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裂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陸建軍也是一頭霧水,對陸澤的提議,實在不能理解。

“包子店才開兩個縣而已,我和你媽能跑的過來,用不著招聘專職管理人員吧?”陸建軍沒把話說死,因為他瞭解兒子的能耐,絕不會無的放失。

“老爸,老媽,我沒開玩笑。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人才也是需要提前準備的,不然遲早會把自己累死。

招聘專職管理人員,就是為包子店的下一步計劃,做準備。”陸澤解釋說。

徐芳萍不解地問道:“下一步還要什麼計劃?反正家裡有車了,回頭就算是再去別的縣繼續開分店,我和你爸也跑得過來啊。”

“老媽,賺錢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

我可不想看你們為了賺錢,把自己身體搞垮了。再說做生意,也有做生意的方法。不是一味地節省,就是對的。”對老媽勤儉持家的心理,陸澤只能好言相勸。

陸建軍是明白人,畢竟做生意,兒子比他們兩口子要懂得多,乾脆先聽聽兒子怎麼想的。

“兒子,你先把計劃好好講講。至於要不要招人,看你說的有沒有道理再定。”

徐芳萍聽丈夫這麼一說,也就不再插話了。

“老爸,老媽,你們去川東縣開店多久?從包子店正式開業起,滿打滿算還不到20天。現在生意,就已經趨於穩定了。

有了這次經驗,這種模式再複製去其它的縣城,週期只會更加短。接下來,去開拓其它縣城市場,必須要招聘人手才行。

不然只靠你們兩個人,就算跑斷腿,又能跑幾個縣呢?隨著開拓的縣城越多,管理難度也會上升。

咱們再不能按照家庭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來運營了。各種工作,都必須要有專人管理。

專門負責財務的,專門負責招聘和培訓員工的,專門負責考察市場租賃門店的,專門負責包子店日常銷售運營管理的。

這些管理人員,都要開始招聘起來。咱們家的包子店,想做大做強,該著手準備了。”陸澤細細地說明著。

陸建軍還沒回話,徐芳萍又驚道:“兒子,你也太著急了吧。川東縣的生意,這才剛剛穩定呢。還做大做強?一個包子店,再大能大到哪去?

我跟你爸倆完全能跑得過來,不用擔心我們的身體。”

徐芳萍是沒有見識過十幾年後,那些連鎖包子店的規模,自然無法想象連鎖包子店,究竟能搞多大。

在她看來,包子店再開個一兩個縣,賺的錢夠兒子在魔都買套房,這就夠了。哪兒還需要招聘什麼專職管理人員,他們兩口子辛苦點,百分百運作得過來。

陸建軍見老婆又忍不住開始反駁,立馬責備道:“你別老是打斷,讓兒子先把話說完。”

“老媽,別著急,先聽我說。市場不等人,賺錢要趁早。咱家的包子店,已經有了先發優勢。為什麼要把市場,輕易讓給其他人?

明明能把包子店開到更多的縣城,明明能賺更多的錢,咱們為什麼不去做呢。就因為想省幾個管理人員的工資嗎?

所以,拓展市場,越快越好!一個縣變兩個縣,兩個縣變四個縣,就這樣不停地裂變下去。

如果您非要問,包子店的生意能做多大,那我現在也沒法回答,生意都是一步一步做出來的。

我當然是希望越大越好,最好能遍布全國。雖然,這有點不太可能。”陸澤再一次語出驚人。

他倒沒有說大話,包子生意,足夠做到全國大部分地區。但要說很快遍布全國,那確實也不現實。

要知道,各地的飲食文化及口味,有很大差異,不可能都按照目前的模式去複製。【絕味包子】在南方地區開店的覆蓋程度,也絕對比北方地區要更密集。

畢竟,北方人民做包子、吃麵食,都是行家裡手。而且生活節奏也相對較慢,早餐對包子的購買需求,自然會比南方低不少。

【絕味包子】開店的速度,到了北方,想來會放慢很多。所以前期,一定是先經營好南方地區為主。光是南方諸省,都夠老陸家忙活好幾年的。

儘管各地的飲食文化及口味有差異,也不妨礙【絕味包子】一點一點滲透過去。只要在產品上,做一些地方口味的改良,一定可以克服水土不服的問題。

等到經濟漸漸發展起來,相信即使在北方市場,【絕味包子】也勢必能夠佔有一席之地。

做生意,要的就是一個快。趁著市場空白,儘快搶佔過去。如果不掌控好生意的發展節奏,靈活裂變出去,就會錯失良機。

例如陸澤前世的包子第一股“芭比饅頭”,本可以做得更大更強,就因為在最該拓展的時候,沒把握住機會,耽誤了黃金發展期。

一方面是創始人年紀太大,文化程度低,沒有抓準最佳裂變時機;另一方面,太過糾結於中央工廠模式,經營模式太過單一。

這個品牌,原本可以有更多作為,但創始人年紀大了,早沒有了拓展其它市場的狠勁。

僅僅是困在魔都佔山為王,就洋洋得意,眼睜睜的看著市場,被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佔據。

老一輩的民營企業家,大多都有家長式作風的臭毛病。就像是來尹份、真功夫等品牌,都是有大好的機會,可以做得更大,做得更強。

卻一個個因為家族內部紛爭、或是創始人不肯放權,導致錯失發展良機。眼看著後來的競爭者,一點一點搶佔了原本屬於他們的市場。

越是年紀大的創始人,越容易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

陸澤這麼年輕,當然不會坐視【絕味包子】,陷入那樣的困境。而且為了讓老爸老媽不再那麼辛苦,也到了脫離家庭小作坊模式的時候。

當初他選擇包子店這個專案,就已經考慮過,到達一定規模後,要把老爸老媽都解放出來。只要正規化運作,自然不用老爸老媽再起早貪黑。

陸澤的話,讓陸建軍和徐芳萍兩口子聽了,當場愣住。

尤其“裂變”這個詞,更是讓他們一陣擔心。陸澤說的模式,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徐芳萍著急道:“兒子,你沒說夢話吧?一個縣變兩個縣,兩個縣變四個縣,哪兒有你說得那麼容易。

這又不是老母雞下蛋、孵雞崽兒,怎麼可能那麼快?”

“老媽,只要把專職管理人員配備到位,裂變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

有人專門負責跑市場,探店、租店,有人專門負責招聘、培訓;有人專門負責日常運營和銷售管理,有人專門負責營收和財務管理。

這些都有專人負責的時候,工作效率是完全不一樣的。到時候,咱家半個月就能拓展出一個縣城的市場。

半個月拓展,一個月穩定下來,這樣的裂變模式,可以不停地推進下去。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日,就是【絕味包子】進軍省城時。”

陸澤又一次講出了豪言壯語。儘快把專職人員招聘好,到春節前絕對能繼續拓展出好幾個縣城市場出來。

要感謝1998年,房地產還沒有興起,租金很低。不然,怎麼可能有如此好的發展良機。

租金一上去,光是運營資金的壓力,都能壓垮開店的效率。別說在小縣城,就算換了魔都,這年頭的租金都不是很高。

也就是在今年,芭比饅頭的創始人劉會平,帶著4000元都敢闖魔都。雖然他第一次開包子店失敗了,但從側面也能說明,魔都的租金也一樣低到不行。

租金越低,開店的成本就越低,越不會佔用大量流動資金。

而且包子店賺錢了,也不會變成像是給房東打工,大部分利潤都是自己的。所以,賺錢要趁早,快速發展要乘風破浪。

等明年三四月份,差不多能拓展到周邊十個縣城的時候,就有足夠的積累,進軍省城。那時,無論是資金,還是人員儲備,都足以支撐【絕味包子】在省城全面鋪開。

然後,就可以一邊繼續擴張省城的門店數量,一邊繼續拓展其它地級市以下的縣城市場。

縣城拓展到位了,就接著執行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進軍其它的地級市的市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穩步發展、多頭並進。只要做好裂變的規劃,自然就可以平步青雲。待到把江右省市場全部都佔了,就可以衝出省去,向華東六省進軍。

到那會兒,陸澤也該上大學了,順勢可以把【絕味包子】,直接發展到魔都,【絕味包子】才算是真正的登堂入室。

當然了,陸澤沒有把這些規劃,全部告訴父母。怕一下都說出來,他們接受不了。

光是兩個縣的生意,都讓他們操心成這樣,要是知道了未來的規劃,豈不是覺都睡不著了。

陸建軍聽了兒子的分析,頭疼不已,從本心上他跟徐芳萍一樣不想如此冒進。年紀大的人,免不了畏首畏尾,魄力不足。

可是每一次兒子說得都在理,他無法反駁。

儘管覺得兒子的計劃很激進,可是過往陸澤一個個正確的決策,才讓家裡有了【絕味包子】這個生意。

陸澤對父母的影響力,就在這一個個正確的決策中,牢牢地樹立起來。

現在他說要招專職管理人員,說要裂變市場,說要進軍省城,陸建軍和徐芳萍兩口子即便再接受不了,卻又不得不慎重考慮。

看父母還在遲遲猶豫,陸澤說道:“老爸,老媽,就按照我說的來。

先招上幾個人,跑一兩個縣試試。反正試試,也沒有多少成本。就他們幾個人的工資,咱家還是付得起的。”

陸澤這麼一勸,陸建軍和徐芳萍總算是轉過彎來。

是呀,多招幾個人試試,反正工資也沒多少。就這些人的工資,加起來即使是虧了,也沒關係。

假如這些管理人員真派不上用場,大不了他們兩口子就多辛苦辛苦,再多跑幾個縣不就行了。

陸建軍終是一家之主,先答應下來:“行,就按照你說的試試。可是招聘管理人員,要怎麼去招呢?”

“老爸,這個您不用擔心,我託朋友直接在省城招聘,那邊人才多。”陸澤笑著回道。只要老爸老媽答應嘗試,要不了多久自然會明白他的前瞻性。

陸澤絲毫不擔心有了固定的專職管理人員,老爸老媽就會徹底閒下來。

市場裂變,一樣需要他們操心,父母一時半會兒哪有空管他的自由。只不過招好專職管理人員,父母可以從瑣事中解放出來,再不用那麼辛苦。

想讓他們完全變甩手掌櫃,那是不可能滴。

----------

PS:今天第二章,包子生意也要開始發力了。

趕上手帳生意的規模,也是指日可待。

看得爽了,大家多多支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第三降臨病美人放棄掙扎[重生]風起龍城千年軍閥從諾克薩斯開始西遊:我能修改旁白國運:沙漠吃雞,開局大禹治水我在群裡做仙尊宗門:這個師尊有億點苟苟在宗門,我能修復萬物不跪即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