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掌 假象(4K)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隨著劉禪道道旨意下來,整個五丈原大營便轟然動作起來。

一種名為緊張的氣氛席捲了所有人的感官,並持續發酵。

便如這漫天的雨絲一樣,紛紛撒撒地掉落下來。

和董允、費禕等一眾官僚渴求穩定的想法不同,劉禪對司馬懿這一波到來是早有預料的……

畢竟手裡捏著答案反推哪還有什麼難度?

更別說司馬懿有什麼理由不來?

武侯病逝的訊息恐怕在昨天晚上便被其人透過各種手段猜了出來——最起碼,在司馬懿的心中,此刻便是武侯未死,也處於不能理事的狀態,不然旬月來種種應對如何解釋?

沒人比司馬懿更瞭解諸葛亮!那一萬兵丁便是試探,而接下來的前移大營就完全有些肆無忌憚的意思。

同時,轉回到劉禪的立場,除了一開始稍許緊張外,到了後面真是越來越從容……畢竟嘛,眼下局勢如此,就算是糟糕又能糟糕到哪裡去?

如果真是一敗塗地,被人一朝打落塵埃,那活該他這個穿越者死無葬身之地。

說白了,有多大力氣使多大力氣,做就是了!

除此以外,劉禪心中倒也不是真的一點沒底。

據他所知,這一時期蜀漢軍隊的戰鬥力是不比曹魏弱的,除了因地理位置受限的騎兵以外,其他兵種作戰能力甚至比曹魏要強,不然袁綝老將軍此前也不會說出五萬打七萬可以不落下風的話了。

當然,真正打起來不是這麼算的,各處調兵遣將,何時進攻,何時防守,以多打少,以少勝多......這都是有先例的。

而打仗這東西,即使不借用千百年後的戰爭論科普,稍微有常識的人也應該都明白何為戰爭。

用稍微複雜一點的話來說,戰爭即為政治的延續。

而如果再淺顯一點,戰爭無非生死罷了。

從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起魏、蜀、吳三國交戰至今,且不說什麼君臣大義、家國情懷,這人是死了一茬又一茬,直到今時今日,還在前仆後繼......

當然,戰爭從來不是孤立的行為,也不是突然發生的,它的擴大更不是瞬間的事情,相反,它需要時間的積累、情緒的醞釀以及來自整個社會的現實照射。

戰爭不是短促的一擊而是由一系列軍事行動組成,在某個特定框架下,交戰雙方都可以把對方前一行動及其一切現象,作為衡量下一行動的尺度,因而軍事行動向極端發展的趨勢又會得到大大的緩和。

這就導致了一個什麼情況呢?

除非看到特別大的戰機,或者被逼到絕境,不然任意一方都不敢徹底放手一搏。

便如現在的蜀魏兩軍,氣勢上看都沒問題,但落到實處,蜀軍只是在斜谷水上起了幾座浮橋,而曹魏從前移三百步後便也是再無動靜。

“糧秣不用憂慮,雖說之前打北原損失了一波,但後方赤岸府庫和斜谷邸閣往來不斷運送過來,再加之此前屯田所得,只要補給線不斷,應該可以撐上旬月左右。”翌日晚間,五丈原中軍大帳之內,新任尚書右僕射費禕走後,侍中兼領虎賁中郎將董允便負責起了整個後勤糧秣運籌,“而旬日過後便是秋收將近,屆時又可以撐上一會,怕就怕戰端一開,流民四起,耗費起來,便是無底洞了。”

“這就不用考慮了。”劉禪搖頭制止對方繼續說了下去。“真到了那種份上,誰也沒有辦法,人都死了,還談什麼糧秣呢?多言無益……”

“喏。”可能是經歷昨天一遭,董允說話卻明顯小心了許多。“那便是糧秣足堪使用了。”

“軍隊士氣如何?”劉禪微微頷首,轉頭問向坐在主位上的姜維。“我聽說昨天晚上左部揚威將軍劉敏營中鬧了一會,可有大礙?”

“回稟陛下。”乍坐在主位上的姜維還有些不適應,略顯拘謹的拱手道:“昨晚之事,臣去瞭解了一番,卻是士卒之間的私怨,無關此次大戰。”

說罷,忽然想起自己似乎沒有回答皇帝第一個問題,又連忙道:“但連綿陰雨,天色沉沉,士卒總歸是有些厭戰的,不過這點想必對方也是如此。”

“士氣還需重視。”劉禪攏手在前,提醒了一句。

“喏......臣今日便已傳令下去,適當在餐食裡放上少許肉湯,應該能有所緩解。”姜維在稍微一頓之後,繼續說了下去。“只是這麼一來,消耗便更多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哪裡話?”劉禪擺了擺手,直言道:“只要士氣提升上來,戰時少死些人,便是消耗大一些也值了。”

這話聽著頗有人主之姿,姜維也自然是拱手稱是。

旁邊董允再要說話,卻忽然聽到門口傳來一陣騷動,緊接著一個滿身狼狽的信使捧著文書走了進來。

黃皓趕緊上前接過,便要遞給劉禪,劉禪卻努了努嘴,示意先給姜維。

待到姜維恭敬接過開啟去看的時候,卻是忽然驚疑出聲。

“出了何事?”劉禪詢問道。

“陛下,乃是孟將軍急報。”

姜維連忙將文書遞過去,同時解釋不停:

“卻是前方斥候探得一個時辰前曹魏大營再度有動靜......”

“終於來了嗎?”劉禪伸手接過,開啟一看,心中一動,卻又當場失笑,並直接開口:“他們居然退了嗎?”

“便是如此,卻是退了兩百步再度紮營。”姜維勉力收拾情緒,拱手道。

“這又是什麼意思?”董允簡直有些糊塗了。

仗是這般打得嗎?

劉禪搖了搖頭,卻目視姜維:“可有什麼想法?”

“臣可以大略猜度。”姜維想了想,沉聲道:“如果前番看確像疑兵之計,但連續這般就有點假了,司馬懿也不是如此無聊之人,他此舉定有什麼目的,或是北岸,或是此地。”

劉禪點頭,這便跟自己想的一樣了。

其實很簡單,司馬懿哪裡會無聊到這般地步?再說那陰雨天來回紮營不要煩心費事、消耗精力的嗎?

與其用這般計策,不如老實歇著養精蓄銳多好?

那結果就顯而易見了,司馬懿定有陰謀。

帳中一片安靜,董允想要開口,卻一時想不到說什麼,以至於蹙額思索起來。

劉禪看著帳外的細雨也是一陣出神。

事情是很簡單,怎麼處置才是關鍵。

且被司馬懿這來回搗騰了幾回,不說到時大戰具體如何,就說這戰前的思緒都耗費了不知道多少。

良久,劉禪方才緩緩道:“把這封文書給左將軍送去......順便抄錄一份給王子均。”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左將軍吳懿督左部軍事直面北岸,而王子均乃是關鍵後手,自然也要讓其知曉。

聽到劉禪吩咐,董允也不敢怠慢,便當堂磨墨,照著那封文書重新眷抄一遍。

待到抄完後,卻是拿著那封文書猶豫了良久,方才恭敬道:“陛下,既然如此,我們的部署是不是要動一動?”

“萬萬不可。”沒等劉禪說話,姜維便著急回道:“此時此刻,對方愈動,我們就要愈靜,不然軍心不穩之下,萬事皆休!”

劉禪一怔,也隨之頷首:“是這個道理。”

與此同時,斜谷水往東差不多二十裡地的地方,司馬懿大營便駐紮在此處。

潁鄉侯、衛尉、大將軍軍師、持節督長安軍事辛毗辛佐治獨自坐在中軍大帳主位上暗自皺眉。

說來可笑,本來奉命節制司馬懿的他居然被騙了!

你敢相信嗎?司馬懿這人狠起來連自己人都騙!

明明說好的只是渡河去跟郭淮商議接下來的戰事,去去便回,結果這都整整一天了,還沒回來。

關鍵是,他人沒回來,信使卻往來不停,這來來回回、前進後退的把戲便是出自他的手筆。

辛毗強忍住心中不安,剛準備靜下心來讀書養神,外面忽然一陣騷動,卻是大將軍信使又來了。

辛毗暗嘆一聲,只好放下手裡的經文,整理好衣冠,吩咐信使進帳。

“說吧,你們大將軍又有什麼事?”見到其人還要行禮,辛毗忍不住揮手阻止,直接問道。

“回軍師的話,大將軍乃是讓軍師分出騎兵五千,只帶兵器,不帶馬匹,北渡渭水,渡河期間向西拔營五里以掩人耳目。”

這信使是個小校,言語表達倒是清楚。

“......”辛毗微微頷首,對此佈置居然無甚意外,面無表情:“那你們大將軍可說何時回來?”

“......這倒是沒說。”小校楞了一下,低頭思索片刻,隨即拱手。

辛毗:“......”

“那便是不回來了。”辛毗嘆了口氣,隨後對著有些不安的小校揮了揮手:“行了,你下去吧。”

“諾。”

待到小校走後,辛毗緩緩站起來,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身體,來到帳門口,看向天外,眼神中隱約透露著一絲擔憂。

他要是現在還看不出來司馬懿的想法,這個軍師也乾脆別當了。

只是看出歸看出,心裡倒一面是驚愕,一面是懷疑。

驚愕的是從來小心謹慎的司馬懿居然一改往昔,行事如此大膽。

而懷疑的是,對面的諸葛孔明是不是真的死了?

如果死了,這個計劃就很有可能成功;而如果沒死,眼下這筆賬就要重新算一算了。

實際上不止辛毗在懷疑,司馬懿也在懷疑。

雖然心中已經有了決斷,但這種事情沒親眼看見總歸是沒底的,可越懷疑,司馬懿心中就愈焦躁,以至於坐立不安,寢食難下。

晚間,魏軍北原大營內,司馬懿靜靜的站在原上最高處凝望南方,剛剛從陽燧過來的郭淮眼見此景,沒有打擾,只是恭敬地候在一旁。

“是伯濟嗎?”司馬懿聽見了雨中的腳步聲,頭也沒回的問道:“可是信使回來了?”

“回大都督,正是信使回來了。”郭淮拱手行禮道:“按照您的吩咐,軍師一日間送過來八千騎兵,皆是精銳。”

“算上這八千,此地有多少兵了?”

“三萬多一點”

“三萬人,其中只有八千騎兵,也將將可堪一用了。”司馬懿略顯隨意的說道。

“能否得用還要看都督如何決斷。”郭淮不卑不亢道。“如果諸葛亮死了,這三萬人也夠用,如果他沒死,再來三萬也是無用。”

“......”聞聽此言,司馬懿忽然轉頭,眼睛死死地盯著面前這個人,宛若狼目。郭淮卻只是低眉斂目,彷彿不知。

良久,司馬懿忽然哈哈笑了一聲:“伯濟此言發人深省,卻是我多想了。”

“都督身為一軍之主,多想也是應該。”郭淮平靜以對,卻是再度拱手:“那末將便下去準備了。”

“去吧。”司馬懿面帶微笑。

郭淮轉身離去不提,司馬懿的眼中卻陡然閃過一絲精光......

五丈原大營內。

劉禪失眠了。

明明心神煎熬,一雙眼皮卻總也合不到一塊去。

紛紛雜雜的思緒不斷飄來,讓其煩不勝煩,索性直接坐起,披上棉袍,點亮油燈。

沒過一會,黃皓便急匆匆的自旁邊小帳中走來侍候。

“我這心裡總有些不安。”劉禪平靜吩咐道:“你去姜維帳中問問,是不是已經準備妥當了,再問下對岸的司馬懿大營可有什麼訊息傳來,小心些莫要驚動他人。”

黃皓領命而去不提。

姜維此時倒還未歇息,見到黃皓此間行來也是嚇了一跳,卻不敢多問,快速答完兩個問題,黃皓便再度回返。

“他是這般說的?”劉禪平靜問道。

“唯。”黃皓小聲應是:“大都督說曹魏大營自日入之後便再無動靜,其他準備也已經妥當。”

“那便好。”劉禪點了點頭不再言語,卻只是默默的坐在塌上,望著燈火,靜靜出神。

卻說戰爭中個人的微小情緒似乎並不值一提,因為無論存著什麼情緒和想法,在戰爭開啟的那一剎那便都會很快變得無人在意。

生死面前,一些情緒算得了什麼?

可說歸說,誰又真的能無視這些呢?

便是竭力壓制,也是昨日黃花,隨風消散,可根卻在那裡。

一時半會想甩開,哪有那麼容易?

都是假象罷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黑白聖光聖光之神紅樓之大赦天下木葉之任務達人我真的能開地圖炮直播:貧道真的不是神仙啊鬥羅之血龍震魂槍東京大亨刀危九天詭案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