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朝堂上面,關於東平鐵路的問題,沒有任何人反對,朝堂之下的,眾多的權勢家族和貴族,開始趕著去西北。

在經過了慎重的考慮之後,韓琦只是稍稍稽核了一下人員,只要不是徹底的爛泥扶不上牆的人,基本上,都給與放行。

原來幾乎不屑一顧的小官,西北六七品官,放在北宋汴梁,那就真的是芝麻綠豆一樣的小官,以往的這些權貴子弟,絕對是不屑一顧的,只有犯下大錯,或者是在爭奪之中落馬的,才會考慮。

現在,別說是六七品,那樣的官職很少,沒有根基的,幾乎都撈不到,反倒是一些更小的官,從八品以下,甚至是九品的,得到了爭奪。

西北的地廣人稀少,官員數目很少,有時候龐大的地盤,只有一個七品來管理,可是這個地盤的收益卻是巨大的。

現在細化之後,呈現出比較正常的局面,縣一級的逐步細分,每一個村落,甚至是鎮子都有管轄的地方,有些官員甚至是高階低配的下去。

這樣潮流,讓無數的人才到了西北,也從一定程度上面,改變了整個西北的命運,河套平原,這個位於黃河幾字形位置的中間,本身就是一片膏腴之地,用塞上江南來說,絕對不為過。

氣候的變遷,讓這裡的氣候條件,比不上漢朝,可是絕對不能稱之為差,只不過之前,這裡是被西夏控制在手,處於邊關地帶,戰亂的影響,讓這裡,沒辦法徹底的發展起來。

現在,西夏被遼國控制在手中,等於說北宋的敵人,一下子從兩個變成了一個,雖然說,遼國的實力會有更大的增長,可是遼國如果從西夏這邊進攻,他們也得不到好處。

遼國的核心區域是在後世的河北,遼寧這一片區域,距離西夏這邊,相對比較的遙遠,遼夏之戰,可以說,是打出了真火,遼國損失穿那種,西夏也絕對稱不上好,也就是幾百萬人口的西夏,一下子被殺掉和賣掉了大半。

在這種情況下,遼國在西夏的控制相對比較的貧瘠,再加上元昊的報復,一下子讓遼國又損失了幾百萬,,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從西北攻擊的可能性,降低到了一個非常低的程度。

不是不可能,而是可能性太低了,北宋也不會完全不設防,卻會大幅度的降低駐軍的數量,同樣的,對於西北的開發也同樣開始。

河套平原就還成為了畫龍點睛的一筆,龐大的可開墾土地,從定海軍獲得的各種先進的農業機械,再加上農業種植的一些技術,這三種提升,結合到一起,就形成了目前的奇蹟,1.億石糧食的收成,哪怕沒有運送到中原,單純它作為基石,就足以讓西北的發展,不受任何的偏差。

封建社會,甚至是為來,科技發達的社會的,糧食代表著基礎,你哪怕給再多的錢,再多的先進科技,沒有糧食這一點,就足以讓社會混亂起來,跟別說在封建王朝。

這些貴族們的目的不純,他們是為了把西北作為跳板,這一點,有些潔癖的人,會感覺到不舒服,可韓琦不是,他一直都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人,這些家族的加入,他們做了順風車,可是相應的,他們要為這麼一次坐順風車,提供一些幫助,主要是資源上面,一些政策可以更快的獲得透過,進而促進西北的發展。

在一個個的後輩子弟,還有政治資源交換的時候,趙信也在忙碌著。

東平鐵路的修建,幾乎是板上釘釘的,從1.億石的糧食,還有每年,差不多400萬石的肉類,這一點,就足以壓倒一切,這幾乎代表著的數千萬人的口糧,更別說,還有位於西北的各種的礦產。

如果這些糧食,肉類,還有礦產資源能夠合理的利用的話,單純每年給北宋增長的財政收入,可能就超過了500萬貫,這幾乎是之前北宋一年的財政收入的。

換做別的時候,還用擔心,這些東西到底能不能賣出去,穀賤傷農的事情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可是有了丁海軍,什麼東西都可以吃的下。

糧食太多了,沒問題,可以釀酒,可以製作成別的,比如說壓縮餅乾,還有其他的一些可以長期放置的糧食,就算是堆放,也比北宋原來的倉儲好。

保證乾燥,保證低溫,糧食最起碼能夠儲存年,甚至以上的,這就大大加強了應對災害的能力。

糧食的保質期短,這是一個大問題,哪怕連續三年五年的豐收,一旦連續兩年的大災,就容易引發惡劣的事情,而丁海軍可以充當這個節拍,保證讓糧食可以到需要的那裡去。

既然決定要修建,那麼就必須把整個計劃確定下來,跟應天府到汴梁的鐵路不一樣,這是一條長線鐵路,涉及的地理環境也不一樣,甚至可能遭遇的問題,也完全不一樣。

一條000裡的鐵路,跟一條00裡的鐵路,從勘探上面,就不一樣。

00裡的鐵路,只要考慮到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就可以了,最多考慮一下,從那一個地方渡河,從那一個地方繞山這樣的問題。

可是一條000里長的鐵路,那就不一樣了,必須要全面的考慮,怎麼修建是最便捷的,怎麼修建,耗費的工期最為節約,還有經濟性等一系列的問題。

在汴梁到應天府的鐵路的修建的時候,趙信已經開始準備其他的鐵路了,當時只是準備修通從變數到京兆的。

京兆府,本身就曾經是關中的核心,曾經的八百裡,也是一片沃土,只不過過度開發,還有氣候方面的影響,讓他們沒落了,可是現在,河套平原的重新開發,讓這一條路有了發展的基礎。

現在,一次性到位,獲得了東京到西平府的整個鐵路的修建權利,整個鐵路的勘探和計劃工作,就更要提升到一定的程度。

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在西北是一層層的高山,東部則是一連串的平原,在這個地勢之下,河南正好處於整個中國的中心位置,從河南向東,是一片平原,地勢較為緩和,山地很少,可是從河南向西,就是一片的山區了。

河南府是四京之一,在之前,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洛陽。

在目前,中國經歷的歷史之中,如果說那一個城市大名鼎鼎,那麼,一個長安,一個洛陽。

他們不但是西漢和東漢分別的首都,也同樣是唐朝的首都和陪都,擁有著非常可怕的戰略地位。

北宋成立之後,也曾經想過,定都洛陽,可是多年的戰亂破壞,讓洛陽較為殘破,沒有一個成為都城的基礎,同樣,宋朝繼承了後周的版圖,也很自然的,把都城定在了汴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哪怕是經過了時代的變遷,很多東西跟古代已經不一樣了,可是在地理位置上面,變化的還甚少,河南府之所以成為文明世界的都城,地理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北臨黃河,東臨洛水,周圍還有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等八個關口。

一個城市是否可以成為都城,地理位置是關鍵,在之前的時期,長安長期成為都城,一方面,關中平原的沃土,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函谷關這樣的關卡。

洛陽也是差不多,曾經東漢時期,守住虎牢關,就可以抵擋住兵鋒,只要守住,就可以把一切的危險拒之門外。

相反,汴梁就不具備這樣的優勢,一旦突破了黃河天險,就沒有任何可以守衛地方了,雖然突破很難,可是在一些特定的時刻,突破一點問題都沒有。

在建立都城,需要考慮的,是安全的問題,越是容易防守越好,可是在修建道路特別是鐵路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就是交通的便利性。

八關和外圍的防禦體系,構成了洛陽強大作為都城的根本,但是也成為了目前的困局,實際上,運河在北宋的時候,只是通行到了開封,從開封到洛陽一段運河,是斷斷續續的,這也成為了一個關鍵的困擾,現在,一條鐵路的貫通,讓這個問題得到的解決。

洛陽有眾多的關卡,可是黃河平原,主要還是以平地為主,這些山也不是那麼的高,不如秦嶺那麼的險峻,還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實際上,在的前期勘察的工作之中,這一條鐵路的一個關鍵的點,還是在關中,這是一個很難以解決的問題。

關中之所以可怕,一方面是河道上面,三門峽的關口可怕的,讓河運到這裡終結,黃河從中游的高原,到下游的平原,在這個區域落差極大,而黃河攜帶泥沙,在中游並沒有大量的堆積,原因就在於,中游過了黃土高原之後,落差巨大,黃河水的流速非常的快,讓泥沙不具備堆積的條件。

可是經過了三門峽之後,伴隨著地勢平緩,黃河水攜帶了動能,開始向海洋流去,卻因為平緩的關係,大規模的蓄積。

從長江逆流向上,雖然說三峽擁有眾多的風險,卻也不是完全不能逆流向上的,可是在黃河,這不存在。

沒辦法逆流,就沒辦法利用黃河方便的水運,只能夠走陸路了,可是關中天然的環境,也讓陸路無法走通。

關中的險峻,就是函谷關之險峻

有一個成語可以形容函谷關之險峻丸泥可塞,秦嶺函谷關,成為了制約的關鍵,到了0世紀的時候,進入到西安的鐵路都沒有多少,甚至到了接近1世紀,越秦嶺,依然是一個汽車都難以逾越的問題,每年在這個上面發生的事故,不知道凡幾,也就是到了1世紀左右,大量秦嶺隧道的開鑿,這才讓交通問題解決。

沒錯,沒有越不過的險峰,如果有必要,發展對外的交通,就算是喜馬拉雅山,也不是不可以開挖隧道的,只不過在11世紀的北宋,要開鑿一個隧道,那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沒有隧道,鐵路的施工難度,就大了許多,甚至的一些後世證明有用的方法,也步伐利用下來,曾經京張鐵路的之字形,也只能夠解決坡度在一定程度的丘陵,對於馬來說,力量還是差了一點,坡度到了一定程度,就沒辦法繼續。

正因為鐵路的長度足夠長,其中很多地方,還是處於高原,中國的東部,是大片的平原,到了河南,湖南湖北這一線開始逐步的抬高,南方是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這樣的地方,在北方,就是黃土高原,蒙古高原這樣的地方。

從海拔一兩百米,提升到了上千米,甚至更高,這中間,是一連串的山脈和高原,對於鐵路的施工要求,提升到了一個相當的程度。

趙信也不是毫無準備的,以他對於地圖的瞭解,只要重現原來1世紀的鐵路,基本上,可以節約很多的東西,在這個程度上面,還需要實際情況實績分析。

在平原,可以用繞的方法,鐵路的較高效率,哪怕繞行個幾十裡,甚至上百里,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關中平原,那就只有一條路,哪怕是繞幾千裡,也比一定能夠繞出去,除非繞到更北的地方,那裡就不是北宋的領土了。

下面測量人員,他們只用大規模的實地測量,然後把情況彙總起來,交給上面來處理。

丁海軍的鐵路施工部隊,可以說非常不錯,經驗也算豐富,可是充其量,不過是修建了幾百裡長的鐵路,他們遇到的事情有多少,這些事情,完全無法跟這麼一條000里長的鐵路相比。

更多的問題逐步的向上,也就到了趙信這裡,雖然趙信不懂得如何修建鐵路,可是他的見識廣,發散性思維更強,有些問題,在他的手中可以迎刃而解,比如說,確定方位,選擇某些方案,可是唯獨一個最大的限制,函谷關和秦嶺,這一點的,幾乎無法越過去。

這也成為了目前困擾著這個鐵路的最核心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這個東平鐵路的開工,就將會遙遙無期了,這不但會影響到整個北宋的財政收入的提升,也會影響到未來定海軍的用煤,沒有一條穩定的運煤通道,未來就算蒸氣機完成,定海軍的提升也會受到影響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