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燃眉之急 錦州兵將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遼餉的事,外面怎麼看?”

對著自己的首輔,崇禎直接談到了正題,並沒有拐彎抹角。

“河南賊亂軍情緊急,攘外必先安內,滅奴先滅寇,分撥遼餉以平內賊,事在必先。朝野內外,也都知此乃不得已之計,故眾臣並無異議。”

周延儒的話半真半假,朝野上下是知道分遼餉平內亂乃不得已之策,但卻不是一異議也沒有。別的不,且這些rì子來,科道監察官員們就上了不下三十道奏疏,都是要朝廷不分遼餉的,可無一例外,這些奏疏都被周延儒授意通政司壓下了。即便有幾疏入了大內,也被崇禎自己刻意忽略了。

“朕也是迫於無奈,才用此下策,待河南捷報傳來,遼餉還是專用的好。”

崇禎嘆了口氣,若是有銀子,他何苦要拆東牆補西牆。苦笑一聲,突然朝前走了幾步,壓低聲音對周延儒道:“若朕調遼軍入關平亂,首輔以為可行否?”

“這...”

周延儒微一沉吟,頭道:“爾今國家多事,既要安內,又要攘外,流賊與東虜都是國家心腹大患,然當此風雨飄搖之計,二者不可同時用兵,必擇一者全力對付。可是國家歷年用兵,元氣損傷很大,如無必勝把握,還是以持滿不發為上策。”

周延儒一番話完,崇禎卻是沒有聽明白,這首輔是同意調遼軍入關,還是不同意呢?

他尚年輕,ìng子較急,因此有些不快的看了眼周延儒,悶聲道:“首輔不妨得明白些。朕也知道使將士以弱敵強,暴骨沙場,不惟有損國家元氣,可是朕心雖不忍,卻更不忍見祖宗基業毀於朕手。此間只有朕與首輔二人,朕虛心求教,望首輔能誠心以告。”

崇禎這般話,周延儒知道這關是避不過了,側臉往屏風後看了一眼,轉過頭來,終是道:“皇上是堯舜之君,仁德被於草木,愛將士猶如赤子。以今rì形勢而言,既要內剿流賊,又要外抗東虜,兵力財力兩困,都不好辦。以眼下形勢而言,東虜方在錦州吃了敗仗,短期內定無力南犯,可是反觀我方,卻也是慘勝。祖大壽遼軍全軍覆沒,關門、薊鎮之兵又葬於淩河,寧錦一線,我可用之兵實不足五千之數,且兵疲將勞,若冒然抽兵入關,則寧錦無疑空城一座。要是東虜探知虛實,大兵壓境,臣恐怕...”到這,周延儒沒有再下去,而是有所擔心的看著崇禎。

“照首輔這般,遼兵是一兵一卒都不可入關了?”周延儒的話讓崇禎有些失望,可是他也知道周延儒的是實情,錦州大捷確是一場慘勝,東虜固然元氣大傷,可是大明也同樣是舉步維艱,根本掙扎不得半分。

“倒也不是不可抽遼兵,若是...若是...”周延儒心中猶豫,但見皇上為無兵平亂苦惱,想到若是自己所倡能夠成功,則可解君王大憂,定國家千秋,不由鼓起勇氣道:“若是議和可以成功,則盡調遼軍入關也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議和?”崇禎吃了一驚,睜大眼睛看著周延儒。

趙全也是吃了一驚,張大嘴巴呆呆的望著周延儒。屏風後,隱約有個身形微一顫動,但很快又平靜下去。

周延儒卻是很鎮定,迎著崇禎的目光毫無半分羞愧與尷尬之sè。

半響,崇禎幽幽的了句:“若是議和,外朝可有意見?”

周延儒坦然道:“此臣私下所思,外朝並無他人知道。”

聽了周延儒的回答,崇禎有放心了,與建奴議和之事,他也確是想過,去年太僕寺少卿張chūn就給他上過一疏,提的就是議和的種種好處,當時看了,也是心中頗動。

奈何東虜兵強,大明兵弱,一方攻勢,一方守勢,且明軍逢戰必輸,金軍氣焰囂張,哪裡有議和的半分出路。再加上時西北民亂尚未蔓延,故滿朝上下均未想過與東虜議和,反倒極力主戰。

情形如同當年英宗被俘,朝野仍主戰一般。自太祖立國起,二百年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似乎已成國家定例。對外族,戰便戰到底,不和親、不議和,朝中上下皆以主戰為榮。在此大勢下,崇禎也不敢冒天下之大韙,開啟與東虜議和之門。

可是任誰也沒有想到,本只是西北一處的民亂,竟然在短短兩年間蔓延開來,賊亂更是波及到了中原,已經動搖國家根基。再加上兩年前東虜入寇關內,京畿淪陷,待建奴出關後,留給崇禎的是一堆爛得不能再爛的攤子,當真是愁得他茶飯不思。

內外交困之下,崇禎的心思也開始發生動搖,他覺得,若是能和東虜議和,爾後集中jīng力鎮壓賊亂,似乎也不是不可走的路。

但是,東虜能與我大明議和嗎?

不知為何,崇禎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兩年前被他所殺的袁崇煥,當年袁崇煥不正是因為私下與東虜議和被自己斬殺的嗎?

如今自己要與東虜議和,東虜肯嗎?

“東虜可願與我議和?”崇禎有些擔心。

周延儒很是肯定道:“袁崇煥在時,便有傳聞東虜yù與我大明議和,可見東虜一直以來便有與我大明議和之意。今時今rì,臣更是認為,東虜肯定比我大明還急於議和!”

崇禎嘴巴微張:“首輔何以如此肯定?”

周延儒道:“東虜乃蕃外蠻族,行徑與強盜無疑,並無大志。兵強馬壯之時,自然強盜行ìng,所貪更多。以前我大明屢戰他不過,其心必大,所求更多。不過錦州一戰,東虜遭受重創,已經領教我大明厲害,哪裡還敢再逞強。加之關外這兩年雨水不調,物產不豐,故臣以為,議和對我也好,對他東虜也好,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是再打下去,只能是兩敗俱傷。”

崇禎聽後,也以為是,但仍是為難道:“真要議和,朕豈不是成了偏安的趙構,留下千古罵名?”

見皇上對議和動心,只是擔心罵名,周延儒忙慷慨道:“自古以來,未有內亂不止而能對外取勝者。故yù攘外,必先安內,此一定不移之理。今rì國家處境雖然危急萬狀,但究竟非南宋偏安局面可比。

東虜雖迭次人塞,sāo擾畿輔,然東起遼海,西至大同,雄關重鎮,均在我手。故為國家打算,莫如對東虜施以羈摩之策,拖延時rì,而對內一鼓剿火關中之賊,然後迫賊首俯首就範;如其仍懷異志,思yù一逞,亦不難次第剿除。

一旦國家無內顧之憂,陛下即可以整軍經武,對東虜大張撻伐,以雪今rì之恥,永絕邊境之患,諒彼蕞爾邦,偏處一隅,何能與大朝抗衡!”

聞言,崇禎有些激動道:“朕亦深知yù攘外必先安內,嗯,議和雖會為朕留下罵名,但對國家卻是利處多多。若真如首輔所言,則朕他rì必親率大軍出關伐奴!”

周延儒忙跪下道:“皇上英明!”

不過崇禎還是有些不放心,聲囑咐周延儒道:“此事要迅速進行,切不可使外廷百官知道,緻密議未成,先遭物議。”

周延儒忙答應:“臣知道。”

“倘若撫事成功,國家即可無東顧之憂,朕可立即抽調關外遼軍和宣大勁旅,全力剿賊,剋期蕩平內亂。”

想到議和成功給自己和國家帶來的好處,崇禎心緒不由波濤洶湧,遲遲不能平靜。

周延儒也是躊躇滿志,志得意滿,一臉笑容。

君臣二人就這麼高興的對望著,許是感受到皇上心中此時的高興,便是趙全也是識趣的露出笑容,傻傻的望著。

一會,崇禎卻是想起一個迫在眉睫的大事,那便是高起潛所調遼兵入關之事。

議和雖好,可總須時rì,那孔賊卻是沒有給大明時間。要不能儘快調遼兵入關,孔賊之亂不得真和西北民亂一樣,成星火燎原之勢,一發不可收拾了。

“議和的事,首輔要儘快去辦。但是朕眼下卻是急著要調遼兵入關。首輔當知道,朱大典的京營敗了,孔賊已殺往青州,若再無勁旅前去平定,朕只怕山東和登萊被孔賊荼毒。”崇禎的語氣有些焦急。

不想,周延儒此時卻一也沒有為難之sè,也沒有些什麼空話,而是胸有成竹道:“據臣所知,孔賊所部不過兩三千遼兵,其餘多是裹挾之眾,不堪一擊。皇上根本不必擔心孔賊之亂,眼下要解燃眉之急,倒是有一支現成兵馬可用。”

“噢?首輔指的是?”崇禎有些糊塗,不明白周延儒指的是哪支兵馬。

周延儒笑道:“皇上忘了錦州獻捷的兵馬了嗎?他們可是就在通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網遊之超級炮灰網遊之百獸之王天才棄少赤唐阿薇末世之無限兌換劍道獨神修真位面商鋪重臨修仙路八零後神魔天使
作者傲骨鐵心其他書
大人,得加錢 大流寇 司禮監 惡奴 閹黨 東廠 漢兒不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