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扮豬吃老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翌日。

劉海留在酒店,遠端操控指揮林氏資本團隊進行股份減持。

林凡帶著張晨光,去拜訪了漢能投資的CEO陳宏。

漢能投資做得很不錯,在舊金山、京城、魔都都有分部。

恰好陳宏人在魔都,他盛情地接待了林凡。

在陳宏的辦公室裡品著茶,林凡打量了豪華的辦公室幾眼,笑說:“這做投行業務的就是不一樣,辦公室很不錯。”

陳宏擺擺手,“沒有沒有,在你老弟面前,我還擺什麼譜啊。

我們哪能叫投行?頂多就叫中介,金融中介。

華爾街的那幾家,才能稱作投行。

受限於國內監管原因,我們根本沒法發展成大型投行,業務全部被券商攬去了。”

林凡搖頭失笑,“高盛、摩根士丹利這些公司,也不是一朝一夕發展起來,都是經歷過幾十年的發展壯大,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漢能投資,以後也是可以買一張券商牌照來自己做嘛。”

陳宏搖頭,“承攬、承做、承銷,每一步都是需要很多資源的,你懂的吧?

我前年才回國,之前一直在美國,在國內的證券市場,幾乎不認識什麼人。”

林凡微笑地點了點頭。

高盛、摩根士丹利這些華爾街投行,在美國地位是非常高的。

而國內的投行,僅僅只是券商下面的一個部門。

陳宏他們這種投行,地位還要更低一些,不過有一個美稱,叫精品投行。

同時又叫financialadvisor,簡稱FA,中文譯名叫財務顧問。

“我在美國創立了一家名為林氏資本的公司,旗下有對沖基金、VC基金,未來可能還會有PE基金、房地產基金等等。”

林凡每報出一個詞,陳宏眼睛就亮一下。

兩個大男人,林凡被這種飢渴的眼神看得有些心裡發毛,怪彆扭的。

“你們現在AUM是多少?”陳宏眼神熱切的問道。

AUM就是資產管理規模,主要適用於衡量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投資銀行、商業銀行或金融控股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的規模。

AUM越大,說明其行業地位越高。

林凡澹澹道,“兩支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加起來,大概一億美元出頭吧!”

其實立春和立夏基金,初始資金只有五千多萬美元,但是炒股有浮盈,基金的淨資產已經超過一億美金了。

聽到這,陳宏剛亮起來的目光,很快又暗澹了下去。

不過他是人精,意識到這很不禮貌,馬上就調整了過來,微笑說道:“也很不錯了,基金這邊應該剛起步吧?一億人民幣也還是很不錯了。

不瞞你說,現在國內幾千萬人民幣規模的基金遍地走,都還處於萌芽期,很正常。

等第一期基金成績出來以後,下面幾期基金就好募集了。”

林凡笑著提醒了一句:“其實不是人民幣,貨幣單位是美元。”

陳宏正在喝茶,聽到林凡這句,一激動,直接被茶水給嗆住了,連連咳嗽起來。

見陳宏被水嗆住了,林凡趕緊幫忙拍了拍後背。

陳宏臉漲得通紅,咳嗽了幾聲,氣終於理順了。

他問道:“咳咳,原來是一億美元啊?我還以為是人民幣。林氏資本實力雄厚啊。”

林凡隨後解釋一下,不過沒有細說,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是林氏集團注資,一番操作之後變成了一億美金。

有些時候,林凡不會全部把底交出去,不過該表現出來的實力,那還是要展露一下肌肉的。

不然讓小瞧了,那就不是林凡的作風了。

而且,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

瞭解完事情的原委後,陳宏笑著點評了一句,沒有顯得太過驚訝。

他是第一位把公司帶上納斯達克的中國留學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

林氏資本這點資產管理規模,在他眼裡,其實並不算什麼。

原先他還以為林凡募資就是一億美金起步,所以才有幾分驚訝。

陳宏問道:“你們對沖基金主要是什麼策略?”

林凡澹澹道,“股票多頭。”

陳宏心裡有數了,繼續問道:“只投資美股市場,還是全球市場?”

林凡回答道,“自然是全球,而且重倉中概股。”

陳宏笑了笑,“那好,以後有中概股定向增發、協議轉讓的生意,我聯絡你。”

林凡笑著說:“哈哈,那太感謝陳總了,我們目前正缺乏這方面的資源。”

陳宏擺擺手道,“沒事,大家都是朋友,屬於互幫互助。”

接著,陳宏又問起了立春基金的事情,當聽到林凡主要做天使投資的時候。

他皺起了眉頭,嘆了口氣,“早期專案融資金額太少了,說實話,我們都沒怎麼接這類業務。

而且國內創投市場才起步不久,做融資中介,市場太小了,都不夠維持公司正常運營,所以現在我們還附帶著做直投。

說直白一點,可能直投業務都要多過財務顧問業務。”

林凡點頭微笑,他聽出了對方很多的心酸和無奈。

FA本質上是介於創業者與投資機構之間的第三方,面向雙方提供投融資的撮合服務。

不僅限於私募融資服務,還包括合併收購、戰略重組、IPO、定向增發等方面。

不同的FA機構,偏重方向不同。

在早期專案中,FA機構的佣金通常是融資金額的3%-5%,後期的專案融資金額較大,佣金比例也會適當調低。

目前FA很不好做,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創投市場還不繁榮。

創業者少,投資機構少,連帶著這條產業鏈上生存的FA也很稀少,業務慘澹。

陳宏口中的“直投”,就是扮演VC的角色。

FA做大後,一般都會成立自己的基金,去投資自己發現的好的專案,既可以締結和創業者更深的關係,也能往產業鏈更上游發展,攫取更大的利益。

陳宏很有錢,畢竟帶領公司上過市,上來就玩起了直投。

一般的FA可沒法做直投,因為沒錢,玩不起。

嚴格意義來說,FA是個拼人脈資源、拼關係的行業。

不賣任何金融產品,賣的是服務。

FA行業未來還得慘澹好多年,直到移動網際網路創業浪潮爆發,市場上熱錢變多,整個行業才會迎來真正的大發展。

一二十個人的FA小團隊,一年時間,幫助幾十位創業者募集上百億元的股權融資款,能從中抽成一兩億的佣金。

這個行業,比VC、PE強的地方就是來錢快,融資一到位,創業者就付款給FA。

而VC、PE起碼等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迎來公司上市,拿退出分紅。

所以,早期的時候,林凡都沒辦法去做,一直都在國外佈置,現在國內有機會了,那當然要回來了。

林凡大致瞭解了漢能投資的發展情況後,笑著說道:“目前,林氏資本主要做天使投資,但也並不是說,就不投其他中後期的專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要專案合適,管它什麼輪次,我們都會投。”

陳宏笑著說:“你這個打法,怎麼說呢,稍微還是有些怪異的。

你們基金規模不大,我建議還是把早期投資做好,做出那麼一兩個標杆專案。

有標杆專案在手,以後募資也好募集一些。

等後面幾期基金規模做大了,再往中、後期專案延伸也不遲。

當然了,這只是我的一個建議,不一定絕對正確。”

林凡點點頭,知道對方這是老成之言,但這並不適合林氏資本。

因為臨時資本,別的沒有,錢多的是。

不想讓陳宏把他當成一個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的人,於是林凡又講道:“其實立春基金第一期,全是我個人出資的。

我未來想把這支基金,打造成一支早期的機構化基金。

但打造過程中,我也不想錯過一些中、後期的好專案。

所以沒有太墨守成規,而且林氏資本不缺錢。”

“除了立春基金,我個人還投資了幾個天使專案,目前持倉估值加起來也有兩三千萬美元。”

林凡繼續道:“如果這幾個專案成功退出,應該還會繼續往立春基金追加資金。”

陳宏心裡大致有數了,笑著說:“林總,我看你對投資很有興趣啊,而且投資成績都還不錯。

你看你,搞對沖基金也賺幾千萬美元,個人天使投資的幾個專案還都進入了下一輪融資。”

林凡笑著謙虛了幾句,他今天過來就是亮亮實力的,所以沒做太多保留。

“陳總,你們最近有沒有找到什麼好的專案?有的話,可以推薦給我。”

陳宏心中一動,立馬明白了對方的用意,這麼多家底不是白亮的,這是要讓自己亮家底啊?

“我這裡倒是有一個專案,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投?”

陳宏收起了笑容,一臉嚴肅的說道:“它有四個特點,投資大、風險大、回報高、回報快。”

林凡頓時來了興趣,“後三個特點我都能接受,就是不知道這投資大,指多大?

一個億以內,應該都沒什麼問題!

當然了,得是人民幣!”

FA行業其實就是拉皮條的,林凡最初打算到漢能投資這裡碰碰運氣,看看有什麼好專案。

他沒抱太大希望,但聽陳宏這口氣,貌似有大魚。

陳宏起身,在辦公室裡翻箱倒櫃了一陣。

很快,他找出來了一疊檔案,扔在了茶几上,笑著說:“你自己看看吧,可操作性很強,就是風險不小。

你先看吧,看完了,我給你解釋風險點在於哪?”

林凡點點頭,拿起檔案,仔細看了起來。

檔案首頁寫著大大的目錄:《框架傳媒B輪融資計劃書》。

框架傳媒成立於1999年,是國內領先的電梯平面廣告服務商……

林凡仔細閱讀了計劃書中的內容,大概提煉出了幾條關鍵資訊。

框架傳媒成立很早,享受到了行業發展紅利,在03年之前,發展一路順暢。

但因為行業進入門檻低,使得電梯平面廣告不斷湧入新的競爭者,市場迅速成為一片“紅海”。

行業競爭一激烈,價格戰就成為了常規使用武器。

這樣導致市場越打越亂,行業也越來越無秩序,利潤也越來越薄,各地的廣告公司面臨生存難的困境。

框架傳媒也面臨著發展放緩的難題,急需尋找突破口。

這個時候,框架傳媒受到分成傳媒的液晶屏廣告成功的啟發,要實現電梯內廣告“差異化”競爭,從靜態到動態廣告的轉變。

於是在2003年,框架傳媒發起A輪融資,募集近2000萬元,啟動了液晶屏廣告專案。

但非常遺憾,液晶屏廣告業務沒有做起來,原來的鏡框業務也無暇顧及,市場迅速被競爭對手蠶食。

內憂外患之下,這家公司發起了B輪融資。

公司04年營收預估為4000萬元,淨利潤預估約800萬元。

仔細翻閱完檔案,林凡看了看落款日期,2004年11月。

距離今天都過去了將近三個月了。

把檔案放在一旁,林凡澹澹問道:“這都過去三個月了,還沒融資成功?”

陳宏笑著說:“當然不是,已經融資成功了,你猜猜多少估值?”

林凡皺眉,“按十倍市盈率計算,至少得七八千萬元人民幣吧?”

陳宏哈哈大笑道:“如果他們的業務保持很良好的增速,別說十倍市盈率了,就是二十倍也可以給予。

但很可惜,當時框架傳媒找到我們時,他們的廣告市場份額在不斷萎縮。

液晶屏廣告被分眾傳媒、聚眾傳媒碾壓,鏡框平面廣告被其他對手蠶食。

經過談判,我們以投前估值2000萬元的價格,向框架傳媒注資1500萬元人民幣,拿走了43%的股份。

這1500萬元中,我們出資了1000萬元,IDG出資了500萬元。”

林凡不說話。

很趁火打劫有沒有?

但資本幹的就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活!

錦上添花的時候,估值肯定高出天際,是資本求創始人。

雪中送炭,則反過來,估值往死裡壓。

一家年淨利潤近800萬元的廣告公司,僅僅2000萬元投前估值就打發了。

一方面,能看出漢能投資、IDG都是心狠手黑的傢伙;

另外一方面,也能看出框架傳媒當時的情況有多糟糕,這種融資條件都能答應。

“你們都投了,找我幹嘛?投個B+輪嗎?”

聽林凡語氣,陳宏覺得對方有些不爽,可能是沒看上這個專案,也有可能是覺得漢能沒有早點通知他。

陳宏和林凡是在去年華源科技協會年會上認識的,還一起喝過酒,認識也大半年了。

要說關係多深,那談不上。

不過,陳宏是個聰明人,很委婉的說道:“唉,林總,不是我不通知你,當時我都不知道你創辦了林氏資本。

而且你一直在美國,我以為你的發展重心會放在美國。

IDG的合夥人王功權,跟我還有譚智都是朋友,所以最終就找到了他們。

譚智,是漢能投資的合夥人、董事總經理、也是TOM集團高級顧問。

目前他被我們委派到了框架傳媒,擔任公司的董事長,負責操刀框架傳媒的改造計劃。”

一邊說,陳宏一邊不動聲色地觀察林凡的神色。

但林凡神色如常,陳宏一點發現都沒有,暗罵真是一隻小狐狸。

“林總,你覺得怎麼樣?我們兩家機構,上個月才把股權投資款交割掉。

林氏資本這個時候追加投資,來得剛剛好。”

林凡點點頭,“好,我想一想。”

陳宏也不去打擾林凡,就安靜的在一旁等候。

林凡在使勁兒回憶,沒聽說過框架傳媒這麼一號公司啊?

說到電梯裡面搞廣告,那最為著名的,無疑是分眾傳媒、聚眾傳媒,未來還有一個新潮傳媒。

框架傳媒也進軍了液晶屏廣告,但看計劃書裡介紹,失敗了。

失敗也很正常。

分眾傳媒太強大了,江南春在創辦分眾傳媒以前,就擁有一家叫永怡的傳統廣告公司,並且做到了1.5億人民幣的年營收。

真計較起來,江南春才是人生開了掛的人,21歲大三的時候就透過廣告代理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

然後在2003年把永怡公司更名為分眾傳媒,開啟人生新篇章。

林凡曾經考慮過投資分眾傳媒,但根本投不起,人家03年A輪融資時,就接受了軟銀中國的千萬級美金注資。

他現在想的是,要不要投資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框架傳媒?

都沒聽說過,大機率是死在了創業半道上吧?

不過他也沒有貿然下決定,而是問道:“現在投B+輪,估值按多少來?”

陳宏以為林凡想通了,笑著說道:“我們投資協議是在去年11月份簽訂的,然後譚智就加入框架傳媒,出任董事長,負責公司的改造。

現在已經三個月了,跟之前相比,公司有了一定的改觀。

你如果有進一步瞭解的興趣,我把譚智叫過來,由他跟你談談。”

林凡點頭,“好,叫過來一起聊聊吧!”

陳宏掏出手機,開始給譚智打電話。

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一個穿著西裝,兩鬢斑白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林先生,你好,我是譚智,目前擔任框架傳媒的董事長。

你想瞭解哪方面的情況,都可以直接提出來。”

譚智一邊和林凡熱情的握手說話,一邊也在打量這個比他小了三十歲的年輕人。

林凡看著這位因為兩鬢斑白,相貌清癯,更顯儒雅氣質的大叔。

越看越熟悉……

感覺快要想起來的時候,陳宏插了一句:“林總,你怎麼了?你跟譚智之前認識嗎?”

得了,被陳宏這一打岔,林凡又給忘了。

“不認識,只是我看譚總很有氣質,不像是一位商人,更像是一位外交官,或者說節目主持人。”

林凡的話,讓譚智忍不住笑了笑,“夏總,你過獎了,我都五十歲了,還有什麼氣質。

倒是你英姿勃發,銳氣遠勝丁三石、陳天橋之輩,讓人看了不得不感嘆,江山代有才人出,中華無處不英才。”

林凡笑得嘴都要裂到後腦勺了,會夸人,就再多誇幾句。

“林總,你還真說對了,譚智算是我們那代留學生中,年輕時候最受女生喜歡的一個。”

譚智攤攤手,幽默的說道:“現在不也一樣受中年婦女歡迎嗎?”

陳宏點點頭,“對對,要搞定女士,還得派你出場才行。”

林凡陪著輕笑了幾聲,沒想到兩人都這把歲數了,還這樣老不正經。

“林總,我們兩個每次見面,就愛開幾句玩笑,倒是讓你見笑了。”

陳宏指著譚智,介紹道:“這傢伙年輕時候沒做過外交官,但是在外經貿部擔任過計算機中心處長,當時才三十歲出頭吧!

還幹過幾年官商,出國做了幾年生意。

當過官的人,身上自然有一股子氣質,跟咱們平頭老百姓不一樣。”

陳宏一邊招呼林凡就座,一邊吐槽合夥人。

“他在UT斯達康幹過幾年,後來又去擔任了微軟中國副總經理,再後來又去了8848,擔任了他們的CEO……”

林凡問道:“8848?”

“對,就是那個電子商務網站。”

陳宏說出這句話後,注意到林凡突然笑了,笑得很是莫名其妙。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老衲要還俗第二部修仙十萬年才發現新手村是禁地掠奪諸天萬界直播鑑寶:寶友,這塊玉可不興戴至尊透視兵王合道我的急診夜班能變動世界線薩滿秘境公爵從放羊開始進化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