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聖人博弈,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相互混雜,便是另外一位聖人,也難以辨別其中真偽。

這是巫妖大劫後,諸聖在漫長的博弈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看看如今的截教聖人便知道了。

封神大劫吃了虧後,再次出關,便已學會了其中真髓!

於人間悄無聲息,便成就道統。

且是史無前例的昌盛道統!

以白澤之間,僅僅是現在,華國所展現的種種勢頭和神異,已經遠遠超過了昔年的夏后氏立國之初的勢頭。

旁的不提,只要華國一統南瞻部洲,幾乎就可以立刻封禪泰山,告祭天地。

如此,帝朝可成矣!

本會元姬周,辛苦三十六萬年,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道統之果,於華國不過唾手可得罷了!

就連聖朝,華國只要維持如今局面而不變。

恐怕也是萬年之內,便能奠定根基。

十萬年中必然昇華!

唯那‘天、朝’,白澤心裡也沒底。

蓋因天、朝,從未有人觸碰過。

夏后氏昔年,窮盡所有,也只是摸索到了天朝的門檻。

但,終究是只見大門,卻不能推門而入。

更不提一窺其中奧妙了!

只能是想象,只能是猜測。

從聖朝偉業,去猜想那天、朝盛世的景象!

聖朝之主,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以地統天,號令山川,封敕三界。

準聖做三公,大羅為元輔,金仙充州牧。

天朝之君,怎都該超越聖朝之主!

至少當有替天行道之權,有統御群星之柄,駕馭山川之能……

這就是巫妖大劫前,巫族和妖族的綜合版了。

然後……

既為天、朝,替天行道,三教人物,豈能不受鉗制?

縱然聖人,恐怕也要受些限制。

來自天、朝的限制!

當然,這些都是想象、猜測。

基於聖朝的想象,基於夏后氏時的猜測。

到底如何,無人知曉。

內心念頭翻轉,白澤表面上略作驚訝:“道友……竟已如此?”

廣成子聽著卻是後悔了。

“原來白澤並不知道此事!”

想想也對,如今天人相隔,因果氤氳,諸天之事,哪裡能傳到人間?

且玉虛宮也不大可能主動宣揚此事。

恐怕在很多人記憶和印象中,他廣成子依然是那個闡教大弟子,深的元始聖人看重的心腹愛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意了!”廣成子在道心之中暗暗後悔起來。

這可是一張好牌!

只要其他人並不知道他已是闡教叛徒,那麼,他的回旋餘地與可操縱空間就大了許多。

而且……

廣成子想起了元始聖人。

“或許就算是他,也未必會拆穿我,組織我……”

從前,廣成子是闡教聖人愛徒,自詡聖人衣缽繼承者。

自然事事都站在闡教大道,闡教秩序的角度考慮問題。

而且,與聖人相近,難免在道心之中,忽視掉一些東西,美化一些東西。

如今跳脫出來,叛門而走。

卻是打破了過去的桎梏,粉碎了那些曾經的幻想。

於是,廣成子反倒是可以更客觀、更仔細的看清楚元始聖人的道心與大略。

所以,廣成子知道,即使他叛門,縱然他背叛。

但只要他做的事情,不違背闡教大道,甚至暗合闡教之道。

那麼,元始聖人,只會坐觀其成,甚至鼓勵、嘉獎!

想明白這些,廣成子就暗自在道心感嘆起來:“難怪……難怪……”

從前許多不解,頓時豁然開朗。

燃燈叛門?聖人何故無視?

因為,燃燈雖叛門而出,但卻為闡教道統西傳,鑽了一個口子。

本會元,在燃燈、普賢、慈航、文殊等人的宣揚和傳播下,闡教之道,悄然融入西方教之中。

未來,若闡教道統成就聖朝之基。

那西方佛陀、菩薩,隨時都可搖身一變,而為聖朝佛陀、菩薩。

故而,燃燈之叛,聖人非但無視,可能還在暗中予其便宜行事的便利。

燃燈等人能從東勝神州、南瞻部洲,帶走那許多仙山、靈脈、福地、洞天,未必就不是聖人默許的!

所以……

叛門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價值!

要讓聖人知道自身價值!

只要有價值,別說叛門了,便是再忤逆一點,再激進一點。

聖人都會無視。

甚至……

人教、截教、妖教、西方教,都會競相拉攏,給與好處。

價值越高,好處越多,便利越大,拉攏也越頻繁。

那九幽血海的冥河,恐怕就是因此而活。

那妖師鯤鵬,也當是因此,才能逍遙至今。

還有那昔年的妖帝子陸壓……大抵也是如此!

哪有什麼縱橫三界,歷劫不死的人物?

都是有價值的棋子。

諸聖博弈的籌碼!

因為有價值,而且價值很大。

這些人才能活過一次次劫數,掙脫一次次的死劫。

非是如此。

這些人,怕是早就已經灰飛煙滅了。

越想廣成子的內心越發明亮。

他知道,這是頓悟了。

天道給他開了口子!

“本座,要想活命,要想證道,就須得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不止對諸聖……”

“也要讓天道看重才行!”

如此想著,廣成子看白澤的眼神有了變化。

“白澤此來恐怕是天意指引,因果牽引!”

“至少也是受截教聖人之命!”

於是,廣成子終於定下心來,與白澤拱手道:“道友,先前道友似曾有曰,這華國將陳米、宿糧,送去那邊塞,救濟難民,乃是別出心裁,深有有意?”

“貧道不才,還請道友指教!”

白澤詫異的看了看廣成子,還是按著聖人吩咐,道:“不瞞道友,此事,乃與貧道方才所言種種有關!”

“人族凡人,雖不能直接以靈糧為食,若無根基,貿然進入福地、洞天,也是有害非福!”

“但,這卻可以慢慢適應!”

“正如那饑民,若一下子予其酒肉麥餅,定是腸胃不適,撐死者不計其數!”

“然,若以粥飯為引,逐漸引導,慢慢適應,半旬之後,肉身漸漸適應,便可無礙……”

“將養一月,則可漸漸以靈糧摻入飲食之中……”

“如此半年,凡人之中,縱然無有修道之基,卻也可食用靈糧,呼吸洞天、福地之靈氣,益壽延年!”

“不止如此,根據華國實踐,凡人吃的越好,學的越多,休息足夠,精神充沛,氣血充盈者,不僅僅香火質量更高,而且其子孫後代也更加優秀!”

“不瞞道友,如今華國新生之人中,十之八九,皆在蒙學之後,有升入小學的可能!”

“縱然其中大半難以鑄就道基,修習道法、神通,卻也可掌握部分術法!”

“而其子女,也將更加優秀!”

“也是道統日短,暫還不知未來如何!”

“但如今,卻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這是事實!

華國道統,極為特殊的一點就在於,所授大道,哪怕根基不足之人,也可以學習、理解,並應用一些基本之能。

一般,小學畢業的人,縱然不能築基,也可參與道統的很多事情。

而且,不能築基的人,雖大道再無可能。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進學,學習更深奧、精妙的數學、物理知識。

並將之應用到道統的實際之中。

這就比曾經的道統之道,不知優秀了多少。

當然,此事,白澤並不會與廣成子說。

既是聖人沒有吩咐,也是因此事,即使說出去,也無人會學。

數學大道,乃是截教聖人開闢。

學了,豈非給截教大業添磚加瓦。

若非親密無間的大道盟友,誰會做這樣的事情?

縱然是親密無間的大道盟友,怕也不會如此大度!

本會元中,闡教與人教的聯盟,最終落了一個白茫茫一片,便是明證!

那三監之國,被盡數剷平。

人教道統,被趕盡殺絕!

說起來,做這個事情的人,就在眼前呢!

廣成子聽著白澤所言的種種,道心無數念頭此起彼伏。

他看著白澤,拱手說道:“多謝道友教誨!”

無論白澤此行目的為何。

這個因果,他都要受。

白澤稽首道:“不敢!”卻是受了廣成子的禮,應承下這番因果。

心中盤算著將來,或許這因果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撬動效應!

廣成子頷首,對白澤道:“既蒙道友教誨,貧道當去前方一觀,貴道統救濟之法!”

賑災,乃是道統之本。

因天人感應,種種災異頻發,本就是天地予人族道統的考驗。

姬周便是因為沒有經受住考驗,才被提前廢棄,成為棄子。

廣成子雖是輕視凡人,蔑視凡人。

但也明白,凡人不穩,則道統必無所成的道理。

故而,他才會引導周公旦,建立井田之制。

井田制的核心,便是以仙種神裔,清貴君子,統御億兆凡人。

在禮法綱常的道統秩序下,安安分分的做順民。

不要想反抗,也不要去想修道。

井田制之下,凡人既餓不死,也沒有太多精力和時間去想其他事情。

更接觸不到那仙種神裔的世界,不知這天下之玄妙。

這是充分吸取了夏后氏教訓的總結。

也是建立在對殷商會元的檢討基礎之上的經驗。

然而,一場夏日雪災,就將十萬年太平,打入極寒。

井田制,無法抗衡風險的弊端,顯露無疑!

……

看著廣成子的身影,消失在感知中。

白澤稽首一笑,便挪移回了自己的那片洞天。

聖人的身影也出現在面前。

“臣幸不辱命,功成來報!”白澤上前拜道。

“嗯!”聖人微微點頭,一片青荷在洞天張開。

青荷顯化出廣成子的身影。

他正在穿過一片又一片柳葉庇廕的山川、田園與城市,前往沙水河的盡頭,那華國與曹、衛、宋之間的邊境。

那裡,源源不斷的來自中原各國的難民,正延綿不絕的前來。

數以十萬計的華國妖族,都已經受了總管孟白的法旨,前去邊境接應和維護秩序。

更有大妖,深入曹國、宋國、衛國等十餘國境內,護送難民。

這是有香火券拿的。

雖然少,但妖族們失業的實在太多。

有工作,能拿香火就很不錯了!

所以,熱情高漲!

就連那水族,也有許多參與其中。

就連東海的龍子龍孫們,也在前往。

香火券的威力,可見一斑!

“聖人!”白澤小心的問道:“請恕臣愚鈍,您為何要臣去將華國之事,與廣成子戳穿?”

聖人微微一笑,那青荷之中,倒映出萬千難民,扶老攜幼的身影。

也倒映出,那中原大地,滾滾因果孽障,沖天而起,將天色都映成血紅的景象。

在血紅的殺機浪潮中,種種邪祟、兇孽的影子,若隱若現。

顯然,這是她們期待已久的盛宴!

而受此影響,無數妖族、水族,都被捲入。

在因果浪潮和殺機之下,化作這些邪物的爪牙。

白澤見著,依然不明白。

卻也不好追問此事,畢竟,此事或許涉及聖人博弈。

就聽著聖人道:“思想要傳播出去,才有用處!”

“類似華國這樣的模式,只要能推廣出去,便是勝利!”

白澤有所明悟的點點頭,似乎想到了什麼關竅。

但緊接著,白澤便又迷湖起來。

何必假他人之手?

如今姬周已亡,中原混亂。

華國當興王師,弔民伐罪,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傳大道於九州之內!

一統南瞻部洲,方是關鍵啊!

別人不知道,白澤還不知道嗎?

華國如今,已經有了打造一支真正王師的可能。

之所以王師還未真正出現。

是因為,華國的民兵、鄉兵、郡兵們,還未宣誓,還未打起道統的旗號,去行王師之事。

弔民伐罪,破山伐廟,鎮暴誅邪!

此王師之事!

聖人似乎是看出了白澤的疑慮,悠悠說道:“時機未至!”

那青荷悠悠,徐徐收斂。

白澤若有所思。

時機?

也對!

大劫在即,華國當養精蓄銳,為備劫數!

本會元末的大劫,僅僅是看目前顯化的種種預兆,便已超越了封神大劫前的因果。

一個不小心,恐怕便又是諸聖下場。

考慮到封神大劫之前,截教落子過快,導致難以調整,結果為諸聖圍攻的前車之鑑。

如今聖人留手、防備,似也正常!

但白澤哪裡知道,他面前的聖人如今所思所想,與他所想完全不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神秘復甦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這倒黴的仙人掌洪荒:這是誰家倒黴孩子狐帝:我養反派boss的那些年海賊之獵人征程我是名妓蘇小小三界萌主:我的寶寶是朱雀當青春遇上藏青藍凡人不許修仙首富從以舊換新開始全球首富:從四大家魚開始
作者要離刺荊軻其他書
我就是天道 我要做門閥 大宋帝王 我要做皇帝 在西漢的悠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