙信很清楚,蒸汽機的理論,就是利用蒸汽,把熱能轉化成蒸汽的推力,最終拉動火車或者其他東西,快速的往復運動。

可是,從這一個理論,轉換成結果,需要漫長的路要走,實際上,水蒸氣推動水壺,這個最簡單的自然現象,早在人類使用火焰的時候,已經發現了,這個理論,走到蒸汽機,用去了幾千年的時間。

最初級的蒸汽機,是在的公元一世紀出現的,那個蒸汽機,最多隻能夠稱之為蒸汽機的雛形,他跟後來的蒸汽機,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理論。

17世紀的時候,初級的蒸汽機誕生,要到100多年後,才有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建立了現代蒸汽機的模型基礎,然後才推動了這個更快的發展。

以北宋對於科技研究的能力和科技的水準,要想進行這一切,非常困難,趙信是歷史學的研究生,或許因為愛好,知道長弓和其他一些簡單的東西,可是讓他造出蒸汽機來說,是不可能的,他甚至連蒸汽機的基本模型都沒有做出來。

所以,趙信甚至還沒有開啟蒸汽機的運作,甚至連個頭都沒有,這個可能是劃時代的,對北宋有巨大影響力的機器,可能只是圖紙上面,當定海軍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甚至開始普及了科學知識之後,才會開啟。

道路交通又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在定海軍大煉鋼鐵已經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年產幾百萬噸的大型冶煉綜合體的建設的前提下,困擾鐵路的問題已經不復存在的。

為了解決問題,趙信選擇了更加容易達到的結果,用高品質的鋼製作鐵軌,車廂,而動力上面,交給了最容易獲得的畜力,兩者結合之下,馬拉火車越過了千年的歷史,成為了現實。

環島鐵路37公里的路線,趙信已經進行一定的測試,主要是關於續航和更換上面,甚至為了測試,還把這一條鐵路變成了一個環線。

島嶼不大,連結整個島嶼只有37公里,可是一個環線的建立,要測試多長的距離,就可以測試多長的距離,這也是趙信耳聞後世鐵路測試的一個方法。

剛剛誕生的機車,要測試他的可靠性,當然不能在真正的鐵路上面進行,那麼環線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依靠各種環境構築的環線,可以進行5000公里,1萬公裡,甚至是10萬公裡破壞性試驗,以此來測試這個極限。

按照目前環島鐵路總結出來的經驗,37公里還是太少了,一般而言,一匹馬在馬拉鐵路上面,拉著一個滿負荷的沉重的車廂,37公里也不會耗費全部的力量。

不過15噸的車廂,還是相當的沉重,在高速奔跑的時候,已經有了速度減慢的跡象。

北宋的慣例別說是測試了,大致估計的都很少,可是趙信不同,工業化帶來的是嚴謹,是苛刻到了極點的嚴謹。

一個不嚴謹的東西,放在工業化之中的時候,將會是噩夢,藉助著完整的環島鐵路的時候,才能夠測試出大部分的馬拉的極限。

為此,甚至廢掉了幾匹馬,傾覆了一個車廂,讓一節鐵軌最少三天的時間沒有辦法執行。

對於發展節奏非常快的定海軍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大的代價了的,但是這些的測試,最終證明,是必要了,因為這測試出了馬拉火車的極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