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鐵路佔據了巨大的資金,不但是北宋的財政資金,還有大量其他的權貴的資金,差不多就是四五千萬貫,這基本上把北宋財政和大家族的的資金,基本上都被囊括在其中了。

可是相對於追逐利益的大家族的資金,北宋三司的錢,並不是全部的投入到了鐵路建設之中。

鐵路建設雖然重要,獲利也相當的豐厚,可是這個鐵路興建,並不是全部,利益只是一個方面,對於三司來說,北宋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剩餘的為數不多的資金,沒有浪費,投入到了農業生產之中,確切的說是農業的改革上面。

定海軍已經在西北,實現了糧食畝產的倍增,雖然有農田水利的關係,可是更多的是良種和肥料,合理的種植方式,也是提升畝產的關鍵的。

西北普及農業生產,那是天時地利的事情,西北本身就屬於是新佔的土地,這個土地上面的所有權人,或者就是西夏權貴,在遼夏之戰之中,早就被殺的乾乾淨淨了,或者,就是被俘虜的普通人,那些人,基本上都處於最底層,連自身的安全都沒辦法保證,更別說是土地了。

西北所處的獨特的環境,讓西北幾乎是一片的白紙,在這個白紙上面書畫的東西,永遠比一個畫滿了各種圖案的紙上面容易的多,也因此,產生了非常驚人的效果。

別的不說,全部000畝的土地,絕大部分都是新開啟的土地,這樣的土地上面,平均的畝產達到了4.5石,這個太不科學了。

4.5石,聽起來不多,摺合成後世的資料,大概也就是在400多斤的樣子,別說是噸糧田,就算是普通的產量,也足以碾壓他們。

可是在北宋,在這個農業基礎還處於愚昧的狀態,大部分都是靠天吃飯的時刻,這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成績。

要知道,就算是農耕比較發達的地方,透過了多年的培育的,土地也分成了不同的種類,上等水田,永遠是最貴的,也是最少的,平均的畝產可以達到石以上,同樣的,經過了兩季的話,可以達到5石以上,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古代的農田水利並不完備,再加上一些獨特的原因,真正保證可以是上等的水田的,幾乎非常的少的,這些也會成為家族傳承的關鍵,在一些家庭出現問題,首先考慮的,往往是銷售中下田,上等水田,那是在絕望,或者是徹底的破敗的時候的選擇。

中下田永遠是所有土地之中最多的,中田還可以承受,兩季的話,可能收穫就是在石左右,下田就不是一般的差了,除非是真的過不下去了,或者只有下田,否則一般的農夫會的隨便的弄一弄,一畝地收個幾十斤都算是正常。

可就算是用心來做的下田,他們的產量也會超過一石半,這樣的產量,真的不是一般的少。

在西北卻可以平均4.5石,或許有農田水利的作用個,可是種植的方法,還有其中使用的一些技術,才是關鍵。

對於北宋而言,數量最多的,永遠是中下等的田,特別是在南方,水並不是問題的前提下,肥料和種植方法就尤為重要,別的不說的,只要畝產能夠提升一點點,對於整個北宋的好處就是巨大的。

哪怕到了現在,北宋的糧食生產,邁上了幾個臺階,可是對於北宋而言,誰都不會嫌糧食太多了,越多糧食越好,越多糧食,就越穩定。

土地掌握在了民眾的手中,雖然大部分都是大戶和地主,可是這些人,絕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哪怕一件事情真的好,也需要一定的好處才可以。

這個釦子不能放,北宋政府不會給他們更多的好處,因為這是無底洞,甚至某種情況下,給了他們好處,這個好處到底有多少,能夠落到實處,這就不知道了。

北宋之前是沒有錢,好容易擠出來的錢,大部分都會支援一些農田水利建設,這就如同葉清臣那樣,在從趙信哪裡獲得了足夠的資金之後,直接就投入了北方農田水利建設。

這樣的投入,或許最大的好處,是落到了大地主的身上,可是普通的民眾也可以獲利,最關鍵的是,這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一個農田水利的修繕,最少可以堅持很長的時間,比如說幾年的時間,同樣的,對於自然災害,也是一個緩解。

現在,水利工程的修建,到了一定的程度,再修建,也沒有太多的好處,反而耗費巨大,這種情況下,這些錢就可以投入到補貼的領域,這個領域必須要刻意的控制,比如說,多放在最底層的身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扶植和支援底層的民眾,一畝地不用多了,幾十文的樣子,就可以產生效果,00萬貫,就可以支援最少4000萬畝的土地,哪怕這些土地,能夠增加半石的產量,對於整個北宋來說,也是一個促進。

當然了,按照西北的資料,對於上田來說,提升或許不明顯,中田提升個1石,下田提升個1石半,也是可以的,這樣的提升就非常明顯。

北宋看中的不是這些,投入到這些底層農戶的資金,更多的是為了穿針引線,如果,整個北宋,超過9億畝的土地,都可以達到西北的產量,整個北宋的糧食產量,將會上升到一個可怕的高度,而不是現在,平均畝產,恐怕連石都不到,糧食在很長時間的,成為了北宋的制約。

完全不應該出現在北宋這個時間段的計劃,就這麼的被三司發揚光大,別說是三司還有沉量資金,就算是沒有,集中整個國家的財富,用於時間差,投入到大型的建設之中,對於整個國家的提升也是明顯的,這是後世的套路。

歷史上,解放之中的中國,就是這麼做的,很長一段時間之中,利用工農業的剪刀差,藉助著農業補貼工業,然後集中資金開啟工業,並且完善了整個中國的基礎話工業,為之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北宋這樣做,只是被動的,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是實際上,在之後的時間之中,北宋的發展絲毫都不慢,並沒有因為定海軍的傾銷,而走入到停滯之中。

這跟北宋本身比較開放,工商業都非常發達有很大的關係,同樣的,定海軍也沒有進行搜刮,他的傾銷,是做了一定的考慮,有一定的底線,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會肆意擴張的。

高速的發展,帶來的是收入的激增,各方面的社會都比較穩定,底層生活不下去的人民,逐步被定海軍更高條件給吸引,只要願意去勞動的,都有一口飯吃,而上層,只要勤勞就會有收益,社會矛盾開始緩和的,因為土地兼併而出現的問題也緩解,特別是幽州的收回,給北宋民眾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以前,如同夢魔一樣的遼國,就這麼的被打敗了,北宋成為了整個東亞第一的勢力。

這帶來的變化非常的巨大,無論是從實質上面的收益,還是從成就感和國民滿意度上面,北宋都是不錯的,社會矛盾被明顯的改變,再加上一些不錯的管理掌握著朝堂,整個朝堂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這個發展的勢頭,一直都在延續,在三司做出來報告和計劃,準備明年更好的發展之後,很多聰明一點的官員,已經認識到了將來,從事哪一個方面,更加的適合。

時間,就這麼的快速的過去了,從高層到地方,整個北宋主流的聲音就是建設,無論是農田水利建設,還是各種鐵路的建設,總之,只要爭取到一個,對於地方的發展就是巨大的,而財富的增加,也帶來的商業的繼續繁盛,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促進。

慶曆七年到來的時候,北宋的各方面的情況都非常好,大量的資金投入進去,並且展現了效果,鐵路因為修建的關係,還沒有顯現,可是之前的鐵路,加上農業的投入,已經初見成效,北方和西北,大量的新增土地,造成了收入上面的激增,這些都促進了北宋的各方面向好,有錢了就好辦事,不用拆東牆補西牆,不用8個蓋子蓋10個瓶子,就算是一些庸才,也可以遊刃有餘的治理,跟別說,北宋的官員,基本上的管理都是在水準之上。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刻,原來,比較經常出現的定海軍,卻逐步的消失在了主流的視野之中,雖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定海軍的產品,可是複製品,還有地方的投資,逐步的出現,開始蠶食定海軍的市場,定海軍已經不如以前那樣了掌控著市場上面的所有的產品了。

是定海軍被削弱了,還是定海軍在各個方面都被限制了,不是的,定海軍實際上,發展的不錯,只不過有目的的進行收縮。

對於這些產品,本來佔據市場的定海軍,逐步的放開了市場,並不代表著定海軍的利潤在下降。

在工業化的最初級的階段,一些最簡單的工業,成為了必然的選擇,因為最開始,定海軍有趙信這麼一個穿越者,對於一切的發展都非常的清楚,卻也必須要在一點一滴之中,逐步的建設,最終才能夠產生效果。

如果全部依靠趙信一個人,就算他是三頭六臂的孫悟空,也別想把一切的事情都給辦好了。

只要利用後世的理論,用一些流水線,或者是稍稍處理的機器,這些就能夠獲得巨大的收益,甚至從某種意義上,把人集中到一起,用打工廠替代小型的農戶,效率就可以提升很多。

可是伴隨著產業的升級,特別是機械制造和重工業等的逐步的深入,這樣的方法,已經不適合了,容易被複製不說,因為大量的產品產生,本身的利潤也開始下降。

定海軍有無數可以提升效率,獲得巨大的收益的,不必糾結於這些方面,同樣的,那些最早跟定海軍合作,把定海軍產品推行到各地的商人,也是定海軍支援的物件。

從最初的簡單機械,到後面的複雜機械,定海軍逐步的從單純的商品生產,開始產業升級了,主要是提升生產效率,用更少的時間,更低的成本,生產這些產品。

大量更加先進的機械的出現,一些最初級的機械產品,開始的淘汰,並且透過一定的渠道,流入到了北宋,催生了北宋的工業製造和實業的產生。

生產一件機械設備,他所創造的價值,可能是普通商品的成百倍上千倍,而初級的工業產品,在產量更大,同樣的機械的效率更高的前提下,開始利潤降低。

這也是生產發展的必然規律,後世,發達國家轉移產能,首先是亞洲四小龍,之後,就是大陸,到了1世紀,伴隨著中國的經濟飛速的發展,在工資和各方面逐步的提升的前提下,又開始向外轉移。

本身,這不是正確的發展軌跡,在工業革命開始了之後,可能要成百年之後,才可能出現轉移,在最初的時候,工業革命的領軍者,一般都會攥緊手中的這些技術,因為這些技術會給他們創造出超額的利潤。

專利,似乎也伴隨著這個發展而出現,最初,並不是為了傳播,而是為了保護,保證先行者的權利,一定程度上面,延緩整個推廣的過程。

對於定海軍而言,這個過程快了很多,不是按照規律和工業科學的發展而發展的,而是跨越性的,只要有一個方面,有突破性的發展,對於整個定海軍的發展,都是革命性的,這一點從各種的機器可以看出來,別看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定海軍的各種產品,最起碼更新了六七代,有時候,一個新的機器,用了個月,就換了,這在後世,這是一個巨大的浪費,可在定海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

這就是定海軍,這就是跨越式發展的北宋特區,他的發展,本來,就不是以常理能夠判斷的,他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