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可不用 亦不可重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天子將自己比做漢武時的膘騎大將軍霍去病,可是厚贊了,施大勇哪裡敢當,忙跪地拜道:“皇上言重了,忠君報國,殺敵建功,此乃臣子本份,又如何敢比肩於膘騎將軍。臣慚愧,臣唯願能為大明一馬前卒,為皇上,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矣!”

聽了這話,崇禎不由動容,帝心甚慰,望著一臉懇切的施大勇,當真是喜之不盡。

“愛卿錦州重創東虜,取得斬首六千有餘的大捷,此戰乃遼事以來我大明取得的最大勝利,其功堪巨。朕聞知捷報飛至,當真是心cháo澎湃,久久不能自己。十數年來,遼事屢戰屢敗,朝中人人膽寒,錦州一戰,振奮人心,從此也叫東虜知道,我大明並非魚肉,他東虜也不是刀俎!有你們輔佐朕,給朕三年時間,朕一定親率大軍出關討伐東虜!”

崇禎越越是激動,昂首東北,豪氣沖天。

的確,錦州大捷帶給這年輕天子太多的底氣,太多的自豪。

王承恩不失時機的道:“皇上聖君在位,東虜跳梁醜,他rì必被我大朝天軍蕩平,灰飛煙滅,不存於世!”

施大勇心中一動,也要開口附和,但話到嘴邊,卻變成了:“臣以為東虜雖有錦州一敗,但元氣尚存,短期內我大明仍是耐他無何。”

“噢?”聞言,崇禎扭過頭來,卻沒有不滿,而是饒有興趣的問道:“愛卿何出此言?”

“皇上,東虜自老奴起兵以來,已歷十餘年。在此期間,我大明與之交戰,多處下風,喪師失地,一退再退。雖錦州一戰,斬首東虜兵馬近萬,但依臣之見,東虜主力尚存,又有蒙古諸部附敵,兵鋒之強,仍叫人難櫻其鋒。

反觀我大明,大凌河一戰,關門軍力盡喪。建奴攻打錦州,臣費盡心思,只聚集數千殘兵。不瞞皇上,若不是錦州城牆高大,守具犀利,臣便是有再大的本事,也萬萬難以守住。

故單從兵力而言,我大明此時仍不具蕩平東虜實力,一切還需從長計議。”

施大勇實話實,沒有任何浮誇,更沒有任何自吹,在他看來,以現在大明的軍力要想徹底擊敗滿洲,根本沒有可能。

句不好聽的,要是洪太現在再派軍來打錦州,他施大勇只能帶著部下灰溜溜的逃往寧遠,甚至一路潰逃到山海關。無別的原因,只因他根本沒有和八旗主力正面較量的實力,也再沒有保衛錦州的條件。

錦州一戰,東虜固然受了重創,可他施大勇也好不到哪裡去。其部松山兵陣亡也近三分之一,把能動的全加起來,施大勇手中現在的可用之兵也只兩千左右。便是把左良玉的兵和錦州的那些團練、衛所兵全加起來,也不足四千人。而守城的器械差不多全用光了,這便意味著東虜大軍若是再來,施大勇只能靠著這四千人在城頭打肉搏戰。相對於東虜的數萬大軍而言,區區四千兵實在是少得可憐,能支援一天,就算僥倖了。

因此,熟知自家實情的施大勇沒有崇禎皇帝這般自信,三年出關討伐建奴,這未免太不現實了。

皇帝要三年出關討伐東虜,做臣子的卻短期內不可能,試問,做皇帝的顏面何存?

可是崇禎卻是依然沒有不快,而是定睛看著施大勇,緩緩道:“那麼依愛卿之見,朕需要多少時rì方能一舉蕩平東虜?”

施大勇斬釘截鐵道:“以臣之見,朝廷若要一舉蕩平東虜,怕還需十年。”

“十年?”崇禎眉頭一皺,十年對他來,太長了。

不想施大勇又道:“十年也是臣之樂觀估計,恐怕還遠不止十年。”

聞言,崇禎臉sè一黯,微一沉吟,有些不甘道:“東虜族,兵不過十萬,民不過數十萬,為何如此難平?”

施大勇想了想,奏道:“只因我大明失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崇禎一怔,“何謂天時?”

“天時者,風調雨順也。皇上,如今不止關內,關外也是大災災不斷,風不調雨不順,物產不豐,遼西之土,難養大軍。軍餉、糧餉皆要從關內調遠,所費甚多,而每每徵餉,勢必加重民間負擔,激起民變。民變一起,朝廷便需派兵鎮壓,如此更加重朝廷和百姓負擔。試問,如此內部不寧之形下,關外又如何能整兵經武,與東虜決戰?”

“不錯,確是如此。”崇禎心下同意施大勇的辭,自他登基以來,大明這天就沒好過,僅是戶部每年上報的災情便多達上百起,比之以前,可是多了不能再多。

“天時如是,又何謂地利?”

“地利者,我大明也不具備。東虜佔地千里,其軍多為騎兵,可從南北兩面進攻我大明,我軍地只能處處防守,兵力分散,不能集中使用,此正犯了兵家大忌。建奴只需集兵攻我一,則我防線盡棄,一個不慎,便是京畿告急。而且建奴來去自如,我軍根本無法野戰對敵,更不能攔截,故而,毫無地利可言。”

“人和者,意何指?”

“人和者,乃兵不專不jīng之意。”

“詳細些。”

“臣意指將領不齊心,臨陣關頭,多棄友軍不顧,置大軍慘敗。臣以為,團結才有力量,只有上下齊心,才能共渡難關,取得成功。然縱觀遼事,每每大戰,總是敗在自家軍將,每思及此,臣就不勝心痛。”

“唉。”

施大勇所之事,崇禎也深知,尤其祖大壽在時那幫遼軍將領,當真是每戰都在拖自家後腿,可是偏偏他這皇帝卻拿他們沒有辦法,事後還得好言安慰,不敢治罪於他們。可以,施大勇這番話直指崇禎心底之痛,讓他不由長嘆了口氣。

崇禎嘆了口氣,施大勇心下也嘆了口氣,後金兵雖不過十萬,但都是驍勇善戰之兵,依大明現在的國力,要想短期內一舉蕩平東虜,只怕是痴人夢。而大明現在受冰河天災影響,國力直線下降,難以負擔大規模戰事。再加上奴酋洪太實是不世出的梟雄,要想滅他,難啊。

最迫在眉睫的,卻是無兵。寧錦空虛異常,可戰之兵竟然只是施大勇部下這兩千兵,可想而知,大明在關外的焦困已到了何種地步。

“照愛卿所,朕豈不是要等上十幾年才能親率大軍出關征討東虜?”年輕的天子心下暗自著急。

施大勇沒有正面回答崇禎,而是道:“臣以為攘外必先安內,內部不平,難以攘外。東虜狡猾,恐我大明內部不寧正中其下懷,在外部略施壓力,即可亂我方針。屆時,內外兼顧,難以並重,顧一頭失一頭,兩相都亂...”

話未完,崇禎忽然揚手打斷了他,頭道:“愛卿所言,朕早已考慮,朕想著...”正著,卻突然停了下來,表情有些複雜。

施大勇不知崇禎為何突然不話,王承恩卻是知道,抬眼瞄了一眼崇禎,迅速又低下頭去。

藉著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失語後,崇禎嘉勉道:“愛卿立下大功,可有什麼要求向朝廷提出的,但凡朕能滿足,必使愛卿滿意。”

施大勇搖了搖頭,道:“皇上,臣沒有什麼要求,也沒有什麼可要求的。臣只願為皇上永守遼東,不使東虜再荼毒我大明子民。”

施大勇終是向崇禎提出了他的要求,便是讓他能夠如祖大壽一般鎮守遼東,最好是永駐錦州,如此,他便有了自己的地盤,更可名正言順的接管祖大壽留下的財富。當然,最重要的是,如崇禎準了他的請求,他便可借勢留下丘禾嘉,不使朝廷將他調走。

有遼東巡撫的全力支持,施大勇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錦州有所做為。再不濟,也能替大明擋住滿洲的鐵騎。

聽了施大勇的請求,崇禎不感意外,但是卻沒有當場答應於他,而是道:“愛卿居功不傲,願為朕守遼東,確是難得!”稍頓,又感慨道:“自遼東事急以來,朕未嘗遇到如愛卿這般忠勇臣子,今rì得見愛卿,朕心甚悅。愛卿可先退下,待朕與朝臣議後,再答覆愛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謝皇上!”

沒有等到崇禎的當場答覆,施大勇略有失望,但聖命不可違,當下與蔣曹二人又跪下行禮,恭身向殿外退去。

待三人退下後,崇禎忽然臉sè一緊,吩咐王承恩:“叫曹化淳派人到錦州詳查,朕要知道這施大勇所是否屬實。”

怎麼,皇爺還是不信?

王承恩心中一凜,低聲應了:“是,皇爺。”

崇禎沒有離去的意思,雙手負在身後,視線在這平臺四周掃來掃去。王承恩摸不透皇帝的心思,大著膽子上前輕聲問道:“恕老奴多嘴,不知皇爺打算如何安排這施大勇?”

“嗯?”崇禎扭頭不快的看了一眼王承恩,後者脖子一涼,知道犯忌了。

看著跟隨自己多年的老奴有所害怕,崇禎沒再難為他,而是淡淡道:“此人不可不用,卻亦不可重用。”

完,轉身徑直離去,留下一頭霧水的王承恩,何為不可不用,亦不可重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7號基地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網遊之超級炮灰網遊之百獸之王天才棄少赤唐阿薇末世之無限兌換劍道獨神修真位面商鋪重臨修仙路八零後神魔天使
作者傲骨鐵心其他書
大人,得加錢 大流寇 司禮監 惡奴 閹黨 東廠 漢兒不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