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網際網路女皇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3月10日,週五,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依然是全民瘋狂,依然是大盤暴漲。

如此不正常的現象,完全是由資訊產業化,由矽谷的奇蹟帶來的一個虛幻的夢。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接入網際網路的個人計算機的數量從1990年的31萬臺增加到了2000年的4323萬臺。

10年之間增加了130多倍,複合增長超過60%,又是個多麼驚人而熟悉的數字,似乎這個數字就代表著財富趨勢,跟著這個趨勢買入股票就永遠都不會錯誤。

1990年中期,米國的公司陸續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轉型。

他們把自己公司名字尾上加上“.”或者在名字裡混入一個“I”“E”,想方設法和網際網路掛上鉤。

傳統公司改個名字,就可以聲稱自己是網際網路公司然後開啟新一輪融資。

初到的創業者只要有個域名,就會有人為他提供資金做生意。

這些創業者中最知名的是亞馬遜的創立者貝索斯。他的創業想法很簡單,在一張紙上列出一個清單,上邊寫滿了可能在網上能賣的東西,最終選擇了書。

亞馬遜上線剛兩個月,營業額就做到了每週2萬美元,客戶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

這一速度顛覆了華爾街的認知,創業僅三年,亞馬遜上市。

一同被顛覆的,還有亞馬遜所代表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因為三年間,亞馬遜一直都在虧本做生意。

不要在乎利潤,衝就完事了,先虧錢快速把市場佔領下來,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幹活。

這種玩法後來被華爾街叫做“get big fast”,如果翻譯成中文的話,可以稱為“搞快點”。

在這一場有著新事物、新打法的投資熱潮中,彼時大家尚且還不明白網際網路意味著什麼,也不清楚為何要先虧損後賺錢,僅知道網際網路是當下最賺錢的事物,單憑“e-”這個字首,就可以在股市呼風喚雨。

有媒體在覆盤這段概念股投資時起了一個應景的名字:字首投資。

網際網路前期是可以不賺錢的,只要用戶量做上來,以後都會有。幾乎所有華爾街人都達成了這一普遍共識。

不僅華爾街人失去了理智,所有的民眾在媒體的渲染之下,也並不覺得有問題。

他們此刻手握著大量從銀行取出的現金,進行著投資。

儘管他們對網際網路的知識刀槍不入,卻難擋對暴富的憧憬紛紛買入。

“想賺錢嗎?去納斯達克買網際網路股票去。”

這就是當前所有股民們的想法。

為了回應民眾的熱情,98年大量網際網路公司成立,以至於程式設計師緊縮,各家公司不得不開出天價來招聘程式設計師。

千禧年還未到來時,網際網路公司程式設計師的年薪就達到了10萬美金。

曾經有過輝煌戰績的老虎基金,認為整個市場處在非理性的狀態,試圖堅定的做空網際網路科技公司。

但從97年開始,一年半的時間,老虎基金投資的一切都在下跌,只有不被他們看好的網際網路企業絲毫看不到力竭的不斷上漲。

投資人不再抱有希望,如潮水般從老虎基金裡撤回自己的資金,一代神話就此終結。

至此,再也沒有任何投資者會以正向現金流來衡量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

股價脫離了基本面,只受情緒的波動。虧損,成為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成功的標誌。

當一切都不合常理和違背邏輯,而所有人卻都覺得毫無問題時,就是災難降臨的時機。

3月10日收盤時,以技術股為主的NASDAQ(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時定格在了5048.62。

這並不是最高光的時刻,當日盤中一度還衝上過5132.52的巔峰。

深諳這一切的陸澤,也沒有閒著,讓操盤手和他們的助理們,控制著幾十個帳號,也小玩了一把,也賺了幾百萬美金。

當然了,趕在收盤之前陸澤就下令全部拋掉。

他這也是為了測試一下操盤手團隊的配合默契程度,別到時候好戲登場的,團隊卻不給力,那就搞笑了。

小賺了一筆,陸澤心情大好,他大手一揮,請所有員工吃大餐去。

在員工的建議下,一行人打算去附近的一個酒吧。

老外們的夜生活,多數都是從酒吧開始。尤其是紐約這種國際大都市,工作壓力大,就更是如此。

下班後,都需要一個放鬆的環境,緩解焦慮。

吃什麼不重要,必須得喝點。

曼哈頓中區西35街,Monarch Rooftop酒吧,就是華爾街精英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

這個酒吧的特色就是開在了大樓的屋頂天台,非常契合華爾街精英們對天台派對的追捧。

Monarch Rooftop所在的樓正是萬怡酒店,萬怡則是萬豪酒店集團旗下的子品牌,隔壁就是希爾頓花園酒店。

高聳入天的酒店屋頂酒吧Monarch Rooftop致力為客人們提供一流的音樂、美食和服務。

不僅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室內室外設計,而且和典型擁擠的夜總會空間不同的是,這裡一共有5000平方英尺的超大面積。

還自帶的屋頂美景,讓顧客能夠隨時欣賞到帝國大廈和曼哈頓市中心的絕美景色,絕對是一個聚會放鬆的好去處。

可當陸澤帶著全體員工趕到的時候,Monarch Rooftop卻被人包場了。

整個酒吧都被人包下來,辦了一場天台派對。

正當所有人都倍感掃興的時候,【奇點基金】紐約分部的總裁湯姆·哈達威站了出來,他徑直上前找到了主辦方,和對方溝通了一番後,順利地帶了陸澤等人進入了派對現場。

原來,Monarch Rooftop今晚正是被投行精英們包了下來。

湯姆·哈達威也算圈內人士,正好認識其中幾位客人,打了個招呼後,找到了主辦方報出了【奇點基金】的名號,人家很痛快地就答應了。

老外本就喜歡熱鬧,而【奇點基金】整個團隊包括陸澤在內,加起來也就十幾號人,根本不叫個事兒。

陸澤在湯姆·哈達威的指引下,也見到了今晚天台派對的主辦方——Man Stanley(摩根·斯坦利)。

摩根士丹利,財經界俗稱“大摩”,是1935年成立於米國紐約的一家國際金融服務公司。

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併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是真真正正的大投行、大券商、大資本、金融巨鱷。

和這家公司一比,陸澤剛起步的事業就像是幼兒園的孩童一般。

今晚這個天台派對的主人,就是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兼王牌分析師,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

“很高興見到你,神秘的Lu先生。”當陸澤見到瑪麗·米克爾的時候,對方十分熱情。

對谷歌公司關注已久,所以投資谷歌的【奇點基金】,瑪麗·米克爾很是好奇。

陸澤客氣地回道:“尊敬的米克爾女士,我對您也是敬慕已久。”

他這話倒不完全是客套,而是真心實意說的。

眼前這位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被稱為“網際網路女皇”的超級名人。

這個在網際網路泡沫巔峰時期被譽為和格林斯潘、沃倫巴菲特一樣可以左右華爾街的女人,是當之無愧的“The Quee”。

讓她一戰成名的代表作,就是對scape(網景)公司的強烈推薦。

瑪麗·米克爾在1981年畢業於DePauw大學的心理系,然後加入美林成為一個股票經紀人,在1986年康奈爾大學完成MBA之後加入所羅門兄弟公司成為一名科技行業分析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時她的理想實際是成為一名基金經理。

但是命運可能知道她更適合做賣方,她於1991年加入Man Stanley成為科技行業的分析師,開始了輝煌的職業生涯。

1995年在加入Man Stanley 4年之後,她參與了Man Stanley的專案——瀏覽器scape的IPO,這是改變她一生的機會。

為了助推scape(網景)公司上市,她釋出了一篇關於scape 300頁的覆蓋報告。

這個300頁的報告在當時網際網路並沒有普及的90年代可想有多麼震撼,也理所當然成為所有投資人研究網際網路的聖經。

而scape也不負眾望,在上市首日大漲86%,盤中一度大漲超過154%,在公司成立還不到1年半之後,公司創始人Jim Clark的身家就達到了超過5億美金。

因為scape的成功,瑪麗·米克爾也在華爾街聲名鵲起,加上大量的網際網路公司的IPO,她也就此成為了真正的女皇。

在監管不那麼嚴格的年代她會幫助投行甄別專案,網際網路非上市公司也因此希望得到她的垂青,從而能夠加入投行的上市計劃。

而因為網際網路股票的節節高升,她就像是點石成金,所有她推薦的股票都在瘋狂的上漲中。

而進一步鞏固她地位的是在1997年1月,Deuts的分析師Bill Gurley釋出了scape的看空報告。

報告提示股價狂飆的scape下調到中性評級,當天scape的股價大跌20%。

而瑪麗·米克爾毫不示弱,在兩天之後發出回應,將scape從Buy(買入)上調到Strong Buy(強力買入)評級。

並且宣稱“如果這個公司(scape)死了,那就是Bill Gurley的錯”,scape股價再次暴漲,幾天之後就收復失地。

在打爆空頭Bill之後,似乎一切都無法阻擋瑪麗·米克爾和scape。

最巔峰時候,有26個網際網路分析師為Mary工作。

而她主要覆蓋30個公司,儘管有如此龐大的團隊,所有的基金經理只想見瑪麗·米克爾一個人,只因為她是那個網際網路的女皇。

甚至她去一些投資會議,都會有人發出“看,那就是Mary”的感慨。

這時的瑪麗·米克爾已經不是一個分析師,而是一個超級明星,真正可以左右華爾街的人。

可這時面對人家的禮遇,陸澤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因為瑪麗·米克爾最得意的作品——scape公司,也是他這次做空的最主要目標之一。

-----------

PS:補昨晚的,今天還有兩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第三降臨病美人放棄掙扎[重生]風起龍城千年軍閥從諾克薩斯開始西遊:我能修改旁白國運:沙漠吃雞,開局大禹治水我在群裡做仙尊宗門:這個師尊有億點苟苟在宗門,我能修復萬物不跪即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