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資料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已經接近了黃昏的,在整個北宋其他的地方,這是日落而息的時間,在黃昏之前,大部分的農民都做好了飯,甚至已經吃掉了。

對於漫長的黑夜來說,絕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都是睡覺,或者一些女人,在昏暗的燭光之下,做一些手工或者是織布。

就算是在汴梁這樣不夜城,也只是少數的幾個街區或者坊市,充滿了光芒。

不過這一點,在定海軍,是不存在,雖然沒辦法大規模的裂解石油,可是單純煤炭資源,卻是極為豐富。

煤油煉製,算是比較復雜的,可是摸索摸索,還是被摸索出來了,產量不高,可是對於整個定海軍而言,代表著光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歷史的傳統,只不過,這對於時間而言,是巨大的浪費,不說冬天,就說夏天,白天的時間,也不算很長,一般到六七點鐘,天已經昏暗了,長達**個小時,甚至是十個小時的黑夜之後,才重新是白天。

到了冬天,6點左右,天已經黑了,整個黑夜,長達十二三個小時,這對於時間而言是巨大的浪費。

汴梁的不夜城,那是在蠟燭的大量使用的前提下,不說牛油大燭這樣的價格高昂,就說是普通的蠟燭,也不是一邊人消費的起的,甚至連普通的油燈,也不敢調的過亮,太過明亮的光芒,消耗會大大的提升。

煤油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雖然產生的較少,價格也相對比較高昂,可是比起蠟燭這樣的東西,還是比較省錢的,最關鍵的是足夠明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玻璃出現之後,戶外的問題解決了,哪怕是再怎麼的輕便紙,透光性也比不上透明的玻璃,更別說特製的煤油燈,根本就不怕外面的風。

造船廠,是整個定海軍最重要的部門之一,跟其他地方,白天工作,最多加班一段時間不同的是,造船廠幾乎是分成了兩班,一天總共工作時間,超過了9個時辰,這樣的效率,不知道比別的造船廠,提升了多少。

此時,還有很多人在造船場工作,在海邊獨特的地方,開啟了大量的船塢,在引水道的幫助之下,可以透過注水,進入到海洋。

20多個不同船塢,哪怕完成了4個,其他的,也在緊張的施工之中,超過2000人,在船塢之中工作,平均每一個船塢之中,有超過100人在緊張工作,各種的工具傳來的轟鳴聲,不絕於耳。

任何的工作,都不是躺著白白的送來了,而是辛勤的勞動,在一個木板,一個個的釘子幫助下,大部分的船已經初具規模了,不過距離建成,還有一些時間。

造船廠的負責人,早就得到了通知的,知道趙信的前來,早早的就帶著人來迎接,趙信簡單詢問了一下,卻得到了讓他失望的訊息。

這四個完成的船,最早的一個,是7天之前完成的,當天,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下水儀式之後,就開始了緊張的測試,後面的,最晚的,也是3天之前完成了建設,他們也都進入到了海上實驗了。

整個定海軍,成立一年多的之後,已經形成了目前風格,節奏明顯加快了,整個城市的工業化程度也逐步的提高。

因為有了後世的見識,趙信不會刻意的來追求利潤,坐擁整個北宋市場,哪怕是一個簡單的產業,都可以獲得豐厚的利益,不必追求工人們的那麼一點的工資。

最關鍵的是,定海軍是較為封閉的系統,工人們的工資,或許在第一年的時候,還有些謹慎,他們怕家人過的不好,大部分的錢是存起來。

可是當越來越多的家人親屬被接到定海軍,在收益固定,而且越來越大的時候,稍稍適量享受一下,也就成為了必然的。

趙信精心打造出來的經濟圈,逐步彰顯,的那個120萬人口的前提下,哪怕每一個人每年100貫的收入,這個經濟圈也就高達1.2億,當商品流通起來,產生的價值,也就會越來越大。

到未來,當定海軍的城市規模彰顯,擁有足夠的人口之後,單純定海軍的內部需求,就可以推動整個定海軍的產業不停的升級發展,到時候,對於大宋的依託,就會降低到一個非常低的水準,到時候,稍稍的過分一點,就不成問題了。

這些都是未來的路,在臺灣不拿下,或者是大規模的佔據整個中國沿海的島嶼,定海軍不可能承受龐大人口,1000萬只是理論,可是要容納下來,不但需要時間,還需要建設的的。

這些船匠們,如此認真,並且快速測試,讓趙信沒有第一時間,看到這些造成的船,他並沒有失望,他找到了負責船塢的人員,詳細的詢問的整個的進度。

這些船,全部都是實驗性的船隻,他們實際上面的作用,沒有想象的那麼的大,畢竟,最小的是300料的船隻,最大的也不過是一千多料的,這些船,就算是跟江南造船廠建造的普通海船,在噸位上面,都有所不足,更別說更大的。

趙信需要的海船,最少也是500噸以上的,這才能夠支撐龐大的海上運輸,並且向海島大規模的移民,而2000料以下的船,運輸量太少了,就算是運送人員,也運送不了太多。

在整個船塢之中,整個建設的過程,有一個完善的記錄,這是趙信一直都強調,最開始,這些工匠們非常的不習慣,整個北宋,識字率算是很高了,在工匠之中,也能夠認識一些常見的字,可是大部分的工匠,他們工作的時候是憑藉經驗,這個經驗,是漫長的時間之中,積累下來的。

這些,只是一個人的感覺,而不是的可觀規律,只有從最開始,就進行記錄,總結這些偶然之中,存在的必然,才可以推動造船技術的一些進展的。

趙信首先要看的,就是這些,從船塢的興建,一直到船隻進入到船塢,都有詳細的記錄,比如說,第一次鋪設龍骨,第一次鋪設木材,完成甲板,上層建築的建設,帆的處理,然後完成整個建設的,下水的記錄,同樣的,每一次下水測試的過程,也在其中。

相對於之前的建設,趙信更加看重這些下水測試的實驗,他之所以這麼著急的回來,就是為了這個記錄。

因為船匠們,加入到定海軍的時間不長,再加上趙信的重視,這些船匠們,本身的待遇就較高,或許有些人聰明的,看到其他的匠人們,不停的獲得好處,開始學習,大部分都是得過且過的,掌握知識不算很多,所以這些記載也相當簡單。

如同流水賬一般,記錄了大量的資料,就最開始到最後,趙信隨便的看了之後,主要看5天記載,在5天之中,主要測試富那些新的專案。

這一艘新船,之所以完成的最早,就因為,改變的地方不多,只有在一面船帆的上面,三分之一的位置,有軟帆的,還有一面帆三分之一,是三角帆。

整個中國式帆船的特點,就有些像是刀片一樣的帆,這種帆,可以獲得比較大的風,軟帆或許也出現過,但是不適合中國式帆船,可是三角帆,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作為未來遠洋最重要帆,三角帆的重要程度,甚至比軟帆更大。

硬帆,是中國這邊的關鍵的,易於操作,受風面積大,這是他的特性,可是在狂風之中,不容易控制,是對季風季節的,只有順著風走,才可以行進,這也是船運季節出現的關鍵。

在這個時代,很多遠洋,都是有季節限制,在港口哪裡,有很多的船,都在等季風開啟的日子,沒有風,什麼船都走不了,有時候,季風晚上一兩個月,那麼遠洋航船,就不得不堵在港口。

季風不到,所有人都不得不停在港口,當季風到了,那就是千帆萬帆的出海,一個個船隊,爭先恐後的出港。

就算是到了18世紀的中期,各種的海船,都發展到了某種程度的前提下,季風也是非常重要,在季風之中,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

在季風和洋流的配合之下,可以較快和較為安穩的向前,可是這個季風和楊柳是季節性的一般是半年的時間,這也形成了固定的航線,也造成了海洋貿易不能夠全方位的形成。

海商就是這樣,藉助著洋流,用了一兩個月的時間,抵達目的地,然後用三四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銷售帶來的東西,然後在洋流和季風配合的前提下,離開中國

這是這個時代海商固定的模式,卻不是趙信追求的,未來工業化的大宋,爆發出來的生產力,遠不是剛剛工業化英國所能夠相比的,英國充其量,幾百萬上千萬的,可是目前的北宋,保守估計有1億人。

只要不經歷戰爭,在農業化,還有其他的方面配合之下,人口的增長還會加劇。工業化的基礎,是科技水平機器的生產力,可是歸根結底,還是在人的身上,更多的人口帶來,更多的人口紅利,1億人,跟1000萬的完全不同。

那麼季風這樣的船隊,就不適合了,需要可以全方位開啟。

這一點,歐洲跟中國就不同,雖然在14世紀之前,歐洲被中國全面超越,可是文藝復興之後,歐洲還是迸發出了新的就天地。

航海就是其中的一個關鍵。這中間,關於帆的用途就是其中一個關鍵,軟帆的出現,極大的增加了船的動力,三角帆的出現,讓在逆風的狀態之下,也可以擁有一定的動力。。

利用風的情況下的,受力面積就是一個關鍵,在同樣風的情況下,船帆的面積越大,受力面積越多,動力也就越發的強勁,至於船的形狀,體系,還有其他的方面,影響是有,卻不大。

可惜,這個時代的船匠,對於三角帆的認知並不深入,在上面,沒有單純針對的三角帆的描述的。

趙信當然知道,如果不是他強行的推動,這個實驗也不會繼續下去,那些船匠們,會按照他們的認知製作大型的福船的。

或許,當在他們的手中,有了鋼龍骨這樣劃時代的東西,完成2萬石,甚至是3萬石,甚至更高的福船,以鋼龍骨的特性的,1000噸,甚至是2000噸的木質艦船,也可以製作出來。

對於北宋而言,這是一個跨越的發展,可是這樣,跟原來的發展,又有什麼區別。

沒有足夠遠洋船只,就不可能越過海洋的,甚至是越過最關鍵海洋,找到屬於亞洲的大洋洲。

不是如同鄭和下西洋那樣,沿著海岸線一直前行,在無數次的補給之後,最終到達非洲西海岸,而是真正擁有海洋。

在各種資料之中,計算和搜尋,從中間發現偶然之中的必然,趙信默默的計算著,特別是記載的東西非常詳細,其中一些的細節的東西,也展現在其中基本的資料。

在不同的角度,對於逆風效果,還是有的,而且相當的不小。

趙信把這個給單獨的列出來,然後透過一番的計算,最終得出了一個資料。

這個資料並不是一個恆定的,而是一個約數,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專門的計算才可以。

一個基礎的資料獲得,是這一次的收穫之一,然後,就是其他的記載,從三角帆,一些船帆的升級降落的方法,還有一些水密藏等的設定,4個實驗船,代表的是不同,在他們回來之前,趙信仔細的計算,當實驗船回來了之後,趙信把這些一一的說給了船的負責人。

北宋的船匠,他們都是造船上面的好手,對於船的效能這方面,瞭解的比較的深,他們只不過是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還有三角帆,軟帆,還有不同的佈置這一點。

之前記載的東西,不明顯,可是針對這個方面,進行專門的測試,他們才發現,真的如同趙信說的那樣,三角帆對於逆風和不同風向,有很強的作用,哪怕逆風,也可以獲得動力,而軟帆,更是受風面巨大,可以獲得更大的力量。

真正的事實說服了他們,他們甚至基於這些子項目,有了很多的想法,不過趙信還是制止了他們,當20多個實驗船都完成實驗,把所有的成熟的子項目弄在一起,在有趙信弄出一個圖紙,到時候,才是真正的遠洋海船。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