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通訊手段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定海軍跟北宋之間的關係,現在屬於比較復雜的,雖然締結了和平條約,也是在北宋沒有付出巨大代價的前提下,可是雙方的實力不平等,北宋屬於是弱勢的一方。

在北宋龐大的官僚系統之中,平庸的,甚至較差的官員很多,可是這些官員不可能被派到定海軍來。

跟之前的遼國使節一樣,在遼國在瘋狂的找尋藉口的時候,任何的一丁點的錯誤,都會被放大到很多倍,這種前提下,幾乎每一個遼國使節都是精挑細選的,唯一這兩個有些不一樣的,那就是當年派遣到遼國的使節較少,而這一次派遣到定海軍的官員數量很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怕的就是這些官員挑釁了遼國,定海軍雖然對北宋溫和了很多,雙方也基本簽訂了和平的合約,處於一個跟遼國不同的狀態了,可是萬一有一個不長眼的官員,在關鍵問題上面,觸怒了定海軍,一些該給的東西,或者簽署的合約,推翻了,那麼北宋就得不償失了。

特別是韓琦出馬,跟定海軍簽署的這一系列的合約,其中的一個關鍵的點,就在於100座工廠,這可是活水啊,每年可以創造利稅數億,甚至是更多的,在派遣人員的時候,一定是精挑細選,不但是值得信任的,還必須要聰明的,別不長眼的亂做。

這些挑選出來的青年才俊,都有不錯的能力,可惜,定海軍採取的政策,超出了常規的,不是這些北宋的官員能夠裂解的,他們絲毫都沒有發現,定海軍的陽謀,此時的他們,正在催促北宋方面,儘可能快的把人員送過來的,這個要求越來越迫切。

錢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更別說是如此海量的財富,半數以上都完成了1級工的考核,有相當部分還成為了2級,不說二級,就說這麼半數的1級工,他的數量非常的龐大,這等於說,第二年的管理費,立刻會提升50%以上,這對於本身就非常高昂的管理費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除了即將普及的1級弓,那些2級工和3級工,他們的提升數字就更多了,工資標準的大幅度上升,也代表著管理費的大幅度的上升,這個數字,更是的讓他們垂涎,如果說,整個派遣工人,全部都是3級工的話,整個管理費的數字,會提升4倍,甚至更多倍數。

4倍,或許對於一兩千貫來說,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可是如果這個數字是針對的百萬,甚至是千萬這個級別的話,那就是一個很龐大,甚至是大到沒邊的數字了。

這中間,最為積極的,就是來自開封府的官員,他們作為第一批獲得龐大的收益的物件的,當然願意把這個收益給固化。

因為定海軍的招工,是在開封府進行的,故而,在第一批的輸出工人之中,開封府最少佔據了6成以上,按照第一次派遣的工人7萬人左右,也就是說超過4萬人。

按照之前的演算法,一個人一年的管理費,大概在80-120貫左右,這樣的4萬人,一年可以提供的400到500萬貫的收益,哪怕是財大氣粗的開封府,也都必須要重視,這還是第一批,未來,開封府會逐步提供幾批,總計達到15-20萬的出外務工人員,讓每年的管理費的規模,上升到1500萬到2000萬的程度。

這是之前的計劃,要達到1500萬到2000萬這個數字的話,不能一次性達成,第一次4萬人,已經抽調了汴梁的很多的零散的人員,包括哪些地痞無賴和無業的人員都給送過來了,這才湊夠了這多,這就是開封府人多,才有可能達成。

之後15到20萬的人員,需要慢慢的抽調,不但需要在汴梁抽調,這是最主要,在整個京畿的鄉村,同樣也要抽調,這個抽調需要時間,以北宋現在的動員能力,最少需要一年的時間,甚至更久。

原來,無外乎是損失了一年的費用,可以慢慢來,錢已經到位了,可是固有的效率沒辦法提升的,只能夠慢慢來。

可是現在看來,少了一年的時間,可不是少掉1年,而是原來的四倍,如果算上繼續升級,5級,6級的時間,那就虧的更多了的,時不我待的,必須要儘快。

管理費這個問題上面,目前的狀態之下,半數一級的前提下,管理費的資料提升了25%,對於開封府而言,等於是憑空多了百萬,哪怕這筆錢,要到明年才會開始體現,可是如果在這段過程之中,在有一系列的提升呢?

伴隨著定海軍開啟的學習熱潮,幾乎每一個的工人,都投身到訓練之中,就算是他們不願意去練習,北宋的這些官員們,也會逼著他們來練習,原因無他的,多一個晉升1級,就多了100貫,到了2級,就是300貫,3級幾乎要450貫,有什麼比這個來錢更快的方法。

要知道,定海軍的一系列的升級體系,對於工人們而言,那麼絕大部分的訓練都是免費的,這時候,伴隨著管理局的成立,那些北宋官員們,一下子從高高在上的官老爺,變成了服務者,每天調查各種培訓資訊,甚至會精確到,座那一路的車,去比較近,甚至某些時候,還會動用管理局的公車,拉著工人們去培訓,就為了節約那麼半個小時的時間。

在提供了這樣的服務之外,最重要的事情,無一例外,那就是給北宋的各級官府求援,要求他們儘快的把工人們都給籌措好,要知道,這些都是錢啊,以前來說,多一個工人,多100貫,總數是有限的,可是現在,多一個工人,就不是100了,而是伴隨著時間推移200,300,甚至是400。

作為官員,他們可以詢問定海軍的職級體系,在知道3級不是最高級的時候,更是緊迫了,按照定海軍的描述,一般而言,只要不是特別的愚鈍,或者是大死都不相干的,一般都能夠透過長期的學習和鍛鍊,達到六級工的程度。

六級工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操作的熟手的,意味著較高的工資,哪怕是北宋派遣工人,只要達到六級工的程度,也最少可以拿到700貫左右的工資水平。

從40貫到700貫,幾乎是17倍以上的提升,當然了,管理費不可能提升這麼多,可是定海軍給了一個明確的數字,6級工的話,幾乎可以提取管理費900貫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全部都培養成為6級工,他們的管理費數額會提升9倍,從百貫到接近千貫,就這麼的簡單,所有人都感覺到時不我待。

什麼都不用幹,只要培養一個6級工出來,就可以獲得900貫,或許這個時間會是兩年三年,可是這可比種果樹都要賺錢,什麼樣的果樹,一顆能夠收穫900貫,還不怕多的,最少看眼前定海軍的需求,10萬8萬不算少,一兩百萬不算多,這些如果都變成6級工,會有多少的收穫。

哪怕這些六級工,需要時間來完成,能夠提前一點就是提前一點,最起碼,同樣的人,進入到六級工的時間也會提前很多。

連平常培訓的半個小時都要搶,這樣可能平均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當然要寫信加急的催促了,而送信的,正是貫通北宋和定海軍的鐵路線。

鐵路從出現了之後,雖然是先在定海軍誕生的,可是真正的大規模的商業化運作,還是在北宋,從一條東南鐵路開始,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就在北宋大地上面開了花。

交通縮短了相對之間的距離,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最關鍵的是,讓京畿所謂直轄的範圍擴大了。

封建社會的發展,強幹弱枝的政策逐步的深入,為什麼從兩宋開始,才興建起規模龐大,百萬級別,甚至更高人口的首都,原因無他,就是為了讓中央直轄的人口足夠的多。

京畿永遠是最為繁華的地方,因此造就了一個可怕的龐大城市,也為王朝帶來的隱患,因為人口的密度不可能無限制的增加,周圍的農田,加上土地,無法供給這麼多的人口的消耗的話,無數的產品,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從外面運進來。

可是火車的出現,一下子讓經濟直轄的範圍,提升了10倍,相對的時間一樣的前提下,代表著整體控制的區域更大了,這樣中央的力量更強,甚至是各個州府道,也大規模的興建,相互之間的距離也更近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個理念,在北宋是人盡皆知,同時,北宋和定海軍,合約的簽訂的第一時間,首先強調的就是道路,這些合約確定了一些具體的專案,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完善交通和驛站體系。

目前,以馬拉火車為主鐵路,已經完成了通車,只要在山海關進行一次檢驗和登記,就可以完善的通行在漫長的鐵道線上,不用進行轉乘和換車。

這個得益於馬車半小時,或者一小時的更換,就算是稍稍進入到北宋一點點,最多30公里,就要更換馬匹,順帶的,把御者也給更換了就可以了,這樣來的更加的方便。

5000裡的距離,被壓縮到三四五天,確實非常方便,可是這不是盡頭,更大的工程還在後面,從條約簽訂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開工修建的山海關到汴梁的蒸汽機車鐵路,也在進行著,這樣是定海軍跟北宋簽訂合約的一個關鍵點。

到時候這一條完全由蒸汽火車執行的鐵路線,將會讓這個距離變得更加的近一點的,平均120公里的時速開行的特快列車,全程的執行時間,可能只有26小時,也就是一天多一點的時間,直接把這個距離從天塹,變成了通途。

韓琦是為了引進這麼一條蒸汽機車,在親身體會到了蒸汽機車的強大之後,他很有些想要引進這麼一個發達的交通工具,鐵路已經在北宋發揮作用,如果把這個蒸汽機車運用到北宋上面,在不大規模的興建,只是進行一系列的改裝的前提下,等於是把鐵路的威力提升了5到8倍。

可惜這個蒸汽機車,連定海軍都沒有完全吃透,技術指標是弄明白了,可是橡膠沒辦法大規模的量產,連帶著蒸汽機是一個瓶頸,沒有規模化的生產能力,每月生產的蒸汽機的數量的,在逐步的增加,卻是按照比例,比如說,到現在,比起最初的一個月4臺,增加到了27臺,也算是增長了7倍,可是跟規模化工業幅度放大比起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別說是27輛了,就算是270量,2700輛,都不足以滿足定海軍的需要。

一條鐵路線,要保證滿員的運轉,最少需要上千列火車吧,定海軍多少條鐵路線,保守估計,5000列火車吧,這樣就是1萬臺蒸汽機。

不說中間需要更換,就所滿足了1萬臺,還有眾多的工廠,蒸汽機實際上最大的用途是在工廠上面,廣泛的取代人力畜力,讓規模化的力量和穩定的力量帶動著機器高速的運轉,提升工作效率。

以定海軍現在的產業規模,單純工業上面需求的蒸汽機數量,最少也在10萬臺以上,哪怕是每月產量2700臺,可能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滿足定海軍的需求,更別說現在才27臺。

現在,連定海軍,也只是滿足了瀋陽到葫蘆島這一條關鍵向外通道,其他的,比如連線綏化,連線北宋的,就算是有,都很少,連定海軍本身都不夠,更別說向外出口了。

別的不說,如果北宋全面的改裝了的蒸汽火車鐵路,需求的蒸汽機的數量,可能是五萬,甚至是十萬臺,那可就大大超出了定海軍的生產能力。

不向北宋出口蒸汽機車,自身需求還沒有滿足,只是一個方面的,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定海軍沒有向北宋輸出的根本原因,這個方面說起來有些氣人,那就是,真的把蒸汽火車交給了北宋,甚至派遣了足夠的人員,對北宋進行培訓,進行訓練,北宋也用不好蒸汽火車,到時候事故頻繁的話,說不定鐵路都會被廢掉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