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諾貝爾周對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知道諾貝爾獎意味著什麼嗎?

這是所有走上科研道路的人,他們的最高追求。”

凱特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

她一直對鄭理的與眾不同有所瞭解,或者說很瞭解。

在她的認知裡,鄭理就像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

只能從他的行為,看出些許情緒的波動。

透過實驗證明高維空間存在後,所有人都在狂歡,鄭理呆在辦公室裡喝咖啡看文獻。

希格斯去世後,把最大的遺產,magi的使用權指定給鄭理交接。

在希格斯的葬禮上,鄭理同樣面無表情地獻上白花。

這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鄭理跟往常一樣沒有情緒波動。

這讓凱特的期待落空。

她終於想明白了,鄭理身上天然體現出一種疏離感,對世界萬物的疏離感。

鄭理雖然就坐在她面前,但是他的思緒飛到了無窮遙遠的天際。

鄭理回答道:“可能是因為我的情緒閾值比較高。

更何況諾貝爾獎已經是過去式。

當高維空間被證明存在的時候,諾貝爾獎對我來說,只是早晚的問題。

你會因為自己很多年前的博士畢業論文發表而感到高興嗎?”

“如果我因為很多年前的博士論文,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我肯定會高興的整晚睡不著。

同時告訴我所有家人。”

鄭理回答道:“這就是我和你不一樣的地方。”

漫長的時間會磨滅一切。

一直以來,諾貝爾獎都蘊含著不小的政治考量。

拿愛因斯坦為例,他在正式獲得諾貝爾獎之前,陪跑了十年之久。

比村上春樹陪跑的次數還要更多。

早期的時候,諾貝爾獎委員會,可以以相對論沒有實驗資料加以證明。

相對論雖然從理論上來說,無懈可擊。

但是到了1919年,亞瑟愛丁頓,透過日全食來測量恆星在太陽附近位置的偏轉。

偏轉的角度和愛因斯坦1915年透過相對論預測的完全一樣。

這下有實驗資料來側面佐證相對論的正確。

但是到了1920年的時候,諾貝爾物理學獎依舊沒有辦給愛因斯坦。

這是因為當時一戰剛剛結束,猶太人成為德意志在戰爭中戰敗的矛頭所在。

即便後來愛因斯坦名聲越來越大,相對論有了越來越多的觀測和實驗證明其正確性。

到了1921年,諾貝爾委員會終於抗不住來自科學界的壓力了。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頒發給愛因斯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由也是,光電效應的發現。

他們特意無視了相對論的存在。

因為諾貝爾委員會無視相對論的存在,愛因斯坦在頒獎典禮的時候選擇在霓虹巡迴演講,而沒有去參加頒獎典禮。

當然還有部分原因是他害怕被獵殺。

當時德意志的外交部長剛剛被反猶激進人士殺害。

而在調查中發現的目標名單裡,愛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

諾貝爾獎的政治性在這幾年越發被大眾所討論。

以鄭理的真身為例,科創生物的鄭理,而不是的鄭理。

鄭理已經因為在腦機連線領域的發現,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生理學獎的提名。

但是他從來沒有獲獎過。

諾貝爾獎委員會的相關人士,透過其在華國的某些渠道,暗示鄭理。

鄭理如果公開腦機連線技術更多的細節,他才可能獲獎。

加上之前,明明知道比爾不是靈魂的發現者。

諾獎委員會迫於阿美利肯的壓力,選擇把那一年的諾貝爾生物學獎頒發給名為米倫,實際叫比爾。

因此在鄭理看來,獲得這個獎沒有半點值得高興的地方。

任何獎項,當你知道背後可以被操縱的時候,它的神聖性就蕩然無存了。

華國國內搞的這些電影電視獎項是同樣的道理。

不過跟華國的電影電視類獎項比起來,諾貝爾獎多少要點臉。

凱特無奈道:“好吧,還是得恭喜你獲獎。

剛剛諾貝爾委員會的人有沒有在電話裡告訴你,你是一個人獲獎還是和其他人共享?”

“沒有談到這方面。”

凱特猜測道:“估計是你一個人獨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因為諾貝爾獎是先考慮成果,然後再考慮人。

既然你獲獎,那麼本屆諾貝爾物理學家獎是辦法給透過靈魂的逸散證明高維空間存在。

在這個成果上,有資格獲獎的只有你和希格斯。

希格斯去世了,那麼你將獨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是個大師雲集的地方,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和丁肇中都在這裡工作過。

這二位是華裔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凱特在工作的這些年,見過不少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在這裡工作。

也見過不少在工作期間,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因此她很瞭解遊戲規則。

......

冬天的斯德哥爾摩還是一樣寒冷,整個城市在這一週都圍繞著諾貝爾獎頒獎週轉。

長達一週的時間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

由於鄭理是歐羅巴聯盟的法師,他沒辦法拒絕瑞典方面要求他到達頒獎典禮現場的要求。

而且諾貝爾獎委員會方面提出了請求,要在本次頒獎典禮上讓鄭理秀一下魔法。

對方表示鄭理是自從梅林以後,獲得諾貝爾獎的下一位法師。

那次魔法事件結束後,諾貝爾獎委員會出來公開道歉時的說法是:

“由於我們的工作失誤,沒有對關於靈魂的發現進行稽核。

從昨晚到今天,我們一直在調查情況,並將採取後續行動,來維護諾貝爾獎的公平公正。”

後來諾貝爾獎委員會在經過調查之後,把一部分鍋給了《SCE》,他們讓米倫關於靈魂的論文發表的。

另外一部分鍋給了阿美利肯方推薦米倫作為當年諾貝爾獎候選人的推薦人。

然後自己背了一點鍋。

同時在事情發酵結束後,諾貝爾委員會最後將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改成了梅林。

也因為此事,嚴重影響到諾貝爾獎的神聖性和公平公正。

俄國的RT電視臺那半年時間,把諾貝爾獎的各種黑幕和政治操控做了個專題紀錄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跟華國100分宣傳成60分相比,俄國屬於60分能給你宣傳成99分。

鄭理到達斯德哥爾摩以後,能夠感受到整座城市和他幾年前來沒有區別。

甚至他還能在斯德哥爾摩感知到被他控制過的烏鴉。

當年阿美利肯和歐羅巴聯盟沒能把所有烏鴉都抓走。

諾貝爾周的活動非常密集。

同一天可能有好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圍繞著一個主題發表看法和觀點。

這就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諾貝爾周對話。

“很高興能夠請到的主任艾倫·懷特,同時也是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懷特博士最為人所熟知的成果,就是透過智慧生命在死亡時,觀測靈魂粒子的逸散,間接證明了高維空間的存在。”

“因此我們今天的主題和契合懷特先生的發現。”

金髮碧眼的主持人和黑髮黑眼高鼻梁的艾倫,在沙發上相對而坐。

下面坐滿了來自歐羅巴各地的觀眾。

今天全天活動的主題都是“人與靈魂”。

也是這些年從學術界到普羅大眾都很關注的話題。

“懷特博士,我們今天不聊具體的學術問題。

我想在座的聽眾們也很少能夠聽懂你在前沿物理領域的研究。

我們今天主要是圍繞靈魂進行一個帶有科普性質的探討。

以及適當探討一下對未來的展望。”

主持人說道。

諾貝爾周類似的活動非常多,得獎者們幾乎沒有啥機會聊自己具體做了什麼工作,以及未來將要做什麼工作。

因為這些民眾聽不懂也不感興趣。

諾貝爾周的活動,最大目的是激發民眾對科學的興趣。

因此活動大多以科普性質為主。

之前有一年這個活動日的主題是水。

找了四位不同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讓他們從淡水的減少聊到如何保護水資源。

再從保護水資源講到生物多樣性,和火星上水的前世今生。

主持人話音落下後,鄭理能夠感受到下面觀眾們的興趣明顯被提了上來。

能夠聽到從事靈魂層面研究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親自談談對靈魂的看法。

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

鄭理點頭道:“好的,沒問題,我想我還是有一些自己的觀點,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收穫。”

主持人問道:“懷特博士,有種說法認為,因為實驗已經證明了高維空間的存在。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弦論是正確的呢?”

鄭理不假思索道:“高維空間存在,最多算是一個側面的佐證。

離完全證明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要走。

而且弦論認為最高維有著十維的空間。

我們證明存在的高維空間到底是多少維,目前我們還一無所知。”

弦論過於理論化,即便是鄭理,也只能透過經驗來判斷弦論有著很大可能是正確的。

不敢下定論。

“懷特博士,我們已經能夠直接觀測到了靈魂。

同時你的研究證明了高維空間的存在。

那我們是否有可能透過某種方式觀測到高維空間呢?”

鄭理回答道:“人們所認知的宇宙是三維空間。

加上時間作為一個尺度的話,那麼是四維的。

我們想要觀測到更高維的空間,可能先需要有一個更高維的模型來描述空間的具體形態。

然後再考慮設計類似的實驗。

我想我們是有可能做到的。

比如說透過對恆星進行觀測,當恆星的布赫達爾極限超過8/9並且達到統一的時候,也許我們能夠觀測到來自額外維度的引力波。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

至於多年後某位科學家真的透過這個方式觀測到更高維度引力波時,人們把該訪談節目的錄影挖出來,證明艾倫·懷特天賦異稟的嗅覺。

主持人繼續問道:“所以你認為我們是有可能觀測到高維空間的?”

鄭理:“這世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靈魂、高維空間、魔法,這些在之前人們認為不可能的事物,在這個年代在我們面前一一上演。

科學沒有極限,人類同樣沒有極限。”

主持人聽到魔法後眼前一亮:“懷特博士,你是如何看待魔法和靈魂之間的關係?

靈魂是否有強弱的區別。

如果靈魂有強弱之分,那這種靈魂的強弱是否會影響到魔法呢?

以及魔法需要資質,人們可能自我誕生這種資質嗎?

還是說必須依靠魔腦,人類才能掌握魔法?

如果必須依靠魔腦,那倫敦的魔法師們依靠的又是什麼呢?”

魔法可以說是這些年經久不衰的話題了,常年氾濫於各類媒體、社交媒體。

倫敦地下魔法格鬥的影片賣的都要比霓虹老師們的大作更貴了。

即便各國在網上禁止類似影片的傳播,但是依然無法阻止人們的私下傳播。

鄭理聽完之後心想,這些我就算知道也不不可能告訴你啊。

瑞典方面怎麼回事,派個這種主持人來採訪我,你們就不懷疑是阿美利肯方面派來打聽訊息的間*諜?

臺下的觀眾一臉懵逼的同時,又儘可能的記下主持人提出的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他們同樣很感興趣。

鄭理直接道:

“這次問的問題有點多,裡面很多我也不知道。

我只能有選擇的說一些我知道的,或者我自己的猜測。

首先目前我們發現靈魂由兩種粒子組成,但是是否只有這兩種粒子?

還是說有更多種粒子組成了靈魂,目前還不知道。

其次靈魂肯定是有區別的,比如靈魂α粒子和靈魂β粒子,每個人的這兩種粒子數量存在差異。

但是這種差異是否能夠說是強弱的區別。

同樣不知道。

以粒子質量總和來判斷,還是以粒子總數來判斷靈魂強弱?

如何測量呢?

至少在短期內關於是否存在靈魂強弱,我們無從得知。

關於魔法,我也不避諱在座各位,我就是透過使用魔腦成為的魔法師。

因為藍星魔法師人數太少,樣本太少,因此目前還不知道魔法是不是必須要用魔腦才能擁有。

目前除了倫敦的法師以外,目前還沒有聽說過有不使用魔腦就能成為魔法師的事情發生。

另外關於倫敦的魔法師靠什麼施法,如果這個問題我能夠解答的話,那我也不會坐在這。

英格蘭政府早就把我請到倫敦去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極品小皇叔砍死丘位元這個明星你看不慣他卻幹不掉他我乃世間唯一仙我乃郭奉孝海賊世界裡的格鬥家大統領的遲疑蛇咬鬼冠大夏斬魔百年,天下無敵!群星軍火暢銷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