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聖旨的背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小道童剛一離開,空虛道長便馬上關閉了房門,然後有些神思不屬地走回了自己剛剛收拾好的包袱前,一屁股坐在了旁邊,半天回不過神來。

樹大招風了麼?

空虛道長一聲苦笑。

就在幾個月前,那時候空虛道長還在跟周易合謀著怎麼給南陽降雨。

後來,因為周易如今天這般突然消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空虛道長擔憂之下,不但給周易卜過一卦,也給自己算過一次。

當時卦象一出,空虛道長也是如失魂落魄,半天沒有緩過氣來。

卦曰:子害未,寅刑已,辰午衝酉亥。

四柱之中,三刑齊到,六害畢至。

正所謂:羊鼠相逢一旦休,從來白馬怕青牛。蛇逢猛虎如刀截,金雞遇犬淚雙流。

卦象大凶,不死也難!

就為了這一卦,當時的空虛道長好幾天都精神恍惚。只是後來周易的突然迴歸,打斷了空虛道長的胡思亂想罷了。

當時周易一見道空虛道長的模樣,就覺得一月不見,空虛道長形如枯槁。空虛道長的回答是:以陽壽為陰,強行占卜以致傷了元氣。其實何嘗不是空虛道長,自己被自己卜的卦象給嚇到了的緣故?

空虛道長雖然為人比較豁達,但畢竟也是凡人一個,日子過得好好地,焉能如此輕易地看透生死?哪怕再虔心天尊,也也不代表他願意早早掛掉,好找些前往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去覲見尋聲救苦天尊啊!

後來,隨著周易歸來,空虛道長又是忙祈雨,又是忙“宣傳”,降雨成功之後,空虛道長又開始忙著躲避訪客,如此繁忙之下,以至於將占卜卦象的事情都拋到了腦後,再也沒有想起來了。

如今,聽著門前的道童告知來了“聖旨”,空虛道長心頭一緊,立刻便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然後幾個月前的卦象悄然浮現。

難道,那日卦象應在今日之劫?

不管劫不劫的。是福不是禍,是禍也躲不過的啊!

空虛道長一個人在房間裡空坐了很久,然後才慢慢地回過了神來,顫顫巍巍地開啟了剛剛包好的包袱,取出了一件最華麗的道袍,然後才定了定神,換上了道袍,硬著頭皮一聲長嘆地走了出去。

那一臉嚴肅的模樣倒不像去接旨,而是去赴死一般。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立國之道,在德在民。萬民之願,風調雨順。然去冬以來,氣有不合,天有不順。天災並起,壞我生民。茲有南陽靜虛觀空虛道長,行於至善,明於慈悲,道法高深,聞於朝堂,攘災祈雨,救民無數。朕實感念。特賜五品雲微濟世真人,以敬高功。賜金絲雲繡道袍一件,白玉如意一對,真絲雲履一雙,以表其彰。詔進京祈雨,以救萬民。佈告天下,鹹使聞知,欽此!”

傳旨的太監尖著嗓音剛剛把聖旨唸完,大殿之上的立刻響起了一陣恭喜之聲,不但是陪同而來的南陽官員,地方士紳,甚至大殿內玄妙觀中的同道,都向著空虛道長恭喜了起來。

面對著滿堂的笑臉,面對著一眾官員,士紳,還有道友的恭賀之詞。空虛道長卻只能是一臉強顏歡笑地勉強應付著,心裡是一點都感覺不到“喜”從何來?

若是真會祈雨也就罷了!

有了皇上的聖旨自然是皆大歡喜。

可若是不會呢?

空虛道長如今已是騎虎難下,明明知道此去京城凶多吉少,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空虛道長有焉能拒絕,焉敢拒絕?

若是實話實說,不但一個欺君大罪,而且還不知道要連累多少人頭落地啊!

至少自己的靜虛觀是保不住了,而且很有可能連累到南陽的道門。

待到眾人“賀喜”完畢,空虛道長已經感覺到了一陣心力交瘁。勉強地應付出擺了擺笑臉,然後藉口“元氣未復,身多疲累”,忙不迭地離開了大殿,一個人迴轉了自己暫居的靜室。

沒有了大殿的喧囂,沒有了人前的偽裝,獨自一個坐在靜室之中的空虛道長終於可以卸下面具,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了。

太上曰:五色令人盲目,五音足以亂耳,五味使人濁口,五欲漸至迷心。

人生大難,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如今,空虛道長自己之所以會陷入進退兩難之境,不就是因為前番五欲迷心,咎在欲得嗎?

只是“欲”也罷,“得”也罷,事已至此,一切無可迴轉。從得道聖旨的那一刻起,空虛道長其實早已經無路可走。

連逃走都不行!

生在南陽的空虛道長,名聲能為朝廷所知,除了河南官員的奏摺之外,自然少不了天下同道的“功勞”。

當張天師拒絕了皇帝的召喚之後,道門急需一位能代替張天師主持祈雨的高功修士。

以圖挽回道門的顏面,以及拯救道門在皇帝心中的印象。

而所有的事情都要從一個多月之前說起.....

大明北方普遭大旱,萬曆皇帝也終於記起了祈雨的聖旨。追查之下,內閣被皇帝抓住了“把柄”。這段時間,核心少有地比較配合其皇帝的動作來了。而祈雨的聖旨也是六百裡加急送往龍虎山的。

只可惜,聖旨到時,龍虎山的那位張天師卻早已病得奄奄一息,行將羽化了。就連線聖旨的時候,都顫顫巍巍地需要人扶著,又何如還能遠赴千里之外的京城去祈雨呢?

傳旨的使者無法,只能怏怏地帶著張天師府的請罪奏摺回返了京城。

張天師大病難行,祈雨之事也不得不暫且放下。只是大明的旱災仍在繼續,而且還大有越演越烈之勢。

這讓萬曆皇帝如何能不急?

當萬曆皇帝拿起張天師府的請罪奏摺那一刻,是真心懷疑過張天師是不是在裝病推辭。

好在一番探查之後,才證實張天師病在自己發出聖旨之前。畢竟都八十多歲的老人了,既然還沒得道成仙,生老病死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萬曆皇帝有些洩氣,好多天悶悶不樂,幾乎要真以為是老天是降罪於自己了,所以才會降如此天災來警告自己,來禍害大明百姓。

就在包括皇帝在內,所有人都以為祈雨之事可以不了了之的時候。幾封在通政司被壓下了半個多月的奏章。神奇地被送到了萬曆皇帝的跟前。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本已經被旱災弄得焦頭爛額的萬里皇帝如何能不死死抓住這根救命稻草?,

不管祈雨之事,是真是假!萬曆皇帝都需要一件事情來轉移人們的視線,那怕這一場祈雨,禮儀居多。

只要祈雨成功,便從根本上扭轉萬曆皇帝陛下“獲罪於天”謠言。

說起來,萬曆皇帝一大半的憋悶都來自於外界的議論以及那一封又一封,一封比一封尖酸刻薄的奏章。

上奏摺的大多都是些芝麻小官。官雖小,口氣卻不小。若是不懂的人看了,還真要以為大明官場之上盡是些赤膽忠心,一心未國的好官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而,看懂之後,才會真心覺得這些奏章的背後,其心可誅。

因為奏章之中,不見半點解決天災,賑濟災民,乃至解決朝廷錢糧短缺的辦法,反而盡是接著天災之事,引經據典地“勸”皇帝潔身自好,早日臨朝,勸皇帝早立太子,收回礦監,稅監苛政,甚至還有勸皇帝反省自身,下“罪己詔書”的。

一大幫接著天災說事的御史清流,言官文臣們可算逮道機會了。不但奏摺如此,在外面更是編排出萬曆皇帝種種昏君行徑,那天災生生地說成了皇帝的過失。

以至於獲罪於天,從而降下天災!

這哪裡是在上奏章?這分明是在藉著皇帝的臉皮,給自己刷聲望,刷來日飛黃騰達地“政績”啊!

萬曆皇帝如何能不惱怒異常,卻偏偏打不得,罵不得,就連反駁都做不到。

誰叫他是天子,誰叫他大明朝皇帝呢?

這些官員何嘗不知道皇帝的糟心,既然敢上,自然早已有了應對之策。

皇帝罵不過天下文官,反駁起來也有心無力。就連廷杖也不過給那幫居心否測之鍍上一層金光罷了。

若是打不死他們,他們便成功地刷到了“廷杖”成就,成為文臣楷模,成為清流代表。日後無論在野在朝,都有了一份沉甸甸地光輝履歷。

可若是打死了,萬曆皇帝就更要頭疼了。因為這不但給自己增加一個“昏庸殘暴”的名聲,還得引來大批文官更兇狠的攻擊。

正因為有了這些事情,萬曆皇帝才不得不忍氣吞聲地把所有奏摺留中不發。然後不顧天下官員士紳的議論,毅然給南陽的那位空虛道長頒下了嘉獎以及召喚進京的聖旨。

因為皇帝陛下需要一個能代表天意的人,去證實自己根本沒有獲罪於天的行徑,也沒有失去昊天的眷顧。

至於如何能證明此人能代表天道?

能呼風喚雨,能祈雨成功之人,不正是渺渺天意的最好代表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將門逆後吞噬星空之超脫之路我大秦熊孩子,八歲監國大唐熊孩子超神:開局撿了只鶴熙未來黑科技:從1993開始崛起我的卡牌又進化了我,電競,情緒管理師我真不願重生啊千尋疾遺言,我哥才是密室鬥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