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有事於南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根據皇帝陛下的聖諭,對萬年縣常平倉失火一案及通王府虛報家產一傳,由戶部巡官、度支郎中、判鹽鐵事、考功郎中、司儲司金戶部三名主事對口督辦,此後監察御史及相關官員的風聞奏陳,只要物件涉及京兆府及下轄各縣與皇族宗室世家,都由這七位官員負責。

一查到底,按律嚴辦。

京兆府的大巡察大統計始見成效的同時,年初分派到蜀中兩省下轄各州縣巡視的一百多位御史終於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截止中秋,一共有八十六個御史工作組向朝廷發回了報告。

天寶十四年,全國各道州縣的總戶數是8914709,總口數是52919309,登記在冊的永業田、口分田、公廨田、職分田等屬權性質的田畝總數是1430386213,歸屬物件包括但不限於朝廷中央、各地方官府、皇族宗室、高門世家、勳貴、全國寺院、自耕農、小地主等。

安史之亂後,人口銳減,廣德二年,朝廷在冊總戶數2933125,口數16920386,由於河朔三鎮割據,大量中原防遏型藩鎮的相繼成立,田畝數無法統計,所以沒有明確記載。

會昌五年,宰相李德裕展開人口普查,彙總關內、京畿、劍南東、劍南西、山南東、山南西及關東中原諸道,算上黔中、宣歙、鄂嶽、湖南、浙東、浙西、福建、桂管、安南等朝廷直隸上報的資料,總戶數是4955151,田數是1168835400,由於土地兼併嚴重,僧道、商賈、士兵、租戶等隱形人群難以得到精確數目,所以會昌大統計並未確認全國總口數。

雖然會昌統計沒有得到人口數,但如果以元和年間的資料為本數,根據肅代德順時期增長率作計算,還是能計算出粗略的人口數目,可以大概知道人口數在哪一個大致區間,及至鹹通、廣明、光啟、文德、定初以來,李曄粗略估計全國人口應該在一千三百萬左右。

李曄現在沒有實力開啟面向全國的統計,所以年初出京的御史只巡視蜀中兩省及下轄州縣,杜讓能領導的大統計面向鳳翔、涇原、鎮國等關中十一鎮與京兆府及下轄二十三縣。

最先報回資料的是出派山南西道的十六位御史,根據742年的統計數據,山南西道下轄81縣,有戶275483,有口984624,歷次大亂後,山南人口銳減,這回的奏數是,漢中、勉縣、洋縣、城固、南鄭、達州、渠縣、通江等八十一州縣,有戶94682,有口495637。

接著是京兆府和京畿道部分地區,元和年間,京兆府241202戶,華州1437戶,同州4861戶,鳳翔節度使8364戶,現在京兆府有97632戶,華州3127戶,華州2951戶。

至於鳳翔,三次兵禍後,現在只剩了兩千多戶。

蜀中兩省的資料也有了,根據韋昭度和崔安潛的上報,對照御史巡視結果,成都有戶42017,口數超過十萬,彭州7887戶,蜀州12508戶,德陽3115戶,邛州22176戶,簡陽2522戶,資陽1499戶,樂山2275戶,宜賓1493戶,雅安1453戶,眉山5804戶,阿壩507,北川、汶川、茂縣890戶,翼維當靜悉柘恭真黎姚等十三州,總戶兩萬三千七百多。

東川方面,戰爭結束後,梓州損失最為慘重,如今只剩了3985戶,而且寡婦還特別多,面對成千上萬的寡婦,崔安潛在奏章中詢問,陛下要不要想個安置這些寡婦的法子?

這老家夥,純粹是老糊塗了!

除去梓州,東川其他州縣還好。

劍州有戶2103,綿陽6148,遂寧3346,普州1652,榮州880,陵州1985,瀘州1969,龍州329,昌州1109,霸州1792,保州2132,思州1479,合川江津大足等地總戶3872。

當然,這時候還不叫重慶,叫合州。

總體來看,西川行省的總戶數是十二萬七千八百六十四,總人口八十多萬,東川行省總戶數三萬二千七百八十一,總人口超過十五萬,算上僧道、商賈、士兵、罪犯、客戶、奴婢等不統計的隱形人群,再算上難以走訪的偏遠散戶,總人口肯定是超過一百萬的。

有些偏野小戶,小吏一看路不好走,也不知道山上有沒有人,索性乾脆就不去了,前世李曄也參過人口普查,有些偏遠山村不通路,車上不去,就算通了路,往往也險要崎嶇,司機不敢往上開,工作人員只能走路,走在深山老林裡,一邊走一邊觀察打聽。

二十一世紀尚且如此,唐朝就更別說了。

彙總兩川,闔關內、京畿、京兆、山南、隴右、鳳翔,奉天、涇原、鎮國、天雄等十數藩鎮,再算上左右神策行營轄區、南北禁軍、紫微七營、御馬監四營、客商、僧道、租戶等隱人,李曄粗略估計治下人口應該接近三百萬人,具體數目還得等大統計結束才能知道。

除了人口,蜀中兩省還上報了本省財產。

田數就不說了,韋昭度奏稱,西川二十四州及轄縣,登記在冊耕牛十一多萬頭,馬驢騾六萬餘匹,絹八十七萬餘匹,錢四百萬餘貫,金銀六十多萬兩,刀劍槊矛兩萬多件,官鹽井一百八十七座,官倉存鹽七十八萬斤,各州縣常平、公廨、職分等官倉存糧,粗略合計二百九十餘萬石,陶瓷絲絹紙錦等官坊合計三百八十七家,鐵銅煤等礦窯合計兩千四百九十三座。

西川存錢高達四百萬貫,這的確把李曄樂昏了頭,這四百萬貫錢除了各州縣的正常財政收入,還包括王建等一干戰犯的家產,也包括陳敬瑄和田令孜多年的積蓄,真是一筆鉅款啊。

再算上東川省的財產,這足以滿足定初三年的朝廷預算!

看完近百封奏章,李曄做出如下批覆。

一,責令西川轉運府把官庫中的絲絹、陶瓷、鹽、紙、錦全部轉送到京師,李曄要降低穩定這些東西在關中地區的物價,降低老百姓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開支,作為隱形減負。

二,蜀中兩省的兵器甲冑戰馬等管製品,一律轉運京師。

三,調支東川存糧六十萬石,調支西川存糧一百五十萬石,通通押送到長安,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關中大旱,長安已有一個月沒下雨,京兆府各縣官員都已經開始組織打井自救工作,涇原、隴右、鳳翔、感義、彰義、武定等地觀察使也都發來了告急文書,請求朝廷做好賑災準備。

天赤如血,河溪乾涸,稻田開裂,蝗蟲蜂起。

如果再不下雨,一場歲大旱人相食的慘禍在所難免,為了體現與民同苦的心情,皇帝陛下再次降低個人生活標準,改成兩菜一湯,甚是寒酸,看得中外群臣都心酸不已。

昨天延英殿會議結束後,李曄留宰相們吃飯,由於時間來不及交代,高克禮端來的還是兩菜一湯,看著桌上的兩餐一湯,身為臣子的宰相們哪還有心情吃飯,一個個都唉聲嘆氣,第二天六位宰相就一起上表,請求把各官署中午工作餐的標準降為一菜一湯,李曄不許。

雖然皇帝不同意,但宰相們還是身體力行了,對下面的人也嚴格要求起來,不久戶部郎中孔緯就因大吃大喝,又因在工作期間大搞排場,慘遭杜讓能訓斥,杜讓能原話是,天子都在受苦,你怎麼吃得下去啊?孔緯哪裡知道皇帝把自己搞得那麼寒酸,當下連連作揖告罪。

杜讓能對他的處罰是,不思君憂,罰俸一月,不察民苦,反省千字,孔緯被頂頭上司扣除當月工資及績效,還被趕回家反省了三天,之後李曄收到了孔緯的千字檢討小作文。

天災在即,人禍也來了。

九月戊寅,太上淑妃郭敏病危,搶救無果,是夜崩於交泰殿,壽終五十一歲,至此,懿宗最後一位妃嬪離世,追尊為恭貞皇后,上詔諸王公主后妃戴孝參靈,與懿宗合葬簡陵。

杜讓能為攝冢宰,兼山陵使。

有司聽職,不令闕失。

十五,葬隊出通化門,紙錢漫天飛舞。

九月戊子,起居舍人、校檢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紫金光祿大夫、兵部郎中、給事中、左散騎常侍、集賢殿學士、判院士、廣州刺史、清海軍節度、南陽郡侯劉崇龜病危。

李曄出宮探望,劉崇龜口不能言,無神雙目直視天花板,右手拉著皇帝,他想說話,卻做不到,淚水湧出,過太陽穴,打溼了枕頭,未幾,溘然長逝,抱憾而終,雙眼睜得老大,怎麼也不肯閉眼,乾瘦的右手仍死死握著皇帝的手,李曄知道他要說什麼,依舊認真點頭。

“朕記得相公的教誨,不敢忘懷。”

說來奇怪,李曄說完這句話,劉崇龜的手鬆了,嘴角浮現淡淡笑意,下一瞬,房內悲聲大作,劉疑、劉過、劉齊、劉定、劉通等後輩伏地痛哭,所有人,包括李曄,無不為之一嘆。

定初二年九月二十四,三朝老臣劉崇龜病危,太醫搶救無效,是日未時薨於家中,享年六十九歲,追贈太傅,諡曰文簡,廢朝三日,命群臣弔唁,畫像凌煙閣,隆葬長安北郊。

二十七,葬隊出安福門。

文武百官送行,皇帝臨安福門目別。

十月己未,宣武進奏院進朱全忠奏章,李朱戰爭一觸即發。

上柱國、沛郡王、檢校太傅、開府儀同三司、宣武淮南等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汴州刺史、管內營田觀察處置等使、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再次上表,歷數李克用十大罪狀,上一次的討伐申請被朝廷拒絕後,朱全忠知道皇帝不會對李克用動手,所以這回沒有再提出讓朝廷出人出錢,只是請為太原四面行營兵馬都統,兼太原東南面招討,陛下娶了李克用的女兒,的確不方便出面,那就給臣一個機會,臣一定為陛下除掉李克用。

對於盟友們,朱全忠也沒有忘。

三鎮請伐後,李曄下詔駁斥,對李匡威和赫連鐸的言辭尤其嚴厲,二人心有畏懼,不敢再上表,所以這回是朱全忠代為陳情,請以幽州節度使李匡威為太原北面招討,雲州防禦使赫連鐸副之,至於出兵響應的成德節度使王鎔,朱全忠則請準其為太原東面招討使。

這道進奏章的意思很明顯,臣決定動手了,這些使職臣也準備自封了,特此通知陛下,話到了這個份上,李曄也沒有拒絕的權力,為了不得罪李克用,李曄選擇裝死,不答覆朱全忠的進奏章,同時密旨河東,向李克用闡明心意:“朕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太原西。”

你放心,朕始終跟你站在一起。

但朕不敢得罪朱全忠,所以不能出兵幫你。

就目前形勢而言,還不能跟朱全忠翻臉,一是他進獻給朝廷的錢真的很多,失去可惜,二是湖南、鄂嶽、荊南、荊襄沒有打通,李曄暫不能出關作戰,三是關中大旱,各地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來京師,連王行瑜都上表求救了,情況非常嚴重,李曄要準備抗旱救災了。

天赤如血,地無顆粒,各地官府早已打井自救,但渴死的牲畜還是不計其數,長安也一連七八天都是黃沙蔽日,天地山川都泛黃,人一站到風中就想流淚,情緒也會莫名難過起來。

初九,上率百官,朝獻太清宮。

十一,太廟祀祖。

十二,選官持旨龍虎山、武當山、茅山、閣皂山,詔天師做法求雨,再選秘書省司天臺神官,持旨分使泰山、洞庭湖、太湖、東海、南海等名山大川,敬封地神,拜蒼天神靈,求雨佑社稷。

甲子,有事於南郊,告神靈,大赦天下,減刑蜀中人犯,改王建凌遲為車裂,王宗懿車裂為斬首,其餘人犯,斬改絞,絞為賜死,自盡改流,流三千裡降為兩千裡,兩千裡為一千裡。

十五,罪己詔出,將有事於京畿。

這個時代的救災前置步驟走完了,正事也該幹了。

出巡的第一站是渭南,此時已是十月中,關中已有近兩月沒下雨,到渭南這天,又是一個黃沙瀰漫的日子,天地泛黃,朔風吹著,人即使戴了斗笠流蘇,眼睛還是會發澀流淚。

群臣帶著絲質口罩,都有些不習慣,但想到是御賜聖物,不敢摘,只能忍著,大臣們陪同皇帝視察,李曄慢慢走著,入目所見,龜裂的土地,寥寥的行人,半死不活的莊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風起千里,黃沙蔽日。

原野無垠,夐不見人,河溪縈枯,群山糾紛。

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

鳥飛不下,牛羊亡群。

觸目驚心,這是李曄對關中大旱最直接的感受。

第127章 有事於南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沒人比我更懂穿越!御獸:開局覺醒九星天賦在遮天變成女妖的那些年詭秘:魔女先生與獵人小姐攝政王的寵妻日常第三種絕色精靈:我轉生成了百變怪科學修仙:開局製造飛劍加特林精靈時代:帶著裂空座去高考半死人之停止輪轉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