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少安粉大戰少安黑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誰都知道,孫少安是有大本事的人,他之所以能在原西縣的炫富會上騎馬遊街,憑的就是蔬菜大棚。

可是現在,孫少安當了村支書,居然將蔬菜大棚交給集體了。

他不想繼續賺錢了?

他這是一心一意的想著領導雙水村走致富路?

還是沽名釣譽?

一時間,雙水村的各大閒話中心議論紛紛。

不少人語出怪腔:

“呵呵,我看孫少安是想著撈便宜呢!”

“我看著也是,我打聽過了,這蔬菜大棚的塑料薄膜,得經常換,何況到處都是搞蔬菜大棚的,那幾樣反季節蔬菜早就將下價來了,還不如趁早收手,還能賣個好價。”

“哎呀,不愧是咱雙水村的第一大能人,石頭縫裡都能榨出油水來。”

……

當然,說這些風涼話的還是少數。

馬上就有“粉絲”批駁這群說風涼話的:

“孫支書想賺錢,還用當支書嗎?”

“你心是黑的,看什麼都是黑的!”

“咱們孫支書是一心一意帶領大家謀發展的人,我信他!”

“對!當初做隊長的時候就是表率,如今做了大隊支書,還把蔬菜大棚捐了出去,這才是榜樣!”

“看他提拔的田福高、金強,哪個不是好後生?金光輝也是有能力的,也就你這種人沒本事還能囉嗦,誰也不願意理你!”

更有田五田萬友這個著名的鏈子嘴,很快給陳昭編了一整套的鏈子嘴,從東拉河上游直接吹到米家鎮去了。

對於老百姓的聲音,陳昭不可能當沒聽見。

他又不是唾面自乾的宋仁宗。

所以接下來擴建塑料大棚,那些說閒話的和他們的家人,一個也沒湊上去。

由陳昭坐鎮指揮,加上金俊武、金強等人鼎力支持,塑料大棚擴建的速度很快,東拉河兩岸,一口氣建了三十座塑料大棚。

每一座大棚,陳昭都緊盯到底,不允許出現一丁點誤差。

“少安,這塑料大棚種的菜確實能賣錢,可是真能賺大錢也只能到冬天,再說了,這三十座大棚,再加上一個磚窯廠,最多能用二三百人,咱們雙水村有一兩千號人,勞力也都有五六百人呢,他們都閒下來了,這樣不是事吧?”開會的時候,金俊武對此憂心忡忡。

這人吶,不患寡而患不均。

以前大家都窮,或者大家都幹集體活動,也就沒說什麼。

可是現在上千號人的村子,擁有五六百人的勞力,一部分人去村辦企業上班拿工資了,其他人咋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要是萬一鬧起事來,這麼不得了了。

“這個我也想好了,我前段時間去原西縣城,發現縣城畜牧所發放豬牛羊的養殖冊子;我琢磨著啊,咱們是不是能買一批種豬回來,讓剩下的人養?到時候咱們統一收購,統一銷售。”

農村怎麼才能富,少生孩子多養豬。

以前養豬是個麻煩事,因為自己都吃不飽,哪裡有東西餵豬?

現在吃飽飯了,也就有東西餵豬了,養了還能賣錢,那積極性不得上去了?

“現在日子可是越來越好了,也吃得起肉了,只要能把豬養好,就不愁賣不出去;現在養豬都是一家一戶的養,等將來咱們攢夠了錢,就搞個大型養豬場;咱村裡不是還有那麼多山麼,別看一個個都想花捲似的做成了梯田,但收成也高不了哪裡去,乾脆咱們退耕還林,全都種果樹、藥材!在加上咱們的棗林,將來有錢可以建個果汁廠!”陳昭興致勃勃的說道。

老實說,磚窯廠只是一時之需,不是長遠之計。

畢竟國家雖然越來越缺建築材料,但各種磚窯廠、磚瓦廠也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這同類企業多了,價格就會下降,到了最後,汙染環境不說,大錢也賺不到。

要建工廠,也得立足於農村,然後再慢慢發展高附加值的合適產業。

“這樣也行,大棚是集體產業,需要村民籌資,但養豬也不是簡單的事,我覺得應該這樣,讓想養的人先交一筆錢上來,剩下的村裡補上,等他們把豬養大賣了再還回來!養豬、種果樹藥材這些都是咱們幹慣了的活兒,不怕他們不答應。”金俊武說道。

他做慣了二隊的隊長,對村民們的心思看得很清楚。

大家都是窮慣了的,真要是村裡直接下發種豬,絕對有人先吃了再說,

可是自己要是先交錢,大家可就會好好珍惜,把豬當寶貝一樣養了。

陳昭的想法和金俊武一樣,便點頭同意了。

村支書和村主任同意了,孫玉亭和田海民自然也不會反對。

小滿前後,雙水村周圍的山野裡,又漸漸呈現出了一派盎然生機。陽光暖洋洋地照耀大地。

東拉河兩岸的緩坡,已經被陳昭帶著隊伍,用機器整成立平地,搭建了一個個的蔬菜大棚,陽光照在塑料薄膜上面,反射著耀眼的光芒,裡面種植的蔬菜瓜果分門別類,都是按照村委統一的標準種植的。

農村實行以戶為單位的生產責任制後,水利和灌溉設施破壞得很嚴重,因此東拉河水倒比往年旺了許多:河道的某些狹窄處,水流居然起波打浪,發出隆隆的聲響。在田家圪嶗通往廟坪的河灘裡,氾濫的春水淹沒了過去的列石。

陳昭當然注意到這一切。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為了將東拉河西岸的大棚蔬菜第一時間運出去,村委會早早地透過決議,組織施工隊修建了三座大石橋。

每一座大石橋,都能通貨車。

當然也方便村民們過河。

不但如此,趁著施工隊還在,讓他們把村裡的學校又修整了一遍。

同時以村委的名義下達正式通知:

凡是適齡的娃娃,必須去學校讀書。

如果家長不把孩子送到學校裡,那麼就不要進村辦集體企業上班。

原來,農村分田之後,一些短視的家長為,即要忙農活,還要經管牲口和放牧羊只,感到人手緊缺,乾脆就不讓家裡的學生上學了。

田福堂還在位的時候,也找了幾個人勸說,要他們讓娃娃去學校學習,將來不做睜眼瞎。

可是沒人理睬。

都大包幹了,誰還聽你村支書的。

但是村委這個通知一出,這些家長二話不說,立刻就把學生送到學校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7號基地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老婆不要不理我紙人魂萬界:從問答開始絕色王妃要造反:王爺,摘下面具!死宅真厲害幽靈客棧醜顏廢后狠傾城緋紅色月夜下的君王總裁獵愛:誘你入局錦繡山河之群雄逐鹿
作者明少江南其他書
雨落影視諸天 舟行諸天 玄動諸天 粉碎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