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混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祝守一這時候沒想到九叔也來問他問題了。

九叔這個問題在祝守一看來是非常難回答的。

那就是涉及到其中存在感不強但一直在的人物。

那便是沙僧。

而九叔想知道的,居然是沙僧為什麼得不到好的職位。

這點祝守一覺得要詳細說其實能說很多。

其實在祝守一看來金身羅漢菩薩已經很對的起沙僧了,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做了什麼,成了菩薩也不會說什麼。

一、論出身。

唐僧出身本來就高,加上幫助如來傳播佛法,得佛名正言順。

孫悟空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師傅是菩提祖師,與地仙之祖鎮元子八拜之交,體內仙丹、蟠桃、瓊漿玉液無數,手持金箍棒,腳踏筋斗雲。一路上降妖伏魔,出力不討好得事情大多數都是他做的。

孫悟空有出身、有實力,幹的多,封佛很正常。

豬八戒會三十六般變化,所持武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耙。豬八戒本身就天資聰慧,成仙之路也很順暢,而且其中有一回遇到烏巢禪師,只識得豬八戒,就能知道豬八戒本身有多厲害。豬八戒在書中也承擔了不少責任,淨壇使者說白了也算是個美差,相當於拆遷辦主任之類的。

但沙僧的出身就很差勁了,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捲簾大將,因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專吃過路人。可以想象一下,你被貶下凡了,還在這吃過路人,你心有多大。

二、論所作所為。

唐僧姑且不算,他本身就是西天取經的重要人物,成佛也是必要的。

孫悟空主要做的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每逢打妖精什麼的都是他去做,然後被唐僧一頓埋怨,甚至還趕走好幾次。不過就事論事,他所做的也都是為了唐僧好,加上本身的資質,成佛也是完全可以的。

豬八戒主要做的是不吃力還討好的工作,能夠拍的好馬屁,關鍵時刻也能幫上孫悟空許多事情,在很多時候孫悟空不能出面都是由豬八戒代勞的,自身比較優越,但是好吃懶做,最好只能做個淨壇使者。

沙僧這個人就不太好了,總共出手的次數是非常少的,幾乎每次都是為了自己著想。第一次出手就是唐僧收他的時候,與豬八戒和孫悟空打了幾下。第二次出手是在真假美猴王,他打死了那個假扮自己的猴子,再後來出手的就少了,基本上沒做什麼事,是個混隊伍領工資的人。

總的來說沙僧還是很不錯了,混吃領工資最後混到“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好歹也是個菩薩的位置,比羅漢要強很多。

所以沙僧是屬於沒出力那一類的!全程划水看行李不打妖怪。那為什麼沙僧不打妖怪呢?

沙僧給人的印象就是個沉默寡言的老好人,取經走了十四年,基本上就沒他的什麼戲。這不免令人生疑,他究竟真的是個老好人還是假裝出來的?

如果他是假裝出來的一個老好人,那麼,他的動機、目的就是想透過偽裝手段混進取經隊伍,在裡面搞破壞!可是,《西遊記》看到結束,也沒發現他使壞,那麼,在這部小說中,就只能把他定位成:真的是個老好人。

在取經隊伍中,沙僧的工作任務和孫悟空、豬八戒是一樣的,負責消滅妖怪,保護唐僧,使取經隊伍得以前進。

可奇怪的是,沙僧居然沒立功,一個大妖怪也沒打死,功果對於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的工作業績,豬八戒就經常向孫悟空要功果,或是乾脆直接搶功果,沙僧他卻沒有。

是不是沙僧的本事不濟,打不過妖怪呢?我們來看一下他的本事,其實沙僧還是有本事的,可他為什麼就不打妖怪呢?

從頭看到尾,沙僧總是說,我看著師父,當師父被捉走後,他又說我看著行李,總之不肯賣力上前,再就是乾脆讓妖怪抓去,一上場打不了幾下就束手被擒了。沙僧的實力不可能這麼小。

沙僧不賣力,在取經隊伍中有什麼用呢?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怎麼會被觀音菩薩選中呢?

沙僧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他打了八百,貶下界來。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胸脅百餘下。

沙僧很痛苦,這個時候,菩薩說:“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觀音菩薩開出了兩個條件:教飛劍不來穿你,復你本職,這對沙僧來說,是相當優厚的,所以沙僧滿口答應,成交了。

三個徒弟中,觀音菩薩最先看中的是沙僧,並且給沙僧開的價也是三人中最高的!這就說明菩薩本來是指望他來大展身手,降妖捉怪的。

可是,沙僧加入到取經隊伍後,一點也不賣力,基本上沒發揮什麼作用。這樣一個混日子的人,究竟好不好呢?我們從多個角度來分析:

從孫悟空的角度看:經常幫忙打妖怪,又不爭功,沙僧是個好人。

從豬八戒的角度看:經常幫忙打妖怪,又不爭功,沙僧是個好人。

從唐僧的角度看:沙僧是個好人,唐僧從來就沒批評過他。

從觀音的角度看:沙僧偷懶,很不賣力。

沙僧一直跟著在走,儘管他不打妖怪,但依然是在履行合同,觀音菩薩也不能單方面毀約,所以沒把他這個只出勤不出力的人清理出去。

沙僧他只出勤不出力,所以就沒什麼功果,最後封他做了金身羅漢,是三個徒弟中級別最低的,但是,他顯然要比悟空八戒划算,因為他也是得了正果,而且他的投入最少。

什麼是團隊精神?這就是團隊精神。一個健康的團隊不僅僅要提供精英人才發揮能力的空間,更要提供閒雜人等混日子的空間。

從外部環境看,取經團隊允許有人混日子。但是,我們本著“理性人的第一選擇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這條最本質的原則來看,沙僧他不應該無所作為,他應該精神飽滿,朝氣蓬勃地去打妖怪,以便獲得更多的功果。

但是,沙僧他放棄了,所以,有人說沙僧才是真正修行的人,不為功名所動,不受外界誘惑。我說這些都是屁話!這叫“非理性”!

理性人的第一選擇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既然沙僧選擇了放棄進取,那就一定是因為放棄對他最有利,進取對他沒多大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祝守一覺得也因為唐僧和孫悟空要成就的是王,眾生之王,他修成後要為無數的生命負責。所以在取經前,取經中,你都會發現,孫唐兩人修行的起心目的是為救度各自的眾生,唐僧更是身寄千萬百姓。

沙僧和八戒,從他們各自得道之日起,他們的修道目的就是自覺自救,羅漢,亦稱自覺覺者。

仔細看,就會發現,沙僧在西遊記中過的關很少,為人也很低調,因為他的內心很清淨,目的很單一,菩薩給他的“淨”字,實在是妙啊!菩薩的總結能力讓人仰嘆!

實際上,沙悟淨的以前,可是個轟轟烈烈的大英雄。

在前生為人時,他是天生一塊練武的料,並且少年時期就雲遊天下,遍訪名師,學得一身的好武功。你就知道,這一旦入了江湖,那肯定是興風作浪,高手自然到處比武,拳打腳踢,揚名立萬。而且因為他的性情豪邁,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都是天下年少後生們的楷模和榜樣。

可是,他是個有情操有追求的人,這武藝練著練著,就感到似乎應該背後有更高的境界。因為這武功練著練著吧,總是能恍然進入另一種天地的感覺。練武一樣需要先天的好根基,一樣需要天然的能入靜,一樣需要長時間的凝神止慮。這些前提要求本來就是跟修道的要求是一樣的。況且,這武功,本來就是修道人才玩的。

練武呢,是修道人通脈的一種手法。並不是每個修道人都要採用這種手法,是有一些人,有這方面根基,並且他修的將來的成就中,有這方面的因素。而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他們三個之前修行的法門,全都有這方面因素,他們三個,都有這方面根基。這種人的性情裡,有一種能瞬間忘我而動的能力。那種心無旁騖的舍我狀態,那種意志強大到似乎能讓自己的身體隨著意念而改變的忘我。

並且他在還沒有師父的時候,就天然懂得了凝神斂心,天天謹守不殆。說起來只是一句話,人家一旦踏上苦尋明師的路途,可就是起碼一二十年毫不動搖呀。他的苦歷,可比當年的豬剛鬣漫長,也比當年的美猴王漫長。而且,他走遍天下不得遇明師,居然毫不氣餒的重新開始,天下再走一遍。又是不遇明師,然後再走一遍萬國九州。走了十多遍,又走了十多遍……恐怕他這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貧苦的遊歷尋師中度過的,幾乎跟密勒日巴當年的苦修一樣。真的是莫大的付出啊,一生都要過去了。

小說中寫的這四句話,不知有多少人,能體味出其中的巨大的苦。

後來,忽然就遇到真人明師了,人家幾句話就讓他開竅了。三下五除二,他的修煉就圓滿了。

哎!怎麼突然就變得這麼輕易了?那是因為他的修行法門,主要就是苦修,而且是在沒有任何希望的黑暗中苦修。其實他沒有師父帶領入門之前,已經有師父在暗暗的引導他、看護他了。他意志堅定、沉著、單一,在別人看來是枯燥乏味沒情趣的傢伙,可是他的意志之強大,絕非一般人能比。他的意志強大得能超越他本人的生命,這種人,正是適合這種別人根本就承受不了的苦修。

他這樣的本性,修成了適合做大內高手、御林軍。而且到了天宮的確做了禁軍的一個頭,“南天門裡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

玉皇大帝不但封他為捲簾大將,還賜予了一根降妖寶杖。看到沒,給他的是降妖杖。你說,這天庭裡哪裡來的妖怪嘛!那給他這降妖杖,是幹什麼呢?應該是經常去下界降妖伏魔才對。也就是說,這南天門內的禁軍老大,其實是負責下界掃蕩群魔的,那麼,他應該經常進入三界。

他是依靠意志修成的,成就了解脫自我,超脫三界,但是跟豬八戒當年一樣,不能成就王的事業,而是成就了武靈的功德。

成也意志,敗也意志,他在蟠桃會上,竟然是因為意志上出了紕漏,失手打破了琉璃盞、玉玻璃。護法神的大將出了如此紕漏,眾天神無不大驚失色。這可是天庭將會出現重大危機的徵兆。於是,他就因此而被貶下界了。

為什麼說他的意志出現了巨大的問題?大家注意一個細節,菩薩在安排三藏取經的關竅時路過流沙河,降服勸善了沙悟淨,叫他不要殺生,他也答應了。可是等唐僧到時他跳上來要捉唐僧,難道是拿回去當寵物養嗎?當然不是,是要吃他。那不就是連答應菩薩的要求都做不到嗎?人間要是違約都不是小事,和神違約就更大了。就如同人間的酒鬼一樣,被慾望控制時,這酒想戒欲飲的難熬感受是一樣的。

再對比下孫悟空和豬八戒,他兩人一旦受菩薩勸誡,就身體力行。孫悟空最好,500年反省,內心悔過一下子就皈依;八戒一開始覺得沒好處,等菩薩勸完,也立刻不再吃葷傷人。

前前後後這些事情,說明了這沙悟淨,先天的缺乏悲憫之心,頂多是能做到救度自己,沒有悲憫他人救度眾生的心懷。所以麼,小說作者讓他最終成就羅漢果位,是最恰當的安排,羅漢就是這種自覺自利的神。

因為孫悟空無論是品德、智慧、武力,體質,人脈,全都已經達到了佛的境界和標準,豬八戒和沙僧遠遠都不夠這個層次。孫悟空以前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這都是一路上磨練出來的結果。成佛不是看你功勞,而是看你各綜合方面是否達到了要求。

論品德,一路除妖孫悟空都是主動去找妖怪麻煩,而豬八戒和沙僧都是能躲就躲。

找玉帝救旱災,最體現出孫悟空的善良和明事理,這件事的理,完全在孫悟空這一邊,但是他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毫無禮貌說幹就幹了,而是回去勸大家搞搞形式,尊重玉帝,玉帝一看孫悟空給他尊重,他也給孫悟空面子,立刻米山面山金鎖就斷了。這就是互相給面子,一般大人們辦事的方式,說明孫悟空已經上道了,既講品德,又講辦事的方法。

恐怕玉帝還會從心底對悟空更親近些,就像班主任往往最喜歡的並不是最聽話的班長課代表,而是以前最頭疼最調皮,但是後來卻改邪歸正的孩子。這樣的人不提拔,那如來能提拔誰?

論智慧,很多唐僧都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事,孫悟空都心裡一清二楚,例如他給唐僧講經。例如見到接引佛祖,孫悟空都能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是其他人都不懂。傳佛經,發現無字空本,孫悟空就明白怎麼回事,而別人不明白。通天河掉下來,佛經沉水,別人都不明白怎麼回事,但是孫悟空一下來就明白。可以說,取經的後期,完全是孫悟空在配和如來走形式,如來沒教他,但是他完全明白怎麼配和。這樣的人不提拔,那如來能提拔誰?

武力和體質,西遊的世界,武力是比較次要的,而體質則重要的多。強如二郎神,也只是灌江口的地方神,孫悟空武力雖不是最高,但絕對夠佛的門檻了,觀音也弄不了他,只能用計謀讓他帶緊箍,無論誰想打孫悟空的主意,最後下場都不好。

想弄死孫悟空,更是門都沒有,玉帝、老君、如來這些人都沒辦法弄死孫悟空,孫悟空是壽與天齊不滅身,他們只能困住孫悟空,想辦法教化孫悟空,將孫悟空拉到自己這邊來,不與系統為害。其它那些厲害的,都沒孫悟空這好體質,牛魔王穿了鼻子就不行了,而孫悟空穿了琵琶骨都一點事都沒有。

所以其它厲害的妖怪只能當手下,當坐騎,當看門的。老君的瓶子裝孫悟空,孫悟空只是覺的孤拐有點軟了,哀嘆要死,但其實根本就死不了,要是能死的話,當初老君就用瓶子裝孫悟空,而不是用老君爐來煉孫悟空了。

而最終要的,是人脈,如來座下四大菩薩,都是老實人,還高冷,也許武力很強,但論交際,就遠不如孫悟空了,孫悟空是真正的天上地下人面情熟。二郎神和鎮元大仙這些實力派和有地位的人,都和孫悟空拜了把子,老君、玉帝不說怕不怕他,但都得給孫悟空面子,要仙丹給仙丹,要下雨給下雨。

一路上所有這些事,要是換四大菩薩去辦,恐怕誰也拉不下這個臉面,我堂堂觀音,萬一被你老君的看爐子的童子給裝了瓶子,這算怎麼回事?以後蟠桃會上見了面還怎麼說話?但孫悟空就不在乎,下次見了老君照樣嬉皮笑臉開玩笑,見如來也要嚷嚷他和妖怪有親戚,觀音的禪院說燒就燒了,不但燒了,還返回頭找觀音辦事,觀音生氣也沒轍,還得幫他。

因為孫悟空有分寸有尺度,被他搞過的人過後無不和他關係更好了,託塔李天王那麼恨他,但也得欠他人情。而且孫悟空不但能交上面朋友,也能交下面朋友,和四海龍王,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三仙翁、陰曹地府也能稱兄論弟,和普通人類獵戶也能交朋友。

總嚷嚷說要打土地解悶,但從來沒真打過,反倒是最後都是幫土地除了害,奪回洞府什麼的。四大菩薩都是清淨為主,要真出去辦事,就沒孫悟空那樣和誰都熟絡,會辦事。沒有誰比孫悟空更合適了,整套西遊記,除了沒當上玉帝之外,就沒有孫悟空沒辦成過的事,絕對無愧“鬥戰勝”這三個字。這樣的人不提拔,如來能提拔誰?

綜上幾條,豬八戒和沙僧都完全達不到佛的程度,甚至其實連羅漢菩薩的水平都達不到,他們能成菩薩,都是沾了孫悟空和唐僧的光,因為他們是唐僧的徒弟,孫悟空的師弟,所以才給個職位。

那麼至此,祝守一覺得問題也應該說明清楚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手術檯簽到,醫術震驚全世界!我從火影開始傳播黑暗完美世界之光明仙帝截教少教主假面騎士之慶賀就能變強三國影片君:開局盤點十大猛將!大秦祝巫師諸天投影,開局盤點十大裝逼人物從黑光病毒打穿世界神詭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