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一份請求能夠送到了韓琦的案頭,而且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想來,他們就在等待著召見的,韓琦很快做出了決定之後,又重新的拿起了一份簡報。

這是一個由東府彙總的簡報,這種簡報也同樣是在定海軍之中學到的,把一些集中的問題,匯聚到一起,形成一個總量。

簡報上面,把各路要求的抽調人數,彙總到一起,最終得到的數字非常的驚人,300萬到400萬之間,這可是壯年勞力啊,這些地方官員,就這麼的不在意,不怕勞動力短缺麼?

不怕,還真的是不怕,換成別的,比如說,東府做主,把人抽調出去的,別說是這麼多,各州府抽調十分之一的數額,已經會讓地方官員蹦起來,一些資深的,比如說,拿著參知政事,或者宰撫職銜的人,甚至還會打上門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韓琦是老資格不假,可惜北宋的宰撫政策,屬於是輪流制,曾經做過首相的,下去執政一方的比比皆是,資格比韓琦老的更是多了,如果韓琦簽署這樣明顯不合理的,打上門的還是輕的。

可是定海軍的要求,不是行政命令下達的,甚至說,沒有擺在明白上面的要求是多少,這些地方官員,就這麼的積極,原因無他,錢惹的禍。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特別是執政一方,如果說財政沒有錢,中央也不撥款,活都活不下去,更別提發展地方,績優考評了,那是不可能。

在這些官員們看來,只要有了這麼多錢,一切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甚至韓琦的心中,或多或少,也是如此想的。

之前,定海軍在汴梁的招工,是引起轟動的,跟以往招工完全不一樣,不說給個人的薪水了,這些的要談,單純是幾十貫的安家費,就已經讓很多人毫不猶豫的前往了,最關鍵的是管理費,這個北宋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字眼,一下子抓住了所有官員的心。

一個人頭百貫,還有比這個更加容易得到的錢麼,一個個的蟻民,彷彿變成了一個個的金色的柱子,甚至說,連以前懶散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衙役,也積極主動的,沒抓到一個人,送到定海軍去,可是錢啊。

百貫的管理費,已經讓整個汴梁的官場瘋狂了,為什麼,因為定海軍並不是胡說八道,而是真正的拿出了真金白銀。

當時在簡單草簽了1萬人的數字之後,直接就拿出了百萬貫的財富,哪怕之前定海軍的信用等級非常的高,也不可能空口白牙的指使眾人,特別是滑如油條一樣的底層吏目。

可是真金白銀拿出來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1萬人的管理費,就是100萬,這筆錢,就連整個北宋最大的城市開封府都無法忽視,更別說其他的州府,頓時,關於人員的爭奪開始出現,也就是開封府佔據了先機,送了差不都4萬多人過去。

現在,管理費提升了,從百貫的管理費啊,現在有可能提升到400貫,900貫的數字,這還是單純指一個人的,說實話,第一次見到這樣演算法,韓琦第一個想法就是騙人。

韓琦算是一個粗通庶務的官員了,也知道目前東京汴梁的現狀,普通的勞動力,他們的薪水並不高,按照普通汴梁勞力,一天100文的話,一個月3貫,一年下來36貫。

這個數字已經相當高了,要知道,一個月3貫的話,可以購買4石米,如果換成粗糧的話,最少也有七八石的樣子,按照一個人,一年吃下2石的數字,一個月單純吃的話,可以養活4個人,這麼一個壯年勞力,不出現大的問題的話,養活一家大小,都不是一件很難的。

當然了,在汴梁,不可能只吃糧食,其他的花銷也多的,可是一般一個壯年勞力,3貫的月薪的話,養活不算很大的一家沒有多大的問題。

勞動力成本,也就從這樣的苦力開始衡量,苦力不是每一天都有活的,一個月3貫,也成為了一個標準,大部分汴梁的工人,都是按照這個標準的,比如說店小二,或者是商鋪之中的店員,他們的工資基本上都在1貫到1.5貫。

就算是按照苦力每天的天薪整合,一個月3貫,這樣前提下,一年給100貫的管理費,這等於說什麼,一下子給了3個壯年苦力的工資,現在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面,再提升,難不成,定海軍真的是做善人,做好事麼?

這句話,普通的讀書人說說,或者是升斗小民說一下,這沒問題,真的到了韓琦這個檔次,肯定明白,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是不可能有任何的善意和慈悲之心的,如果對別國表現出這樣的善意,那不是養虎為患麼?

為什麼大唐盛世的後期,是胡人之亂,原因就是當時大唐為了彰顯天朝上國,對周圍的遊牧民族太好了,種植,養殖,各種冶鐵等的技術,毫無保留的向外的輸送,或許,是李氏皇族,有胡人血統的緣故,和親尚且罷了的,各種的技術輸出。

跟隨著公主和親陪嫁的,各種的技工匠人,書籍之類的,比比皆是,也從漢唐開始,周圍的遊牧民族開始崛起的,本身就掌握著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武器騎兵,又有各種鐵質的武器和精良的冶煉,一下子,胡人反倒是強悍的無比。

幾百年來,北宋時期的三國鼎立,無論是西夏,遼國,他們最強的戰鬥力無不是重騎兵,一套重騎鎧甲的,重達數十斤的樣子,這跟唐朝之前的遊牧民族,只有一把刀是鐵器,連鎧甲都是皮甲,沒有一點的鐵器,連羽箭都是骨頭,而不是鐵器的,由此可見,他們的戰鬥力的提升的。

定海軍這麼不遺餘力的幫助北宋,100家工廠,這個沒有什麼,可是這些勞動力的管理費可是白送的,100貫,已經是很可大的,現在有可能增加到400貫,甚至900貫,這就讓韓琦想不通了。

想不通就是想不通,可是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這些人向中央上書,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請求中央,批准,他們可以在整個轄區之中,按照戶籍進行抽調,把這些勞動力抽調出來。

這種抽取,在過去的北宋,是相當正常,比如說一些勞役之類的,都需要抽調,甚至在一些關鍵時刻,比如說王國興衰的時候,還可以抽丁成兵的。

對於中樞來說,只要地方政府沒有問題,那就更加沒有什麼問題啊,相對於整體的人口而言,這些抽調的,是少數之中的少數,不會影響到北宋的現狀,卻會大幅度的增加北宋的收入。

因為簽訂下來了合約之後,對於韓琦而言,主要是梳理北宋官場的制度,還有商業制度之類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100個工廠,這才是重點。

正因為有錢,這才提出了這個對整個北宋的運河,水利體系進行一個完整的工作,疏浚,建設,並且開挖大量的運河,保證的在整個北宋核心區域,大部分的地方,有運河的貫通,同時,也保證了一些零散的水利體系。

這個專案,在之前的北宋,別說做了,恐怕連想一下都非常的困難,3億貫,整個北宋15年以上的收入,全部投進去,。會產生多少的效果,還真的不知道,或許,遠景和長期,可以產生效果,可是沒有足夠的資金的情況下,這樣反倒是天方夜譚。

用20年,30年的累積,來興建一個規模龐大的工程,那基本上,都是滅國工程,秦朝的長城,隋朝的京杭大運河,都是例子。

從這兩項工程本身來說,都可以說是功在千秋,利在萬世的專案,長城,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為了2000年抵抗遊牧民族,提供了巨大的支援的,中國封建社會的版圖和核心,一直都確定在中原,不得不說長城的巨大作用。

北宋也就是因為石敬瑭送出了幽雲,沒辦法把長城連接起來,否則的話,以北宋的財力,真的把長城給修繕了,遊牧民族能不能攻進來,還真的不好說。

京杭大運河就更不用說了,那更加可怕,整個北宋就是在京杭大運河的基礎上面,發揚光大,沒有京杭大運河的發達水運,就沒有北宋遍佈各地的繁盛。

從這個意義上面說,無論是長城,還是京杭大運河,都是舉世矚目的工程,可以銘記史冊。

可是這兩個工程,對於當時代來說,那就是噩夢,這兩個過程太龐大了,龐大到舉國之力,甚至調動了武術的民夫,這才勉強的把這兩個工程完工,還沒有等到秦和隋,享受這兩個工程的紅利,就因為工程給拖垮了,基本上都是二世而亡。

反倒是後來接替漢唐,繼承了這些紅利,無論是長城,還是京杭大運河,對於兩個龐大王朝的加成,都相當的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也因為這個原因,各大王朝,對於大興土木的工程,都是膽戰心驚的,除了皇陵這樣,必然要的投入的,其他,稍稍有為一點的皇帝,甚至連修繕宮殿,都相當的猶豫。

可是大工程不好麼,之前,無論是韓琦在西北的西北農田水利,還是葉清臣在華北的黃河水利工程,這兩個,都能夠算是非常龐大的,水準以上的工程的,這兩個工程之所以能夠順利完工,就是因為當時,韓琦和葉清臣,掌握了比較龐大的財富。

錢能通神,這一點沒有說出錯,只要控制工程量,用大量的資金,驅動的大量的民夫,幹好了這個工程之後,當年就收穫了巨大的利益,之後,這些利益逐步的釋放出來,可以產生比投入多的多的效益,而且是持續的,長期釋放出來的。

也因為如此,韓琦才決定推動這麼一個龐大的工程,史無前例,耗資3億貫的龐大專案,要知道,這可是相當於4.2億石的大米,可以養活無數人。

韓琦在決定這個專案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專案相當的困難,真正開啟了這個專案之後,才真正的發現,這個專案的投入之大,哪怕整個攻城需要3到5年才完工,按理說,每年投入的大概7000萬貫左右,可是北宋財政收入的還是相當的沉重。

有時候,韓琦甚至稍稍有些後悔,如果是晚一年就好了,到最少有20個工廠投入使用的,北宋的財政上升了之後,再開啟就更好了。

可惜開工沒有回頭箭,已經開啟了,強行的停下來,不但前期的投入,說不定會打水漂,後期重啟,也會耗費巨大,這是得不償失的結果,他只能夠硬撐著。

在這個節骨眼上,這個申請到了,而且還是如此龐大的,資金如此充足的專案,韓琦如果不伸手,就真的對不起他首輔這個名號了。

按照300萬人,每個人平均管理費150貫來計算的話,單純明年,最少可以獲得4.5億的管理費,這筆錢非常龐大,之前中樞或許不在意,現在,就必須要從中間截留,韓琦的胃口也不大,3成好了。

把申請送上來的這些北宋地方官員,實際上,距離這裡,都不算很遠,在得到了東府的訊息,這些地方大員,包括開封府也都迅速的趕到,很快就得到了一個明確的答案的,中樞可以批准他們要求,但是有一點必須要達到,那就是扣除3成,作為水利建設的專項資金,投入到運河建設上面。

運河建設,他們當然知道,雖然是東府推行的,卻是設計到各個方面的,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援,這麼一個運河和水利並重的工程,一旦完成,不但整個中原地區可以用水運完全通達,而且單純灌溉,都可以讓無數的旱田變成水田,提高土地的抗擊災害的能力。

整個對於各地也是好事情,一旦建成,對於各地的好處也很大,可是為了這麼點好處,就要付出3成,這可是很大的一筆錢的,到時候,少則幾十萬貫,多則幾百萬貫,這是地方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頓時,群情激奮,一些老資格的,甚至直接的找上了韓琦,頓時東府內,也是亂成了一鍋粥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馴狼為妃無限沉淪真千金重生後變病嬌了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源力戰士叩問仙道抽卡救不了詭異世界回到清朝做鹽商我在諸天締造神話我的厲鬼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