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亦正亦邪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那麼阿一,我在這裡是有個問題想問你的。”

這裡陳教授突然發問是讓祝守一沒想到的。因為祝守一一直覺得陳教授問的問題都是極富深意的。

畢竟祝守一始終覺得一點,那就是陳楚是他們這些人裡最聰明的人。

而就是這樣的陳楚如若問出來的問題肯定是有深意的。所以祝守一對於陳楚的問題是絲毫不敢懈怠。

“我想知道如來是怎樣的一個存在?是正還是邪。”

這個問題在祝守一看來的確也很有深意。

不過也不是不能回答的。

在《西遊記》中如來作為佛家現任最高頭目,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的完成了歷史重任,重新改寫了《西遊記》中的勢力範圍和利益劃分格局,雖為一代明主,但偶有欺詐腹黑之舉,紅與黑皆存,正義與黑暗矛盾一體,天使與惡魔並舉一例,至於露出翅膀還是獠牙則取決於時勢需要,此所謂“胡蘿蔔加大棒”也。

有人就有社會,有社會人才能生存,那般必是無處躲藏的,縱有萬般法力,在涉及生存發展的核心問題也難逃天地人寰之框架。所以如何在框架之內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是考驗各方利益的終極試金石.

所以如來佛祖也是複雜的、綜合的、多面的,具體來說就是:

如來佛祖的矛盾,光明正大與厚黑奸佞的兩面性

一、戰略定力:堅持東擴基本點不動搖

作為《西遊記》中的主線任務的西天取經,在如來佛祖的推動下終於成行,雖然是建立在利益交換妥協的基礎上的,但最終還是達成了佛家的戰略目的。不得不說如來佛祖的戰略定力和長遠眼光確實在西遊中是鶴立雞群的存在,佛家勢力雖小但是卻有著戰略主動,玉帝和老君都相對被動配合應對的角色,能夠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同時還要排除自家反對派的干擾,外界妖魔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順利完成取經任務,如來佛祖居功至偉。

雖偶有縱妖為患、假話真說的私心,但終究瑕不掩瑜,是西遊中極少有神仙政治家。

在華夏歷史中存在很多如來式的領袖,亦或者說很多帝王將相均有著如來的內在配置:既可以分解成奇謀大略的正道分母,也可組成爾虞我詐的陰謀分子,運籌帷幄之間抽絲剝繭,撥開山雲見月明,在欺詐陰謀裹挾中行正大陽謀之道。試問唐宗宋祖,漢皇明帝哪個開國中興之君不是從血雨腥風中艱難跋涉而成,哪個沒用過雞鳴狗盜之徒做狼狽逃脫之舉?華夏歷史上最舒服的盛世皇帝乾隆也是仰仗雍正帝的殘酷改革帶來的福廕罷了。

二、對外宣傳:半真半假忽悠矇蔽拉攏盟友

如來佛祖不光是戰略眼光獨到,說話的藝術也是爐火純青,可謂是見人說人話,見鬼道鬼語的極致。

對四大部洲我們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與佛家沒有利害衝突的,例如東勝神洲和北俱蘆洲;另一類是和佛家有著深刻的利益糾葛的,例如西牛賀洲和南膳部洲。對前者評價比較客觀,對後者則是以己方利益為出點,必有偏頗。

先說前一類,東勝神洲距離佛祖大本營天竺國太過遙遠,中間隔著南膳部洲,佛祖實在是鞭長莫及。北俱蘆洲居住的都是妖魔鬼怪,人跡罕至無享供奉,才有後文玉帝敕令真武大帝蕩魔除妖,“盂蘭盆會”之時尚未開闢。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與自己沒有利益衝突則會公平公正,因此這兩個部洲的評價是相對客觀公正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說後一種,西牛賀洲是佛祖大本營所在地,自然是要大誇而特誇,要為自己對外擴張找到道德制高點和法理依據,打著“揍你是為你好”的旗子去殺人放火才行。但是西牛賀洲真的像佛祖說的那麼好嗎?非也。

原文第九十一回:

那和尚合掌道:“我這裡向善的人,看經唸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託生。”

一群天竺國的和尚做夢都想投胎去大唐,可見實際上西牛賀洲真實的狀況。固國不以山河之險,域民不以封疆之利,百姓一個個的都想逃亡,還能誇誇其談西牛賀洲如何“養氣潛靈”、“人人固壽”,簡直是厚顏無恥。

最後是南膳部洲,其中裡就坐落著《西遊記》中最強大富庶的國家:李唐王朝,在《西遊記》中借用了這個華夏歷史上封建制度最高峰的超級大國,也是佛祖東擴的終點站。但是我們看佛祖是怎麼評價的她的:

“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看到佛祖的話語技巧了吧,先說你有毛病,再說我這有藥,你才能乖乖掏錢。這不和本山大叔的《賣車》一個套路嘛,你不跺麻了怎麼賣車?同樣的道理,不說你“是非惡海”怎麼賣你經文?但是在取經的途中唐僧師徒但凡表明自己是“東土大唐而來”,沿途人馬如何反應:寶象國君臣稱“上邦人物,禮樂雍容如此!”;烏雞國國王稱“師父”;祭賽國王稱“聖僧”;朱紫國稱“神僧”等不一而足,皆視大唐為上邦貴國,國王見面都要禮讓三分。

此與佛祖所說大相徑庭,人人都羨慕怎麼會是“是非惡海”?佛祖的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其本質就是為推銷真經,爭取天界集團對取經的支援,進而推動取經落地。至於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只要目的達到了管那麼多幹嘛?

說到底在華夏文化中,所謂信仰就是個遮掩的面子,實質的裡子就是了更享受地生活,只要生活更爽信啥都無所謂,神仙、妖怪和凡人都是一樣的。

三、服從大局:半睜半閉假寐有效控制矛盾

前文我們分析過了佛家內部的三股派別: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燃燈古佛在西遊中存在感太低,基本都是以學術交流(講經論道)和參加蟠桃會等形式出現,但是在第九十八回確是大大的露了一回臉:派白雄使者提示唐僧空白經文一事。在這裡是如來先賣個破綻,既是要傳經那肯定不能取走空白經文,必是有後招來挽救,但是此時燃燈古佛捷足先登未經請示私自行動,陷如來於不義。雖然如來嘴裡輕描淡寫的說著“經不能輕傳”,但是心裡一定是一萬個草泥馬飛過。

同時為未來佛的彌勒佛也給如來佛祖出了道小難題:讓自己童子黃袍怪假設小雷音寺。假立小雷音寺,看似較小但是性質惡劣,彌勒佛手下以取經設難的名義“另立朝廷”,這還了得,這就是彌勒佛挑明了要和如來分立了。上述兩種行為如來佛祖竟然未有任何反應,是如來不知道嗎?絕不可能!若是假立小雷音寺是如來疏忽大意,那麼空白經文事發如來一定是洞若觀火,但是為什麼如來按兵不動?正是為了取經大業的戰略考慮,也就是一切為了主要矛盾讓路,先保證取經東擴的戰略任務順利完成,那點兒小動作的回頭再說。

如果現在挑明了現在佛和未來佛的衝突,取經怎能完成?如同敘利亞內戰,誰還去關心百姓死活吶?所以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了取經大業,佛祖也不得不假裝看不見而忍讓三分。

四、評定職稱:大公有私至允至當

若只說如來佛祖腹黑算計,還真是冤死他了,如來在關鍵問題上的乾綱獨斷,特別是在取經功成名就之後師徒四人職位配置的問題上,斟酌拿捏得至允至當,公平合理,體現出如來高超的領導藝術。

旃檀功德佛:功德無量。

原文最後第一百回:

“今喜皈依,秉我加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我:

唐僧為旃檀功德佛,旃檀本意原為一種帶有香味的樹木,現考證通常被認為是檀香樹,常被用作佛像或者焚香使用。而佛家焚香進貢被認為是佛家信徒增加功德的一種方法,因此旃檀功德佛就是功德無量的意思。唐僧作為如來的二弟子,其輩分可以說是三佛之下,萬佛之上,這次又是取經團隊的精神領袖,使得佛家勢力一路順利東擴,極大地提升了佛家的生存狀態和天界威望,資格老功勞大確理應授佛。唐僧的位置有點類似於漢初蕭何、明初李善長,雖不是衝鋒陷陣,但是坐鎮中央便能穩住陣腳,所以劉邦稱帝後封蕭何:

“酇侯”,其所食城邑最多。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唐三藏。此次取經佛祖費盡心機掃清取經障礙,搭建東擴平臺,於公推動佛家擴張,於私安排親徒上任,可謂公私兼顧。但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在金蟬子未成取經大業之前,並未有佛家任何職位,可以看到佛祖更多的考慮是賢能而非唯親。

鬥戰勝佛:打架先鋒官。

如果說唐僧是整個團隊的精神領袖,則悟空是武值擔當,一路上降妖除魔以至於可以總結成“兩個凡是”:凡是悟空參加的劫難最終都贏了,凡是悟空空位的武鬥都輸了(後文詳細分析)。鬥戰勝佛的意思就是“首戰用我,用我必勝”、“老子打架從來沒輸過”:一方面肯定了悟空在取經團隊中的主要作用,另一方面也給了悟空和唐僧一樣的職稱“佛”,但排名在旃檀功德佛之後,是“佛”裡的最後一位。作為西遊記裡的絕對主角,從生下來就沒有消停過的,偷蟠桃盜金丹亂蟠桃會,哪一條都夠死十萬八千次,能評上“佛”也是悟空最好的歸宿,畢竟當年大哥牛魔王被迫皈依後大機率只是個坐騎的命,而悟空已然是個主子了。

淨壇使者:吃光喝淨的兜底。

八戒,曾經的天蓬元帥,天庭海軍總司令,最後淪落到一個“使者”的地步,雖然勉強是“菩薩”的職稱,但是相比天庭時期確實寒酸了很多。但是就客觀來說,就取經的貢獻而言,淨壇使者的封號確實是公平恰當的。

我們簡單分析下:就武力而言,八戒是二號位,打架三平六敗一勝,敗多勝少;就日常工作而言,主事挑擔負重之責(八戒挑擔子,而非悟淨),但多有埋怨偷懶,苦勞大於功勞;雖有高光時刻,但與日常挑撥離間功過相抵,不予表彰。

總體來說,八戒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做苦力上,功勞和他挑撥離間的負能量可以相抵,佛祖給了一個“使者”是很合理的,要是評上“佛”那則很難服眾(悟空和三藏難以接受)。關鍵是佛祖給的這個使者是吃飯用的,“淨壇”的意思就是吃光喝淨,職位不高卻是很適合八戒,畢竟八戒的肚量兩石乾飯也不叫事兒。所以你看佛祖領導的方式很細膩,職稱要公正服眾,但職務內容就得因人而異,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金身羅漢:和事佬

關於悟淨的梗有一個想必大家都聽過,說沙和尚只會三句話:

“大師兄,師傅被妖精抓走了”,“二師兄,師傅被妖精抓走了”,“師傅,咱們都被妖精抓走了”。

說實話悟淨在《西遊中》算是最沒存在感的,但是這個團隊又少不了他,平常負責給唐僧牽馬,順便打打輔助,主職則是和事佬。團隊中如是沒有悟淨則寸步難行:唐僧對悟空心存戒備,悟空看不上八戒,八戒精於挑撥唐僧和悟空矛盾,若是沒悟淨從中周旋那麼沒進西牛賀洲就得散了夥。這一點如來佛祖看得很清楚,所以對不求有功只求解脫萬劍穿心之苦的捲簾大將來說,最後給一個“金身羅漢”的職稱,也是對悟淨的一種解脫,畢竟在流沙河的日子真的不是人過的。

“人性是什麼,人性就是神性和獸性的結合,神性代表絕對的理性,獸性則是絕對感性,而人恰好是中間的那個。”

佛祖被刻畫的立體豐滿,有血有肉,不似那個只會發號施令的玉帝般面無表情高高在上。

其實《西遊中》任何神的身份都能在現實社會中找到對應的事物,玉帝不過是皇帝之流、佛祖不過是內閣首輔之類,老君不過是外戚內侍之派,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既是人類那必然理性和感性並存,才有社會生活的複雜與深刻而至不可預測,而這才是《西遊記》的真正意義。

這也是祝守一覺得,這並不能用正派和反派來區分。

第兩百零一章 亦正亦邪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手術檯簽到,醫術震驚全世界!我從火影開始傳播黑暗完美世界之光明仙帝截教少教主假面騎士之慶賀就能變強三國影片君:開局盤點十大猛將!大秦祝巫師諸天投影,開局盤點十大裝逼人物從黑光病毒打穿世界神詭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