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本官無異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北征的號召,在內閣值房中迴響著。

楊榮想了想,總覺得有些不太妥當。

但若是遼東的局勢將要按照太孫所說的一切發展,而他這位首輔在明明得到提醒之後,還不做出一點準備,遼東所發生的事情都將由他背上。

楊榮不想成為剛剛當上內閣首輔,就被迫告老返鄉的蠢貨。

於是,楊榮當即看向值房外面:“來人!”

值守在內閣的通政司官員們,很熟悉每一位內閣輔臣的聲音。

聽到是首輔召喚,立馬就有人走了進來。

楊榮有條不紊的開口道:“命兵部制定關內衛所支援遼東路線,命戶部下文調集糧草囤於山海關,命工部會同將作監調集兵械……”

零零總總,楊榮將涉及北征的整個過程都交代清楚。

最後,楊榮將目光投向徐景昌。

剛剛首輔大人雖然提到了兵部,但也只是讓並不制定支援路線,並沒有觸及到兵力的調動。

徐景昌點點頭,開口道:“五軍都督府會抽調山東衛所前往山海關,一旦遼東局勢突變,山東援兵將會直接出關鎮壓。”

九邊的邊軍不能動。

河北及北平周邊的衛所諸軍同樣不能動。

很顯然,昨天遼東的訊息抵達五軍都督府之後,內部就已經討論過有關於調派援軍的計劃和安排了。

山東兵歷來悍勇,且不位處九邊,加之如今倭患已除,甚至就連東瀛倭國都快要被全數剿滅的情況下,山東是沒有軍事上的壓力。

從山東調兵很合理。

楊榮想了想,點點頭,算是以內閣首輔的身份認同了五軍都督府的這份計劃。

看著文武雙方將遼東的事情定下。

朱瞻基微微點頭,然後隨意的從面前桌子上拿起一本奏章。

他只是隨意的掃了一眼奏章,山西那邊的某個知府,上奏朝廷今年境內無災無難,就連他自己都長胖了好幾斤。

通篇廢話!

將奏章丟到一旁,朱瞻基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置於胸前,目光掃向已經重新落座的內閣成員們。

“前幾日,南疆和東瀛送了訊息回來,本宮都懷疑,鄂宏大是不是和漢王串通好了!”

鄂宏大和漢王串通?

太孫說出口的話,頓時讓眾人大吃一驚。

在場大夥想到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太孫要在接受監國之後,徹底解決漢王以及宗室裡的那堆亂事。

鎮守地方的藩王和邊軍將領串通,只能是要圖謀不軌。

漢王被解決。

而已經擁兵十數萬的鄂宏大,也能在發展到尾大難掉的地步之前,消除可能發生的隱患。

楊榮想了想,覺得自己想的不會錯,於是他有些沉重的看向太孫。

顯然,他很不希望太孫走上這條路。

若是大明朝的皇太孫,做起了前宋杯酒釋兵權的事情,會是怎樣的?

可能對於文官們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於大明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就在楊榮正在蒐羅該如何開口勸說的時候。

朱瞻基已經繼續說道:“他二人竟然都送來了要求,兩人異口同聲的要求本宮給他們調派官員,好教化大明新土地上的人們。”

原來是找朝廷要人!

楊榮不由的暗自松了一口氣。

忽然,他又忍不住的笑出聲來,覺得自己實在是想得太多了。

只是他這麼一笑,卻是引來了眾人的注意。

金幼孜更是不假顏色的詢問:“首輔大人為何發笑?這是想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了嗎?”

次輔大人看似是在看玩笑,卻是在點名,內閣正在議政的時候,身為首輔的楊榮竟然在開小差。

楊榮頓時收起臉上的笑容,他淡淡的看了金幼孜一眼。

老小子,想做上首輔的位子,你就老老實實的等著吧!

暗暗的給了一個警告的眼神,楊榮回頭看向朱瞻基:“太孫,老臣是想到,漢王也能安心治民,便覺得實在是天佑我大明,於是興而發笑。”

朱瞻基揮揮手:“您是首輔大人。”

他只是提了一嘴,然後才接著說:“最近江蘇正在推行革新,朝中眼看著又要準備北征的事情了,我在想朝中是否能有足夠的人手抽調到南疆或是東瀛。畢竟,教化這些大明新徵之地,對於大明來說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關乎著大明對於這些新徵之地的長治久安以及萬世統治!”

話其實已經被朱瞻基給說完了。

江蘇推行革新,幾乎是牽扯了整個戶部還有工部。

剛剛定下的北征準備事宜,更是涵蓋了整個朝廷各部司衙門。

現在擺在內閣值房眾人面前的是一個局面。

那就是朝廷沒人了!

說起來,這就像是一個笑話一樣。

朝廷從來就是不缺人的,但也一直在缺人。

楊士奇看了一眼楊榮。

他覺得太孫在說完遼東的事情之後,不去處理那些擺在眼前的奏章,而是特意提到南疆和東瀛要求的事情,似乎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於是楊士奇順著思路繼續想下去。

南疆和東瀛對於朝廷來說,是個怎樣的地位?

是大明的新徵之地,除了能夠提供糧草和……不要錢的人力之外,便再無其他的意義。

但是對於太孫來說是怎麼的地位呢?

很顯然,南疆和東瀛的征服,都是經由太孫一手促成的,對於太孫來說,這兩塊地方幾乎可以說是他的無名封地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鄂宏大和漢王,哪怕是要人都不上奏章到朝廷,而是寫信給太孫的原因。

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觸及到南疆和東瀛的事情,都是要透過太孫來決定的。

太孫這是要招攬人手到南疆或是東瀛,為以後積攢人手嗎?

楊士奇不由的默默看向正在觀察自己的手是不是起皮了的皇太孫。

似乎,太孫也到了建立朝堂勢力的年紀了!

楊士奇想了想,便開口道:“啟稟太孫,雖然朝中如今面臨幾樣大事,但若真是想要抽調出人手,去教化南疆與東瀛,從鄂宏大都指揮使、漢王殿下手中接手地方政務,朝中還是能湊出一些能幹之人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士奇小心的說著,他特意的點出能湊出能幹之人。

在他看來,太孫既然要建立勢力,想要的自然是能力出眾的官員了。

甚至楊士奇都想到,等到這些人在南疆或是東瀛這些地方從政多年,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等到太孫成為太子,再成為……

這些人可就是潛邸中人啊。

只要到時候將這些人再調回京師,就是朝中最堅定支援朱瞻基的一批能臣。

不由的,楊士奇又多看了朱瞻基兩眼。

他忽然覺得太孫當著是謀定而後動,已經開始思慮數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這是老沉持重的表現,很符合楊士奇對於大明君王形象的要求。

然而,朱瞻基卻沒有開口,他似乎是發現了在右手中指指甲後面,有一條肉刺。

肉刺不算太長,所以他就陷入了,是要順著撕還是逆著撕的糾結之中。

若是順著撕,很有可能連整條手都給撕掉了。

而要是逆著撕,則有可能會存在殘留,到時候就會陷入更長時間的糾結之中。

眼看著自己已經給出承諾了,但是太孫就是不說話,楊士奇不由一愣,臉上浮出一些尷尬。

難道是太孫想要的更多?

真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小家夥!

楊士奇心中有些紛亂,他將求救的目光投向身邊的好夥伴楊榮。

您是首輔,該您出場了。

楊榮接受到自己在內閣中夥伴的求救眼神,他微微點頭:“太孫,若是此時從朝中抽調官員前往南疆或是東瀛,只怕朝中對於江蘇革新乃至於北征準備事宜,都有影響,此時能否暫緩,等到朝中緩口氣穩定之後,再行抽調人手?”

什麼?

楊榮你在說什麼?

不要以為你是首輔,就可以亂說話!

聽著楊榮的話,楊士奇一下子瞪大了雙眼,他覺得自己受到了衝擊。

太孫想要培植人手的心意,已經很是明顯,在太孫就是大明最好的未來前提下,身為內閣成員,理應充分的理解和滿足太孫的想法以及要求。

這個時候,你楊榮身為首輔,就該拍板子說出那句,太孫可以隨意挑選朝中官員前往南疆和東瀛的話來。

怎麼到了您這裡,就變成了朝中一個人都出不了了?

可是,楊榮卻在這個時候,給了楊士奇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果然就在下一刻,朱瞻基才再次開口:“一個人都找不到嗎?可是南疆和東瀛,事關的大明的千秋萬代,總不能一直放任自流吧。朝中真的沒有人?本宮怎麼聽說,夏元吉和宋禮,對部中協助政務的那批人,很是讚許有加啊。”

還在迷惑先前楊榮為何會那樣說的楊士奇,忽然眼前一亮,他覺得自己猜到了什麼。

而朱瞻基則是皺著眉,接著說:“不過……似乎他們身上都沒有官階品級,此事倒是有些難辦了……”

楊榮的手稍稍虛抬,止住了身邊躍躍欲起的楊士奇。

然後,他才佯裝不知,疑惑的開口詢問道:“太孫是說從日月堂出來的那些,在各部司衙門觀政的少年們?”

觀政。

是朝廷對於安排在朝中各部衙門的日月堂少年們,所正在進行的行為統一的正是認定。

雖然名為觀政,但實質上這些少年們,幾乎是處於各部衙門的第一線,負責處理著各部衙門第一手的事情。

如今他們沒有官身,但卻做著介於官與吏之間的事情。

到了這個時候,楊士奇終於是反應了過來。

自己竟然忘了太孫早就培植了完全屬於自己的人手。

日月堂!

也難怪,自己剛剛提到,能從朝中抽調人手給太孫,卻沒有從太孫那裡得到一絲的回應。

原來是落在這裡了啊!

為了彌補,楊士奇立馬斬釘截鐵的開口道:“朝廷負有教化地方百姓的職責,教化之功頗大,朝中自是要派遣我大明官員前往地方。臣以為,那些觀政少年這些日子學習的很好,做事很認真。朝中如今既然無人,就該開啟招賢之門,封賞賜予這些人以官身,委以重任,想來日後他們也會為大明鞠躬盡瘁,忠心辦事。”

如同楊士奇所說的,朝廷派到地方教化的人,肯定不能師出無名,得要有官身才行。

於是,這位內閣排位最後的大臣,直接建議給這些少年統統賜予官身。

坐在楊士奇對面的金幼孜,不由的撇撇嘴。

諂媚!

他覺得楊士奇有些太多於獻媚了。

但是朱瞻基卻拖著長長的尾音說:“這樣做不好吧……”

很顯然,這不是在問提出意見的楊士奇,而是看向了首輔楊榮。

官員的任免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但是內閣和吏部同樣有著舉薦的權利,所以去的了楊榮這位首輔的贊同,基本就表明這件事情代表著已經得到了朝廷的認同,等送到皇帝面前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再有被駁回的事情發生。

尤其是在這件事情,是為了給皇太孫培植黨羽。

大概,皇帝和高興自己的大孫子,終於是想起來要培植自己的黨羽了。

但是楊榮還是有些徘徊。

大明的官員,如今都要經科舉入仕,皇帝硃筆題名,如此才算是完整。

那些少年的作為,他有瞭解,但他同樣知道,那些出自日月堂的少年沒有一個人取得過功名。

一大批沒有經過科舉的少年,同時獲封大明官職,楊榮覺得到時候朝堂上又的要掀起一陣風波。

朱瞻基默默的看著陷入糾結的首輔,淡淡道:“南疆及東瀛即將步入穩定,走上長治久安的道路,朝中需要儘早擬定出各地三司人選,好讓各地真正的能夠歸於我大明王道教化之下。”

楊榮的目光微微一閃。

太孫這是讓出了南疆和東瀛,文官之中最高一層的人選權力。

相對於一批投身南疆和東瀛地方的少年們,很顯然,楊榮更加的關注與那些統轄一方的高官人選。

這關係到他身為首輔所推行的政策,能否通暢的執行下去的問題。

如今太孫這樣說,即便太孫在這些事情中沒有絕對的決定權,但是來自於太孫的助力,楊榮覺得自己應該擁有。

“楊大人所言,本官無異議。”

楊榮終究還是很內斂的,更是將這件事情歸咎到楊士奇的身上。

到時候傳出去,就是楊士奇提議,這才讓那些少年人獲得官身。

就算是出了什麼事情,也不管他楊榮,乃至於是太孫的事情。

楊士奇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老夥計,首輔大人的心思他明白。

但是他也無可奈何,他想要在太孫面前多積攢些情面,這樣的事情就必須要認下。

現在算算,楊士奇覺得自己除了獲得了太孫的情面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的好處可言。

太孫獲得了南疆及東瀛地方官員的人選,首輔大人獲得了兩地三司的人選。

這兩人都是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啊!

對面,金幼孜再一次撇撇嘴。

他忽然覺得,就算是身居大明次輔,也不過是件可有可無的事情而已。

徐景昌一直在喝茶,一杯接著一杯。

他現在倒是覺得,果然還是文官們玩起手段來格外的好看。

不過自己還是更適合幹殺人的營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瘋狂精靈島豪宅妖婦師姐,要蚊香麼倔強小仙妻我在遮天當鵬王超級第七感陰妻兇猛求仙傳說紫蘇求仙記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