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雨果從文壇跳槽到政-壇成功之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因為拿破崙三世的跟英國鬧脾氣下,在英國政壇不滿然後燃燒到文壇後,荷蘭文壇也開始注意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不,荷蘭文壇也開始湊熱鬧了。

1881年6月17日,在荷蘭王國的悉尼大學,就在召開了一次荷蘭的文壇大會。

出席會議的有荷蘭文學理事會幹事長斯特林堡,副總幹事馬克.吐溫(早在1870年就從美利堅移民到荷蘭),文協會委員易卜生、比昂松、納斯.李、謝明、耶格爾、克羅格等等,都是荷蘭目前最具國際盛名的文學作家。

1871年,從丹麥移民到荷蘭墨爾本的荷蘭文藝評論家布蘭代斯,在成為荷蘭文學理事會總幹事之後,配合荷蘭政府的要求下,呼籲荷蘭文學要批評社會,提倡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並把歐洲大陸上寫實主義作品介紹到遠東,在他的影響下,當時已經擁有名氣很大的易卜生、比昂松、斯特林堡等作家,創作了一批揭露荷蘭社會矛盾的社會戲劇和社會諷刺小說。

在政府支援下,荷蘭舞臺上一時興起了演出這些作家作品的熱潮,這是荷蘭戲劇歷史上較為繁榮的時期,其實原本歷史上應該是瑞典的,可是由於威廉四世的到來,卻是成為荷蘭的尊享。

於是從1871年開始,全球最著名的劇作家是當時只有22歲來自瑞典移民荷蘭的斯特林堡,他的現實主義歷史劇1872年的《奧洛夫老師》和歐洲乃至世界戲劇史上第一部真正成功自然主義獨幕劇1877年《朱麗小姐》,以及歐洲最早的表現主義戲劇作品1879年《到大馬士革去》等,這些都使得他斐聲世界戲劇界。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斯特林堡1880年成為荷蘭文壇理事會總幹事,年紀僅為31歲的他,堪稱世界最年輕的一代文壇大師和管理一個國家文壇之人。

這次會議,正是在斯特林堡的召開下,開始進行的,副總幹事馬克.吐溫主持會議。

馬克.吐溫:“目前我們荷蘭的文壇越來越多新人,就跟荷蘭的音樂界一樣,荷蘭都是來自全球的新鮮血液造就了荷蘭的全球化移民策略,把全球的精英吸引過來,就是當初威廉四世陛下遷都澳大利亞大陸墨爾本的初衷。大家還記得當初聽到李斯特移民南澳大利亞省首府阿德來德的時候,荷蘭全國和歐洲的轟動不?”

馬克.吐溫的話,然後全場為之一靜止。

這位李斯特出生於匈牙利,是當時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於匈牙利的他據說6歲學鋼琴,先後十多位鋼琴名家的弟子,沒辦法,天賦太高,名師都喜歡帶他,16歲定居巴黎。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了表現力,並在之後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創造了背譜演奏法,他因為在鋼琴彈奏技巧上的巨大貢獻,讓其在1876年得到威廉四世親自授予的“鋼琴之王”的美稱。

而在場的,只有斯特林堡在1877年因《朱麗小姐》戲劇全球演出成功後,才被威廉四世授予稱為世界戲劇之父。

可以說,兩人一個在音樂界,一個在文壇,都是佼佼。

不,還有一個畫壇的文森特.威廉.梵高,28歲的他,就因為《星月夜》、《向日葵》等作品一經問世,轟動荷蘭乃至世界畫壇,於是威廉四世就授予其為世界後印象派、現實主義先驅畫家,這一年是1878年。

可以說,這三人成為各自界別的國王授予的榮譽獲得者。

也正因為這樣,他們也成為該領域的各個協會的總幹事,代表著荷蘭的國際形象,引導荷蘭發展文化產業和軟實力。

斯特林堡:“所以文壇需要自我創作的同時,也需要發關注全球文壇的發展。

在英國現在的詩壇,丁尼生和布朗寧是最具影響力之人,丁尼生一生致力於提高詩的藝術、技巧圓熟、抒情、敘事皆精,比如說他1850年的長詩《悼念》,就深刻寫出了私人面對一個急劇變化的世界時,說感到的信仰危機,雖然最後重生了上帝之道,但是啟其動人之處,則表達了懷疑與不安的段落”

“布朗寧則是在題材和技巧上進行多種試驗,短詩、長篇都有優秀作品。他特別長於用口語化的詞句來描繪人物的內心,寫了一系列的‘戲劇性獨白’,跌宕起伏,為其最成功的的創作”

斯特林堡的分析還真不錯,這兩人卻是是英國詩壇的佼佼者。

易卜生道:“此外,阿諾德力圖以古典主義的含蓄糾正浪漫派肆虐,他青年是寫了一些好詩,但後來轉向文藝和思想評論,另有重大的建樹。

這時候也出現英國文壇也出現了一個‘先拉斐爾兄弟會’流派,他們認為當下的英國文壇藝術呆滯,應該回到義大利文藝復興前期的素樸真純。

在四個方面以羅塞蒂1850年的《神女》為代表作。其妹克裡斯蒂娜.羅塞蒂也寫了清新、委婉的抒情詩,其特點是富於宗教感。

另外一個重要英國詩人是斯溫伯恩則是歌頌民-主主義和男女間的xing-愛,所作受法國象徵派詩人特別是博德來爾德影響,聲韻與形象富於暗示,頗有迷人的力量,主要詩集有1866年-1878年和1880年總結後的《詩與謠》,這本詩集在英國甚至不少歐洲青年中流行一時。”

比昂松贊同點了點頭,然後又嘆道:“目前先拉斐爾派中最有成就的詩人是幻想小說《烏-有鄉訊息》的作者莫里斯,其鉅製1868-1870年的《地上樂園》,是一個故事集,然而更富浪漫是色彩,後來1876年他寫中世紀的北歐英雄《沃爾松族的西古爾德》,古樸雄邁。

不過進入到1880年的去年開始,他參加了英國的工人-運動,用詩來激勵鬥爭和傳播社-hui-zhu-義s思想,其中寫了法蘭西的首都某公社鬥爭的長詩《美好-未來的追求者》是新型的力作”

納斯.李:“英國文壇1850年代開始最流行的就是先拉斐爾派的唯美傾向,,不過從1870年代後開始,似乎朝著演變為後起作家的唯美主義,佩德1873年的《文藝復興史研究》為它提供了美學理論,實踐這個理論的主要是王爾德和幾個結成“吟詩者俱樂部”的青年詩人,然而後者只有零星佳作,王爾德真正的成就也不在他的炫耀唯美主義的作品,而在於他的諷刺性的社會戲劇,如《認真的重要》,戲劇的復興是這個=發展迅速、傑作不斷湧向的世紀最後的一件文學大事件,正是戲劇革新家站在兩個世紀的交匯點,給英國文學帶來了新生氣。

戲劇上,我覺得他們現在在模彷我們荷蘭這邊的創作”

耶格爾:“目前法蘭西分裂,其內部的作家和畫壇佼佼者都是對此產生創意,我們或許可是看看法國的變化,不過目前還是說英國,文壇作家議政,或許可以帶來很大的效應也說不定。”

斯特林堡和馬克吐溫暗暗對視一眼眼,然後不經意間錯開,斯特林堡道:“不錯,觀察英國那邊,現在很多人試圖都以文學作品來參加對當地政-府表達不滿,試圖以此來獲得政府的認同,擴大自身的影響力。我看了下,法蘭-西第二帝國he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比起法蘭西畫壇,文壇的受眾眾多下,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所以,我們文壇是不是可以以此來作為學習物件,在荷蘭也這樣進行?”

除了馬克吐溫之外,所有人都震驚的看著斯特林堡。

這個傢伙剛剛說什麼?他竟然在教唆在場這些荷蘭文壇鉅作擁有者參-政議-政?

斯特林堡聳了聳肩,在場最年輕的年紀,使得32歲的他看起來是那麼的挺拔英朗,這讓人有一種長久後浪推前浪,前浪快要死在沙灘上之感觸。

斯特林堡道:“目前荷蘭主要分為三大政黨,我覺得既然英國那邊可以,為什麼荷蘭不可能,我們荷蘭文壇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其實還超過英國文壇,莎士比亞等這些是不錯,但是哪都是過去式了。

在看看法國,法國的大作家雨果1819年與詩人維尼創辦了《保守文化雙週刊》,並在1831年編寫了《巴黎聖母院》,後者的問世世界震驚,他的大師之名頓時生成。然後之後創作不斷下,1841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士院。

1851年巴黎革-命-出現後,雨果被迫流-亡國外。

當時身為總統的拿破崙三世就是他的批評物件,於是後者登基做皇帝後,雨果被嚇到了跑到國外去了。

直到1870年拿破崙三世被的普魯士俘虜,雨果才回到巴黎。

不過之後德國把拿破崙三世放回巴黎,他只能夠再次逃離巴黎,前往南方的里昂政府那邊,最後,1871年痛定思痛的他參政了,那一年跑到分裂出去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當選國-民-大表大會。

1876年當選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參議員,梯也爾總統和他一拍即合,成功把他打造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人道主義代表人物,於是雨果影響力劇增。同時他成法蘭西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目前被第三共和國和德國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斯特林堡娓娓道來的想法,加上雨果的成功,頓時在場的眾人都為之一振。

顯然,他們被說動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神秘復甦7號基地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文化斷層:一首蜀道驚天絕一首差不多先生,破防了金牌偶像開局一首歌唱哭萬千觀眾火影同人之星——凡塵火影同人之初陽貴妃她千嬌百媚一品貴妃我在墳場畫皮十五年阿斯提爾傳重生絕品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