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救風塵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140 救風塵

【相信您已經猜到了,這一次要說的文人是關漢卿,一個曲藝界的代表人物。】

【說到這,您一定會記起,在華國輝煌的文化程序中,曾有過一顆叫“元曲”的明珠,記起所謂的元曲四大家,記起《天淨·沙秋思》、《山坡羊·潼關懷古》、《般涉調·高祖還鄉》等散曲代表作。】

【至於戲曲?咿咿呀呀、哼哼唧唧,半天都說不出一句囫圇話,實在是無趣,不關注!】

【但元曲,終歸還是要落在一個“曲”字上,也就是戲曲,否則豈不失了本真?】

【而且,元曲,還真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種無趣而拖沓的陳詞濫調,否則,何敢排在宋詞之後,難道就因為朝代嗎?】

【而要說元曲,自然就逃不過號稱元人第一、四大家之首的關漢卿。】

【今天,咱們就來詳細地說一說關漢卿過往今生,看看他究竟是不是夠資格成為華國十大文人之一。】

【關漢卿,出生地不詳,家庭背景不詳,生平事跡不詳,生卒年亦不詳,妥妥的一個“不詳”之人。】

【您要問為什麼這麼多不詳,似乎跟我們印象中的大文豪的清晰形象不相符,這個鍋就必須由元朝統治者來背了。】

【畢竟,別的名人都是小時候砸過缸、某年某月喝過酒、哪天娶了個小媳婦兒都被記錄的一清二楚,咋到了元朝,這都第一人了還能來了個“不詳”了呢?】

成吉思汗:“鬧呢?都說咱們沒文化,這都出來個大文人了你們居然連記錄一下都不會嗎?”

忽必烈:“我又不會唱曲兒,也不喜歡聽,您讓我記錄啥?”

脫脫:“看我幹嘛?我修的是《宋史》,不負責記錄本朝的事兒啊!”

元順帝鐵鍋:“看我幹哈?我都被朱元璋打成狗了,還唱曲兒?我有病啊?”

【元朝這些人就像是來自東北的虎,做什麼事都是虎了吧唧的,糙得很。】

【你讓信奉馬上打天下馬上坐天下的他們打個仗、打個獵,那是猛的一比,搞藝術、玩文學,不會啊!】

【好在,元人還算是有點自知之明,對不懂不會的事情不指手畫腳。只要你們乖乖的繳稅、不造反,愛誰誰吧!】

【因此,那些仕進無門的漢人讀書人,一窩蜂地都去搞了網文,咳咳,當了編劇、演員,打算當個流量明星啥的。也就有了勾欄瓦肆的蓬勃發展,有了元曲的生存土壤。】

【考科舉沒門路,吟詩作賦沒人看,我搞點藝術創作展現一下才藝,順便掙點錢養家餬口,也算是再就業了吧?】

【由於元人的放養式管理,全國各地的社會經濟狀況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愈式恢復。彼時的大都,雖然還沒有六朝古都那麼古,但也是群英薈萃,吸引了不少眼球,引無數人競“北漂”,關漢卿就是其中一位。】

【當然,關漢卿漂的不是太遠,大概就是郊區的郊區、五環的五環那個距離吧。但京城大,居不易,一個醫戶出身的小年輕,想混出一番名堂著實不易。】

【學人家陽春白雪吧,沒那個人脈;學人家玩帶顏色的段子吧,又覺得有點掉價。】

【那麼,什麼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戲碼呢?】

【吃瓜,必須是吃瓜啊!吃瓜是人類的共性,不分年代、不分種族、不分國度。】

【劇情自然是越狗血越好,越離譜越好。於是,一出《拜月亭》就此上演!】

【說的是,前朝年間,因為動亂,某官家小姐王瑞蘭與家人失散,偶遇貼心的蔣世隆,因蔣世隆的妹妹乳名瑞蓮,而由誤會結識。後來,兩人相知相愛,並一起逃離了落草為寇的結義兄弟陀滿興福。】

【瑞蘭的父親王鎮嫌貧愛富,逼迫二人分離。又恰巧瑞蘭的義妹就是蔣世隆的親妹妹瑞蓮,姑嫂親密,一起拜月祈福。】

【最後,蔣世隆和陀滿興福高中文武狀元,被王鎮招為女婿。世隆與瑞蘭相見,知她情貞,夫妻終於團聚。瑞蓮則與世隆的結義兄弟成婚,雙雙成就一段佳話。】

【眼熟不?】

【官家小姐,落魄書生,嫌貧愛富的家長,高中狀元,夫妻團圓,是不是讓您想到了什麼?】

“這玩意兒是不是有個別名叫《西廂記》?”

“扯呢,都不是一個地方!應該叫《東廂記》才對!”

“今日你看不起我葉辰,明日我……”

“你擱這擱這玩呢?”

“我算是知道了,那些才子佳人戲都是怎麼來的了!”

“關漢卿就這小小法力,豈能降我?”

【如果只是流於俗套,關漢卿也就不是關漢卿了。】

【儘管此時的他,功利心還比較強,對社會的陰暗面認識的也不夠充分,但他已經開始嘗試往深了寫。】

【比如在《拜月亭》的結尾,按說都大團圓了,應該是皆大歡喜才是,但關漢卿用生動的筆觸描述了一個很現實的情況:王瑞蘭責怪蔣世隆得官招親,將她拋撇;蔣世隆責怪瑞蘭食言失節,把他忘懷。】

【雖結局仍然是大團圓,但比起後世那些“從此兩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不知道要高明了多少倍。】

【而讓關漢卿真正聲名鵲起的,是另外一出婚姻愛情劇《救風塵》。請看影片!】

周舍:“酒肉場中三十載,花星整照二十年。一生不識柴米價,只少花錢共酒錢。今日我待娶了宋引章,只看她的媽媽是否允准了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媽媽:“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一個要娶,一個要嫁。只是老身謊徹梢虛,則怕久後受苦。”

宋引章:“不妨事,我一心則待要嫁他。”

安秀實:“屈子投江千古恨,顏回樂道一生貧。當初她要嫁我來,如今卻嫁了周舍。她有個八拜交的姐姐,是趙盻兒。我如今央她勸她一勸。”

趙盼兒:“我想這姻緣匹配,少一時一刻強難為。如何可意,怎的相知?你且坐一坐,我去勸他。勸的省時你休歡喜,勸不省時休煩惱。”

宋引章:“我嫁了安秀才呵,一對兒好打蓮花落?”

趙盼兒:“但娶到他家裡,多無半載週年相擲棄,早努牙突嘴,拳椎腳踢,打的你哭啼啼。久以後你受苦呵,休來告我。”

宋引章:“我便有那該死的罪,我也不來央告你。”

【果然,得到了的就不再珍惜。】

【周舍本性暴露,來到鄭州,讓轎子先行,只因“怕那一般的舍人說周舍娶了宋引章。怕人笑話。”】

【來到家中,宋引章套被子竟然將自己縫在被子裡出不來了(哈哈哈哈,原諒我對這拜金女不厚道地笑幾聲)。周舍便拿棍要打她,打了五十殺威棒,宋引章寫封書信捎去汴梁求救於母親和姐姐。】

【趙盼兒早料到宋引章有今天,恨她不聽自己的話,又可憐她,便準備以自己的姿色引誘周舍,“若是不肯寫休書。我將他掐掐,拈一拈,摟一摟,抱一抱,著那廝通身酥、遍體麻。將他鼻凹兒抹上一塊砂糖,著那廝舔又舔不著,吃又吃不著。”換取休書。】

【趙盼兒由小閒引著來到鄭州周舍的客店。周舍見到趙盼兒,想起當初她的阻撓,欲將其攆走。】

【趙盼兒解釋說當初是自己看上了周舍,可是周舍卻要娶宋引章,自己是嫉妒,今日專程前來想嫁給周舍。周舍聽後,非常高興。趙盼兒提出條件,只要周舍休了宋引章,自己就嫁給他。】

周舍連忙答應,但又一想:“與他一紙休書。那婦人便去了。這女子他可不嫁。不弄的尖擔兩頭脫了。休的容易把這女子搖撼的實著。”

便讓趙盼兒免個誓,趙盼兒應允,趙盼兒用自己的酒、羊和大紅羅慶祝,一句:“周舍。爭甚麼那。你的便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哄的周舍很開心。

【周舍回到家後,立刻寫了休書給宋引章,周舍回到客房,見趙盼兒已走,得知自己上當。途中,趙盼兒將宋引章手中休書換了一份。】

周舍追來:“那裡去。宋引章。你是我的老婆。”

宋引章:“周舍。你與了我休書。趕出我來了。”

周舍奪過宋引章的休書咬碎:“趙盼兒,你也是自己的老婆。”

趙盼兒:“我怎麼是你的老婆。”

【趙盼兒以酒、羊和紅都是自己的脫身,趙盼兒說出周舍毀壞的是假休書。周舍要去告官趙盼兒,幾人前去見官,趙盼兒反告周舍強佔有夫之婦,丈夫是安秀才,並出示周舍所寫休書,周舍受杖六十,宋引章和安秀實夫妻團圓。】

【一場尖銳緊張的衝突,便在樂觀明朗的氣氛中結束。】

【在關漢卿的筆下,趙盼兒仗義拯救宋引章的一幕,是頗有英豪之氣的。】

【在《救風塵》中,他實際上意識到,在現實生活中,最有效的抵抗厄運的辦法,是自己人救自己人。】

【正如第二折〔醋葫蘆〕中,趙盼兒在得悉宋引章備受周舍的摧殘時,捫心自問:“你做的個見死不救,可不羞殺這桃園中殺白馬、宰烏牛?”】

【關漢卿透過《救風塵》一劇表明:英豪就在自己人中間!】

【《望江亭》中的譚記兒,和趙盼兒一樣具有臨危不亂、在談笑間令窮兇極惡之徒乖乖就範的智慧和膽略。】

【《金線池》中的杜蕊娘愛上書生韓輔臣,不料鴇母從中作梗,散佈流言,挑撥杜、韓關係不和。】

【蕊娘心性高潔,聽韓輔臣說“又纏上一個粉頭”,深感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受到很大的傷害,便決絕地嘲諷韓輔臣:“咱本是潑賤娼優,怎嫁得你俊俏儒流!”】

【關漢卿讓他們得到美好的結局,是希望現實中備受欺凌的廣大女性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其間體現出關漢卿對女性命運的人道關懷,並且帶有幾許浪漫的情調。】

【這一組形象的塑造,反映出關漢卿對社會問題特別是女性問題多方面的關注和思考,人物形象不可謂不飽滿,情節不可謂不曲折動人,思想性不可謂不深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貧僧真是來化緣的大千永鑑九叔世界苟道人從拯救金克絲開始的雙城之戰從雙城之戰闖入英雄聯盟咱有夢三國攤牌了我是路明非維度入侵之恐龍紀元末世之溫情詭秘:秩序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