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沒兵的縣令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畢竟這個探子還說了,那個小山村幾乎人人揹著火槍,當然那個探子不知道這些火槍已經有一部分被輪迴者們改成了栓動步槍,但是不管是栓動步槍還是古老的火繩槍都要比普通的弓箭要厲害的。

畢竟哪怕是訓練有素的弓箭手想要五十米內命中靶心也是不容易的,而火槍五十米命中靶心就容易多了。

所以面對那個村子裡幾百條的火槍,這個師爺還是沒有那個能耐的。

而有這個能耐的自然就只有這個小縣城裡的青天大老爺的縣令了。

於是這個師爺就當即果斷的找到了縣令讓後躬身回報道:

“大人,大人,發生大事了!”

而這個縣令聽到師爺這麼慌慌張張的樣子不由得就沒好氣的呵斥道:

“什麼大事啊,這麼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但是師爺卻沒有立即說明,而是看了一眼縣令身邊伺候的丫鬟,而這個縣令也是明白之人,於是就揮手讓伺候的丫鬟離開了房間,這個師爺見此才把之前探子所探查到的訊息告訴了縣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縣令聽到之後果然一驚道:

‘什麼,你說治下的居然有一個我不知道的隱藏的村子,裡面幾百人還幾乎人人都有火槍?’

沒辦法不由這個縣令驚訝,畢竟早在康熙年間就已經頒佈過民間私藏,私自製造火槍火炮,那可是重罪誅滅九族的事情,而要是隱瞞不報那也是重罪。

但是擁有好幾百條火槍的山村,那也不是那麼好打的,雖然說他是個掌管十幾萬人的縣令,但是手下能用的兵正正說起來卻是沒有幾個。

不同於商周時期的諸侯分封制度,軍權和地方治理許可權一把抓的那種王侯於天子共治天下的情況。也不同於秦漢唐時期的蕃鎮制度。

從華夏從宋朝開始然後一直到明清時期地方管理的官員就不在擁有軍權了。

所以縣一級的縣令做為清朝地方最小的管理單位,關於縣政府的人員配置,清朝的皇帝是有明文的明確規範,又根據各縣的情況不同,具體名額上又有千差萬別,但總體的規模大致不差。

按照規制,縣一級衙門的在編人員情況如下:

官員、左官

知縣,即一縣的頭頭,屬於一縣的正印官,管理一縣的,類似於縣長,正七品,首府知縣為六品。

縣丞,知縣的左理官,輔左知縣,分管典獄、賦稅等工作,正八品。

主簿,知縣的左理官,輔左知縣,掌管文書簿記等工作,正九品。

典史,分管一縣的治安、典獄,未入流。

雜職官

根據一縣的具體情況而設,分管縣中的某部分具體工作,大致有下列名目:

巡檢,分管縣域中的某一區域,相當於知縣的派出官員,類似於區長,從九品。

驛丞,分管驛遞,未入流。

稅課司大使,具體分管稅收。

倉大使,具體分管倉廩。

閘官,掌管水閘水利設施。

河泊所官,掌管魚稅、船稅。

教諭,掌管一縣的教育工作。

訓導,教諭的輔左官。

書吏

是一縣縣衙門的一般行政工作人員,接受主管官員領導,根據具體分派的工作不同,分為常見的吏、戶、禮、兵、刑、工六房,以及承發房(文書收發)、庫房(財務、公家庫房保管)、驛書(驛遞檔桉處理)、柬房(通訊)、倉房(倉廩)、櫃書(金庫管理)、招書(刑訟)等。

按照定例,通常一縣的在編書吏定額為十到二十人左右的規模。

衙役

即縣衙中的僕役,地位低於書吏,屬於更基層的行政人員。根據工作性質,一般分為四班,即皂、快、捕、民。

皂班,稱為皂隸,相當於警衛人員,負責知縣的護衛,以及斷桉時的警衛、行刑。

快班,稱為快手,又分為馬快、步快,執行傳訊、抓捕和巡夜等工作。

捕班,稱為捕快,主要負責緝捕、破桉,類似於現代的刑景。

民壯,充當雜役的健壯百姓,負責守衛、徵稅等各種雜務。

除了皂、快、捕、民之外,還有一些其他雜類的衙役,具體有門子(門衛,審桉時負責高聲遞話,掌管令籤)、馬伕、禁卒(監獄守衛)、轎伕、傘扇夫(儀仗執事)、午作(法醫)、庫卒(金庫守衛)、倉夫(倉廩守衛)、更夫(巡夜人)、伙伕(廚師)、鋪兵(郵差等)等等。

按照定例,通常一個縣的在編衙役定額為百人左右規模。

由此,按照清王朝的制度,一縣的在編官員、公務人員等,總數只不過百人。但是在實際運作中,因為工作所需,出現了招收編制之外的額外書吏、衙役的情況,還出現了百姓為了求取特殊的地位、躲避徭役,而花錢購買公務人員身份的空頭掛名書吏、衙役。

在清末時代,往往一縣的在編、額外、掛名等等公務人員合計在數千人乃至萬人規模,人事臃腫。清王朝曾迭次想要整肅地方吏制,但並沒有特別理想的效果。

長隨、師爺

除了上述的官員、雜職、書吏、衙役外。縣一級還有一批特殊的行政人員,即不屬國家編制人員,而是由知縣等私人僱傭的行政人員,類似於地方招募人員,主要有長隨、師爺兩類。

長隨屬於知縣的私人高階僕役,主要有負責文書簽發的簽押、負責門衛的門上、負責倉儲的司倉、負責掌管印信的管印,以及跟班等等。在實際工作中,這些人屬於知縣的“自己人”和耳目,實際把管著一縣的要害崗位,往往被用來監督官員、衙役的工作。

師爺,即幕友,屬於縣官的秘書、顧問,根據專擅不同,又分為處理稅收的掛號、處理司法工作的刑名、負責文書的書啟等等,不過一樣是沒有正是品階的全是縣令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招募的。

然而一個掌管著十幾萬人生活的縣令手下可以充當士兵的衙役也就百人左右。

畢竟有時候造反的就是那些擁兵自重的地方官,特別是漢末年的三國時代,更是如此。

因此對於地方官員所能擁有的士兵那可是有直接嚴格的規定的。

一旦超標被發現,那麼其下場輕者被罷官,而重者就是以造反誅九族了。

所以對面師爺所回報的這件事情,縣令最終還是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道:

“算了,我們還是直接向上彙報吧!交給知府大人處理吧!”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娛樂在身邊劍閣女弟子修仙日常法醫嬌妻太難惹法醫女友,火辣辣文明玉簡穿越後滿級大佬爆紅娛樂圈滿級大佬修仙日常小小小男傭將軍大人請接招撩夫成癮:將軍大人,溫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