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根本原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那麼這裡祝守一是接著說上一回的事。

其實大家都明白了,這次阿一說的就像起以往提到的那樣,那就是切勿當真。

畢竟當中的確是有其過度的理解了。

祝守一雖然很不喜歡,但不得不說,這裡可以講一下他個人的理解。

雖然不一定對就是了。

那麼這裡再說白骨精這回。

白骨精多次幻化欺騙唐僧,被孫悟空識破打死。豬八戒為了自己私慾,借題發揮,鼓動唐僧念緊箍咒,最後導致隊伍分崩離析。

在整個故事中,沙僧一句話也沒說,任何挽救取經隊伍的舉動都沒有,三人爭吵之際,他只是冷眼旁觀。最後孫悟空對沙僧說了一句話,

“賢弟,你是個好人,卻只要留心防著八戒言語,途中更要仔細。倘一時有妖精拿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聞我的手段,不敢傷我師父。”

孫悟空說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希望沙僧替自己說句話,挽救下取經隊伍,可沙僧還是沒說話。因為這件事,孫悟空後來找過沙僧。在奎木狼處,孫悟空對沙僧說“你這個沙尼!師父念《緊箍兒咒》,可肯替我方便一聲?”

如果沙僧希望取經成功,在隊伍分崩離析時,為何不多說幾句話挽救一下。他的不說話甚至冷眼旁觀,說明了他不在乎取經隊伍是否完整,因為他更不在乎取經能否成功。

白骨精導致的這次分離,裡面有一處漏洞,我們需要講講。

白骨精最後幻化成一位老漢。因為有前兩次的教訓,孫悟空並沒有直接出手,而是喚出了土地山神給自己作證。

但唐僧趕自己走時,孫悟空並沒有請出神仙作證,打死的是妖怪不是凡人?這樣即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也不用離開取經隊伍。作者點出了這個點,卻沒往這個點上寫,那麼作者寫這段話有什麼用?直接寫孫悟空見到老漢,忍不住將其打死。故事該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何必在此浪費口舌?

我認為這個漏洞是作者故意設計的。目的有三個

第一點便是設立漏洞,證明這次隊伍的分散並不是必須的,是有辦法解決的。

如果孫悟空請出神仙作證,自己沒有離開,取經隊伍依然完整。那麼沙僧的不說話是一個正常表現。現在隊伍真分散了,沙僧的不說話就不能合理解釋了。作者就是要用這次隊伍的分散,沙僧的不作為,來反應他對取經的立場和態度。

第二點便是隊伍的這次分散,是在為後文故事做鋪墊。奎木狼的故事需要隊伍是分散的,所以不能往這個點上寫。雖然不能往這個點上寫,但是這個點不能少,如果沒有這段話,那麼這次分離就是取經隊伍內部矛盾的激化,是不可避免的,沙僧說多了可能讓矛盾進一步激化或更複雜,他不說話就顯得很合理了。

就是這段看似可有可無,甚至表面看來是漏洞的一段話,將白骨精的故事完全顛覆,他的目的是表現這次分離有問題,而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一個更大的秘密。透過沙僧不挽救取經隊伍,來表達他的問題和立場。

有人要說,沙僧還多次挽救取經隊伍呢,你怎麼不說?

我們來講講他對取經隊伍的三次挽救。

第一次是奎木狼處,沙僧求孫悟空救唐僧。

孫悟空本來就是來救唐僧的,沙僧不求,他也會救。所以孫悟空說“我豈有安心不救之理?”

第二次是紅孩兒處。唐僧被紅孩兒捉走。

孫悟空說了氣話,明顯是在氣頭上說的,並不是真的要散隊伍。所以後面孫悟空又說“因此上怪他每每不聽我說。故我意懶心灰,說各人散了。”

第三處是六耳獼猴處。唐僧派沙僧找孫悟空。很多人認為是沙僧挽救了取經隊伍。但是,六耳獼猴是西行路上最危險的一難,處理不好就是全盤皆輸。這需要講明白六耳獼猴的前因後果,才能明白沙僧的這次出手。

我們能看出來,沙僧對取經隊伍的挽救,即使他不去做,取經隊伍也會沒事。但是白骨精精這裡的這次不挽救,卻真實的導致取經隊伍解散。在隊伍真正分散的時候不去拯救團隊,在團隊沒事的情況下,卻假意挽救,怎麼看都不合理。

再說說孫悟空不在隊伍時,沙僧總是不經意間將唐僧獨自留下。

第一次是在奎木狼處。因為白骨精導致取經隊伍分散,豬八戒去化緣,趁機找地方睡覺。沙僧將唐僧獨自留在黑松林,去找豬八戒。在白骨精處分開時,孫悟空特意囑咐沙僧,“途中更要仔細。”孫悟空這話說了還沒幾天,沙僧轉身就把唐僧獨自留在黑松林。結果唐僧被奎木狼抓走。

第二次是六耳獼猴處。孫悟空再次被趕出取經隊伍,豬八戒去取水,唐僧飢渴難耐,沙僧再次將唐僧獨自留在荒山野嶺,去找豬八戒,結果唐僧差點被六耳獼猴打死。

在西遊記中,唐僧是什麼樣的存在?第三十一回孫悟空說:“那師父步步有難,處處該災。”徒弟三人都在時候,妖怪都想方設法的去抓。沙僧就是敢把唐僧獨自留在荒郊野外,這真是沒把他的安全當會事。

再講講蠍子精這章中的一段。

蠍子精將唐僧捉到洞府,想要色誘勾引,問前面為何破戒?唐僧說“水高船去急,沙陷馬行遲。”這話的意思是環境所迫,我是被逼的。那是不是蠍子精要強來,唐僧也就被逼的從了呢?

孫悟空和蠍子精大戰傷了頭,敗下陣來,他和豬八戒沙僧說了洞內的事。豬八戒道:“這等說,便我們安歇不成?莫管甚麼黃昏半夜,且去他門上索戰,嚷嚷鬧鬧,攪他個不睡,莫教他捉弄了我師父。”

他怕妖怪硬來,唐僧亂了性,如果不去救,就是“乾魚與貓兒作枕頭”,那這經可能就取不成了。

行者道:“頭疼,去不得!”

關於孫悟空為什麼喊著頭疼,不去救唐僧,這是他故意的。至於他為何要故意不去救唐僧,這要聯絡前後文詳細解讀,等到這一章時再講。

這時候沙僧也出來打退堂鼓,說唐僧是真僧,不會亂性。孫悟空和豬八戒都聽出了唐僧話中之意。孫悟空有自己的目的,才藉口頭疼不去救唐僧,那麼沙僧又為何不想救呢?還是不希望取經成功吧。

綜上所述,沙僧不想為取經出力,未立寸功,見到唐僧的第一次就下死手,在取經隊伍分崩離析之際不挽救,趁孫悟空不在隊伍時,將唐僧獨自置身荒野,不顧他的安全,種種跡象都表明,沙僧是不希望取經能成功的。

那麼在西遊世界中,哪一方不希望取經成功的呢?自然是道派。但玉帝是支援取經的,那還有誰呢?只有比玉帝地位還高的三清了。老君費盡全力促成取經,並且派了兩位徒弟進取經隊伍,他肯定希望成功。那就又剩下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了。這兩位天尊肯定不會支援佛派傳經的。為何呢?立場和利益問題。取經成功必然給佛派帶來發展,發展成什麼樣?不得而知,但大唐這塊蛋糕就這麼大,佛派發展必然壓縮道派實力,這是作為道派最高領導人不希望看到的。

這個觀點一提出來,就會引出更多的問題。祝守一這裡來一一解答。

兩位天尊是道派最高者,是西遊記最強的存在之一,既然不支援取經,為何不直接正面阻止?原因有三。

取經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嚴格意義來說,取經是李世民為了自己的私慾,派遣唐僧到西天,幫自己取回大乘佛經。並不是佛教去到大唐傳播大乘佛經,去發展自己實力。這兩者有嚴格意義上的區別。作為道派領導人,不好正面阻擋這件事情。這也是觀音在大唐兩年半,佈置眾多,改變李世民世界觀,再出來講大乘佛法的原因。

佛派自身實力不夠。在西遊記的世界,佛派是除了道派之外的第二大勢力,即使這樣,佛派的實力也並不強大。最高領導人的如來,是五老的實力,和道派的三清中間還隔著四帝呢,和道派比起來還是不夠看。兩位天尊沒必要正面針對佛派的一次行動。

而即使取經行動成功了,佛派會有怎麼樣的發展,不好說。畢竟大唐還是崇尚道派的,說不定取回大乘佛經,李世民做完水陸法會,不再看重佛派了呢。兩位天尊沒必要去針對一次,即使是成功,效果會怎麼樣都不知道的行動。

沙僧背後的勢力是兩位天尊麼?是的。除了立場相同外,還有以下原因。

首先沙僧不是玉帝的親信,冊封時卻做了玉帝貼身侍衛。前面我們講過,老君的面子也就給豬八戒謀了個天蓬元帥。而捲簾大將是玉帝的貼身侍衛,對玉帝的言行舉止都瞭如指掌,位置特殊,除了兩位天尊,沒人有這個能力。

然後在流沙河吃掉九世取經人,而佛派卻不敢動沙僧。佛派敢在蟠桃會上堵南天門,卻不敢動阻礙傳經的沙僧,說明他背後的勢力比玉帝要強。

緊接著是兩位天尊架空了玉帝的權利,需要人來監視玉帝的言行。沙僧就是兩位天尊派在玉帝身邊,監視言行的臥底。

沙僧的背後勢力是兩位天尊,為何玉帝還要將其貶下凡,還要利劍穿心?

玉帝被兩位天尊架空權利,為了奪回對天庭的控制權,利用孫悟空背鍋,實施蟠桃計劃。在之後的蟠桃會上,玉帝沒有請佛派的文殊普賢之類,想殺雞敬候,向各路神仙施壓,可是雞沒殺成,還被啄了眼。文殊派獅子精打到南天門,嚇得天兵不敢出門,沒有神仙幫玉帝解圍,預示著蟠桃計劃的失敗。

蟠桃計劃的失敗讓玉帝明白,想從兩位天尊手中奪回權利,只能透過更厲害的手段,無論什麼樣的手段,首先要對兩位天尊保密。但是玉帝的貼身侍衛是兩位天尊的人,所以首先就是要清除他。所謂的打破玻璃盞,只是欲加之罪,就算沙僧沒打破玻璃盞,只是把酒撒了,玉帝也可說有失禮儀,貶下凡間。玉帝選擇在蟠桃會上,當著三清的面將沙僧貶下凡,是對眾仙和兩位天尊表態,不願再受監視和擺佈。包括後來玉帝支援佛派的取經計劃,有自己利益的考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故意和兩位天尊作對。

雖然玉帝將沙僧貶下凡間,卻不敢將其處死。沙僧要是被處死了,為兩位天尊效力的其他神仙怎麼想?天尊連我們的命都保不住?兩位天尊的面子往哪放?兩位天尊絕對不會允許玉帝將沙僧處死。玉帝可以找藉口清除身邊人,表明自己不滿的態度,但還沒膽量去打臉兩位天尊。但僅僅是貶下凡間,怎能消除玉帝的怒火?蟠桃計劃的失敗,佛派堵門丟的臉,眾神不幫的無奈,沙僧多年的臥底,對兩位天尊的不滿,種種怒火都發洩在沙僧身上,“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

沙僧吃掉唐僧前九世,佛派為什麼沒除掉沙僧?

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玉帝當著眾神和三清的面,將沙僧貶下凡。可見沙僧是兩位天尊的人,這件事在天庭不是什麼秘密。佛派肯定知道這層關係。玉帝都不敢處死沙僧,佛派更不敢除掉他。

觀音為何要讓沙僧進取經隊伍?原因有三。

第一點,流沙河是西牛賀州和南贍部洲之間的必經之路。流沙河徑過八百裡,上下千萬裡,繞也繞不過去。觀音看了都說,“取經人濁骨凡胎,如何得渡了。”

第二點,河裡不僅有弱水,還有沙僧這樣的妖怪。過,過不去,除,不敢除。讓他進取經隊伍,可能是最好的處置方法,既不用打打殺殺,又可以讓他幫助渡河,一舉兩得。

第三點,觀音料定了,雖然沙僧是兩位天尊的人,不希望取經成功,但是他不敢正面破壞取經,一些小動作,都在可控範圍之內,破壞不了取經。

沙僧的背後是兩位天尊,又不希望取經成功,他為何不直接殺掉唐僧,或直接破壞取經?畢竟孫悟空不在的時候,沙僧有很多機會直接殺掉唐僧,而他僅僅是做點小動作。

在沒進取經隊伍之前,沙僧還有藉口說自己不認識取經人,對唐僧下死手。在流沙河的第一次相遇,沙僧“徑搶唐僧”可見,他就是這麼做的。一進取經隊伍,他就不敢直接破壞取經。沙僧是個聰明人,他背後確實是兩位天尊,但對天尊而言,自己只是顆棋子,天尊會為了這顆棋子做什麼?說白了,要是沙僧殺掉唐僧,佛派要以欺師滅祖的罪名處死他,兩位天尊會保住自己麼?沙僧肯定考慮過這個問題,而且答案也不難想。玉帝把他貶下天庭,還叫飛劍來穿,兩位天尊也沒為他說話,可見自己這顆棋子在兩位天尊手裡價值幾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讓沙僧進取經隊伍,是佛派的無奈之舉。

因此沙僧在取經隊伍裡面的位置就很尷尬,要是幫助取經隊伍,怎麼和兩位天尊交代?要是破壞取經,佛派追究責任,誰能保住自己?所以他只能什麼都不做,任由事態發展。取經成功,佛派不會責怪自己沒出力,對兩位天尊也有交代,說沒機會,況且兩位天尊也不是很在意這次取經活動。取經失敗了,那是取經隊伍自己的問題,追究責任也追不到他身上,兩位天尊更不會責怪自己。

這才是沙僧不為取經出力,在取經隊伍分崩離析時不說話,經常陷唐僧於危險境地而不管的根本原因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手術檯簽到,醫術震驚全世界!我從火影開始傳播黑暗完美世界之光明仙帝截教少教主假面騎士之慶賀就能變強三國影片君:開局盤點十大猛將!大秦祝巫師諸天投影,開局盤點十大裝逼人物從黑光病毒打穿世界神詭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