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三家遊戲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這個時候,阿九倒是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構想,那就是讓不喜歡陰謀論的祝守一來說一說他個人的無厘頭陰謀論。

這點祝守一覺得很有趣就是了。

那麼祝守一在這裡就開始“陰謀論”一波吧哈哈哈!

那麼這裡祝守一就說一說關於西遊裡面的玉帝吧。

西遊裡看似孫悟空拆了玉皇大帝的臺,讓玉皇大帝很沒面子,可實際上這場戲是玉皇大帝驚心安排的。相傳玉皇大帝有許多化身,例如真武大帝就是玉皇大帝化身之一,那麼還有一個真相就是,其實玉皇大帝就是孫悟空。

玉皇大帝利用自己的力量分身入天產靈石中變成了孫悟空,其目的是要透過孫悟空擾亂天宮,從中找出不肯為他忠心辦事的神仙,加以控制。這是玉皇大帝為了中央集權採取的制衡手段,看似如來佛祖被玉皇大帝請來降妖,實則玉皇大帝是想藉機調走如來佛祖,好藉此拉攏西天諸菩薩。金蟬子就是受玉皇大帝拉攏,被如來佛祖發現才貶入輪迴。玉皇大帝派他取經,其實就是想把佛教文化佔為己有,變成漢傳佛教,剝奪如來佛祖的信仰力。

請看玉皇大帝真面目。

如果你以為以上分析就是玉皇大帝陰謀的全部,你就耐腐啦。玉皇大帝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他存在於始劫之先,本體是三清祖氣,而太上老君以一氣化為三,其實天界的至尊神本該是太上老君,但太上老君秉承著無為思想,不做統治之事,故而分一化身為玉皇大帝。

其實天界中那位太上老君也不是全部,太上老君就是道本身,並沒有人格化形象,他分出的八十一個化身,有道德天尊、老子、元始天尊、真武大帝、盤古、廣成子等等,可知這些都是神界的強者,卻也僅僅是道的化身。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庭也好,三清尊神也罷,黃帝之師廣成子,聖人李耳,都不過是太上老君力量的一部分,其中也包括孫悟空。太上老君用他的意志維持著宇宙的平衡,傳遞真道的真理。

《西遊記》中玉皇大帝派兵圍剿孫悟空,太上老君偷襲孫悟空,又用丹爐煉製孫悟空,卻輕易讓孫悟空逃走,再到後來孫悟空請真武大帝助陣,都不過是自導自演的一場戲。

我們已經詳細分析過西遊伊始世界政治戰略局勢:東勝神洲為玉帝實控地域,佛道宗教勢力難以染指,同時取經需要玉帝的配合,此處高捧東勝神洲,目的在於給玉帝戴高帽換取取經的政治支援;南膳部洲是西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大唐的所在地,也是佛家覬覦的寶地,佛家故意貶低以確立道德制高點,製造取經的理由;西牛賀洲雖屬於名義上的佛教的勢力範圍,但是難以實控,佛家需要透過取經穩住西牛賀洲自己的基本盤;北俱蘆洲全屬妖魔鬼怪,人跡罕至,儒釋道三家均難以實控,與佛家的利益毫不相關,評價較為客觀。

但是隨著取經的不斷推進,三大勢力取經幕後的行動也在進行,導致世界的局勢也在不斷的變動。第三十二回,悟空無意間透露世界面臨之大變局:

行者道:“若是天魔,解與玉帝;若是土魔,解與土府。西方的歸佛,東方的歸聖。北方的解與真武,南方的解與火德。是蛟精解與海主,是鬼祟解與閻王,各有地頭方向。”

除了傳統天魔土魔,蛟精鬼祟等各式妖魔鬼怪的處置許可權依舊由玉帝條線直屬管轄外,最主要的是“西方的歸佛,東方的歸聖。北方的解與真武,南方的解與火德”,這也就是說在取經之時各方勢力基本上已經重新將世界劃分了一圈:西牛賀洲的事情主要歸佛祖主要管轄;東勝神洲由玉帝直管;北俱蘆洲的事情由真武大帝處置;南膳部洲以玉帝嫡系火德星君管理。其中在北俱蘆洲這個如來口中“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流.無多作踐”的地方由真武大帝接管,在第六十六回真武大帝在後來也說出了他去北方的真相。

真武大帝說北俱蘆洲掃蕩妖魔鬼怪就是玉帝派我去的。玉帝之所以要掃蕩北俱蘆洲,目的有三:一是要徹底剷除凡間妖精對天界的威脅,杜絕七大妖王聚首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二是“東邊不亮西方亮”,只有清掃北俱蘆洲才能將天界的利益觸手深入其中,透過開闢新的根據地來抵消因佛家東擴而造成的損失;三是平衡佛道利益,選定道家的真武大帝來去執行掃蕩任務,就是為了在北俱蘆洲培育道家勢力,把西牛賀洲讓給了佛家,就需要把北俱蘆洲交換給道家,以平衡兩方的利益。

也就是說在悟空被鎮壓這500年內,天界秩序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西牛賀洲這個原來由佛家名義上的地盤,要透過取經完成實質上的控盤,道家則開闢了北俱蘆洲的一個新的道家根據地,而玉帝則繼續穩穩掌握天魔土魔、蛟精鬼祟等直屬條線管理的許可權並其餘三大洲的世俗化管理權,玉帝依舊穩坐高位,無只不過是道佛兩家的利益局勢、力量對比有所變化而已。

二、妖和神的根本利益衝突

人類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壓榨利益交換史,就是“吃人”的歷史,在《西遊記》中,“人”也不過是一種社會資源,和山珍海味、珍奇異獸一樣都是任由上級階層所任由取用的一種資源,如同人參之於山民,麋鹿之於獵戶一樣,凡人看萬物皆可用,神妖見人屬全是物,與交梨火棗無異也,當小說照進現實莫過於此。

(一)妖魔真·吃。

說到吃人,需要注意此是妖和神兩界對立的引爆點,其實質是對“人”這種資源的使用方法的不同導致不可調和的利益矛盾。妖精對“人”就是一個字:吃,滿足口腹之慾而已,《西遊記》中妖魔鬼怪吃人是基本操作,除了耳熟能詳獅駝嶺三妖的肉山屍海和悟淨項上九顆取經人頭之外,就連八戒和悟空在做妖精時也是早吃不誤。

在原文第八回,豬剛鬣遇到觀音組建取經團隊時說:

“在此日久年深,沒有個贍身的勾當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去也!去也!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甚麼二罪,三罪,千罪,萬罪!”

就連悟空也明吃過人肉。第二十七回:

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

悟空說的很直白從怎麼抓到怎吃都很詳盡,這色誘這一招不就是《倩女幽魂》中聶小倩的本事麼?像悟空八戒這樣落草為寇的尚且要享受人肉一番,那些土生土長的妖怪更是要大快朵頤了。

(二)神仙“吃人”:只要供奉。

而天界則需要凡人提供的供奉、神祇、廟堂來供養山神土地等基層神仙體系,順便為玉帝老君等提供奢侈品資源。換句話說人間的供奉直接決定了天界神仙的生活品質。

原文第六回觀音舉薦二郎真君:

甚至玉帝等頂級神仙也要享受人間煙火。第八十七回:

玉帝道:“那廝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監觀萬天,浮游三界,駕至他方,見那上官正不仁,將齋天素供,推倒餵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於披香殿內。”

玉帝為此還專罰鳳仙郡三年無雨以立天威。妖需要吃人來保證自己的生存,而天界則需要凡人供奉以維持整個神仙體系。妖吃的人越多,天界得到的供奉就越少,神仙體系也就越不穩定,所以妖神兩界的對立是基於經濟基礎導致的必然結果,經濟基礎之所在則上層建築絕不能改變。天界對妖精的態度一貫都是無理由打殺(除非你有極高仙緣能夠“招安”),此舉完全是基於物種利益之別,而非好與壞、

善與惡、正與邪的分別,即便是確保車遲國風調雨順的虎鹿羊三力大師也是該死的,就算是殺人越貨理應萬死的逆子草寇(第五十六回)也是不能殺的。正是有這些惡人才會有更多的人來供奉佛祖以求庇護,但是妖精吃人卻直接削弱了天界的的影響和控制力,自然是不能饒命。從根本上說西遊世界中的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不是客觀的公平公正,而是基於天界利益所做出的價值判斷,這就是《西遊記》深層次反映的正邪取向的問題:神妖對立並不是正義與否,而是利益取向的區別。

三、神仙也並非全知全能。

在《西遊記》當中,神仙並未像我們想象的一樣全知全能,神仙也有自己未知不解,無能為力之事,也正是在這個前提之下,才有動力推動事情的發展形成世間之變數,才有了西遊世界中萬事萬物的蓬勃與發展,否則所有都在神仙預知控制之中,則結果早已註定,起因則無關重要了,那也就沒必要推動取經之事了。

孫悟空出生之際,驚動天庭,但身為天地共主之玉帝居然不知其然,並派出千里眼、順風耳二神去打探訊息,回來得報。若玉帝全知全能,何必又派千里眼順風耳前去打探呢?

而且該文當中還透露了一個訊息,也就是悟空的出生只有天庭內部人知道(輕描淡寫的“不足為異”,沒人把悟空當回事),也就是說當時第一時間得知悟空出生之時只有玉帝,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並不知情。但是由於老君與玉帝的****的體制,再加之老君好廣授仙緣訪寶求物的個性為後來點化悟空埋下了伏筆(後文詳細分析)。但可以確定的是此佛祖此時還對此事一無所知,畢竟那時對西牛賀洲佛祖還並不能有效控制,東勝神洲就更是鞭長莫及了。

其實神仙並非全知全能這個事情,其實很好理解,不光是小說設定如此,而且也是邏輯形成的必然之意。這個命題就是著名的“上帝悖論”:

文藝復興時期,教廷依舊揚言“上帝萬能論”,但是有位學者提出“讓上帝造一塊自己也搬不動的石頭”,短短數語卻致羅馬教廷於死地。

甚至早在公元6世紀時,偽狄奧尼修斯就指出了“全能悖論”以及《使徒行傳》中辯論上帝是否能夠“否定自己”等,後續托馬斯·阿奎那對於全能悖論提出過一個更深刻的問題,即“上帝能否創造一個內角和不是180°的三角形“,與上述“上帝悖論”如出一轍。所以從邏輯的角度講,從推動整個西遊世界的故事情節的發展角度講,神仙必然是必然不是全知全能的。那神仙既不是全知全能,又何以區別於三界之內的繁生大眾呢?

其主要的區別則在於掌握了資源的多或寡:

凡間百姓妖魔所掌握的資源無非是養家餬口之糧蛋肉蔬之類,用以維持是僅有的溫飽生存而已;帝王將相則可坐擁富貴榮華,錦衣玉食之流,此生無憂矣;但這些相比於神仙,甚至高等級的神仙可以享用天地形成的至上法寶,享受吸天地精華之人參金丹蟠桃之類,以至可使自己長生不老,而凡間的資源則不可能達到如此之地步。所以福祿壽三仙才說自己是“神仙之宗”,做神仙的目的就是無限的“福祿壽”之資源,其所處的平臺不一樣所獲得的資源豈能是同一個數量級能夠比擬的?一顆蟠桃,豈是人間所有的繁榮富貴所能想象的?

四、契約精神和道德

在西遊世界中可以大致將主要構成分成三種:神仙類、凡間人類和妖魔類,這三者之間相互牽制,制約共生的關係構成了主要的政治生態。凡人是神仙妖怪的連接點,凡人因怕妖而奉神,妖魔吃人飽腹,神仙拿人的供奉而保人殺妖,天下生物萬萬千千皆可修煉以致妖魔獵殺不絕,此種鬥而不破,和而不決的迴圈才是西遊世界的主旋律。

在西遊記的世界當中,契約精神多限於本利益集團內部治理的約束,比如儒釋道三家共同劃定取經之後的世界利益格局,妖魔佔山劃區分治的割據體系,凡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等等。但是契約精神存在的基礎就是實力的保障和利益的交換,沒有實力做後盾,沒有“保護費”的繳納就不會有穩定的“契約”關係,從這個角度講車遲國虎鹿羊三力大仙純屬找死,白骨夫人也是死得其所,這屬於真·螳臂當車之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鬥爭的地位要凌駕於契約之上,契約是也是權力鬥爭和妥協的結果,而並非基於天然的條文約束力。在古代社會中國和西方雖然都有契約精神的名號,但是大家其實都不把它太當回事兒,直到西方文藝復興之後才真正緩慢艱難的將契約精神融入社會的土壤之中。在王朝只有權力才能有保障,有權則傾覆朝野雞犬升天,明王振、魏忠賢之流均屬此;沒權則身敗名裂九族俱滅,方孝孺、張居正都在此列,政治鬥爭才是古代許多歷史事件背後的最終邏輯。

所以看《西遊記》不能以當今之小資眼界去觀瞄,否則只見樹木而迷失於茫茫森林,而應站在時代的執行背景之下去審視宏觀格局,把握主要政治意圖之下再去以上帝視角審視所有行動之軌跡,才能有所收穫。

舉典型的例子,作為悟空本質上不是一個精於鬥爭,精於算計的角色,他對於整個世界的認識,尤其是大背景認識不甚到位,所以做出了一些在他認為看來是很合理的(打殺凡人蟊賊之類)但在佛家看來卻是難以接受的事情,因為悟空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對錯分明,而上級領導的佛家則關心的是局面和結果,沒有對錯,只有利益與否,只能說悟空不懂或不願懂儒釋道三家的遊戲罷了。

第兩百零三章 三家遊戲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手術檯簽到,醫術震驚全世界!我從火影開始傳播黑暗完美世界之光明仙帝截教少教主假面騎士之慶賀就能變強三國影片君:開局盤點十大猛將!大秦祝巫師諸天投影,開局盤點十大裝逼人物從黑光病毒打穿世界神詭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