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聖人相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元始天尊現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元始是生髮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萬物之前,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

太清化身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一氣化為三清,那上清靈寶,玉清元始,太清道德,俱都是太清。

所以元始天尊,與太清道德天尊,亦是一體兩面。

他為無上之道法天尊,能與他共講混元道果之人,無不是大聖大賢,或與天同壽,或與日月同輝,或道德文章傳世,或大功德於萬民。

至不濟,也得在天庭仙籍上有名姓才行。

尋常帝王,根本沒有資格得授簡帖。

而陳昭卻不一樣。

他雖然是人間帝王,但自引進大唐文化人物之後,便一力主張漢化,推崇道教玄門,並親自與中土道家高人袁天罡、李淳風、孫思邈等人討論,寫典籍十萬言,已經漸漸在大明傳開,並在中土大唐逐漸傳播。

他治下百姓數千萬,生活日漸富足,又能天人感化,以道家玄門手段調理陰陽,又能鎮壓妖魔,更有獲取本源之樹、大道至果的化解大天法存在,是以雖然不過三十歲,卻已經聞名彌羅宮。

“吾鑽研玄門典籍越久,越覺得學問深淵如海,約有對道家三祖有敬仰之心。既然道祖請我,那自然要去,只是這一趟出行,要小心佛門的偷襲啊,所謂刀劍在手,殺心自起,三武一宗滅佛而中道崩殂,與他們靈山脫不開關係。”

陳昭自言自語道。

他是準聖,若是只有自己一人,自然無所畏懼,但如今他是一個國家的主人,靈山上的傢伙們若趁著自己不再搞偷襲,就算有分身在此,只怕也顧此失彼。

他想了想,眼睛盯在那張簡帖上,微微一笑。

要知道歷來書寫符篆,需要用硃砂、黃色紙、帛上,但再珍貴的紙帛,有怎麼能和彌羅宮的簡帖想比?

所以他取出玉斧,將簡帖砍下一截,在上面書寫符篆,施加在皇宮之上。

有這符篆在,足以震懾住整個朱紫城。

隨後又留下法身一尊。

到了陳昭這個境界,法身、應身、報身、本我、自我、化身、分身,又有何區別?不過是一個‘我’的不同相而已。

傳說那元始天尊與太清一起,經歷了一千七百五十元會,而陳昭卻只不過經歷了一個元會。

所以陳昭僅為準聖,而元始天尊高高在上,為聖人之尊。

不過便是三位佛祖一起來攻,陳昭法身單單防守,也能確保無恙。

而陳昭駕金毛犼排雲而上,一連翻過三十三重天,直達彌羅宮外。

此時宮門外華蓋雲集,各路禮法深湛的仙人已經早一步抵達。

有東方十洲三島的東華帝君,西方極樂世界的燃燈上古佛、西牛賀洲的鎮元子大仙,南瞻部洲的南華老仙。

林林總總,足有十七八個,各個衣著翩翩,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須飄頷下,鴉翎疊鬢邊。

這些聖賢身邊,弟子眾多,也都是得道全真。

原來元始天尊開講混元道果,可謂是氣象萬千,凡是接到簡帖的聖賢,都是帶著自己弟子前來聽講,只因這是莫大的機緣。

若是有福根之人聽到妙處,恍然大悟,成就大道也未可知。

但是唯獨陳昭卻是一人一騎,徑直來到彌羅宮門外。

他這般形影孤單,自然引起弟子們的注意。

“那人面若少年,也是聖賢?卻不知是誰?”

“對啊,我覺得他那個坐騎好生眼熟。”

“小聲點,那是觀音菩薩的坐騎金毛犼!”

“嘶……,你是說,他就是那個一拳消了‘拆鳳三年’之厄的人間帝王?”

“不是他還是誰?”

“可是讓觀音菩薩吃了悶虧的人啊!”

“這麼說他法力深厚,德能雙修,故而收到玉清簡帖?”

“他想必神通非凡,我等不可輕易得罪。”

“是啊,能到彌羅宮中聽講的,哪裡是等閒之輩。”

“敢得罪他的,現在不是雙翅已斷,死於非命了嗎?”

“那也未必,我聽聞靈山有八寶功德池,即便毀了他們金身,也能隨金蓮重生,如何能殺得了他們,只怕此刻那雲程萬裡鵬已然復活了吧?白雄尊者,貧道說的可對?”

“阿彌陀佛,雲程萬裡鵬神魂皆滅,縱然有八寶功德池,也難以復活。”

“什麼?”

“竟恐怖如斯?”

……

一幫弟子在自家師父老爺面前畢恭畢敬,不敢造次,但是彌羅宮外,自家師父早就和別家師父一起禮見去了,那些相熟的弟子自然聚在一起小聲滴咕。

陳昭站在彌羅宮外,即使聽到眾人的評論,自然不放在心上,他還沒有下金毛犼,忽然心血來潮,隨即仰望氣色,徑直往彌羅宮深處的一個地方而去。

金毛犼不解,問道:“彌羅宮中大賢雲集,玉清真人就在裡面,主人這是要去那裡?”

“觀宮中之氣,其東最貴,兩股紫氣交織蒸騰三萬裡高,一者蜿蜒如龍,一者盤踞如虎,乃虎踞龍盤,聖人之相也。龍首依白雲為靠,可知那位聖人當為白髮,是老翁之狀,虎踞平崗,紫雲為巖,碧霞為坡。為道祖之尊。必定是太清與玉清兩位聖人在東。若是他二位向我示意,那你這畜生卻是好機緣……還不快速速載我前去?”

金毛犼精神一震,不由得大喜過望。

他追隨菩薩多年,多立功勞,也見過許多大能,但是菩薩卻從未對他說過“好機緣”三個字,因此他雖然多聞菩薩講經,法力多有長進,卻未得大法傳授。

這金毛犼當即轉首向東,載著陳昭前行,這時旁邊一隻仙鶴化為少年童子之形,對陳昭下拜道:“賢者且慢!在下仙鶴童子,為玉清老爺坐下侍童,在此隱身等候有緣之人,剛才聽聞賢者望氣有術,必是大德之人,願以為前驅,引薦大老爺和玉清老爺!”

有仙鶴童子在前引路,陳昭與那金毛犼徑直往兩位聖人老爺所在之處而去,一路上仙鶴童子數次請教陳昭,方知其道佛雙修,對於百家學問無其不知,更加敬重,到了一處茅廬外面,他先向陳昭告罪,隨後便去茅廬之中,請兩位聖人出來。

陳昭沒站多久,茅廬內便有人走了出來,走在前頭的一個清雋老道,形貌玄奇,身具異象,只見他發須黃白,眉毛修長,廣顙長耳,大目疏齒,方口厚唇。

後面一個道士,鶴髮童顏,眼神當中卻有無量劫一般的深邃。

正是老子太清道德天尊和道祖玉清元始天尊。

仙鶴童子立在元始天尊身後,畢恭畢敬。

陳昭上前恭謹一禮,道:“陳昭謹拜太清、玉清兩位聖人老爺……”

那金毛犼在後面,戰戰兢兢,以他本體之狀,向兩位陛下行禮。

兩位聖人都是頷首微笑,但陳昭卻注意到,玉清手裡拿著一塊玉如意,而太清雙手空空。

也許這是兩位聖人的不同之處。

玉清澹澹道:“我與師兄以貴氣相顯,邀你而來,你可知道為何?”

陳昭心中一凜:“弟子不知,請聖人解惑。”

他本以為,召喚他的應該是太清。

但沒有想到,與他對話的卻是玉清。

雖說老子一氣化三清,這太清、玉清,加上上清,差不多都是一體多面,但陳昭可沒有達到以“一”而知“全”的無限境界,根本無法看清二位聖人的跟腳,自然只能將這兩人當成兩人。

此時玉清緩緩道:“亙古以來,人皇天子之氣濃郁者,未如之深厚之人,自你成為朱紫國太子,方才顯示你的跟腳,如今你天賦覺醒,廣述道德,多有令人深悟之言,若是道法理念而論,你當為玄門新聖。”

陳昭忙道:“弟子不敢!”

“坐而論道,達者為先,貧道豈是打壓後輩之人?你我三人,且先論道。”

說罷,玉清伸手邀請,請陳昭入茅廬一敘。

陳昭不敢推辭,與玉清、太清一道入內。

坐下之後,他依舊心緒不平,低聲問道:“彌羅宮外,有群賢畢至,天尊拋下他們,而在此論道,怕是不妥吧?”

“無妨,群賢雖多,卻是因緣守舊之輩,道法堅固,既不能改革,也不能精進,唯固執二字而已,如今彌羅宮大門已開,混元道果,且讓自己商討,我與師兄在此,只與你這小友暢所欲言。”玉清澹澹說道。

“我這麼有面子?”一時之間,陳昭感覺自己如在雲霧之中一般。

放著這麼多聖賢不理,卻和自己談論道法,這種超國民待遇實在令陳昭受寵若驚。

不過陳昭畢竟是做經過無數世界之人,即便是受寵若驚,依舊是古井不波,與兩位聖人一起入內。

這三人,一個是聖人無為,一個是大道於心,一個是砥礪前行。

即便在法力和道經上有著巨大的鴻溝一般的差距,但無疑,這三人都是此世智慧最通達之人,兩個是道家道祖,一個是後進達人,更是拿文明為棋盤,書寫心中縱橫,經世濟民,萬民心中大聖之尊,也由此融會貫通的智慧,能稱得上是玄妙圓融,半分無虛假的。

三人先是談論了一番黃老治國之道,再論論道德禮法,一旁仙鶴童子聽玄門最精妙之論,因從未涉及凡塵俗世,大半時間都在那裡懵懵懂懂,唯有三人說起天地宇宙,自然造化,萬物之道的時候,能聽出其中妙處出來,喜不自勝。

而金毛犼更是全然不懂。

但它卻知道這是聖人之言,通世哲理,因此強行記住,準備再日後慢慢練習。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7號基地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老婆不要不理我紙人魂萬界:從問答開始絕色王妃要造反:王爺,摘下面具!死宅真厲害幽靈客棧醜顏廢后狠傾城緋紅色月夜下的君王總裁獵愛:誘你入局錦繡山河之群雄逐鹿
作者明少江南其他書
雨落影視諸天 舟行諸天 玄動諸天 粉碎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