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那阿一,紅須道人那個傢伙倒是用了九靈元聖,這個妖怪我聽說過,那可是很厲害的妖怪。聽說能秒殺大聖?”

炳叔此時這話倒是讓祝守一沒想到的。

基本上祝守一對於炳叔其實也有一定的瞭解了。

炳叔沒有看過原著,是喜歡看這類的電視劇,對於營銷號這方面也沒少看過,是有一定的瞭解。

但這理解肯定是歪的。

祝守一覺得可以說結論了,九靈元聖算是實力很強的妖怪,但是面對大聖爺,還確實差點火候。

這點祝守一覺得可以詳細講講。

那麼就說說這九靈元聖吧。

九靈元聖,是出場於西遊原著八十九回和九十回的妖怪,原是太乙救苦天尊坐下九頭獅子。趁看管獅奴吃了太上老君的輪迴瓊漿沉睡之時,私下凡間,在竹節山九曲盤桓洞落草為妖三年,被當地的獅妖黃獅精、狻猊、摶象獅、白澤、伏狸、猱獅、雪獅奉為祖翁。

後其幹孫黃獅精因為竊走孫悟空,八戒沙僧的隨身兵器與取經團結下仇恨,九靈元聖為孫子出頭與取經人開戰,被孫悟空請來太乙救苦天尊收服,黃獅精等也被殺死剝皮吃肉。

作為西遊記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妖怪,九靈元聖一直以來備受爭議,下面我來複述一下關於九靈一些常見的觀點:

網上的觀點無非都是第一,九靈元聖不殺生,是個有道德的妖怪,其孫兒黃獅精受其薰陶,也非常的有教養,與人類秋毫無犯,忠厚老實,是西遊中極其少數的善良妖精,黃獅精被孫悟空殺死實為西遊記一大冤案。

第二九靈元聖的戰鬥力極其強大,團滅取經團,一招制服孫悟空,另孫悟空不敢對抗,落荒而逃,其幹孫黃獅精都能與孫悟空,八戒,沙僧聯手打上半日,可以說,九靈元聖已經超出了孫悟空所在層次,是站在西遊巔峰的論外角色。

第三,根據其主太乙救苦天尊的說法,九靈乃久修得道的真靈,修為深厚。又能掐會算,對唐僧肉毫無興趣。九靈還被稱為祖翁,是西遊記少數能稱祖的角色,實力強大,堪稱西遊妖祖,與地仙之祖之流平齊,甚至不能用妖來形容,因為以九靈的修為和道德,根本就不能說是妖怪,而是一位有德修士。

是不是真的這麼厲害?

下面祝守一就這些點抒發一下意見,

首先是關於九靈元聖有沒有道德這件事上。

九靈元聖有沒有道德,其中一個關鍵在於黃獅精有沒有道德,因為九靈元聖是給黃獅精出頭而與取經團開戰,黃獅精的性質決定九靈此舉的正當性。

更大的關鍵點在於作者的立場,因為西遊記是作者寫的,人物的善惡都在作者一念之間,作者想把九靈元聖塑造成什麼型別的角色,對我們的理解起決定性的作用。

先看作者對以九靈為首的這窩獅子的評價簡單翻譯成四個字:死有餘辜

而在網上,黃獅精簡直成了善良的化身,正義的使者,含冤的竇娥

究竟是同情心氾濫的網民錯了,還是作者,古人錯了?

要知道黃獅精到底無不無辜,作者究竟是褒是貶,弄清楚作者的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從上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

作者認為黃獅精是該死的,是貶。

那麼作者究竟褒了什麼,貶了什麼?

西遊記中,作者的隱喻和文章中心思想一般藏在三個地方:

一:回目

二:詩詞

三:下一回的開篇,比如盤絲洞過去之後,下一劫難獅駝嶺篇的開頭就是對七情迷本一事的總結,作者常把上一篇來不及寫的隱喻放在下段故事開頭作承上啟下作用。

竹節七獅這一難的回目是:

【黃獅精虛設釘耙宴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師獅授受同歸一盜道纏禪靜九靈】

其中前者主要敘事,很好理解,重點在後者,這是什麼意思呢?

七獅象徵人的雜念,喜怒憂思,所以要掃群思,靜九靈,同時也有“好為人師”的含義。

它們並不是作者拿來批判的白蓮花,而是作者行文“心生,種種魔生”裡的心魔之一。作者對九靈一干的態度是明確的貶,對掃除獅妖的取經人是明確的褒,可以說,作者想表達的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孫悟空等人是正義的一邊,九靈,黃獅精等是邪惡的一邊,涇渭分明。

有人說,黃獅精與人類秋毫無犯,只不過是偷了點東西,孫悟空就把他抄家,小妖打死。人家報復也是情有可原,最後卻落得個剝皮吃肉的下場,不要說情理不通,就算按法律也罪不至死吧?

那麼,黃獅精究竟犯了什麼罪?孫悟空對七獅的處置能不能說是量刑過重,黃獅精罪不至死?

先說盜竊,在西遊記中,偷竊財物的還有一個類似的妖怪黑熊精,祝守一就拿他來做個例子,說說黃獅精偷竊的性質。

這兩個人都是偷盜,誰的性質更惡劣?答:黃獅精更惡劣。

為什麼?因為這兩人的動機不同,黑熊精進觀音院的初始目的是救火,動機是善,黃獅精進王府則是偷盜,動機是惡。

根據《大明律?賊盜》

【夜無故入人家】

“凡夜無故入人家內者、杖八十。主家登時殺死者、勿論。其已就拘執、而擅殺傷者、減殺傷罪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

黃獅精是無故進人家,當杖八十,且當場打死勿論,私刑打死也可從輕處理,黑熊精則有故入人家,雖然同樣偷盜,但黑熊精的性質就輕於黃獅精。

偷盜被打死,是不是太過狠毒?是不是濫用私刑?

根據大明律,偷盜御用物品者,必處死,竊賊與從犯基本同罪,黃獅精惡意入王府偷竊王師隨身兵器,按作者當時的法律認知來說,是妥妥的死罪,相比之下,黑熊精比黃獅精的犯罪情節輕,且動機出於向佛之心,仍然吃盡了苦頭,黃獅精著實不冤。

即使只在盜竊上,黃獅精的行為也足夠構成死罪了,更何況,黃獅精的罪名,並不止這一條。

既然黃獅精的行為在法律上屬於嚴重犯罪,那麼九靈元聖包庇黃獅精,報復取經團的行為就不能說是情理之中,是失德的一方,我們再來看看面對犯了死罪的黃獅精,九靈元聖如果真是一個有道德的高人,那麼他就應該為孫兒偷盜感到不齒。

如果說剛才九靈可能還不知道是偷東西的話,那現在黃獅精已經明確告訴九靈元聖了,這東西是從王府內偷來的,自己是偷東西捱揍的!黃獅精偷了王府的東西,非但不慚愧,還大張旗鼓請祖爺爺赴宴,挨了揍還請爺爺抓對方報仇,可見黃獅精即缺乏道德法律意識,也沒有從祖爺爺那裡學習到什麼教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假如黃獅精的行為還可以用少不更事來洗白,那麼九靈元聖此話於情於理於法都已經是喪心病狂了,我們要知道,這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孫悟空師兄弟三個抄了黃獅精的家,僅僅是黃獅精偷了東西,挨了頓揍,且沒死沒傷,黃獅精在還不明情況的時候就要九靈元聖出頭抓取經人出氣,就是種二世祖般的低素質表現,如果九靈元聖跟黃獅精一般計較,本身就已經道德有虧,然而,九靈元聖還不滿於此,竟然還要把玉華州太子抓來,一同處置,這已經不是用一句護犢子,就可以掩蓋的問題。

就算這些獅子以前沒有擾民,那麼現在他們攻擊人類城市,也已經站到了人類的對立面。

九靈元聖偷襲綁架了取經團,玉華州王父子,驚擾了玉華州居民和文武官員,對唐僧師徒,王父子,玉華州居民的生命財產都造成了嚴重威脅,社會影響極其惡劣,情節特別嚴重。以人類的眼光來看,給九靈元聖一幹人定個謀反之罪,並不算扣帽子吧?

有人說,黃獅精等一干人被打死,無非,僅僅就是因為他們是妖怪,所以他們再善良,再怎麼罪不至死也要死,一是因為他們是妖怪,二是因為他們打擾了取經大業,這就是西遊的殘酷性和對社會的諷刺。

但是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即使用人類的標準來衡量他們,以作者所處時代背景,九靈元聖與黃獅精等妖所犯的也是標準的滅門之罪,所以黃獅精等七獅被殺死吃肉,並不算孫悟空量刑過重,而是完全符合法律標準的。故黃獅精之死屬於咎由自取,指揮黃獅精襲城,綁架王子和唐王御弟的九靈元聖的下場也沒有什麼值得同情。

現在在法律上,九靈黃獅是否冤枉的話題我們已經有了結果,就再說說情理上的問題。

對於黃獅精最終被剝皮吃肉的結果,很多人是報以同情的,認為孫悟空此舉太過殘忍,有失一個出家人的本分。黃獅精畢竟是西遊記極少數的善良妖怪(或者說相對善良),孫悟空為什麼不能放他一馬,另其改正?所以玉華州這個篇幅,是孫悟空的黑點,孫悟空太過殘忍,不通情理。

我們先從頭看看這起事件:

當兵器被偷走之後,孫悟空第一反應是懷疑妖怪,這是因為只有妖怪才有作案的動機和條件。

但是孫悟空也沒有第一時間發難,而是在經過實地調查之後,確認事實以後才開打。

結果是孫悟空打絕了小妖,放跑了黃獅精,孫悟空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孫悟空慈悲得起,但是玉華州慈悲不起,因為作案的,是一個力量層次遠超玉華州居民的妖怪,一旦這妖怪有心作惡,那麼對於玉華州來說是不可想象的災難性後果!

而現在:

這妖怪確實造成了犯罪事實

這是一個凡人無力抗衡的強大妖怪,對玉華州居民的生命安全有極大隱患

這妖怪疑似有前科(前月裡得了個美人),道德意識淡薄(請祖翁欣賞偷來的寶物,這同時還是家教的問題)

按照人類的法律看,這妖精犯的已經是死罪。

請問,換你是孫悟空,你覺得怎麼做合適?

但是,孫悟空也不是沒有給黃獅精機會,孫悟空放黃獅精一馬,其目的是為了引蛇出洞,拉出九靈元聖來,一網打盡,免生後患。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也是給了黃獅精一個機會,因為孫悟空並不知道九靈元聖所居何處,如果黃獅精是個有廉恥或者老實怕事的妖精,就此逃走,不回來報復,那麼孫悟空也只能就此罷休(所以“且斷他歸路”)。

現在九靈元聖已經知道了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和暴躁性格,假如九靈元聖有道德和智慧其中一樣的話,他都應該知道不惹孫悟空,然而,九靈元聖非但沒有作罷,還選擇了最惡劣的一條路,襲城,綁架王子,不殺你殺誰?

孫悟空給黃獅精的第二次機會:

這兩次身外身威力是不是有明顯的不同呢?為什麼孫悟空不第一次就用千百個小行者,直接打死黃獅精?

因為是為了八戒的性命著想,孫悟空這次決定讓步了,如果九靈元聖選擇這時候罷休,那麼也有皆大歡喜的可能。

但是,九靈元聖是怎麼做的呢?

九靈元聖沒有按照既定計劃交還八戒,而是反過來讓孫子纏住孫悟空,自己去偷襲凡人。

為什麼這樣做?【證道本夾批:一馬不換兩驢,豬乃能抵二獅耶?】

可能是因為九靈覺得人質不夠分量,顯得被動,又丟了面子,所以想來個釜底抽薪,把對面一鍋端。這種行為極大的激怒了孫悟空,所以“變出千百個小行者,將黃獅精打死”,抓了雪獅,揉獅,狻猊、白澤,伏狸、摶象作為人質,以牙還牙,是先有九靈元聖的狠,後有孫悟空的絕。

現在我們看看這兩次分身,第一次“拿住狻猊、白澤,走了伏狸、摶象”,唯獨漏過黃獅,第二次“將黃獅精打死”,唯獨打死黃獅,這就是孫悟空的態度轉變造成的,正所謂:事不過三。所以:行者吩咐各官:“將打死那黃獅精剝了皮,六個活獅精,牢牢拴鎖。。

黃獅精為貪念盜取神兵,為嗔念襲擊人類城市,為痴念夥同祖翁綁架凡人,其一再挑戰孫悟空的忍耐力,才落得被打死剝皮的下場,黃獅精有此下場,九靈元聖這個庸師難辭其咎,孫悟空打死黃獅精,入情入理。

那麼祝守一覺得,在道德上,這位九靈元聖就已經不入流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手術檯簽到,醫術震驚全世界!我從火影開始傳播黑暗完美世界之光明仙帝截教少教主假面騎士之慶賀就能變強三國影片君:開局盤點十大猛將!大秦祝巫師諸天投影,開局盤點十大裝逼人物從黑光病毒打穿世界神詭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