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浪成於微瀾之間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周易到底還是將王大小姐趕回去了睡覺了。

有周易在,不說那種陰嗖嗖的感覺立刻消失,哭聲再也聽見了。

就算沒有,有周易在外面,王大小姐的膽子也能大不少。

夜色正濃,王大小姐一進入房間,便再也沒有了聲息。

估計是睡了。

弄得周易哭笑不得之餘,都感覺自己是又當爹又當媽了。

小姑娘怕鬼,周易竟然還要在院子外面守著。

這算怎麼回事兒嘛?

一夜無話,周易到底還是沒能找到哭聲的來源。

但在第二天,周易便無意中聽到了一個不算小,也不算大的訊息。

周易的隔壁鄰居家死人了。

死的是隔壁戶部王員外家的六姨太。

一夜之間,暴病而亡。

嗯!一聽這話,就缺乏說服力啊!

特別是對周易這樣的。

只是六姨太的家人在王員外府外哭得很悽惶,卻連屍體都接不過回去。

這個時代,妾通買賣。一入主家,打罵由人,生死不論。

王員外的動靜很大,自然引來了大批人圍觀。

周易跟王大小姐想要不知道的都不行。

再想想,昨夜那似有似無的哭聲,王大小姐也不知道怎麼就將兩者聯絡起來,小臉不由得有些發白,連吃飯都沒有什麼精神。

或許,王大小姐是想到了自己吧!

若不自己走運,呂家突然遭遇到了大變故,會不會也如那六姨太一般?

鄰居家的家事,周易沒有興趣去管。而且人已經死了,故意屍體也早被王家人處理了,任憑是誰都無力回天。

周易安慰了王大小姐兩句之後,便將視線重新放在了空虛道長,或者說朝廷這邊了。

作為三朝元老,內閣首輔,葉向高能用的馬前卒自然不少。

但葉向高到底還是低估了朝中訊息的走漏情況,也小看了東林君子們的行動力了。

成也“眾正盈朝”,敗也“眾正盈朝”啊!

君子太多,以至於除了葉首輔吩咐了幾位,竟然還有許多得到了訊息的“君子”們自行上奏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啟皇帝便陸陸續續收到了一大堆“請斬江湖術士空虛道長”的奏章。

言辭一如既往地犀利,也一如既往地來帶把朱由校自己給罵了一頓。

這是文官們的政治正確。不罵皇帝,怎麼刷名聲?

朱由校幾乎都已經習慣了。

反正不疼不癢,你罵就罵吧!

朱由校微只是微詫異於訊息走漏的速度之快,也對著這些奏章有些有些惱火。

惱火於宮內的訊息走漏竟然是如此之快,也惱火於那群清流御史們的整齊劃一。

老辦法。

留中不發。

朱由校不是傻子,這件事的背後若是無人指使,那才叫真的有鬼了。

“忠賢,朕不是讓你帶空虛道長出來的時候,小心一點的嗎?怎麼才一晚上,就鬧得滿城皆知了?”朱由校可以不在乎一群御史清流們猶如蒼蠅一般地嗡嗡攻擊。但宮內若是有人裡通內外的話,可就麻煩了。

於是立刻便將辦理此事的魏忠賢從司禮監喚了過來,指了指龍案上的奏摺,然後厲聲責問道。

其實,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有一些懷疑了。

要不然,他怎麼每次幹一點點事情,準保第二天就有人上書“勸諫”的。

只是那些人說得都有些道理,朱由校沒跟他們一般見識了。

反正奏章愛怎麼罵就怎麼罵吧!

朱由校大不了挑出來,不看,不回覆。

等風頭過了,百官們自己就會忘記這茬的。

“陛下,奴婢去詔獄的時候,絕對是小心再小心了啊!所有知道這個訊息的,奴婢都再三盯著了,絕對沒人敢洩露半分的。”魏忠賢堅決否認道。

魏忠賢能爬到今天的位置,豈會只是靠了與客氏勾結的緣故?

一個不能察言觀色,體會聖心的太監,就算再有人幫助,也不可能爬到高位的。

魏忠賢就算比不上天啟皇帝朱由校肚子裡的蛔蟲,也能將天啟皇帝的喜怒猜得七七八八的。

皇帝陛下若是懷疑人,或者真的發火,可不是這樣的啊!

“哦!那你是說,洩露訊息的不是你?”天啟皇帝不置可否地道。

“絕對不是老奴,若是老奴,老奴不得好死!”魏忠賢立刻動情地指天發誓道。

“那好,你去查一查,訊息如何走漏的?”朱由校其實自己也相信不是魏忠賢走漏的訊息的。

畢竟,這件事情的經辦人就是魏忠賢自己。

魏忠賢自己該有多傻,才會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魏忠賢聽得皇帝的吩咐,立刻大喜。

皇帝陛下這是終於下定了決心要整肅宮廷了啊!

魏忠賢可是盼著這一天盼了好久了。

要知道,宮廷之中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一點都不必朝堂差的。甚至於更加慘烈與殘酷。

畢竟,官員們輸了,大抵不過告老還鄉罷了,回答家鄉依舊是有頭有臉地一方豪紳。

但太監是沒有根的,回不了家鄉的。

若是輸了,好一點的還能帶著錢財去宮外養老或者去看守皇陵。但那終究還只是少數。

更多的不是當場就死了,就是一文不名地被趕出了宮廷之內,晚景悽涼地去死了。

自己雖然鬥倒了與東林勾結的大太監王安,但宮裡面,王安的手下卻依舊不少。還處處與魏忠賢為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魏忠賢豈會有不怒之理,更何況,魏忠賢可是早早地就盯上了東緝事廠廠公的位置了。

周易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識字不多,所以司禮監秉筆就算最高了,掌印太監是做不了的。

但司禮監秉筆太監卻是可以提督東廠的啊!

如今了皇帝的親口吩咐,魏忠賢立刻便藉機雷厲風行了起來。

幾乎一夜之間,宮內的宮女太監就抓了不少。

這裡面有魏忠賢的對手,有魏忠賢的仇敵,更有被冤枉的。

但也少不了真正與宮外有勾連的。

魏忠賢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自然摟草打兔子,兩不誤了。

紫禁城內的風暴幾乎一夜之間形成,而魏忠賢也初步展現了自己日後“九千歲”的風采。

等到第二天,外廷得到訊息的時候,幾位內閣閣老無一不是一臉鐵青。

皇帝這是要幹嘛?

文官們自然不會在意一些太監宮女們的死活。

但內閣幾位大佬,哪個在宮內沒有幾個相善的“好太監”啊?

那可是他們的消息來源以及幫手啊!

內閣值房內,幾位大佬的臉色都不好,導致整個內閣的氣壓都有點低。

“首輔,您怎麼看?”依舊還是在葉府的書房裡,一大幫大臣在忙完了衙門裡的公事之後,立刻便乘著夜色再一次聚集起來了。

“我們的奏摺上得太急也太多了,也難怪皇帝陛下會懷疑宮內有人洩露訊息了”葉向高聞言,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之後,有些懊惱地道。

按照葉向高的本意,只是準備稍稍試探一下的。

沒想到,皇帝竟然沒有對上書的御史們說什麼,反而突然開始整肅起了宮廷。

這就不尋常了。

莫非皇帝身邊還有人給他出主意了嗎?

葉向高腦子一轉,立刻便想到了一個可能的任選,

畢竟,宮內沒外人,唯一的外人便是那位藏在宮內的“空虛道長”了。

葉向高猜對了。

這次整肅宮廷的罪魁禍首還真的就是“空虛道長”了。

當然,空虛道長的背後,也免不了某位神抵的功勞?

誰叫某位前世看多了網上關於明朝皇帝之死的陰謀論,然後在閒聊之中,也免不了會洩露一二的。

只是當時的空虛道長並不以為然。

但這次,親身經歷了“紅丸案”之後,周易當年埋下的種子的就難免生根發芽了,然後不知不覺地就影響了空虛道長。

在然後,空虛道長進宮之後,跟天啟皇帝朱由校還是談得很投機之餘,也難免涉及一二的。

天啟皇帝是天子,這輩子出了郊祭,連紫禁城都出不去。

但空虛道長卻是從民間來的,各種民間的奇聞迭事,眾生百態自然是見多識廣。

其實,民間的一切,太監宮女也知道的不少,但都比不過空虛道長罷了。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資訊也很不發達。能如空虛道長一般能娓娓道來的,還真的不多。

而且就算有,也沒有空虛道長這個閱歷跟“學識”啊!能將一件事說的如此生動。

當然,太監宮女們也不可能有這麼一個機會,敢坐在天啟皇帝跟前聊天的。

皇帝大多疑心病重,更何況,早就已經感覺到了朝堂之上文官尾大不掉的天啟皇帝?

只是,天啟皇帝大多數的注意力都放在外廷罷了,難免忽略宮內。

沒想到,一大批奏摺的到來之後,空虛道長無意間的幾乎話,立刻就勾起了天啟皇帝的疑心,然後迅速將目光轉回了宮內。

“攘外必先安內!”

天啟皇帝或許不知道這句話,但也一樣忌諱外廷的勢力延伸道宮裡來。

“前有正德,後有父皇”。

天啟皇帝是越想心中越不安,要不然,就憑這好幾位太妃跟皇后的哭訴,朱由校也該早早地制止魏忠賢的“胡作非為”了。

但天啟皇帝沒有,反而是在鼓勵魏忠賢的行為了。

這從第三天,魏忠賢便被一道旨意,加上了“提督東廠”的差遣之後,宮內的風波便開始急劇擴大了。

四司,八局,十二監。宮內的二十四衙門這次可都一個沒跑。大批的宮女太監被卷了進來,然後連太醫館,欽天監等等跟宮內關系不大的機構也扯了進來。

特別是太醫館跟欽天監都被波及之後,朝廷大佬們終於開始坐不住了。

潮水般的奏摺只是開胃小菜罷了,旬月的大朝會的才是正餐。

百官們自然是摩拳擦掌,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致君以堯舜”,讓皇帝回到“聖君”的道路上來的。

可當百官們終於等到了機會,準備好的發言,論證了各種可能的情況之後,天啟皇帝竟然沒來。

朱由校竟然真的就敢“不早朝”了。

百官們憤怒了。

這大明朝是怎麼了?

昏君一個接著一個?

萬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泰昌皇帝當了二十九天的皇帝,死於女色。如今這才多久,天啟皇帝竟然也不上朝了。

這是亡國之兆啊!

有的朝臣如喪考妣,有得義憤填庸,有些哭天搶地,有些如遭雷擊。

一時間,不但滿朝大臣們出奇地憤怒了,就連士子們也看不下去了。

上奏摺已經沒用了,皇帝或許壓根就沒看。

早朝也罷了,經筵也不見開。

皇帝這是想幹什麼?

大臣們自然不滿,但更不滿的卻是東林黨徒了。

沒辦法,如今朝堂之上“眾正盈朝”,眼看著形勢一片大好之下,皇帝卻突然連面都見不到了。

這是對東林的不滿啊!

五月十五日,天氣晴,有微風。喜神東南,財神西北。

經過了快半個月的發酵之後,東林君子們終於爆發了。

這一天,大明首輔葉向高帶著內閣幾位大學士,以及一幹尚書,侍郎,以及御史臺的清流們終於使出了殺手鐧。

闖宮!

闖宮之事,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自從蜀地大才子楊慎喊出了一句“大明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之後,闖宮都成了文官們的最犀利的武器了。

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著嘉靖帝那般手段的。

也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著一顆大心臟的。

明末三大案中的“遺宮案”就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闖宮了。

雖然,名義上針對的只是“李選侍”罷了。

但那無疑為東林君子們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不然的話,哪來的這兩年“眾正盈朝”之大好局面?

大臣們闖宮,宮門內自然是嚴陣以待。一眾錦衣衛以及御馬監的軍兵也早早地集結了起來,然後牢牢地將宮門緊閉,不讓大臣們進入宮門了。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宮門外的人群便開始急劇增長了。

原本來的只是內閣以及一眾高官,還有御史清流們參加。

到後來,京城各衙門的官員們也聽到了訊息,然後紛紛趕來了。

同來的還有京城的士子,以及國子監的學生們。

以至於宮門之烏壓壓地一大片,請誅“妖人”的口號驚天動地,群情激奮之下,讓守衛宮門的錦衣衛還有御馬監兵丁們都有些臉上變色了。

宮門外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宮內的朱由校的。

大臣們集結在宮門外的時候,朱由校正拉著空虛道長討論遼東龍脈的事情呢。

畢竟,龍脈之事雖然虛無縹緲,但到底事關大明江山啊!

“千古第一昏君”(如今京城士林的評價)朱由校再昏庸,也不能掉以輕心啊!

遼東不好去,龍脈更不好斷。

而龍脈所在,還是在韃子的心腹之地。空虛道長要過去,自然麻煩不小。

而根據情報,關外的韃子汗努爾哈赤.野豬皮,正大力屠殺“無谷”漢民。

空虛道長一個漢人,突然出現在那裡,無疑是十分危險的。

還有就是辮子問題,語言問題等等一大堆。

這都需要一一討論。

可偏偏這事情,是絕對是不能公開討論的啊!

以至於,到現在為止,知道這事情也就朱由校跟空虛道長兩個人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空虛道長會一直滯留在宮內,沒有出去的緣故。

事情也並沒有如外面傳的那般天啟皇帝不但沉迷木匠,還寵幸方士,聽信讒言什麼的。

但宮門前的訊息傳來,空虛道長跟天啟皇帝的討論自然就無法繼續下去了。天啟皇帝匆匆地回去了乾清宮。

而空虛道長卻站在了門口,看著不遠處的宮牆,很是無力地感嘆了一句:“風雨將至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將門逆後吞噬星空之超脫之路我大秦熊孩子,八歲監國大唐熊孩子超神:開局撿了只鶴熙未來黑科技:從1993開始崛起我的卡牌又進化了我,電競,情緒管理師我真不願重生啊千尋疾遺言,我哥才是密室鬥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