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趙信按照正常的手續,從定海軍回到汴梁的,行程住址之類的,都有嚴格的規定,他不可能住進苗家,必須要住進定海侯府邸。

說實在的,這個府邸從去年賜予之後,趙信還沒有見過,不過進入之後,卻發現很大。

按照之前知道的,這本身應該是一位郡王的府邸,因為犯下錯誤,被宗人府剝奪了,重新修繕之後,就成為了定海侯府。

對於住而言,趙信並不是十分的看重,在定海軍的時候,就住的非常的簡單,這麼一個龐大的府邸,當然住的下。

一天的喧囂,哪怕是坐船和坐車的,可是心態上,卻是有些疲憊,趙信看著窗外,黑乎乎的夜空,思緒萬千。

北宋汴梁,被稱之為不夜城,並不是說,北宋的汴梁,到了黑夜之中,依然是燈火通明的,那是不可能的,在沒有電燈,汽燈的時代,想要讓野外都擁有光明,那是幾乎不可能的,要多少的蠟燭才能夠做到,還必須要考慮到風問題,用了燈籠,不怕風了,可是明亮度也大大降低了。

不夜城是說的一些特殊的區域,比如說,一些風月之地,大量使用蠟燭的前提下,哪怕是夜間,也有明亮的場所,那只是在室內,室外,同樣是一片黑暗。

從決定回到汴梁,趙信的心裡,略顯忐忑,從穿越到現在,他有無數的機會可以回來,甚至,在之前那個決定的時候,也可以不做出退位的決定,只要迴歸宮廷,以他能力,再加上仁宗的唯一的獨苗,坐穩的太子之位,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可是他之所以沒有回來,選擇另外一條路,一條更難的路,發展只是其中的一個緣故,更大的緣故是怕。

沒錯,他是一個穿越者,佔據的是趙昕的身體,對於以前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當然了,穿越時候只是一個小孩子,不記事,再加上2年的時間,歷經波折,淡化了記憶,都可以解釋,他甚至蒐集了一些關於仁宗和貴妃的情報,不至於完全陌生,可是心中未免有些忐忑。

近鄉情怯,或許就是這種說法吧,按照規定,他明天,需要到禮部去做一些登記,外面的節度使迴歸,都要走這個套路,同樣的,也需要到東府進行述職。

樞密使的述職,一般都是走走過場,趙信的身份和所處的地位,也不擔心有人使絆子,可是該走的程式,必然要走的。

天涼夜重,趙信在迷茫之中,呆坐半夜,然後睡去,第二天,馬不停蹄的走走過場。

好在,提前都已經打點好了,幾萬貫對於現在的趙信來說,根本就是要給小錢,可是對於這些普通的京官來說,卻不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只是一個順水人情,趙信的述職,按照程式上面來的話,最少要三天,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核對和詢問,可是時至年底,誰也沒有這個時間,本身就是一個過場,現在更是金錢開道,才小半天,就已經結束了。

結束了之後,還有點時間,趙信來到了苗家,他沒有提前通知,是悄悄的來。

這一次回京,除了推動鐵路的事情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見到苗貴妃。

她是趙昕的母親,也是這個身體的母親,雖然趙信從未見過,可是隱隱感覺到一絲期待,這或許是身體之中,殘存的意識吧。

在趙信決定前往汴梁之後,貴妃就決定省親,並且在趙信推遲,也跟著推遲,名眼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趙信的身份,在高層那一撥,幾乎沒有什麼秘密。

在宰撫們,還有那些被挑選的宗室們看來,只要趙信守規矩,不私進皇宮的,跟仁宗私自見面,見見貴妃有什麼。

後宮不干政,這是北宋的鐵律,北宋是士大夫與官家共治天下,不是士大夫於太后共治天下,哪怕是劉太后這樣,權勢滔天,並且政治手腕很強的太后,只要皇帝可以親政,立刻會得到士大夫的支援,枕邊風,從來都不是北宋皇室的重點。

貴妃省親的地點,是定在了苗府,而不是定海侯府,雖然說,高層都知道,趙信就是趙昕,是貴妃的親兒子,是仁宗的唯一子嗣,可是在宗室之中,已經假死除名,那就真的死了,現在,趙信是苗家的嗣子,這樣的身份,不足以承擔起迎接貴妃資格。

為了貴妃省親,最開始,只是臨時起意,趙信只是決定來汴梁,貴妃就決定省親。

按理說貴妃探家,這是何等的榮耀,一般而言,要提前個半年,甚至是一年來通知,擁有這個榮耀的家族,也會為貴妃興建一系列的行宮之類的,這是巨大的開銷,也是必須要完成的。

可是這一次,從通知到探家,只有不足的20天,苗家就算是有登天之力,也沒辦法建設一個行宮的,只能夠挑出來一個乾淨的院落,進行了簡單的佈置。

不過好在,之後趙信推遲了,算是有了兩三個月的時間,為此,苗家開始大興土木。

如果換成之前苗家,還真的沒辦法弄好,苗家最大的一個產業,也就是在保州的那一處莊子,那才多少,每年能夠有幾百貫,已經不錯了。

京官不易,京城的貴族,更加是不易,迎來送往,人情往來,這些加在一起,這些花銷,每年都是不夠的,如果不是仁宗和貴妃的補貼,苗家早就待不下去了。

從趙信橫空出世之後,立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哪怕只是保州的饅頭和肥皂的生意,就讓每個月超過5000貫的收益,更別說的定海軍送來的四時年節之禮,他們有這個資格,財大氣粗的進行投入。

不過,這個土木動了沒幾天,就被趙信知道了,趙信立刻通知,停下來,等待他的命令。

很快的,一個最少有100人的施工隊,來到了汴梁,他們帶來了定海軍的施工方法,還有大量的新式材料。

在趙信看來,他沒辦法給貴妃更好的生活,半年的多來,錢給了幾百萬貫,甚至上千萬貫,可是據他所致,這些錢,都沒有在仁宗這裡過多的停留,幾乎都在一定的時間之中,被弄到了三司的手中了。

當然,仁宗不會一點都不留下,他跟貴妃,都不是什麼奢侈之人,不會胡亂的去花費,留下的一點,不過是讓日子更好過了一點。

別說是身為節度使的趙信,就算是還是皇子,甚至被立為太子的趙信,也不可能影響到仁宗和貴妃的生活,他只能看著,或許隔一段時間,給仁宗一些資金,哪怕是被葉清臣擠佔,也會有一些好處。

現在,這個省親的宅院,卻是貴妃住的,哪怕只有幾天,可是苗府就在京城,住著舒服了,每隔幾年,依照慣例省親一次,小住幾天,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趙信可是花了大力氣來製造,作為一個歷史學家,歷史挖墓這是本行,可是古建築也是一個渠道,透過古建築和一些碑刻之類的,瞭解那一段歷史,也是研究歷史,常用的方法。

趙信對於宅院很熟悉,他當然不會建設北宋,或者更古老的,而是更加傾向於明清的宅院。

奇石和亭臺樓閣,在北宋興盛,可是到明清才是達到巔峰,後世留存的那些大型宅院,基本上都是明清的大商人的宅院,歷史感和美感十足。

趙信有幸參觀過,也記錄下來一些,當然了,時間太短,沒有時間,去真正弄太湖石之類的,勞民傷財到是稱不上,現在的定海軍,日進斗金,單純半年汴梁商鋪的收入,就超過3000萬貫了,弄上幾十萬貫的石綱,那完全不是問題,只要花錢,就不算什麼勞民傷財。

可是時間不夠,趙信估摸著,最多也就是半年的時間,鐵路的修建宜早不宜遲,最少在年底之前,必須要成行,趁著過年,過來汴梁這裡看一看。

石綱的價格什麼的,在趙信看來,真的不是問題,可是真的要找到合適的,同時要融入到整個景色之中,卻是不容易了的,那需要精挑細選。

好在,趙信也不在乎這一點,他有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利器,水泥,雖然說,打不到奇石的程度,可是形象上是夠了,以水泥制品和造型,構成一個園林的基本,再建一個類似明清蘇州園林一樣的宅院,這根本不成問題。

在趙信的大包大攬之下,苗家再三要求,趙信都不為所動之後,最終還是同意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一直到按照這個來修建的。

如果說,還有遺憾的話,那就是玻璃,當時趙信根本不知道,到來汴梁的時候,玻璃能不能的製作好,透明的玻璃窗能不能出現,在保守起見,就只能選擇舊的佈置。

好在,玻璃窗本身就不是園林之中的東西,也不算很搭,所以,用老式的窗紙,還算可以。

趙信來到苗家,就是看這個佈置的,還有5天,就是苗貴妃歸家的日子,也就是他要見到母親的日子,他只能夠竭盡所能,對這個園林進行最後的修正。

園林很滿意,哪怕他們沒有這個經驗,按照趙信的圖紙和介紹,還是顯露了江南園林的風格,小橋流水,奇石假山,藏於林木之中的房屋,還有移步換景的水榭,這是精雕細選的存在。

不過趙信,還是發現了一個問題,室內的裝潢。

之前的圖紙,介紹,只是基於外面的,內部,真的是趙信疏漏了的,或許已經打造了一些傢俱,可是給趙信的感覺,卻有些單調。

這怎麼辦,趙信臉色變了,雖然說,從苗家拿過來一些,全新的東西,也是可以的,但是這個園林是透過精心設計的,其中很多的東西,都跟這個時代,不怎麼的一樣,這種的情況下,怎麼通用,反而更加的不搭。

好在,攜帶了大量的貨物,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的棉布的印染品,這些東西,用來佈置室內,還是非常不錯的,加上一切其他產自定海軍的物品,趙信有把握,在兩三天的時間之中,把這一處,院落佈置的更好。

知道趙信到來,苗家人很快得到訊息了,這個園林的建設,一直都是秘密的,到交付給苗家的時候,才讓苗家震驚,也真正感覺到了趙信的神奇,為了防止意外,每天都有專門的人員看守。

趙信的到來,當然驚動了這些人,他們不敢怠慢,趙信是誰啊,名義上的嗣子,是他們未來的家主,也是整個家族爵位最高,節度使啊,哪怕只是一個小地方的,可是實權很大,最重要的是有錢。

很快苗家家主都到了,他們來到趙信身邊,立刻大禮相見。

苗家人對趙信的態度,那是極為的恭敬,特別是苗家的家主,雖然說,從身份上,他們應該是趙信的外公外婆,表面的身份,也是爺爺奶奶,可是皇子跟外戚的不同,哪怕是趙信這麼一個失去身份的皇子。

在幾次三番的勸說,沒辦法之下,趙信索性也就不在勸說了的,這不過是一個態度,他們要堅持,那就沒辦法了。

苗家在這些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因為趙信的遭遇的,甚至最終變成了苗家的嗣子,要想對趙信好,苗家是繞不過去的,這種情況之下,對於苗家的加封,開始上揚,苗貴妃的父母,國公是肯定的,還是最頂級的國公。

榮養和蒙蔭也是一個不少,基本上,整個北宋頂級家族所享受的,苗家都享受的到。

其實最大的變化,還在於錢。

國公只是一個身份,北宋別說是國公了,就算是王,甚至是親王,他們一年的定數也不多,錢或許解決不了一切問題,可是有了錢之後,卻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以前,苗家只是家主,還是直系的一些人員在,不是不想,那是養不住,很多,都是放在了分封地,甚至是務農,現在,有了個國公的身份,再加上龐大的財富,他們幾乎把所有的支脈都給接來了,周圍幾個街區,幾乎都被苗家買下了,用於安置這些人員。

人多了,人才就多了,加上蒙蔭,只要幾代之中,有幾個出色的,一個龐大興盛的大家族,也就產生了,這是很多貴族發展的軌跡,現在,又落到了苗家的頭上了。

追述本源,這一切都是趙信帶來的,不管是真正的身份,還是實際的實利,這些都是趙信地位的來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