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虞王殿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些傢伙們,還真的挺有錢的。”

大賬內,朱英笑著對葉月清說道。

此刻,縣城裡旳宴會已然是結束,關於宴會的內容,結束後半個時辰內,就已經全部彙報到了朱英這裡。

“東家,袁家和周家在汝陽這邊根深蒂固,即便經歷過元朝紛亂,但終究是大姓,底蘊還是有的。”

葉月清回道。

朱英點點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過單單兩家就出了價值三萬白銀的東西,這還是讓朱英有些意外。

即便不是世家,單單宗族裡的積蓄,也不可小瞧。

“三萬白銀呀,這可不是寶鈔,差不多就是三萬石的糧食,早前汝陽這般,袁週二家也沒少賑災,竟還能有這麼多底子。”

朱英有些感嘆的說道。

葉月清眼中閃過一道銳利的光芒,沉聲回道:“好的,東家。”

朱英一愣,而後馬上反應過來。

好個錘子好呢,我說啥了?你就好。

頗有些無語,朱英知道這是葉月清誤會了。

現在的葉月清,看似有些柔弱,實則手裡可是見過血的。

前段時候收拾那些黑心商人,可是讓群英商會大賺一筆,所以葉月清還以為,東家也是想把這些人給抄了去。

“別多想,現在咱們不是以前了,要轉變一下思路,不能按照曾經的方式去做。”

“袁週二家是有些積蓄,但這都是正常留存下來的,在當地的名聲,也是很不錯。”

朱英解釋著說道。

現在的地主階級,可是大明的最為根深的擁護者,要是在這年頭搞什麼土改,均分田產,那無疑等於自掘墳墓。

大明一千四百二十七個縣,大部分的知縣,都是屬於地主階級。

只有他們的強力擁護,才是大明穩定不亂的基礎。

貧民雖然是大明最大範圍的組成,但在這個年代連口飽飯都吃不上,多數是沒有話語權的,且因為文盲的關係,極為容易雲從。

“是,東家。”

葉月清立馬端正態度,而後問道;“那該如何處置他們。”

朱英輕輕搖頭,道:“不要用處置這樣的詞,明日一早,讓人通知過去,讓大部分人,都直接過來吧。”

“就說我擺下宴席,請汝陽城內的大戶們,吃席!”

次日正午。

在軍營中的大帳內,以袁知縣為首的十多人,就領命過來參與宴會。

這讓袁知縣都沒想到,自己本來想只是想帶個一兩人,長孫殿下竟然讓把大部分人都帶過來。

並且還親擺上宴席。

一時間,包括袁知縣在內的眾人,皆是感覺到非常的榮幸。

軍營的強大騎兵隊伍,更是讓眾人感受到軍隊的強大,還有長孫殿下的威嚴。

四萬騎兵所帶來的震撼,讓眾人的腦袋幾乎都一片空白。

只是讓眾人感受到奇怪的是,在軍營各處,地面上都撒有大量的白色石灰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進入大帳後,朱英坐在上首,袁知縣等人開始參拜。

然而袁知縣在看到上首的朱英後,整個人都變得極為震撼起來。

“臣袁行舟,拜見長孫殿下。”

袁行舟的語氣中,帶著非常明顯的顫抖,因為他發現,在上首坐著‘長孫殿下’,並非是皇孫朱允炆。

袁行舟曾經有幸到過京師,參與過朱元璋的賜宴。

而在宴會的那天,他是見過太子殿下,以及皇孫朱允炆的。

按照年齡算,皇孫朱允炆此刻也不過只有十四歲,跟上首的完全不是同一人。

且此‘長孫殿下’的面相,讓他更為吃驚,這和他腦海裡的太子殿下,幾乎重合。

難不成,是太子殿下返老還童了?

太子朱標薨逝的訊息,可是昭告了大明各地。

此刻的袁行舟心中,充滿了無數的疑問。

“放肆,長孫殿下乃是陛下冊封虞王。爾乃敢如此冒犯!”

就在袁行舟還在迷惑的時候,站在朱英旁邊的秉筆太監郭忠,對著袁行舟大聲呵斥起來。

按照大明的規矩,朱英是已經被冊封虞王,所以應當稱呼為虞王殿下,這才是正式的官方稱呼。

長孫殿下當然也可以叫,但在京師,‘長孫’這個詞的象徵意義更大。

就像是稱呼朱棣,不叫燕王,稱呼四皇子一般。

郭忠此舉,多少算是吹毛求疵了。

不過朱英卻並沒有開口,顯然這有他授意的意思。

“臣罪過,虞王殿下恕罪。”

本來作揖的袁行舟,立即跪拜在地上,求饒說道。

“不知者無罪,本王的身份,確實知曉的也不多。郭忠,你也不必太過於嚴厲了些,都起來吧。”

朱英笑著說道,語氣溫和,好像剛才的一切,都是郭忠在自作主張一般。

袁行舟聞言,這才緩緩起身,再次作揖之後,才敢入席。

不僅僅是袁行舟迷糊,就連其他如縣丞,主簿,典吏,甚至其他的鄉紳們,也是一腦袋的霧水。

大明什麼時候,出來了一個虞王殿下呢。

要知道如今封王的,一般都是皇子們,而皇子們的冊封,都是要通傳天下的。

不管是哪位皇子的名頭,或許百姓不清楚,但官員們,那可是都要記得明明白白的。

衝撞皇室,這罪名可大可小,追究起來,抄家滅門都能達到。

“殿下,這是汝陽城內,以袁知縣為主的眾人,合計送來的清單。”

入席後,郭忠從懷中掏出本小冊子,正式遞交到朱英手中。

朱英雖然早就知道了清單的內容,還是接過裝模作樣的看了一番。

此事酒水菜餚,被侍從們擺了上來。

下方袁知縣等人個個正襟危坐,目不斜視,等待虞王殿下講話。

“汝陽不愧是自古以來的大縣,即便在戰爭過後,也能快速的恢復,這其中,袁知縣有不小的功勞呀。”

朱英看完後,開口說道。

袁行舟連忙起身,作揖道:“臣惶恐,這些不過是臣份內之責,當不得殿下誇讚。”

“不錯,來,大家共同舉杯,為袁知縣多年辛勤賀。”

朱英端起酒杯,對著眾人說道。

眾人連忙起身,搖搖舉杯,一飲而盡。

袁行舟聽到此番話,心中卻是疙瘩一聲,整個人都不由顫抖了一下。

如今的袁行舟,已然是五十多歲,深諳官場之道。

面對虞王殿下如此抬舉,心下明白後續定然不會好過。

果不其然,接下來,朱英就開始問道:

“現在河南境內,瘟疫過於肆虐,雖然還未抵達汝寧府,但看著形式嚴峻,怕是不久後即將到來。”

“不知袁知縣在對待瘟疫上,可是有什麼舉措。”

朱英聲音平靜的問道,聽不出個中情緒。

袁知縣聞言,知道重頭戲來了,回道:“啟稟虞王殿下,面對瘟疫,臣等人在早前,已然是籌備了大量糧食,供給過去。”

“在關卡處,也是嚴格把守,但凡有瘟疫接近的訊息,必會首先做好準備。不得讓其侵入到汝陽地界來。”

朱英點點頭,道:“在這方面,袁知縣做得很是不錯,完全可以為其他縣城的表率。”

“但是!”

朱英先是認可一番後,話鋒一轉,語氣漸漸轉冷:“為何本王得到訊息,汝陽境內有大量商販。”

“在此天災面前,不僅不幫忙平抑物價,反而囤貨居奇,甚至暗中高價收購瘟疫地區的糧食,這些事情,袁知縣難道不知曉嗎!”

說道後面,朱英的語氣中,斥責的意味已經非常明顯。

未等袁行舟說話,朱英又道:“袁知縣作為汝陽縣內的父母官,難道就是這般看著其他縣城的百姓,苦受煎熬,而沒有絲毫觸動之心?”

袁行舟冷汗都下來了。

他沒有想到,虞王殿下最後發難的方向,竟是在這麼一個地方。

其實商人的囤貨居奇,就整個大明而言,都是普遍的現象。

官府的行為,一般都是直接出糧平抑物價,也不可能將這些商人全部給抓捕起來。

對於哄抬物價,只有在售賣的時候,以極高的價格出售,才會如此。

多數商販,都是囤著不出。

然而,這些囤貨的商人們,多數和地主階級極為密切。

米商大米的主要來源,自然就是從地主這裡出的。

米商本身,也不會進行種植。

面對虞王殿下的責問,袁知縣額頭豆大的汗水滾落,半晌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眼看似乎朱英要直接發難,然而接下來的話,卻讓袁行舟以及其他官員,包括鄉紳大戶在內,都松了一口氣。

“本王相信,諸位的心中,都是裝著百姓的,這件事袁知縣當要引起重視,本王駐紮的這段期間內,希望能看到效果。”

朱英的話,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意思。

但至少眼前的難關算是渡過了。

之所以袁知縣等人對於朱英如此懼怕。

其實這一切還是跟朱英的那些叔叔們,有著很大關係。

皇子們在藩地的行徑,可沒有哪個帶著好名聲的。

欺凌當地官員這種事情,都快形成慣例了。

隨便找個貪汙的罪行,地方官員就承受不住,打殺都是常事。

“好了,其他的事情暫且不提,此次本王召集爾等過來,主要方面還是關於瘟疫的事情。”

“朝廷的昭告,早就發到了爾等的手中,尤其是關於石灰之事。”

“石灰能夠阻擋瘟疫,但是本王看到的,整個汝陽城,似乎對於石灰根本沒有在意,甚至都未有大量採集石灰的舉措。”

“這個事情,袁知縣跟本王說道說道。”

朱英直入主題問道。

有關於石灰防止瘟疫的事情,早在朱英出發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通稟整個河南地界。

袁知縣連忙起身道:“回稟殿下,石灰汝陽城內備貨不多,朝廷告示下來後,臣就已經安排人開始煉製了。”

朱英沉聲說道:“石灰,殺鼠,這兩事刻不容緩。瘟疫無小事,一旦蔓延過來,那可就不僅僅幾條人命的事情。”

“諸位方才進入營內,自當也看到四處都撒有石灰粉。從今日開始,爾等務必全力煉製石灰。”

“一是為防治瘟疫,而是多餘的石灰,都要向瘟疫地區輸送。”

“本王此次受命過來處理瘟疫相關,當容不得半點疏忽。”

朱英說完,微微抬手示意,郭忠立馬安排侍從,將一本本小冊子,送到袁知縣等人的面前。

“諸位好好看看,這是本王定下對瘟疫的防治策略,爾等必須嚴格按照上面的方式進行。”

“三日之內,本王看到具體的成效。”

這個冊子上的內容,就是朱英在路上的時候寫下來的。

其實也沒太多的規矩,都是按照後世的一些注意個人衛生的方法。

還有對於瘟疫的應對手段。

這些冊子,將會在大量印刷後,像瘟疫地區內進傳遞。

其中更是直接指出,這次瘟疫的主要來源,就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

百姓很少洗澡,並不注重個人衛生,大部分身上都有跳蚤。

所以想要防止鼠疫的傳播,衛生是很大的問題。

就比如現在的大營內。

朱英已經安排建立了大量臨時澡堂,對於洗澡,有嚴格的要求。

每過三日,都必須洗澡一次。

且如今,口罩的製作,朱英已經下令開始了。

只是現在製作的口罩雖說和後世的相差不大,但由於是絹布製作而成,無法一次性使用,只能是反覆使用。

臺下眾人,在拿到冊子後,就開始閱讀起來。

朱英注意到,眾人在看到防治手段後,不僅沒有太大的想法,反而有些皺眉。

在眾人看來,這些動作如此繁瑣,實在是沒有必要。

朝廷已經多次宣傳了,但也很難引起地方官員,甚至是百姓的重視。

像在冊子裡要求的,勤洗手,洗澡,洗衣,清理屋內髒亂等事,過於麻煩,會給百姓帶來諸多不便。

朱英見此,並不意外。

別說現在了,就算是前世,全球流行重大瘟疫的時候,哪怕資訊傳播極快,官方不斷宣傳。

但沒到面前的事情,也根本沒啥人在乎。

更別提現在的大明。

還沒被鼠疫侵入的城池,哪怕城內已經開始有鼠疫出現,都沒幾個在乎的。

只有真正收到鼠疫的毒打後,才會明白其中的恐怖。

這也是為什麼朱英要親自過來的最為重要的原因。

現階段對於瘟疫之外的城池,只能加以半強迫的手段,讓百姓們嚴格執行防治條例。

即便這在多數人看來,是浪費勞動力的一種表現。

不過等瘟疫的事情,尤其是瘟疫地區的情況傳播開來後,大家才會知道是誰救了他們的卿卿性命。

宴會過後,袁行舟回到府衙。

大明官員的府衙,後面就是住所,古代衙內的稱呼,也是由此而來。

“周典吏,本官怎麼覺得,虞王這個名諱,好像在不久前,似乎聽說過一般。”

袁行舟皺眉問道。

經過袁知縣這麼一說,周典吏也是面露奇怪之色,回道:“不瞞大人,卑職也覺得熟悉得很。”

“確實是在不久前,聽說過,就是不知道在哪聽的來著。”

兩人仔細回憶一番,卻發現怎麼也想不起來。

良久,兩人這才作罷。

“本官給京師的老師書信一封,或許會知曉一些。”

袁行舟說道。

他的老師正在京師,應當知曉得多一些。

周典吏點點頭,而後笑著說道:“今日聽說溢香園來了個大家,不如大人可否賞光,同去賞悅一番。”

袁行舟聞言,笑容綻放,皺紋都清晰了不少。

到了他這般年紀,勾欄聽曲算是日常享受了。

就在袁行舟開口答應的時候,腦海中忽的一道靈光閃過。

他一下子就想起來了,什麼時候聽說過虞王殿下這等事情。

便就是在聽戲曲的時候。

那還是在一個多月前,皇家孝陵的有關流言,從京師開始,瘋狂向大明周邊蔓延開來。

皇家的事對於天下百姓來說,引發的熱度是爆炸的,且朝堂竟然還沒有禁止的意思。

那可是最好的談資了。

足足經歷了一個多月,熱度才淡下去。

而孝陵的流言中,重點就是跟虞王陵墓有關。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開局:我有無數玄幻世界我真沒想當大網紅啊四合院:截胡婁曉娥情滿四合院之彪悍人生全球塔防之黑暗降臨重生:從模範丈夫開始鬥羅:暴躁武魂,自動升級進化我舉報了諸天萬界我在東京賣斬魄刀御獸:我用讀書學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