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豁出去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個時候祝守一倒是見對面開始出招了。

很奇怪的,這個紅須道人倒像是剛才一直沒拿出真本事。

就是現在,讓祝守一甚至是九叔和阿九都大為震撼。

“他這次好像是豁出去了,這是在同一具身體裡請許多的神……”

九叔這時候是認真說道。

“那這種情況會導致如何?”祝守一也不禁有些疑問。

“失敗的話,這理查德應該會爆體而亡……”

聽到這裡,祝守一卻是掐緊了拳頭。

這紅須道人的確是豁出去了呀。

“阿一小子,看來你這選擇好像有些出錯了呀。”炳叔此時是笑道。

“沒辦法,真要選,我對於這本書還是比較瞭解的嘛。”祝守一也有些無奈。

其實祝守一的確是非常推崇西遊的,比較現如今很多人把西遊給汙名化。

很多人認為《西遊記》的故事是純粹的神話想象,其實不是,西遊的故事是修行往上的一條通路,也是一條共路,雖然藉著玄奘取經的歷史背景,但是並不是寫了玄奘的修行之路,而是一個凡人成聖的共通之途。因此每一個故事的順序是邏輯嚴謹的,必不可少的,修心不到位可不行。

我們知道“聖”字的意義,在說文解字中是口耳之王,什麼意思呢?你能如意控制你的雙手雙腳,但是你很難控制自己的心念,你靜坐在那裡十分鐘,可你的心念卻會如萬馬奔騰,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心念都有生命,甚至也有自己的意識,只是,你從來沒想過罷了。

祝守一覺得這裡可以從唐僧取經開始,大概的說一下他的故事邏輯:

第一點。唐僧答應菩薩開始取經之後,就是一個真修之人了,真修修的是什麼?

修心啊。可是沒有心法修不了。唐僧以前只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並沒有修心,他肚子裡的小九九可不少,甚至後面對孫悟空的惡念也是因為不會修心,分不清自己內心的善惡私念,因此一出關就遇到了虎、熊等妖怪。可是這幫妖怪居然吃素,為啥?和唐僧的人心一樣,出家只是表面,心裡有怪,吃素為名……

第二點,唐僧雖然逃出來了,但是關沒過,因此要學會修心之法,而會不會修心之法,那是人神之界,所以唐僧在收悟空的時候,過的是五行山,等他來的時候,改成兩界山,這個兩界山,就是人神之界……

第三點,收了悟空之後,等於把修煉的心擺對位置了,這時降服人心中的虎狼之念是易如反掌了,所以孫悟空一棍子打死了攔路虎。但是要降服人慾煩惱就有點難了,其實對心來說,不難,難的是朝夕相處的本體,所以後來就遇到六個賊。注意他們的名字——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唐孫一路上的樑子,就是從這裡結下的,孫悟空用道家修行的方式強行祛除這六賊,可是唐僧就覺得孫悟空太絕情。

就像你喜歡喝可樂,可如果有人硬把你喝可樂的喜好和權力給剝奪了,你是不是會很不爽?所以這一關其實是勉強過的,唐僧不覺得這六賊有問題,所以等於沒有真正去掉,隨著唐僧的修煉,這六賊就隨著他越養越壯,最後成了六賊之王——六耳獼猴,孫悟空作為本心和身體的六慾之王當然是不相上下,都是唐僧的本體上養成的,眾神也難識別。甚至到最後唐僧還沒有過關,再延續到比六耳獼猴還厲害的六賊之王中王——小須彌山的黃眉老佛,孫悟空看它就是特別的熟悉,為啥?延續下來的慾望之心啊,還有老孫當年大鬧天宮的那點魔性……

……

所以,西遊記的每一關每一難都是有原因的,原因都在唐僧的一個個人心上面,西遊記的降妖伏魔,伏的大部分都是心魔,過的關,過的國家,是唐僧從凡人到成佛的一層層世界的開啟、修復和通關。

而祝守一覺得從文學角度,西遊記有三個方面是非常了不起的:

人物塑造方面,這是小說的基本特徵。也是評價文學作品最重要的一點。無法塑造人物,不能稱之為小說。塑造的不好,不能稱之為好小說。而西遊記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裡面每個人都個性鮮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人很少去研究西遊記原著的。其實只要你仔細閱讀原著文字,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性格特別鮮明,特別骨肉飽滿,比如唐僧,他有時候會嘴特別賤,特別懦弱,在被孫悟空打死的六賊墳前祈禱說,你們如果做了鬼回來報仇,認準了是他姓孫我姓陳,是孫猴子打死你們的,跟我沒關係啊。頓時唐僧那點小心眼就出來了。

更別提豬八戒的奸猾,沙僧的憨直。就連妖精神仙們,也都在寥寥數筆中,各顯性格。其中包括很多小妖,比如精細鬼伶俐蟲,小鑽風,奔波兒灞,霸波爾奔等等。

至於你說的沒有個性可言,我覺得是你看的不夠仔細。個性體現在行為上。文中不同的妖怪,行事風格截然不同,說話辦事也截然不同。白骨精連變三次,變老漢就是老漢,變少女就是少女,本體反而無性格,展現的恰恰是千變萬化,畫皮鬼的詭異。黑風洞黑熊,乃是修道之人,張口說話,都帶著和尚味道。紅孩兒囂張,金銀角傲慢,都是很明顯的。

那麼我們再從情節構造上去看。很多人認為西遊無情節,因為他很多前後矛盾的地方,比如貞觀十三年問題。而且整體上比較曲折的大鬧天宮很早就寫完了,大部分的篇幅都是過關斬將模式的取經,看起來結構太單一。

實際上呢?這也是未深究西遊才會這麼認為。西遊自古以來,被稱為奇書,奇在何處?不在於他描寫了神神鬼鬼,正在於他的結構。

西遊的結構,妙處在於四個字——無所不包。

這結構看似鬆散,但是仔細研究你會發現,怎麼解釋都解釋的通,怎麼看都是渾然一體。彷彿回文詩,隨便找個字開頭,按照一定的路數讀下去,都能成詩。西遊也是如此。

你可以當做職場文來看,研究個人在職場包括官場是如何進步的。

你可以當做世情文來看,研究作者用比喻手法表現的世間各種人性。

你當然也可以當做政治鬥爭指南來看,裡面佛道鬥法,可是都暗含心機,博大精深。

更甚者,西遊記可以當做丹書來看。所謂丹書,就是道教中教人煉丹的書。歷史上真的有人按照西遊記來修煉過內丹的,練沒練成不知道,但是流傳下來的用丹道解釋西遊記的說法,可是渾然天成。

所以,西遊記可以說是中國象徵文學的集大成者,古今無人能比擬。什麼叫象徵文學?就是透過塑造類型化、臉譜化的人物,來比喻、暗指現實生活中各種類型、各種特徵的人、或者事、或者物。

最簡單的模型就是,一個好人,打死了一個壞人,這象徵正義戰勝邪惡。同樣,孫悟空打死六賊,象徵著天然的心性,戰勝後天的各種心魔。以此類推。

老實說,這類小說,迄今為止,無人能比的上西遊記。

所以,面對這一部西遊,你想看什麼都能看得到,夠不夠稱為奇書?

若是再從文字風格上來看,這點祝守一也有話說了。這點很多人也認為是西遊記的短板。認為西遊的文字沒有其他三部小說精彩。

從文學美感上講,或許可以這麼說吧,雖然個人認為西遊記裡的詩詞,帶有濃濃的道家風格和世俗氣,可愛的不得了,但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紅樓三國中的詩詞或許真的更好點吧。

但是從另一方面,就是文字駕馭能力來說,西遊不輸於任何一部其他名著,甚至在祝守一個人看來,除了紅樓金瓶梅兩部,其他名著在文字上,都不如西遊記。

西遊記的文字,看似跳躍,但是對白描寫,通篇都是純正地道的明朝市井語言,鮮動活潑,趣味橫生。嬉笑怒罵,各有精彩。

而且其中間雜元雜劇的風格,十分的俏皮跳脫,用現在看來,頗有點“無厘頭”的風格。比如說,本來是正邪大戰的關鍵時刻,兩邊都殺氣騰騰的擺開陣勢,然後妖怪突然說,誒對面的怎麼拿棍子像是燒火的,一個拿釘耙像是種地的,還有一個拿著根擀麵杖應該是個面師傅,頓時氣氛就搞怪氣來了。悟空這個註明的促狹鬼,更是滿口俚語,唐僧八戒大小妖怪,都被悟空無情的吐槽過。

總之,能位列四大奇書,西遊記絕對不是白給的。西遊記的電視劇,也只拍出了西遊的皮毛。根本沒有觸及西遊的內涵。西遊不僅僅是一個神魔小說。

西遊記的人物塑造極為成功,最典型的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性格是立體的,多面的,圓形的。是漢語文化的經典。這樣成功的人物典型,幾千年的文學史中屈指可數。

西遊記整體風格極為風趣。尤其是喜劇人物豬八戒的言行,與孫悟空的插科打諢。是中國古典文學少見的喜劇作品。隨處可見的好笑情節,讓人愉悅甚至開懷大笑。

西遊記的語言是極為生動流利的,有說唱氣質,也是高度凝練的白話文。“三藏好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如此生動的描寫隨處可見。

西遊記的結構異常清晰,單線敘事,也是古典小說的異數。在我眼中,能媲美的就是覺後禪了。三國、紅樓的結構只能說散亂。

西遊記的詩詞非常有特色,無論花鳥蟲魚雨雪風沙,都能細緻描繪,不拘一格,汪洋恣肆,為古詩詞開闢新境界。將西遊記翻譯成英語的大神餘國藩,就專門在論文中提及西遊記詩詞的特色,稱之為古代小說中描寫最好的。尤其是長段的山水詞非常優美。名家夏志清也盛讚西遊記的詩詞描寫。

西遊記的思想境界高,封建糟粕少,它和紅樓夢是古典名著中最少糟粕的。三國的權謀與厚黑,水滸嗜殺殘暴黑暗,觸目驚心,都對幾百年來的底層民眾有很惡劣反面的影響,是底層黑社會的教科書。紅樓夢宣揚的是愛與美,西遊記宣揚行善與性靈。老少皆宜。

西遊記歷來得到名家的一致稱讚。它在明代就是四大奇書之一。在民間影響力也很大。

在國外,西遊記也被翻譯成很多種文字。英譯本很多種,日譯本幾十種。諾獎評委馬悅然認為作者如果在世能獲諾貝爾文學獎。雖然中國文學在西方影響力有限,西遊記算其中比較成功的。

《西遊記》這部長篇神話小說,可以從多個角度去評論。作者吳承恩學識淵博,文學功底精深,又精通儒、釋、道家理論,吸取了三家養生修煉術精華,以玄學神話形式編寫了這部舉世聞名,留傳千古,蓋世無雙的神話小說。

從文學角度講,《西遊記》這部書,語言通順流暢,詞句精練易懂。章節連環相扣,層次分明。描景述情採用詩詞描述,詞彙豐富,精闢簡潔,形象逼真,讀之若身臨其境。

從整個畫面上講,《西遊記》這部書,展現了一個人神共處的大世界。表明了人類社會與天堂神仙社會的關係與層次不同的分別。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崇拜佛教而有崇高理想。弘揚佛教思想,以達到人類的最高境界——極樂世界,進而成仙成佛。書中的典人物塑造,皆為佛教弟子。典型人物的命名也是用的佛教家譜輩分及佛典名詞。就悟空、悟能、悟靜而言,悟空的意思是:覺悟明了空界。空與色是佛教對有形的物質世界與形而上的能量氣體空間稱謂的名詞述語。悟能其意與此相同;悟靜即是明白清靜無為妙用。靜,乃道教煉養術常用的名詞。如《清靜經》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古代人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觀關點。人是仿天象而生。認為一人之身乃是一小天地。人首為天;人腹為地,四肢乃宇宙。日為心,腎為月。天蓬元帥乃管理頭髮之神;捲簾大將乃眼瞼之神,猴王即代表人心。

確切地講,能讀懂《西遊記》這部書的人很少。此書雖然適合各個層次的人觀看,但每個人觀後的見解大不相同,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所以綜合來看,祝守一對於西遊絕對是極為尊崇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手術檯簽到,醫術震驚全世界!我從火影開始傳播黑暗完美世界之光明仙帝截教少教主假面騎士之慶賀就能變強三國影片君:開局盤點十大猛將!大秦祝巫師諸天投影,開局盤點十大裝逼人物從黑光病毒打穿世界神詭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