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目前,定海軍已經製造出了負責通訊的船隻,目前正在緊張的海試,一旦實驗完成,就會投入到通訊之中,幫助定海軍,跟各地進行通訊。

這一種專門用於通訊的船隻,是一個總噸位只有900料的小船。

這個小,當然是指在海上的小,當萬料,甚至是數萬料的大船,不斷的出現的前提下,900料的,並不能稱之為大。

在海上,哪怕是近海航行,太小的船都不行,比如說,通行在海州和定海軍的這些船隻,最近的時候,只有一二十裡,可是一旦風浪稍稍大一點,就無法通行,更別說在海上。

這種船,目前只有艘,只能夠在實驗室生產,而無法進入到造船廠,因為它的技術含量很高,預計到年底的時候,整個數量會增加到1艘,可以基本上滿足整個定海軍,對於通訊上面的需要。

這一種船,並不是風帆時代,速度最高的飛剪船,趙信也曾經想過,用飛剪船,那不但是速度最高的,也是可以遠洋,長距離競速的船隻。

可是稍稍的研究一下,趙信就發現,除了樣子,其他的子項目都不具備的船。

飛剪船的技術,就算是到二十一世紀的,在非動力的帆船上面,也是領先的,這種船,只是一個樣子,那根本就達不到它的效果,還容易出現危險。

與其冒險的使用這種,非常不靠譜的船,還不如自己研究,基於目前的技術水準之下的船。

在認真的思考了之後,一個船讓趙信想起來了。

混合式帆船,說實話,在風帆時代,混合式帆船已經落伍了,特別是西班牙大帆船橫行的時代,已經沒有了混合式帆船空間。

可是在大型帆船之前,在大航海時代的初期,混合式帆船卻是地中海一霸。

伴隨著大航海時代,海上貿易的豐厚收益的,讓一些人暴富,但是同樣的,也引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海盜就是其中之一。

在西方的一些小說之中,海盜們自由奔放,充滿了冒險的精神,可是海盜們,卻是殘忍的,最不勞而獲的一種人。

他們不事生產,只是裝備自己之後,在海上四處劫掠。

在空曠的大海之上,要想用船捕獲另外一艘船,一定的資訊收集是一個方面,可是更重要的則是速度。

海盜們的船速,遠遠高於普通商船,只要在空曠的,周圍沒有陸地的海域,被海盜的追上,那麼大部分的船隻都無法逃離。

在眾多海盜船之中,最為出名的,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就是混合式帆船。

這種誕生於義大利,把帆跟槳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流線型的身體,較為的狹窄,在航行之中,所受到的阻力較小,同時,從船身伸出的巨大船槳,在關鍵時刻,可以快速的滑動,給船增加速度。

這個除了速度,一無是處的船,卻在海盜手中,迸發了光彩,無數大名鼎鼎的海盜,都擁有一艘這樣的船,並且使用了大量的水手。

這些水手,在追擊的時候,可以充當划槳手,在追上之後,就可以攀登地方的船的,充當衝鋒手可以說,一舉兩得。

通訊,海商通訊,在沒有無線電的前提下,不可能當時就達到的,那麼速度越快,效率就越高的,越不容易發生問題。

就比如說,琉球發生的事情,如果有一艘,可以三四天就抵達定海軍的快船,他們不至於半個月之後才反應,初期,哪怕的無法給與足夠的支援,只要有一個的合理的明明令下達,就不至於提心吊膽的。

混合式帆船擁有這樣的能力,並且機構簡單,跟飛剪船不一樣,作為比西班牙帆船誕生更早船隻,他的結構簡單,只要畫出了圖樣,就可以製造出來。

不過在趙信的主導之下,定海軍不但擁有了基礎的船舶生產能力,同樣,也有一些研究能力,比如說,基本力學的,水池實驗,還有一些小型的實驗器材。

有了這些東西之後,混合是帆船就不會是歷史上面的那個樣子了。

最初做水池實驗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些改變,後來,幾個研究院都提出,用混合式帆船這樣的船槳,不但危險性較大,還佔用了太多的人員,這是劣勢。

最終,經過了最少4輪的修改,這種根據歷史圖片之中,在地中海流行的混合式帆船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可實際上,跟歷史上那種,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最大的改進是形態上面的,沒有大量的槳,同樣的狹長的船身,可是因為沒有槳的關係,顯得相當小。

從發明了船開始,槳就是船的最重要的工具,有了槳,可以在逆風,或者是逆流的前提下行船的,這是槳的優勢。

槳是用手來操作的,並且要伸出去的,就算是在河流上面,在惡劣天氣,或者是長時間的運作的話,就會非常的困難,更別說在海上。

大海無情,無風三尺浪,在這樣波濤洶湧的地方,槳的出現,並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在大航海時代,之所以混合式帆船大量的流行,原因就是因為地中海,這個實際上,位於非洲和歐洲的內海,它的風浪並不大,適合混合式帆船開行的。

在那個時代,海盜們最猖獗的,其實還是在地中海之中,一旦離開了地中海,進入到北海之中,就少了很多。

原因就在於,混合式帆船,不太適合北海的洶湧。

太平洋,因為足夠大的關係,也較為的平靜,跟大西洋比起來,風浪也相對較小,可是這個較小,並不是沒有,近海還好些,一旦深入到深海之中,風浪就會越大。

除了海情的關係之外的,槳對於力量的運作力並不高,就算是在平靜的水面上,都不能夠得到完全的利用,更別說在風浪不休的,定海軍為這個新式的船,加裝了螺旋槳。

後世,為什麼船隻都選擇螺旋槳,就是這個原因,位於後側部分,並且半深,或者全深入到水下的螺旋槳,給絕大部分的船,帶來龐大的動力。

從槳到螺旋槳,歷史上,走過了漫長的時間,從船的出現,到大航海時代,一直到18世紀的中葉,才有專門的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螺旋槳比起其他的槳,都有這不可思議的效率,同樣力量的作用下,螺旋槳比起槳,效率要高很多。

正是這個躍升,才讓整個船隻改變了原有的形態,從槳船,變成了無槳船,力的應用也更高的,從名輪船,到汽船,再到輪船,一步步的發展過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或許,對於近代的科學家們來首,一個船型,或者是螺旋槳的應用,需要漫長的時間。

歷史上,發現螺旋槳的好處設計師,最初的時候,還遭遇了失敗,不知道是速度的關係,或許是材料和加工的角度的關係,螺旋槳沒有第一時間,安裝到船上,這個專案失敗了,反倒是明輪船開始發展。

後來,伴隨著技術提升,材料和科技水平共同進步,在明輪船之後,才是螺旋槳船。

對於趙信而言,這些就是常識,後世只要是瞭解的船,全部都是螺旋槳船,甚至一些動畫,圖片,電影之類的,螺旋槳的位置和形態特別的明顯。

在那些研究員們,提出,在海浪的作用之下,儘可能的減少槳的運用,用別的方法提供動力的時候,趙信很自然的就提出了螺旋槳,並且主導加工了第一個螺旋槳。

螺旋槳,他並不是直面的加工,他帶著一定的曲度,這樣才能夠轉換更多的力量。

這個加工難度,一直到19世紀的中後期,才逐步的解決,這也是到了19世紀後期,在明輪船,各種汽船不停的流行的前提下,船的規模開始越來越大的。

從幾百噸,到上千噸,再到萬噸,到了0世紀初,協約國和同盟國戰爭的時候,兩大集團,都已經擁有了,總噸位接近兩萬噸的鋼鐵猛獸。

船的噸位,提升到這麼大,動力的進步是一個巨大的原因,可是巨大的,可以支撐整個動力,轉換到速度的螺旋槳,則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趙信在否決了混合式帆船的槳了之後,第一時間選擇的不是北宋特有的車船,而是這個螺旋槳。

車船實際上,是中國特有的,透過傳動裝置進行轉換,推動船隻快速前進的一種船。

它實際上,是一種明輪船,藉助著明輪,推動船隻快速的前進,這種船,實際上也非常不錯,可是趙信有了螺旋槳船,很自然的就放棄了這個。

定海軍目前,或許無法加工出來,完全靜音,甚至是效率最高的螺旋槳,可是按照後世,對於螺旋槳的描述和圖片,畫出來就可以了,只要形態夠了,螺旋槳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大量的曲面加工,對於後世來說,那是五軸機床幹的事情,一些潛艇或者軍用艦艇,他們的噪音較高,原因就在於螺旋槳的不合理,在推動水的時候,摩擦過大,發出的聲音過高。

趙信要的又不是隱形,他要的是效能的最大化,只要能夠有較大的轉換率,哪怕是聲音大一點,也無所謂。

定海軍本就沒有車床,別說是曲面加工了,就算是平面也做不好。

這一點,對於工業時代來說,是最大的劣勢,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有不同的變化。

因為沒有車床,不太實用平面加工,所有的一切都是手工來的。

類似於之前的定海幣,幾個高手匠人,用了一段時間,就可以加工出來,而螺旋槳也是如此。

材料上面,只要用更硬,更加鋒利的刀具,就可以加工,一個人不行了,兩個人,兩個人不行了更多了,正是這些經過了十幾年培養的專業匠人,他們可以用手徒手雕琢出來。

這樣的效率不高,可是對於一個大船而言,一個螺旋槳,又有多大,在整個造船工程之中,所佔據的比重也不高的。

這實際上也是這個船隻,只能夠實驗室生產的根本原因,無法工業化的生產,速度太慢了,分成10個組的匠人,兩個月才能夠完成一個螺旋槳,這就是個月10個,真的要是用在船上,這點連塞牙縫都不夠。

趙信也沒有打算,普及螺旋槳,動力系統沒有蒸汽機的時候,螺旋槳船並不是主流。

人力有限,就算是加入了畜力,也是相對而言的,螺旋槳在低俗的時候,效率並不是很高,這也是在最初的時候,明輪船戰勝了螺旋槳的根本原因。

可是當著眼點放在了速度這個方面,螺旋槳就比明輪船,有很大的優勢。

在決定下螺旋槳之後,又參考了混合式帆船樣子,構築了狹長的船身,以減少阻力,這一點,趙信也給不出什麼,必須要考實驗人員來一次次的實驗,從中間計算出結果。

螺旋槳設立的位置,趙信給出的是尾部潛水,不過中間,需要設定多少動力裝置,進行怎麼樣的轉化,到底是使用人力,還是畜力,這一點,就需要慢慢的計算了。

在經過了一輪輪的實驗,並且是研究,最終在人力和畜力的選擇上面,畜力被否決了。

相對於什麼都不懂,甚至無法緩解的暈船的牲畜,人要好一點,可以透過訓練進行減緩,也可以吃藥的。

雖然說,在力量上,人跟牲口,還有較大的差別,可是無外乎是人員多少的問題。

900料的船,在海船上面,屬於入門級,又不用裝載貨物,或者說,需要裝載的貨物較少,這種情況下,為了增加速度,並且增加長途執行的速度,弄上兩三組人,也不是不可以。

因為船較小,並且阻力很小的關係,人員使用,也降低到了最低,低速一點的,大概用18個人,最多是組,54個人。

在整個設定上面,搭配了兩個整組,也就是108個人,在特殊時刻,還能夠增加到144人,這樣的人,分成兩班或者三班,足夠應對整個船的高速運轉。

最終,一系列的問題解決了之後,又專門為這些船制定了系統和規則,最終,第一艘在10天之前下水,並且進行一系列的實驗,一旦實驗順利,最多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加入到現役,而這些船,也被趙信命名為飛魚級。(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