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芳趣話王熙鳳 第一章(8)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我認為,曹雪芹的意思是,有才的鳳凰神鳥偏偏從末世來,很遺憾。曹雪芹用“凡鳥”這個詞,不管其初衷是取自《世說新語》還是來自《說文解字》,都不是想說王熙鳳是普通的鳥,而是肯定王熙鳳是真正的“鳳”,有才能的鳳。只可惜這只鳳生於沒法發揮才能的末世,“都知愛慕此生才”,儘管人們愛慕、肯定她的才能,可惜她生不逢時,既不能挽救家族命運,也不能挽救個人命運。

判詞的第三句“一從二令三人木”,概括了王熙鳳整個人生,特別是她的結局。對這句話,紅學界已經爭論了二百年。

脂硯齋在這句話旁邊加的批語,這是“拆字法”。

曹雪芹非常善於用拆字法,比如迎春判詞第一句“子系中山狼”,“子”是古代女子對夫婿的尊稱子系中山狼”,意思是“你就是中山狼”,這是用迎春語氣說她的夫婿孫紹祖。而“子”和“系”恰好是把繁體字的“孫”拆成兩個字。這樣的構思太妙了。

按照脂硯齋“拆字法”的提示,可以把“冷”拆為“二令”,把“休”拆為“人木”。但是“從”沒法拆。那就成了三個字“從、冷、休”。

“從、冷、休”是王熙鳳在賈府經歷的顛顛倒倒人生歷程。

吳恩裕先生在《有關曹雪芹十種·考稗小記》解釋鳳姐對賈璉最初是言聽計從,,繼則對賈璉可以發號施令,,最後事敗終不免於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云云。”

按照吳先生的解釋,行為人在鳳姐和賈璉之間變換。我認為,按照封建社會“出嫁從夫”要求,應該把賈璉作為行為人,把鳳姐作為被行為人,從而把“一從二令三人木”解釋為:一從,是賈璉對王熙鳳當家言聽計從;二令,是賈璉因鮑二家的和尤二姐等事對王熙鳳冷落,甚至把王熙鳳從正妻降為侍妾;三人木,是賈璉最終將王熙鳳休回金陵。王熙鳳最後結局是“哭向金陵事更哀”,出嫁的女子在什麼情況下哭著回孃家且特別悲哀?當然是被休棄。在封建社會,不管孃家背景多麼了得,不管女子本人如何強勢,只要被休棄,就基本沒了活路。

那麼,現存百二十回《紅樓夢》描寫的王熙鳳結局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表面上似乎符合,實際南轅北轍。

其一,程高本後四十回寫王熙鳳病重時直嚷著要回到金陵的冊子裡。難道除賈寶玉之外,警幻仙子啥時候還領王熙鳳瞧了瞧金陵十二釵的冊子?程高本真真不知所云。

其二,程高本寫王熙鳳是病死後被裝到棺材裡運回金陵,曹雪芹原來的構想是王熙鳳被休後“哭向金陵”。既然王熙鳳回金陵時已是死人,還能哭嗎?她只能“聽”他人哭,實在是天大笑話!

程高本續書拙劣地扭曲了曹雪芹對王熙鳳結局的構思。

聰明累和大廈傾

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子令人給他演奏《紅樓夢曲》,有關王熙鳳的是《聰明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

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

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生,終難定!”

《聰明累》這只曲子是借用蘇軾的話,蘇軾《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為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用調侃語氣抒發自己在政治鬥爭中屢戰屢敗的無奈。調侃自己,與其因為聰明而受累,倒不如乾脆愚蠢一點兒。曹雪芹把蘇軾的意思發揚光大,認為王熙鳳聰明過了頭,連命都送掉了。結果是“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王熙鳳的《聰明累》跟《好了歌》、《好了歌注》聯絡最緊密。《好了歌》及注寫的是封建大家族覆滅的慘狀,當年笙歌悠揚、笏版滿床的國公府,現在陋室空堂、衰草枯楊;當年金滿箱、銀滿箱的富豪現在成了沿街乞討的可憐蟲;……這些和《聰明累》所唱的“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完全一致。(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海賊世界裡的格鬥家大統領的遲疑蛇咬鬼冠大夏斬魔百年,天下無敵!群星軍火暢銷萬界霍格沃茨的幕後陰謀家原神之異世的風人在柱滅,開局醫治無慘驚悚校園權少追妻,盛婚秘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