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錢的問題,只是促成玻璃發展的一個部分,卻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玻璃窗的優點,這才是玻璃窗取代老式窗紙的根本原因。

跟傳統的紙糊的窗戶相比,玻璃窗更加的堅固,玻璃除了脆,易碎之外,硬度是非常達標的,硬度幾乎要比的上玉石了。

玻璃易碎,那只是對於大型平板玻璃,玻璃球就沒有那麼易碎,平板玻璃如果固定好,單純用劃的話,也很難切割,後世大部分的玻璃刀,他的尖端,都是有金剛石的存在的,否則,很難的切割。

更大的強度,也代表著不容易損壞,只要不是用力的敲打,單純的風,幾乎很難的吹碎玻璃,颱風,當然是一個例外了,那已經不是普通的物品能夠抵擋的東西了。

颱風是海洋上面,形成的強對流天氣,在熱量的極具不平衡之下,形成的強風,他的能量,可比普通的風,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別說是玻璃,有時候,就連一個房子,都能夠吹走,在後世關於颱風影片之中,一個幾十噸的水泥車,都被吹起來,更別說玻璃了,一股強風吹過,所有的玻璃門窗,不管是鋼化的,還是防爆的,一律吹爛。

堅固耐用,不容易更換,同時比較的廉價,這是玻璃不錯的優點,可是對於一個窗戶,身為窗戶本身的特性,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要有窗戶,是為了白天的透光性,如果房子沒有任何的窗戶,白天黑夜一個樣,這對於沒有電燈等照明手段封建王朝來說,那是不可想象的。

北宋以發達經濟,創造了東京這麼一個不夜城,大規模使用的蠟燭,也讓黑夜跟白天一樣的精彩。

可是黑夜畢竟是黑夜,蠟燭這種東西,也無法取代太陽的光線,特別是對於普通的平民而言,夜裡沒辦法,在一些必須要有光線的時候,點燃一些蠟燭,還可以接受,可是白天也要點燃蠟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玻璃相對於窗紙,當然效果更好點,相對於窗戶紙這樣的半密封的環境,玻璃的保暖性更好,至於透光性,一個幾乎透明的玻璃,跟一個半透明,只能夠蒙著看窗紙,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沒有窗戶的時代,樓房在建設完成之後,要形成可以住人的住宅,需要投入的時間,甚至會是之前的兩倍的,目前的木窗和窗戶紙,這個製造和安裝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相反,玻璃就容易許多了,就算是沒有鋁合金和塑鋼窗這樣的新材料,單純是鋼窗,也會讓整個的效率提升很多。

跟木窗需要雕琢製造不同的是,鋼窗可以鍛造,然後固定玻璃的東西,更是可以開採出來,這就極大的加強了效率。

從丁海軍成立開始的,效率已經是深深刻入到丁海軍的根基之中的東西,沒有足夠的效率,丁海軍的商品,就無法取代北宋傳統的商品。

在玻璃研究的同時,只要是大型平板玻璃完成了之後,以此為契機,可以開發出大型的平板鏡子。

在北宋這個時候,別說一人高的穿衣鏡,就算是一個巴掌大小的鏡子,都可以獲取暴利。

除了玻璃窗和玻璃鏡之外,玻璃還有眾多的用途,比如說,溫室。

塑料大棚是最佳的材料,原因並不是因為它的效能好,是因為他便宜,哪怕在21世紀,玻璃的價格極為廉價的時候,興建一個大型的玻璃溫室,也需要很高的成本。

這對於普通的農戶來說,或許玻璃溫室的使用年限更長,不像是塑料大棚,可能短的一兩年就需要更換,可是一畝地高昂的費用,卻是農戶無法承受的。

塑料大棚也就應運而生,只有玻璃幾分之一的成本,是他成功的關鍵。

現在的北宋,到了冬天,那是除了蘿蔔白菜,不北宋應該叫菘菜,沒有任何的綠色植物的時代,能夠吃點醃製的東西,已經不錯的時候,在冬季裡面,利用反季節生產,用玻璃大棚的方法,生產出大量蔬菜,能夠在丁海軍,在北宋的汴粱,創造出多少的價值。

更別說,玻璃大棚在農業上面的好處,趙信已經知道,生物是在不斷的進化發展的,透過選擇優勢種子,經過幾代,甚至是幾十代的培育,就可以製作出高產的種子。

或許,這個時代,還研究不出來,父本母本,遺傳基因這些東西,可是單純的精耕細作,科學施肥,再加上精細化管理,可以讓種子的發育更好,發育更快,這也是的一個研究的方向。

可是傳統來說,那是一年一季,最多不過是兩季的種植,就算是生長期最短的,也需要4個月左右的,北方的冬季,不適合大部分的植物生長。

有了溫室就不一樣了,只要在日照可以保證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一年三季,甚至是四季,尋找一些生長期短的,更適合氣候的,更加高產的糧食,這才是一個根本的科研方向。

如果說,鋼鐵和水泥,是增加北宋的硬實力的話,他會讓北宋更硬,在抵抗外敵的時候,不容易被攻破,能夠抵擋更久的時間。

可是農業方面的提升,卻是軟實力,最基礎實力的提升,別的不說,如果北宋八億畝的農田,從平均的3石,提升到5石,甚至是8石的話,帶給北宋的,將會是可怕的變化。

原來,北宋能夠容納的極限,2億已經不少了,再加上從海外購買的糧食,差不多能夠達到2.5億,可是一旦良種和科學的種植方法的普及,平均達到8石的話,等於說,整個北宋擁有著6億的體量。

在任何的時代,人口基數,就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類似荷蘭葡萄牙的那種發展的,只能夠稱之為曇花一現,甚至說,如果不是荷蘭和葡萄牙,就處於歐洲,背靠著歐洲巨大的土地和人口基數,這樣才有可能發展,真的扔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就算是他科技突破天際,也不可能稱霸整個世界。

到了一戰二戰時期,人口和國土面積就尤其的明顯,德國為什麼打俄羅斯總是打不贏,無論是國力,還是科技水準,德國在一戰的時候,都比俄羅斯強大太多了,可是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土面積和超過一億的人口,就是俄羅斯的底蘊,在武器和科技,沒有形成代差的前提下,人口和國土面積,會形成巨大戰略優勢。

北宋不小了,1億以上的人口,將會成為北宋巨大無比的底蘊,在工業的開啟之下,會發展的更快,可是趙信還想讓他更快一點。

尋找北美的高產作物,這是一個方向,未來,當海軍建設,達到一個基礎之後,必然會開啟前往南美的航線,把美洲的三大高產作物,都給弄過來。

可是就算是現在,三大作物在手,也不可能立刻改變,一個糧食作物的普及,大量的應用,這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就算是到了後世,紅薯,土豆和玉米,成為了基礎農作物之後,也沒有動搖小麥和水稻的地位,這兩者,依然是種植的首選。

哪怕是對於三大高產作物,培育良種也依然有效,一個合適的,容易適應環境的種子,跟一個還沒有經過培養,還是在南美狀態的種子,種植下來,完全是兩回事。

除了在農業還有溫室上面的作用,玻璃器皿也是實驗室的重要基礎工具。

為牛大力建立鋼鐵研究實驗室開始,趙信在目前,比較微薄的人力之下,逐步建立起了整個北宋的研究體系。

科技改變一切,這是後世所公認,落後就要捱打,當熱武器走上舞臺的時候,武器形成代差,那麼的武器的作用也就至關重要了,這跟其他沒有什麼關係了。

實驗室,關係到未來定海軍的各個領域,或許,對於現在的丁海軍來說,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成立時機,甚至連基礎的研究人員都沒有辦法湊齊,可是趙信還是義無反顧的投入了,可以說,在整個投入之中,除了丁海軍本身的建設之外,實驗室,已經是一個吞進猛獸了。

這一點,在實驗人員的素質不過關的前提下,就尤其如此,一些簡單的實驗,或許有專業的人員,可能幾十次就能夠做出來的,這些人員,可能是幾百次,上千次都做不出來。

對於此,趙信沒有別的辦法,科技就是這樣,領先一步的,更是如此,在沒有合格的人員的前提下,只有不斷的練手,讓他們逐步的提升實力,沒有別的辦法解決。

當然了,趙信儘可能的提升實驗室的條件,比如說,密封的無菌環境,這樣可以減少意外的發生,或許可以節約個一兩成的成本,這對於投入億萬的實驗室來說,已經非常重要了。

使用現在北宋的窗戶的話,就很難全面的封閉,有時候,在實驗的關鍵條件之下,一個大風刮過,吹過的沙塵,打破了窗紙,立刻就會影響到內部實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因為光線的緣故,造成的影響,更是比比皆是,實驗室的精確度很高,一些色彩上面的變化,非常快速,有時候,機會稍縱即逝的,一些可以點燃蠟燭的地方,可以用點燃蠟燭的辦法,照亮光線,可是在本身就容易生成可燃性氣體的實驗,要怎麼做,只要點燃,必然會發生大爆炸,這點常識還是有的。

這種情況下,要麼是露天實驗,要麼,就是必須要使用透光性能更強的玻璃。

在鋼鐵廠出現了大規模的事故之後的,他更加的重視,可是傳統的紙糊的窗戶,不但亮度不到,就連密封效能,也不是很好。

實驗室如果出現危險,特別是一些關鍵性的實驗室,那個影響可就大了去了的,要知道,現在目前丁海軍的實驗室,是透過無數的投入,在不停的實驗之中,逐步的建設起來的,一些主要的研究人員,他們是在廢掉了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貫的投入,這樣才培養起來的,一旦出現問題,這樣的人損失個一兩個,那就完蛋了。

玻璃的如此之多的用途,加上逐步影響到了丁海軍的各個領域,也讓趙信有些焦急,他保證了足夠的資金,資源,人手,甚至在關鍵時刻,還抽調了大量研究員,補充到玻璃的研究工作之中。

在趙信看來,玻璃的生產,應該不成什麼問題,不說後世看到的穿越者文章,可能幾個人就能夠把玻璃製造出來,就說他現在所掌握的人力物力來說,單純有過陶瓷,燒磚的經驗的,都不是一兩個,那是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小組。

玻璃,也是一種燒製的產物,他或許更加複雜一點,可是只要找到合適的配方,影響玻璃產生的問題就不存在。

燒製玻璃的溫度,大概上比水泥高出一點點,卻高出的很有限,甚至是在燒製的時候,所需要的環境,也跟水泥和磚窯有些相像,在最初,找到幾個這方面的人員,特別是從汴粱重金挖到了一個燒製琉璃的工匠之後,趙信覺得,這個玻璃應該不難。

可是從穩定到丁海軍到現在,差不多十個月的時間了,經過了最少上百次,甚至是千次的實驗之後,玻璃依然難產,或許說其他方面,比如說,琉璃上面,有一定的收穫,可是在透明玻璃上面,一直都是難產,耗費上百萬的資金,還沒有什麼收穫。

玻璃相對於磚頭,水泥和瓷器,他更加的困難,對於配方的要求非常的高,趙信哪怕再怎麼的博聞強記,也不可能的記錄起玻璃的完整配方,只是一個最基礎的組成部分。

這個配方,指導了玻璃研究的開啟,讓研究者知道,玻璃是什麼,可是跟透明玻璃,這完全是兩回事。

玻璃是用石英等天然的矽的化合物,進行調配,煅燒,形成的一種化合物,不同組成部分,有著不同的物理和化學的特性,透明和不透明,也就是跟材料的組成有關係。

趙信偏偏不知道,透明玻璃的配方到底是什麼,這極大的困擾了整體研究的進度,甚至讓研究者都有些迷茫的程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