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葉清臣手中有錢,卻不敢隨意的動,之前大撒把一樣的,幾乎讓整個北方農田水利工程給拖住,雖然說,未來很美好,只要整個北方的農田水利工程修建完成,整個北方對於自然災害的抵抗程度,就會顯著的提升。

這對於一個朝廷的安定,有著巨大無比的作用,一個王朝的穩定,不在於他在豐收的年景,到底會產生多少糧食,而是在歉收或者是自然災害的時候,到底產出多少糧食。

前者生產多餘的,除了釀酒,就很難有其他的作為了,可是後者,一旦少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缺口,當這個缺口增大,加上社會分配體系出現一點的問題,富人們多佔,普通人少一點的時候,最終的結果必然會發生戰爭,或者推翻整個朝廷,或者,就是極大的削弱中央政府。

葉清臣這麼做,甚至為了建設,而受到這些鄉紳們的盤剝,一直到有了韓琦作為對比之後,這才對他們動手。

可是現在,有了現在的教訓,他不會把手頭上面,所有能夠流動的資金,都給動用了,這不是一個健康的政府做出來的。

有了這些經驗的,他也小心了很多,除非是之前就定下來的計劃,否則的話,必須要三司重新研究之後,才會給予撥款,一旦有任何的疑問,都會否決。

這樣下來,等於是多出了手段,可是對於財物安全來說,卻是好了很多,一些明顯是看到錢眼紅,增加消耗的專案,直接就被葉清臣砍掉。

北宋的財政平衡,就這麼的簡單的形成了,甚至是葉清臣也做出了一個簡單的計劃,讓三司整理所有需要投入資金的地方,透過輕重緩急,還有其他一些必要支出做一個預案。

這是一個計劃的前提,一旦做出,就會提升資金使用的效率,不過在沒有足夠的效率的前提下,這個註定會是一個大概的計劃。

賈朝昌知道,葉清臣手中有一筆錢,可是具體多少,不太清楚,不過應該是足夠這一次的換裝和武裝運作。

不過,為了得到足夠的資金,賈朝昌還是用樞密院的形式,進行申請。

樞密院的這些申請,是有正當的理由,加強河北前線,防止被遼國突破。

在西北邊患大大降低的前提下,整個北方戰爭的中心,就又回到了河北前線上面,誰都知道,在三國之中,當西夏徹底的滅亡了之後,宋遼之爭必然會成為重點,甚至會越演越烈。

以前還有一個西夏作為緩衝,甚至遼國不會直接上來,而是轉而依靠西夏的間接,現在,一切都沒有緩衝,西夏的國土屬於了遼國,雙方只要有任何的摩擦,就必然會產生戰爭,那麼要想保證北方安全,加強是在所難免的。

已經有3年,河北前線都沒有任何增加了,這個理由,也算是正當,哪怕是沒有計劃,這筆錢葉清臣也會撥付。

況且不多的,稜堡的強大就在於,稜堡的單獨成本並不高,一座稜堡才2000貫的成本,250座,也不過是50萬貫。

這別說是跟以前河北的相比,就算是跟西北相比,都不算什麼,賈朝昌只是籠統的寫了增加河北城防強度,就這樣的透過了。

同樣的,給10萬禁軍換裝,成本同樣不高,這個改動,只是在長弓上面進行改動,一把長弓的成本200文,箭要貴一點,一套長弓的箭的成本,包括50只穿甲箭,50只重箭,150只標準長箭在內的成本,大概是1.2貫左右。

看起來箭的成本,比之前短弓的箭的成本,最少提升了5倍,可是長弓和箭加起來的成本,還不足以前短弓的成本的一半,這樣就算10萬禁軍,需要更換8萬套長弓,也不過是12萬貫,加上一些準備的費用,賈朝昌一共申請了100萬貫。

聽起來,這個絕對數字是非常的大,可是灑在整個河北防線這個大攤子上面,就真的是不算什麼了。

要知道,在慶曆四年一年,在西北的總花銷,就超過了400萬貫,這是對於整個西北駐軍的花費,可是單純城防修補和營寨的修建,就超過了180萬貫。

河北防線,比起西北的防線,更加的重要,單純一個修補,要了100萬貫,這筆錢跟西北軍費比起來,少太多了,這些從西北節約的錢,直接補貼到北方防線就可以了。

葉清臣是一個心細的三司使,也不可能把每一筆錢的花費,都落到實處,這一點到21世紀都無法做到,科技的發達,並不能夠完全的把握人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比比皆是,更別說,名義上,賈朝昌沒有挪用。

投入到稜堡上面的錢,本身就是提升整個河北防線強度,而長弓,則是提升禁軍效率必然的運作,這些都是有所先例的,並不突兀。

賈朝昌的野心,就這麼的掩蓋在了整個樞密院龐大的事物之中,在資金到位了之後,磨刀霍霍的行動開啟了的。

狄青旗下被增加了2萬的禁軍,一共是8個軍,全面的進行了換裝。

在保州的收穫,再加上狄青對於長弓的理解,整個換裝從一開始,就跟原來計劃的不一樣了。

兵員上面,狄青更多抽調了一些新兵的兵員,或許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卻達到了6成左右,整個長弓的訓練,幾乎都是在新兵之中挑選和選拔的。

當然了,老兵之中的神射手,也沒有放棄,在訓練的時間較少的前提下,離不開有經驗的弓手,或許這些精銳的弓手,在轉為長弓手之後,或多或少有些不習慣,可是充當領弓手是沒有問題的。

在稍稍的熟悉了長弓的使用方法之後,這些弓手或許無法做到跟整體方陣齊射,卻可以的指導方陣,這樣可以發揮出經驗。

在狄青看來,伴隨著對長弓使用的深入下去,這些弓手,到最後,還是會逐步的被淘汰掉,已經形成的禁軍體系,跟這種新的訓練方法格格不入,但是總體而言,紀律性,還是後者更好。

大量新兵進入到了軍營之中,在初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狄青手下的禁軍,戰鬥力的減弱了很多,可是在逐步的訓練之中,狄青發現,這樣的效果非常好。

只要他們完成了最基礎的訓練之後,特別是按照新兵訓練的方法,看起來沒有多少的問題,可是一旦到了演習,立刻出現了不同,比起其他混雜了部分老兵隊伍,執行性和戰鬥力都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

看起來是耗費了更多的功夫,可是實際上,效率會更高,戰鬥力更強,這也讓狄青堅持了自己的看法,逐步把這些方法跟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更好的訓練部隊。

趙信如果知道,他在苗家莊的訓練方法,被北宋的戰神發現,並且成功的應用,開始發揮出出色的效果的時候,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不過這樣的訓練,再怎麼的訓練,也只是一個準近代的軍隊,把最像是熱武器時代的長弓,跟近代軍隊結合起來,兩者合一發揮出來的效果,應該是可以完爆這個時代的軍隊,這一個軍事行動,也在之後,發揮出了可怕效果。

類似的換裝,在北宋司空見慣,同時韓琦已經在西北證明了長弓的作用,誰都以為,這只是樞密院的理性換裝,也只有那些將軍知道,接下來要有一個大戰要打,其他人都不知道。

包括狄青在內的這些將軍們,也沒有把這個訊息走漏出去,原因很簡單,整個北宋軍方,跟他們相同的身份的將軍,不知道有多少,一旦這個事情暴露出去,多少有背景,有能力的人會佔據這個位置。

在北宋成立的這幾十年的時間之中,燕雲十六州,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願望,而如果有機會,幫助趙宋官家,從遼國手中奪取這個燕雲十六州的話,會是怎麼樣的一個待遇,封侯拜相,走上人生巔峰。

北宋汴梁,漸漸的恢復了平靜,遼國的訊息,也在最初引發了一定的波瀾之後,漸漸的消失了。

遼國發生的一切,並沒有在北宋的朝堂之上,誕生多少的波瀾,一方面,有資格知道這個情況的人,屬於是少數,另外的,北宋各方面的情況向好,各種的事物方興未艾,沒工夫去理會遼國那麼一攤子事情。

在距離汴梁數千裡之外洪澤湖,則是另外的一個景象,本身,預定要前往汴梁的趙信,實際上,耽誤了幾個月。

本來,應該在七八月就進入到汴梁的他,實際上,是在洪澤湖被攔下來了。

整個計劃出現了巨大的變動,鍊鋼廠出現了巨大的事故,一爐20噸的鋼水,因為操作失誤,發生了側漏,最少有400多人遇難,1000多人受傷。

當時,第一次過來報訊的時候,只是說出現了點事故,造成了多少的經濟損失,哪怕趙信用後世的方法,建設了定海軍,可是時間太短,依然無法轉變一些官員的看法。

他們更加關心的,是財物的損失,可是趙信不一樣,他更關心的是人。

任何的生產單位,生產機器,都是用人才操作,沒有人,這些東西就生產不出來。

簡單評估了一下經濟損失,就可以知道,這個事故有多大,鍊鋼廠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在這個時代,沒有大規模的機器的前提下,人力就成為了重點。

再三的詢問了之後,具體的數字才報上來,趙信立刻嚇了一跳,這個損失對於見慣了後世諮詢的他,也有些無法接受。

巨大的事故,直接的阻攔了趙信的腳步,趙信很清楚,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之中,這樣巨大的責任事故所帶來危害,如果讓定海軍留守的官員來處理的話,會留下巨大的隱患的。

他們並不具備靈活處理這些礦難的經驗,如果按照北宋官員的經驗來處理的話,結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定海軍的發展,在現在,是一個的關鍵性的截斷,一直以來,都沒有問題,這是讓趙信欣慰的,也是讓他一直擔心的,卻不知道擔心的是什麼。

現在,擔心終於出現了,在他離開的檔口,出現了這麼可怕的一個事故,如果不處理好,甚至會讓整個定海軍的發展被延緩,這對於定海軍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為此,他甚至改變了行程,把本來準備的計劃徹底的調整,把七八月份進入到汴梁,並且開啟整個鐵路工程的計劃給推遲了。

鋼鐵才是興建鐵路的關鍵,這一次鋼鐵廠出現的事故,不但有大量熟練的工人受傷或者遇難,大量的鋼鐵設施,也受到了影響,幾乎不可能同時生產處足夠的鋼鐵,鐵路計劃就算是敲定,也只能夠擱置。

一個遍佈在整個北宋規模的龐大的鐵路,需要的鐵料是一個天文數字,同時,需要長期的時間,才能夠最終完成,兩三個月的時間,這個影響不大,他的時間還很多,特別是西夏已經滅亡的時候,北宋擁有更多的時間。

好在,這是在北宋,生產和生活的節奏,還沒有那麼的快,推遲個幾個月的時間,到年節的時候,述職和回京一起進行。

實際上,趙信回來的真的很及時的,如果他不回來的話,原來提拔的那些官員,就會封存這個鍊鐵廠,停止冶煉爐,轉而選擇大名府的方式。

那是成熟的,不會大規模的產生危險的,可是這對於定海軍來說,就是一個開歷史的倒車,高爐的效率比起普通的冶鐵來說,高出不少,哪怕現在大名府的鐵匠作坊,也用了催化劑,各種的焦炭,甚至總結出了提升生產效率的方法,可是在21世紀,已經用無數例項證明了,小規模的成本,永遠要比大規模的高。

一次事故,這在工業生產之中,經常都會發生,發現了之後,只要認真的找出原因,損失再大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能就這麼的放棄了。

趙信的及時迴歸,讓鋼鐵廠的下降被停止,他及時迴歸,穩定了波動的氣氛,避免了接二連三的巨大隱患,同時,對於所有的傷者,都全力救助,不惜一切的代價,對於死難的,也落實的賠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