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葉清臣來到定海侯府的目的,就是為了確認這麼一條鐵路,應天府到汴粱的鐵路,可以說是一條很合適的鐵路,不但是經濟價值巨大,他的價值也是如此。

40萬而已,雖然趙信也曾經有意無意的表示過,如果中樞方面的資金有限的話,丁海軍完全可以接手,不但提供全部的施工,技術支持,也包括了全部的投入,只是在最終的分成方面,要一點。

換做是其他人,或許會為了貪便宜,畢竟40萬貫,哪怕對於三司來說,也不是一個很小的數字,要知道,就算是北宋的財務狀況,大大的改善的現在,一般一個普通的州郡,上繳的稅收,也不過是幾萬貫而已,一般差一點的道,也就是四五十萬的樣子。

在北宋,目前稅收的總額,大概是2000萬到3000萬之間,北宋最初是18個道,後面擴充到了20多個,也就是說,拉平來說,就是每一個道100多萬的樣子。

這中間,要扣除,諸如四京,揚州,江南那樣富庶之地的,扣掉了他們的稅收之外,其他的平均,也就是六七十萬的樣子。

葉清臣的思慮相當的清晰,他也做出了在這個時刻,最正確的選擇,那就是選擇獨立投資,鐵路從來都是賺錢的,哪怕是在滿清的時期,在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已經落後,已經不再成為世界的中心的前提下,一條入關的鐵路,依然可以成為整個清朝的財政焦點。

應天府到汴粱,這可比清朝的入關鐵路重要的多,他扼守住整個汴河關卡,最關鍵的是,因此誕生出來的效益非常的可怕。

藉助著淮河的聯通,可以把丁海軍的物資,快速的運送到汴粱,這才是鐵路最大的一個增長點。

拋開丁海軍不說,北宋原來的生產能力,最多是讓的這一條鐵路半負荷的運轉,甚至可能連三分之一都不到,可是有了丁海軍之後,原來受限於運力的關係,一些大宗的商品,還有深度和廣度更大的產品,他們幾乎不太可能運送到汴粱,總體的銷售是有,可是拋開了運費之後,利潤太低了,甚至是賠錢。

可是多了這個鐵路,一切都不一樣了,哪怕趙信幫忙之下,給葉清臣定下的了鐵路最低的價格,每裡的價格連半文都不到,從汴粱到應天府,全程的客運價格不足150萬,貨運的價格,大概是每一里,10石一文,可是單純鐵路修建完成的第一年,就創造了5000萬石的運力,換算成300裡的價格,單純運費的毛收益,居然有80萬貫。

一個投入40萬貫,一年收回了2倍的成本,當然了,這是各方面的費用沒有扣除的結果,可是這個也不包括客運,實際上,北宋的流通性並不低,只是沒有一個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而已。

現在,有了一個方便又不貴的出行方式,以往的雛形方式,被徹底的放棄了,短短一年時間,平均每天最少1萬人的人流量的,一年接近400萬人,這可是可怕的數量,單純這個出行,每年的毛利潤也超過了30萬貫。

一年時間掙到了一條鐵路,這對於北宋旺盛的商業來說,依然是非常可怕的投資回報率,最可怕的是,它的體量巨大。

在投資領域,有一個體量的問題,用10貫賺到10貫,這根本不是什麼難題,一些出色的,甚至可以藉助著10貫的成本,賺到100,甚至是500.

可是當這個數字上升到1000貫的時候,用1000貫賺到1000貫,就非常困難,到1萬的,幾乎是難於上青天,不但需要有精準無比的眼光,也需要比較好的機遇。

比如說,遭遇到了饑荒,或者是冰封汴粱的情況,在憑空的狀況下,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利潤,那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當這個數字上升到10萬貫,100萬貫的時候,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鐵路打破了這個,一年穩定收益能夠翻翻,一節300里長的鐵路,就投資40萬貫,一隻千里的鐵路,最少也是300萬貫,甚至是400萬貫,整個北宋需要多少的鐵路。

這些投資者,當然知道,類似汴粱和應天府這樣的鐵路,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他們又要求這個,對於大額的投資來說,能夠在10年之中回本,已經可以算是非常不錯的了,類似高利貸那樣的,不但蘊含著巨大的風險,還容易受到詬病。

可是這個鐵路,用簡單的計算,就知道其中蘊含著多少的商機,單純一個運費的減少,就會徹底的改變整個北宋的運輸狀態,進而計算出的,最少也會有20%左右的利潤,也就是五年回本。

因為一條應天府到汴粱的鐵路,這麼的短短的鐵路,卻引爆了整個北宋的熱情,毫不客氣的說,趙信甚至沒有機會,攝入到這個領域之中,他準備了大量的資金,用於給北宋打下一個可怕的基礎,讓縱橫的鐵路網,遍佈在整個北宋的大敵上面。

卻沒有想到,引爆了民間的投資的,大量的錢,進入到了的鐵路的領域,固定資產的投資,從來都不是單純投資能夠帶來的,這對於整個北宋整體的提升非常大。

交通問題開發出來的東西,讓北宋的控制力度在加強,對於本身的流動和控制,非常有幫助,北宋的實力提升,軍隊的調動能力又上升了一層樓,再加上周圍的眾多的稜堡,攻擊防禦和整體的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的前提下,北宋的發展註定不一樣了。

這些原因,趙信是可以隱隱約約的看到,後世,哪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時代,清朝依然藉助著鐵路,籌集了可怕資金,鐵路對於清朝的影響是巨大的,有鐵路的地方,經濟發展相當的快,對於整個國家的經濟推動也非常的大。

葉清臣選擇完畢了,就準備離開,可是沒想到,他不知道是為什麼,跟趙信認識這麼久了,相對也比較熟悉了,葉清臣在大節上面,絲毫不讓,哪怕是仁宗出面,他都未必會讓,可是在小節上面,卻不怎麼在乎。

趙信也正是熟悉了葉清臣的習慣,只要在具體的事物上面,不違葉清臣的原則,在小事上面,就不必那麼遵守了。

趙信很快的,就把自己攔住葉清臣的目的給說出來了,馬上就是過年了的,經過了大半個月的醞釀,丁海軍玻璃坊,奇珍坊,還有其他的幾個坊準備開業,正好沒事,趙信要跟葉清臣一起去看看。

本身,趙信並沒有想過弄這麼大,可是葉清臣正好撞上來了,再加上他比較對他的脾胃,當然發出了邀請。

如果此時,韓琦也回到汴粱述職的話,他一樣也會邀請,反倒是曾經見過,歷史上名氣很大的歐陽修,他脾氣什麼的,並不怎麼合趙信的胃口,就算他此時此刻就在汴粱,他也不會邀請。

在趙信說出了目的之後,葉清臣微微有些放鬆。

雖然說,趙信進入到了汴粱之後,一直都沒有過於出格的事情,這個出格當然不是高調,而是沒有跟仁宗聯絡,更沒有跟朝中大臣串通,這個是一個重點。

錢在北宋,有著比其他朝代更加大的作用,在唐朝,甚至更遠的時代的,一個有錢人,並不能夠有很高的存在感,無論是支援漢武帝商人,還是在三國時期的大商人,他們的存在感都非常的低。

可是在北宋,商人的地位比提高了一些,北宋能夠以統一王朝之中,比較小的領土,卻創造輝煌經濟成績,這跟商人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哪怕趙信再怎麼的低調,可是他是仁宗的兒子這一點,是永遠抹殺不了的,朝中知道的人也不少,難免有一些會稍冷灶的。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個難易,主要是針對普通人的。

北宋善待士大夫數十年,在不遺餘力的努力之下,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到了仁宗中期,一直持續到神宗後期,五六十年的時間,一直都是北宋閃耀星辰的時代。

一個個,在另外的時代,可以壓制一個時代的文人,一個個的橫空出世,呂夷簡,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蘇軾,這幾個就算是在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上面,也是卓越之輩,集中的在不足百年的時間,在北宋出現,更別說次一級的那些宰輔。

就算是仁宗朝,擔任過的宰輔,基本上每一個都是一時之選,就這樣的人,仁宗朝最少還了二十幾位宰相,至於樞密使和三司使更不知道有多少,由此可見北宋名人眾多。

葉清臣身處其中,或許不知道,是怎麼的群星璀璨,可是對於同僚的瞭解,肯定有人想要炒冷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對於那些紈絝,趙信的能力可是一流的,最起碼,他有錢。

錢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可是卻能夠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哪怕是在丁海軍的時候,就有人來聯絡,可是趙信根本不看重這點,有沒有奧援對於他而言,影響真的不是很大,毫不客氣的說,哪怕是沒有任何的內應,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的阻擋都是螳臂當車。

在來到汴粱之後,想要走這個捷徑就更多了,可是趙信一概不理,這也是葉清臣滿意的根本。

聽說是這麼的一件事情,葉清臣愣了一下的,玻璃鏡,他見過,那絕對稱得上是美輪美奐的工藝品,玻璃制品則沒有。

作為跟玻璃鏡同時出現的東西,玻璃制品當然有,甚至在某些精美程度上面,比起玻璃鏡更勝一籌,可是它需要在光線之下來展示,最多的就是在室內的燈光之下,甚至獨特的角度和方位,才可以看到美輪美奐的景色。

這一點是當時貴妃展示的時候,沒辦法展示出來的,貴妃展示的是玻璃鏡,玻璃鏡特別的引人注目,所以也成為重點,任何一個女人,特別是愛美的女人,他們都無法拒絕玻璃鏡的誘惑。

這種情況下,甚至連葉清臣,都被派出來,找趙信要了一次鏡子,說實在的,在看到這些鏡子,特別是三尺長的穿衣鏡之後,他算是明白,為什麼后妃們,會這麼的瘋狂。

沒有一個女人,會拒絕這個誘惑,除非是那種人老珠黃的女人,只要還珠圓玉潤的,都不會放過,更別說,皇宮裡面,那是什麼地方。

是依靠著皇帝的恩寵和美麗生活的地方,一個可以提升美麗的鏡子,必然會成為的爭奪恩寵的無上利器。

說說實在的,葉清臣對於趙信非常的好奇,為什麼,趙信能夠,在短短的這麼長的時間之中,這麼大的一個家業,鐵是重點,可是丁海軍,源源不斷的新產品,才是發展的關鍵。

左右現在沒有事情,哪怕是定下了汴粱到應天府的鐵路,需要準備的東西千頭萬緒,可是這些事情,大部分,都需要趙信的工程隊和測量隊來做,葉清臣所要做的,只是準備好資金,並且調動和協調徵地工作就好了。

趙信趕到水晶坊的時候,還沒有開業,不過周圍已經聚集了很多看熱鬧的人,還有不少的權貴。

權貴們,在汴粱的權利不小,可是趙信的是什麼人,趙信的身後又站著什麼人,把整個丁海軍收入的1成,作為給仁宗的零花錢,就這一點,就沒有人,用非常規的手段,對付這些店鋪。

更別說,玻璃的名聲,在半個月的時間之中,已經傳揚開了,單純貴妃的玻璃鏡,還沒有這麼大的惡名聲可是200面鏡子,不但讓皇宮之中,有分為的貴妃都得到了,一些小的,也作為上次,賞賜給了朝中忠臣。

這些人可是朝廷的中堅力量,他們夫人,在炫耀之下,一下子,讓玻璃的名聲,徹底的傳開毫不客氣的說,整個北宋豪門,以有一面鏡子為榮。

特別是鏡子的功效還是如此的強悍,一些有資格見到鏡子的貴婦,或許他們的地位不高,不可能得到仁宗的賞賜,可是一些家族強大的,他們世代積累下來,錢可是不少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