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這關王玄策什麼事(求訂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生死無常。  饒李鴻儒落到現在的年齡,看淡了生死,一時也有著難受。  他還記得臨行前往天竺時的叮囑。  有楊素拔掉魏王這顆釘子,李鴻儒覺得一切都會很安穩。  李鴻儒的念頭不免也轉到魏徵身上。  這位朝廷大儒官員並未在行列中。  此時朝廷中也沒侯君集的身影。  李鴻儒腦袋中有太多難於開解之處,但他無暇去猜測。  坐在王座上的唐皇似乎發現了什麼,目光一掃李道宗時,又看過李鴻儒。  “王玄策,你來講!”  李義表敘說了路途諸多風險和風光,又提及路途經歷,但遭遇一些事情時,李義表亦難於表達到詳細。  這讓唐皇回神之下開始點名。  唐皇的開腔似乎驚起了什麼。  一時間,李鴻儒只覺諸多目光齊齊聚在他身上。  這些目光有太多的情緒。  同情、審視、好奇、凝重、敵視、憂愁、沉重……  李鴻儒不需要去對視檢視,就能感觸到諸多人不同的心思。  這其中甚至包括朝堂最前方的唐皇。  在唐皇的眼中,眼神看上去古井無波。  但李鴻儒能感觸到眼神下方的痛心和惆悵。  往昔太子監國的位置已經換了人,是一位極為年輕的皇子,李鴻儒看去也只是隱約有幾分面善,並無多少接觸和交情。  他目光看向唐皇,這才抱掌應下。  這段敘說從長安開始,一切與李義表講述並無不同,群臣亦是習以為常的聽敘說。  但待得踏入西崑崙山脈,李鴻儒的表達與李義表出現了截然的迥異。  “李學士能被婆羅門佛陀迎接,莫非是與婆羅門有勾結不成?”  西昆侖秘境一番話落下,頓時有大臣站出。  “臣等出西昆侖秘境之地……”  李鴻儒掃了對方一眼,並不理睬對方,依舊不急不慢做著講述。  “陛下!”  “來舍人靜心聽,朕現在想聽的是使團西行之事!”  見得李鴻儒話語都未斷,這位大臣頓時迎向了唐皇。  只是他這番請示並未起到什麼作用,直接被唐皇點名,退回了朝臣序列中。  來舍人的啟奏更像是一番試探。  若是要找茬,誰的話語都能找出無數毛病來。  李鴻儒在摩揭陀國秉承少說便是這種原因。  而回了大唐,他稟報時雖有削減之處,但聽了李道宗的傳音,亦不得不在朝堂上吐露一些相關,讓重要性凸顯一些。  “泥婆羅國雖是臣服吐蕃,也願意臣服大唐,願每三年派遣使臣入朝覲見!”  出西昆侖秘境便到泥婆羅國。  聽得李鴻儒透過泥婆羅國時,需要替文公主壓制毗俱胝王妃,順手還撈了一個邊緣國願意臣服大唐,一眾人聽得嘖嘖稱奇。  又有人嘴角蠕動。  事是好事,但這種國度臣服沒什麼用。  一來是隔離大唐太遠,難於交流互通,二則是容易引發大唐和吐蕃國的惡意。  若是要挑刺,李鴻儒這種事情能挑出很多刺來。  但有來舍人此前的遭遇,又有李義表提前的敘說,眾臣中倒是沒有人再站出行列聲討。  一番話到劫比羅伐窣堵國,李鴻儒也取出了斷成兩截的承影劍。  “今日的朝會……”  只是見得斷成兩截的承影劍,唐皇眼中多了一絲疲憊的異樣。  他揮了揮手,站起了身體。  這讓李鴻儒止住了嘴中的話語。  李鴻儒看向唐皇時,只見唐皇的手指點了點承影劍,又呼了身邊的侍官,這才對著李鴻儒開腔。  “你繼續說!”  唐皇似乎有止住這場朝會的心思,但又將心思硬生生壓制了下來。  待得侍官捧著斷劍回唐皇身邊。  唐皇的目光已經轉到了承影劍上。  “這柄劍是什麼時候斷掉的?”唐皇啟口問道。  “十八年十月!”  李鴻儒中斷口述到舍衛國,直接回覆到唐皇。  “承乾是十二月走的!”  唐皇的語氣有些輕微,看著承影劍一臉的恍然若失,目光有了失神。  李鴻儒的劍是太子親賜,也在同一年伴隨太子而走。  這是一柄失去了靈魂的劍器。  即便是鑄造者張九鴉親自出手,也難將這柄承影劍復原到最初。  劍斷了便是斷了,再難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他當時呼了你的名字!”  一柄斷劍,似乎勾起了唐皇的回憶。  “他說若是你在,他就不會輸了!”  唐皇目光放向李鴻儒,這讓李鴻儒將目光垂了下去。  “皇上,臣只是初回的長安”李鴻儒抱掌道:“這兩年一直在前往天竺的旅途中。”  “是誰給你改名,是誰算計朕,是誰在給你改命?”  諸事回望,唐皇亦是有著後知後覺。  在長安城這一團渾水中,有早早離開者,也不乏最後關頭才遠行者。  大唐的十七年。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太多。  作為太子最重要的心腹之一,李鴻儒去了西天竺之地。  這甚至於還是他親自做出的批示。  李鴻儒躲了一趟足以粉身碎骨的大災。  唐皇思念的情緒有些失控,他首次在朝堂之上發出了一陣陣咆哮。  “他能給你改命,為何不能替承乾改命。”  “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若是知曉承乾的命不夠硬,朕為何要請人批這種命!”  “傅人君這是誤我!”  ……  一個名字是否能定下乾坤之事,李鴻儒覺得這很難言。  若是單憑名字就能改變命運,大夥兒取個好名便行了。  這天下也不需要勤勞和努力,一個名字注意定下終生。  李鴻儒覺得名字更大的作用只是輔助。  行不行則需要自己努力了才知道。  李鴻儒使用袁守城批註的名字,只是覺察因緣際會,又有朝廷任職的需求,這才換了名字。  這個名字究竟起了多少作用,這是李鴻儒很難清楚的事情。  他不鑽研相術,難於講述其中的道理,儒家對名字更多是看重於美好,少有計較生辰八字與名字的契合性。  唐皇在朝廷上發出一陣陣失態的咆哮。  “皇上節哀!”  有大臣站出啟奏。  “節哀,朕怎麼節哀,朕如何節哀!”  唐皇的手微微抖了抖。  “……這死的也不是馬大夫的兒子,若朕將馬大夫的兒子賜死,朕不知你是不是也會睹物思人,來人啊,朕要將馬大夫的兒子賜死!”  “還請陛下饒了我那小兒!”  “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  “皇上!”  唐皇一言出,站出的大臣頓時臉色劇變,瞬間就跪了下去,又有諸多朝臣連連站出。  “皇上遠征句驪國辛苦,又急馳而回長安,應該好好休息幾日!”  唐皇的下方,長孫無忌走出佇列,開始勸誡唐皇注意身體。  朝堂之中,諸事交錯雜亂。  李鴻儒難於整理自己的思緒,將事情完完全全的理順。  但他的風險依舊存在。  長孫無忌難於開腔相助,唐儉和李道宗的提示有限。  李鴻儒不得不利用斷掉的承影劍打了一張同情牌。  諸多太子心腹和近臣倒了大黴,作為最重要的一員之一,若是平等的處罰,他顯然也躲不過去。  作為太子中舍人,他有職責也有義務輔助太子。  這不是他跑到西天竺就能了事,也並非不曾參與什麼就可以安然無事。  一個輔助不力的罪名是最為輕微的。  而讓太子口中提及他,這不免就涉及一些嚴重的情節了。  李鴻儒也不知道太子幹了什麼事。  他心中並無多少分寸,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靜待朝堂上的變化。  “太子中舍人李鴻儒輔職不力,臣認為……”  一些舊事被引發時,亦是有人開腔鋪路,方便讓唐皇開口承接一些事情。  這一次開口啟奏的大臣叫褚遂良。  這是李鴻儒熟識的物件。  褚遂良上前啟奏時,還微微看了李鴻儒一眼才緩慢開腔,談吐顯得極為中性。  “輔助不力的是被革職掉的太子中舍人李鴻儒,這關王玄策什麼事!”  褚遂良話語還未完結,長孫無忌隨即補了一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玄幻:我的宗門能自動升級異常見聞筆記變身小狐娘唐梟御龍之龍女吉祥上北魏天驕第一風水師虛擬盡頭邪惡的少年重生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