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趙信抵達的火車站的時候,火車站還真的是熱鬧,一個有4節車廂組成火車,正停靠在站臺之上,本身,最初的計劃,是幾匹馬拉一個車廂,可是這樣的利用方法,或多或少有些浪費,在考慮再三之後,決定4節車廂。

4節車廂,也不是平均分配的,最前面,大概是1匹馬左右,然後,兩側也有,有獨特套具,固定住馬,防止馬亂跑。

此時的站臺前方,有逢日軍在站崗,畢竟,參知政事都來了好幾個,還有六部官員,開封府,應天府的官員,林林總總,一百多人,幾乎都是五品以上的。

這麼一大群人,出點什麼問題,那就是大事了,不但他們會在火車站站崗,未來當官員們登上火車之後,還會有500人上到火車之上。

好在,車廂較為的寬大,就算是加上了逢日軍的500多人,也不會顯得特別的擁擠。

趙信的到來,讓現場一陣陣的騷動,因為有定海候的旗號,也沒有過多的阻攔,讓他進入到了內圈。

葉清臣正在跟手下的幾個官員說話,看到他,主動的迎上來。

葉清臣不是阿諛奉承,到了他這樣的級別,沒有必要對的任何人這麼做的,哪怕趙信還是皇子的時候,都是這樣,更別說,現在連皇子都不是,只是一個節度使。

在唐朝,節度使可以說是位高權重的,可是在北宋,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意思,不過趙信卻是一個特例的。

北宋從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對於軍權,就非常的關注,連衷心的將門,都被一個個的削弱,更別說節度使了,節度使要麼是虛職,代領而已,要麼,就是如同定海軍這樣小的。

一個一縣之地,能夠有多少人,能夠有多少錢糧,就算是有心,又能夠整訓多少的兵力的。

可是趙信走的,根本不是北宋的道路,他走的是工業化,是技術領先,帶來財富效應,年不到的時間,丁海軍已經擁有了00多萬人口,財富更是可怕,如果趙信想要造反的話,拉起10萬大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丁海軍,也有足夠的錢糧武器,支撐整個大軍的長期作戰。

葉清臣當然不知道這一點,或許,對於他來說,只要關注了的,丁海軍的很多東西,不可能隱瞞,也沒有必要隱瞞。

這或許,就是傳說之中的燈下黑吧,本著慣性的思維,丁海軍就算發展的再好,也最多就是一個商家之地。

正因為商賈,所以有錢,三司的職責,就是北宋的錢袋子,這段時間,跟丁海軍的結合,讓三司節約了大量的費用,同時,三司也銷售了一些東西給丁海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丁海軍的工業化,需要的原料眾多,一部分,可以從商人那裡收購,可是更多的,就必須開礦了的。

北宋本身就擁有很多龐大的礦山,現在,不過是增加了一些北宋以前沒有用上的。

同樣是開礦,煤礦和鐵礦,可能最終的收益不大,可是其他的礦藏,比如說有色金屬,還有其他的材料的礦藏,丁海軍給出了高價,這也成為了三司新的增長點。

正因為丁海軍的出現,三司有些失衡的財政,逐步的平衡了起來。

管錢的都知道,開源節流,之所以會有赤字,要麼是源頭枯竭,要麼是花錢太多。

之前丁海軍,因為西夏的關係,每年在西北耗費了巨大的資金,單純平常年景,都超過了500萬貫,到了戰爭到來的年景,甚至會超過1000萬,甚至是1500萬。

北宋的財政收入雖然非常龐大,在仁宗的時期,達到了每年000萬貫左右,可是支出也非常的龐大。

在趙信橫空出世,一個鐵料,雖然包攬了整個北宋的鐵料,卻讓中樞最少節約了幾百萬貫,再加上長弓,武器,還有其他方面的減少,累計超過了千萬貫,這還沒有算,一些物資帶來的額外的好處。

整個前提加上西夏實際上被滅的結果,整個北宋的財政收入,在去年,上升了500萬貫,可是支出減少了1500萬貫以上。

一來二去,結餘大大的增加了,甚至其中,還有趙信給與的直接資金,單純去年,趙信給仁宗的錢,就超過了800萬貫,其他的一些分紅,收入,加在一起,也超過了1500萬,這也是葉清臣敢於開啟北方農田水利的根本。

這是一個累計實力,並且開源的過程,北方的貧瘠,讓收入比不上南方,而且連基本的糧食都有些不足的,北方的修繕,不但讓王朝更加的穩定,單純增產的,並不足以說明他的作用,糧食對於整個民生,整個政權基礎的穩定作用,非常的明顯。

當然了,葉清臣也是少數幾個,對於鐵路有所瞭解的,全程建設的過程,他都在參與,甚至現在這一次首次航行,並不是火車第一次的使用。

全程拉著參知政事這樣的高官,拉了一百多個,如果沒有最初的實驗,來回演練,根本不可能,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傾覆,都容易讓人掉腦袋,更別說更重大的事情的。

只不過這些都是在小範圍的進行的,知道的人並不多,可是葉清臣恰恰是其中的一個。

正是這些小範圍的實驗,讓葉清臣知道了,這些鐵路的效果,只在趙信估計的之上,而不再他的估計之下。

之前,同意這麼一條鐵路的修建,趙信給出的資金是關鍵,可是真正建成之後,葉清臣發現,這麼一條鐵路,甚至是未來更多的鐵路,對於北宋的意義重大。

可惜,鐵路太過昂貴了,造價太高太高了,幾十萬上百萬,才修建了00多里,如果變成000裡,甚至更多的時候,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這個資金,根本沒辦法籌措。

千萬的投入,葉清臣不是沒有開啟過,北方農田水利建設,就是這麼一個專案,可是那是傳統的,有助於民生的專案,對於農田水利的投入,對於穩定地方政權,相當的重要,這不容易引發反彈,鐵路就不一樣了。

那麼,趙信這麼一個金主的出現,幾乎必然會引來葉清臣的追捧,別的他不管,一條貫通汴梁和西北的鐵路,是必然要修建的,到時候,位於河套盆地上面的糧食,牲口,還有其他的資源,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北宋內部,早已經從遼國手中獲得牲口,也可以發揮出作用。

趙信的身份,在高層這裡不是秘密,能夠來到這裡的高層,也知道這一條鐵路跟趙信的關係,只不過他們各有各的想法,並沒有上前。

簡單的跟葉清臣寒暄了幾句,葉清臣主動提出來的未來擴建的問題,趙信不置可否,只是說,看這一次執行的結果的。

趙信的意思,葉清臣也明白的,趙信肯定不是不想建,或者是沒有錢來建這個鐵路,他是要等。

現在在鐵路沒有正規執行的時候,或許只有葉清臣,還有少數人知道,可是應天府到汴梁的鐵路一旦開行,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瞭解,趙信要建設的,不是一條兩條的鐵路,那是遍布整個北宋各地的,最少說,四京,京兆,江寧這些重點的城市,必須要有鐵路相互的聯通。

葉清臣也不多說什麼,鐵路的興建,當然不是隨隨便便,一拍腦門,就決定的事情,就算是現在決定,前期的籌建工作,也相當的漫長,他只是確定的,趙信的態度而已。

很快的,在一些人員的引導之下,眾人開始上車,這時候,有專門的人員,介紹這一次的行程,當聽說這一次的行程,最多只是一天的時候,除了少數幾個心中有數的,其他的人的臉上的表情,更多的是不信。

應天府跟汴梁之間,00多里的距離,因為聯絡緊密的關係的,交通相當的密集,就算是乘坐船,走汴河,也需要天以上的時間。

汴河忙碌,就算是快船,除非是趙信那種的車船,可以快速的開行,其他的船,能夠保證每個小時五六裡,已經算是不錯了,一天10個小時,也不過是四五十裡,稍稍的堵一點,甚至連三四十裡都不到,這樣下來,總共需要5-10天。

現在,這個古里古怪的東西,居然可以半天,半天也許可能,恐怕只是稍稍出了京城,然後就迴轉吧。

高官們,都有自己的城府,有些東西,不是太確定,或者瞭解的話,他們也不會胡亂的說話,可是要讓他們相信,也必須要拿出真正的東西

馬拉火車,已經準備好了,客車相對於火車要輕傷很多,每一節車廂10人左右,也就是七八噸的樣子,兩節15噸,跟貨車相差彷彿,可是對於北宋的民眾來說,卻是不可想象。

三位參知政事,兩個樞密使,還有從各司之中抽調的這些官員,他們100多人,分別的坐在車廂之中,作為軍事路線,暫時不可能會向升斗小民來開放,他們第一次嘗試,主要是確定這個線路的用途。

汴河是汴梁附近最大的一條河,也是連線汴梁和應天府之間的最便捷的通道,可是越來越龐大的運輸的前提下,汴河的擁堵已經越來越嚴重了。

民間的商船,或許還可以等一等,可是一些軍用的物資呢,他們是絕對不能等的,這種情況下,對於完全沒有統籌,完全沒有指揮的汴河來說,交通擁堵會更加的嚴重。

鐵路的出現,哪怕最初,不服務於民間,軍事上面的用途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把一些需要加急的東西,透過鐵路運轉,不但會增加效率,還會減少汴河擁堵,這是一舉兩得的。

葉清臣坐在趙信的對面,卻沒有去跟趙信攀談,剛剛的簡單交流,已經讓他對於趙信的想法,了然於胸了,沒有必要再接下去,只要中樞這邊行程統一的意見,之後就是新的鐵路開行的日子。

對鐵路瞭解的越深,葉清臣就感覺到的鬱悶,這麼簡單的,為什麼之前沒有人想到呢?

作為三司使,更加清楚,交通問題,對於一個國家的好處,西北如果早點解決交通的問題,一個彈丸之地的的西夏算的了什麼。連遼國都抗了這麼多年,更別說是西夏了。

他早就知道,鐵路的好處,不然的話,也不會推動這個鐵路的工程。

不過反過來一想,葉清臣也明白,哪怕之前就知道鐵路有這樣的出色的作用,也不可能興建。

這全部都是精鐵構築的,如果放在以前,一斤精鐵,最便宜的價格,也在500文,單純一米長的鐵路,44斤,這個造價就高達貫,150公里,可能造價就上到幾百萬貫,甚至是上千萬貫了。

也就是丁海軍,改良了冶煉,讓精鐵的價格降低了很多,這才推動了這個鐵路的建設,在整個投入會中,鐵的價格本身,也是佔據了大頭的。

4節車廂,如果單純100多人,車廂顯得特別的空曠,好在還有逢日軍,他們沒有進入到車廂內部,在前面後面,甚至是上層進行設防,看起來雖然危險一些,可是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職業軍人,還是沒問題的。

車廂的佈置上面,趙信參考了後世的火車,最終構成的,是排座的。

一節車廂,按照三二的形式,一排5個,一共5排左右,也就是說,大概是可以容納下來175人。

現在主要進入的,是兩個位於中間的車廂,一個車廂之中,是品以上的高官,只有7人,另外個車廂70多個,無論是哪個車廂,都顯得空曠。

葉清臣跟趙信一起,坐在最前排,等待著發車,在汴梁到應天府,一共設定了7個車站,等於是分成了六節以50裡左右為一個節點,當然了要兼顧城市。

在這個情況下面,每到一個車站上下車的時間,也是更換馬匹的時間這樣有利於保持速度。

很快的,車廂裡面,來了一個人,告知大家小心,開車了。

實際上,大家都已經有些等的不耐煩了,這個看起來有些像是大一點馬車的東西,到底是不是跟馬車一樣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