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7 分出高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於是王將軍有言在先道:“爵爺要是這樣做,可真是幫了我大忙了。不過萬一——我說的是萬一——爵爺遇上了戎羌的大隊主力,一時難以戰勝,要是一路逃亡,到我潼關之下,那我潼關這個大門……”

戎羌作戰頗為狡猾,也曾經幹出過用官軍當做擋箭牌,自己跟在後面攻打城池關隘的先例。

好幾次,大齊的守軍不得不含著眼淚,先把自己擋在前面的同伴射死,然後再慢慢對付他們身後的戎羌騎兵。

那時射死自己的同伴,就已經很難下得了手了,可一旦戎羌把蕭文明這位伯爵老爺頂在前頭,恐怕王將軍就更加難以下定決心了。

也就極有可能就會導致戎羌利用蕭文明的掩護,登上潼關攻破關卡,直接威逼關中平原和京城洛陽!

因此王將軍有言在先,算是打了一劑預防針。

誰知蕭文明卻硬氣的很:“王將軍這就多慮了,我即便是遇到了戎羌並且被打敗了,那也不會往潼關這裡逃跑的。”

“那爵爺打算?”

“我會往黃河邊上撤退,那邊我借了一處所在,作為我軍的臨時營地,岸邊日常擺著十幾條大船,隨時可以使用。只要戎羌一到,我便可以立即坐船返回河南,再慢慢想辦法同王將軍取得聯系。”

蕭文明所說的那座營地,就是溫伯明幾個月前置辦下來的那座,那裡依山傍水、易守難攻,的確是個建造營地的好地方,只要能夠進入此處,堅守個十天半個月都不成問題。

而為了能夠順利從河北到達河南,蕭文明特意安排了渡船,船上的水手都是他從洋湖東山村招攬過來的漁民和船民,讓他們時時日日值守在船上,一旦發現情況有變,就要隨時做好往河南渡人的準備。

王將軍作為守關的將領,總是覺得自己和敵人之間還是應當隔著一段物理屏障比較來的實在——無論是石頭堆成的、磚頭砌成的還是木頭紮成的——總之有的總比沒有的強。

像蕭文明這樣的做法,王將軍從內心而言是並不能感到放心。

不過蕭文明的身份地位擺在這裡,他勸也沒有什麼好勸的,更加沒有資格命令,便也不再說話了,只是讓蕭文明一切小心,若有危險可以派人過來。

王將軍知道了情況,即便不能直接開啟城門,但至少也可以透過自己向戴鸞翔報個信,讓戴鸞翔派兵過來接應。

從這一日起,蕭文明就開始在潼關附近遊弋偵查,打探各路小溪。

戎羌準備南下的訊息流傳得很快,第一天就有不少百姓拖家帶口,收拾起自家的金銀細軟,便向潼關轉移,覺得只要進了潼關,便能從戎羌的鐵蹄之下暫時逃脫出來,也就能保證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了。

因此潼關外的一路之上,人、馬、車擠成一團,男人的嘆息、女人的哀嘆、孩子的哭嚎組成了一曲曲撕扯人性的奏鳴曲,聽得人心裡一陣陣地發緊。

蕭文明看著這支隊伍綿延數里長,鬆鬆散散、毫無組織,又沒有官軍守護,就好像是一塊肥肉,無論是猛虎、餓狼、狐狸,甚至是耗子,都能過來咬上一口……

見到這樣的場面,蕭文明除了搖頭嘆息之外,也沒有任何辦法。

他手下的人馬加起來也就這麼五百蕭家軍而已,雖然人人都配上了駿馬,機動能力極強,但是百姓進關的隊伍,綿延一二百裡,甚至還在不斷地加長,光靠這五百人又能有什麼用呢?

他就只能盼望著戎羌的鐵騎能夠來得晚一些,又或者走錯了路,否則這些百姓可就完蛋了!

可是咬了這一塊肥肉第一口的,並不是戎羌騎兵,卻居然是黑旗軍的殘部。

這一日,蕭文明在巡視過程當中,發現前頭百姓隊伍一陣騷亂,快馬過去一看,居然瞧見一夥黑旗軍裝束的人馬,正在隊伍當中搶劫。

原本就十分凌亂的隊伍,被他們這麼一鬧,更是眼見得七零八落,隊伍中的百姓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四散奔逃,各種行李雜物落了一地嗎,更有不少百姓自相踐踏而亡。

對於這種人,蕭文明自然沒什麼好客氣的,上去便是一陣掩殺,在幹掉其中二三十人之後,這夥子黑旗軍終於抵抵不住,放下武器舉手投降了。

蕭文明拿住兩個領頭的,略加審問,便知他們果然就是李全黑旗軍的部下。

原來是李全同楊妙真決裂之後,決定留在中原活動,然而這裡並非他們的根據地,沒有長期可靠的後勤補給基地,就只能依靠打家劫舍過活,恢復到了以前做山大王時候的狀態。

恰巧此刻戎羌南下的訊息傳來,潼關附近聚集了那麼多隨身攜帶金銀財產的百姓,正好給了他們打劫最好的目標。

不過李全倒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底線的人。

雖然是打劫,但也是有些選擇性的,至少不去劫掠普通的百姓,而是專找那些富商地主之流下手。

這樣做,既不至於損了黑旗軍忠義之名,又大大提高了打劫的效率,畢竟打劫一個窮人和打劫一個富人所花費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但明顯後者的效率要高得多。

劫富濟貧,這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具有先天合法性的非法活動。

那是因為古代生產力如此低下,科技水平也不高,想要從芸芸眾生當中變成一個有錢人,靠的無非就是“剝削”二字——富人當中,大多數是惡霸地主、是貪官汙吏、是不法奸商,打劫他們純屬替天行道。

雖然蕭文明也算是有錢人當中的一個,但他賺錢靠的可不是掠奪,也不是剝削,因此對於黑旗軍這種劫富濟貧的行為,蕭文明原本還是頗為欣賞的。

可是現在的情況又不同往常。

按照後世的說法,那叫主要矛盾已經轉移了——由原先的廣大農民同地主之間的階級矛盾,轉化為中原同戎羌之間的民族矛盾。

在這種主要矛盾的指引下,那就應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去對抗戎羌才對。

就比如說那些個地主富豪,他們要是肯拿錢出來犒賞軍隊、招募鄉勇、購買軍器,那也算他們還有些良心,錢沒有白賺。

要是他們投靠蠻族,甚至當了漢奸,那就純屬他們作死了,對於漢奸不但要奪了他們的錢財,還要殺了他們的狗頭,踩上一隻腳,叫他同時不得翻身,就連親族朋友也要連坐!

因此為了對抗戎羌這一個進來的主要目的,對於這些個富商,蕭文明能幫還是要幫一把的。

現在先幫他們算是一筆前期的投資,等到了要籌措軍餉的時候,必然要他們狠狠的吐一口血出來。

但是對於李全,蕭文明雖然同他有仇,但目前也還是個可以爭取的力量,那就稍加阻止,讓他們不能如願也就是了,不必大加殺戮,以免激化矛盾。

於是每逢有滯留此處的黑旗軍搶劫百姓,蕭文明總是將“蕭”字大旗高高揚起,擺出極為浩大的陣勢,大張旗鼓地趕來將他們趕走也就是了。

蕭文明蕭家軍的威名,原本在同李全作戰之時,就已經在黑旗軍中傳開了,因此每每看到蕭文明的旗號,那些正在搶劫或者意圖搶劫的黑旗軍,便會聞風而逃,做鳥獸散。

但是蕭文明就這點人馬,顯然無法照顧到全部百姓,當然他這也不是他的目的,只要讓黑旗軍和李全時刻感受到蕭文明的存在,並且知道蕭文明其實已經饒過他們一馬,也就足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時候蕭文明也是挺感嘆的。

很多情況下,外敵入侵之前,內部總要爭鬥一番,這幾乎成了每一場類似事件的固定套路——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攘外必先安內”嗎?

有時候,“攘外必先安內”未必正確,但更加錯誤的是,既攘不了外、又安不了內,兩者連一點也做不到,那就等著內外交困的局面吧!

情況如此反覆三天,局勢一直沒有大的變化,而隨著潼關關門之期越來越近,等著進關的百姓也越來越少了。

直到這一天,局勢突然間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這一日,蕭文明照舊在潼關之外巡視,聽說有一對黑旗軍正在急速從北向南賓士而來,速度極快,看樣子不懷好意,似乎也有搶劫百姓,做最後一筆無本生意的打算。

原本被蕭文明收拾了那麼多回,黑旗軍看到“蕭”字大旗,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而蕭文明現在就在潼關底下,行蹤十分明顯,這夥子黑旗軍又怎麼會貿然過來招惹蕭文明呢?

蕭文明第一個想法,便是李全被自己欺負慘了,想要集結重兵,一舉將蕭文明擊敗,那她李鐵槍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活動了。

既然李全有這麼個打算,那對於蕭文明而言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你不就是想打嗎?那就打呀!

可別打到一半又跑路了,這回非打個你死我活,分出高下不可!

於是蕭文明一邊派人去通知潼關的王將軍,一邊則率領起蕭家軍的全部人馬,按照前頭預警的方向疾馳而去,要同李全他們撞一個滿懷,打亂他們進攻的節奏,以有備而擊不備,又可以多佔有一些優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我的酒館通暗黑不當電競選手以後幹什麼從紅海行動開始的文娛精靈之我真不是火箭隊臥底雷霆特種兵王鐵血小兵我在末世當宗師從寒門新郎開始魔方求生:你把這當遊樂場?全文娛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