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科舉擴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張行思、郭度、姜氏等人自是輪番勸說韓建早日入朝請罪,說這樣或許還能保住身家性命,可是兩次拒絕朝廷徵召的韓建哪裡敢去長安,找杜讓能、李思恭、王行瑜出面不成,又把主意打到了其他人身上,他的想法很簡單。

只要朝廷下旨,面對天下人,像對待楊守亮和楊守貞他們那樣承諾優待,那他也可以放棄鎮國軍節度使的位子,但現實情況是皇帝不上路子,朝廷根本不按照老規矩來。

在長安得報的李曄撫掌大笑,謂左右道:“他想怎樣就怎樣,什麼都由著他,把朕當什麼,郭度倒是有些膽色,奈何韓建心中有鬼,這種首鼠兩端的孽障,朕早晚必殺之!”

高克禮道:“華州唾手可得,奴婢恭喜大家了。”

“對了,銅字模要儘快燒製好,再去催催將作監。”

“遵旨。”

放下韓建不說,放下活字不說,根據延英殿決策,宰相楊涉終於遞交了章程,兩川節度使和奉天、感義、彰義、涇原等關中十鎮後,朝廷向地方選派了大量文官,秘書省、國子監、翰林院、四門學、弘文館等官衙的儲備官員幾乎為之一空,如今面臨著嚴重缺員的情況。

朝廷宣佈開啟大統計後,御史臺、戶部、吏部的司郎級官員也幾乎都是身兼數職,為了全面釐清京兆府下轄二十三縣的情況,杜讓能下令大量聘請臨時工,確保下鄉走訪到戶。

總之一句話,現在很缺官。

根據楊涉的章程,科舉在今明兩年要大幅擴招,明算、明法、明經、秀才、明字、三史、道舉等常科照常接受報名,進士科依照舊嚴考,錄取人數照舊嚴格控制在五十人以內,職能依舊是為朝廷權力中樞選拔儲備官員,培養下一屆領導班子和將來要下放的省級大員。

擴招照舊還是面向制科,所謂制科就是朝廷急需某方面專業人才,或者攻佔一地後急缺大量基層官員,由皇帝臨時下制開設的臨時考試,李治在位時期,唐軍劍指四方,帶著唐協軍四處出擊,打下了大量疆土,為了鞏固對這些地方的統治,李治多次下制臨時選才。

審閱完畢,李曄批准。

定初二年六月初十,朝廷下制宣佈科舉擴招。

面向復讀生,開秋霜、幽素、文律、嶽牧、詞標、文苑六門恩科,錄取後由吏禮二部進行詮試,透過者補送秘書省、著作局、國史館、弘文館、崇文館,特別優秀者選派修史。

為選調各鎮幕府的編外官員,再開才膺管樂、才高位下、賢良方正、抱器懷能、文以經國、藏名負俗、道侔伊呂、直言極諫、哲人奇士、博學通識、宣風興變等十二臨時科。

對於公卿將相和各鎮節度使、判官、掌書記、刺史推舉的人才,及以檢校加職在基層為官的臨時官員,開將帥科武足安邊、知謀將帥、軍謀越眾、孝弟力田聞鄉閭、博通墳典達教化、識洞韜略堪將帥、清廉守節政術堪縣令、詳明政術能理人用、吏理可從政、軍謀宏達才任將相、詳明教化、博文宏詞等科,儘量將藩鎮的編外人員收入朝廷。

朱溫的大謀士李振,不就是個落榜生麼?

這傢伙落榜後,對唐廷的怨恨絲毫不亞於黃巢,黃巢實現了滿城盡帶黃金甲,頂級陰陽人李振也有名言傳世:“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

所有常科考生,必須在七月十五之前,於戶籍所在地完成報名與初審,參加進士科考試的考生務必帶好戶籍地官府出具的狀文,所有常科考生被要求在九月二十之前抵達長安。

九月結束之前,完成資格審查和現場確認,發放准考證。

制科考生沒這麼多要求,人在戶籍地的,在戶籍地官府報名,然後趕赴長安接受禮部的資格審查,人在京師的在京師報名,同時接受資格審查,不在戶籍地又不在京師的,直接來京師報名受審,然後同步接受資格審查,根據皇帝陛下的要求,制科考試的一切工作要在九月初六之前完成。

為了彰顯新朝新氣象,掃除往年科舉的消極風氣,體現朝廷優待人才的政策,皇帝特別恩賜,所有取得考試資格的考生,在京備考期間由朝廷承擔食宿,現場確認結束後,集中入住平康、靖國、崇永、安永、遠懷、昌信六坊的客棧,由京兆府負責統籌安排。

金吾衛做好保衛工作,要大力整肅長安治安,確保考生人身安全,確保各地士子對京師風貌的優良體驗。

鑑於此,皇帝對六位宰相指示道:“為免臣工推諉敷衍了事,相公們回去給各自負責衙署的官員們開個會,務必要把責任細分到每個人頭上,誰負責的環節出了問題就找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旦查處,嚴肅追責問責,決不手軟!”

“臣等遵旨。”

決議層層下達,金吾衛蜂擁而出,御馬監四大營堤騎四出,嚴肅的氛圍籠罩京師上空,長安百姓也感到一絲不對了,各處出入要道都設關設卡,出入至少要經三道盤查。

不但如此,還要搜身搜貨,那些北兵看上去客客氣氣,可是一旦有人抗拒搜查,立馬就成了惡狼,不由分說就拔刀相向,好些個平日裡橫著走的皇親國戚都被拿下了。

這不,清平郡主的如意郎君,駙馬丁立誠,鬧市縱馬被金吾衛揪住,當場就給制服,然後按照唐律,摁在朱雀大道當街口,當著來來往往的過路人,扒了褲子給打了三十棍。

那哭天搶地的可憐相,看得路人都呆住了。

“這就是按陛下要求燒出來的字模,一共一萬枚,在《說文解字》裡選取了五千常用字,每字有子模一枚備用,足夠一篇文章的印刷使用,確實比雕版方便,陛下真乃天人也!”

就在科舉制令引起軒然大波的時候,李曄與宰相們正在將作監下轄的右校署視察,在他面前的是整齊擺放在三十多個架子上的銅活字,每個字模用銅鑄刻,經窯火燒制而成。

李曄拿起其中一枚刻有李字的活字,拿在手裡反覆把玩,讚許道:“燒的不錯,戶部那邊把經費跟上,確保活字燒製的順利進行,著作局也抓緊,跟右校署的人精誠合作,早些把《說文解字》剩下的生僻字燒製出來,雖說不常用,但也得備著,總有用得著的時候。”

“陛下放心,臣一定儘快完工!”

右校令劉關鄭重點頭,表示堅決完成任務,這是將作監第一次燒製活字,劉校令和署中官匠之前刻過木質雕版,也刻過金屬雕版,但卻沒聽說版字還能這麼搞,不過也比較順手。

“好好幹,等驗收完畢,朕重重有賞。”

李曄放下手中子模,又對劉關交代道:“銅字模完成,繼續雕刻木字模,木字模的要求跟銅字模不一樣,常用字一字四枚,生僻字一個字一枚,字號分大中小次小最小五種規格,不過這得花不少時間,你們按正常速度做就行,如果還缺人的話,你們可以從民間再招一些匠人。”

答覆朱全忠、李匡威、赫連鐸的詔書已出,詔令韓建入朝的最後通牒已下,關中十鎮節度使兵權已收,戶部大統計如火如荼,巡視關中兩川的御史忙得厲害,關於科舉的各項工作也在韓正與楊涉的領導下有條不紊的進行,忙了大半年的李曄終於偷得浮生半日閒。

人一閒下來,就會胡思亂想。

雷管出來了,活字印刷術也就該問世了。

李曄之所以要搞活字印刷術,主要是想賺錢。

杜讓能在努力搞錢,顧弘文在努力搞錢,如今又沒什麼大事,李曄也便也來了心思,搞錢這是直接目的,深層目的則是讓更多的人可以讀書識字,或許這是後世思維的影響。

如今天下大亂,世家也受了慘重打擊,正是寒門崛起的機會,但讀書識字的成本高,目前流傳的書籍一部分是雕版印刷,一部分是人工手抄本,手抄本就別說了,耗時耗力,也不易於普及,雕版印刷的書籍雖然便宜一些,但也只是相對於手抄本,雕版不是誰有的。

李曄要做的,就是持續打壓書籍價格。

有了權就有了錢,有了權就得好好利用起來。

對於將要開印的書,李曄也定好了。

首先是熱銷的四書五經,其次是漢魏六朝的文集,賈誼、三曹、七子、七賢、三張、二陸、兩潘、左思、元嘉三大家等人,然後是本朝文宗,如杜工部、李太白、韓愈、王維、顧況、白樂天、劉禹錫、柳宗元、元稹、張籍、李義山等人,他們的作品都是市場熱銷。

《韓昌黎文集》目前非常搶手,市價是一漲再漲,參與常科命題的禮部官員也照舊選取了大量的韓愈佳作,比如什麼《祭十二郎文》、《師說》、《進學解》,都是常科必考題。

除了這些,史籍方面,根據柳璨的建議,李曄欽定了史記、漢書、魏書、宋書、梁書、南齊書、北史、南史,這些史類書籍也是市場熱銷,進士考生的枕邊必備。

柳璨就是歷史大佬,漢史更是倒背如流。

回到含元殿,李曄喚來顧弘文,吩咐道:“朕打算先開一家書坊,專門售賣這些印刷出來的書,趁著著作局印書的空當,你出宮去朱雀大街選三處當街門市,好好準備一下。”

“奴婢連夜去做,奴婢一定辦好!”

顧弘文臉都笑爛,摘掉帽子躬身保證道。”

第123章 科舉擴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沒人比我更懂穿越!御獸:開局覺醒九星天賦在遮天變成女妖的那些年詭秘:魔女先生與獵人小姐攝政王的寵妻日常第三種絕色精靈:我轉生成了百變怪科學修仙:開局製造飛劍加特林精靈時代:帶著裂空座去高考半死人之停止輪轉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