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大戰,從平局開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渭水河面雖然不寬,但也有一二百步;雖然不深,但也有一人多高,即便是騎在馬上想要涉水過河,也是一件風險極大且很不方便的事。

而根據蕭文明事先偵查,董鴻儒手下率領的戎羌大軍,既沒有準備船隻,也沒有準備浮橋,根本就不具備渡河的條件。

誰成想,董鴻儒還真給蕭文明玩出了些新花樣……

只聽董鴻儒信心滿滿地撂下一句話:“過河,我當然是要過河的,你等著!”說罷,他便一扭頭,走了。

緊接著,戎羌佇列之中號角齊鳴,這洋溢著草原風情的悠揚低沉的號角,多少次讓中原軍隊聽得不寒而慄。

難道一場決定的中原和戎羌命運的大決戰,就在此時此刻,就在渭水河邊,就要揭開帷幕了嗎?

雖然自認為董鴻儒是根本沒有辦法過河的,但蕭文明依舊做好了迎戰的準備,早已讓最精銳的三千蕭家軍下馬步行作戰,列好了火槍陣,隨時準備給對手一陣劈頭蓋臉的無情的鐵雨。

而新編練的新軍分列左右,只要蕭家軍的火槍聲一響,把‎‏​‏‏​‏​‎‏​‏‎‏‏‏對手打停了,這些沒有上過戰場的新軍,就會被激起士氣,成為一支真正可以戰鬥的軍隊。

戰鬥力同樣頗為強悍的娘子軍以及江南屯田兵,則站在隊伍的最後邊,她們的任務是要做好查漏補缺,戎羌畢竟戰鬥力強悍,一旦北方佇列之中哪一處出現了問題,她們就要立刻補上,重新穩固住陣型。

蕭文明已經預設,有一條渭河作為兩軍阻隔的屏障,戎羌已經斷然無法發揮出騎兵機動作戰的優勢,充其量只能打出一場,互相比拼硬實力的消耗戰。

而在硬實力方面戎羌也就是人多勢眾,並且全部都由騎兵組成而已。

這算是很大的優勢嗎?在蕭文明的火槍面前,能有多大的作用?

雖然準備充分,但是蕭文明直到此刻,還是沒有辦法想通——董鴻儒到底靠什麼才能夠順利渡過渭水河?

答案很快就有了。

戎羌的陣型劇烈地騷動起來,誰都已經意識到,進攻就在眼前,可沒想到發起進攻的,居然不是戎羌的騎兵,甚至也並沒有下馬作戰的步兵,而是衝來了一群牛、一群馬。

而每一頭牛、每一匹馬身上,全都儘可能多地扛著布袋子。

看這些布袋子極為沉重,又鼓鼓囊囊的,蕭文明有理由猜測這些袋子裡裝的都是泥土石塊。

董鴻儒想要幹什麼,想要怎麼幹,蕭文明已經猜出來了,是想用這些牛馬以及他們身上的負重,在渭水河上填出一條通道。

透過這條通道,戎羌的騎兵就能暢通無阻地泅渡渭水河了。

填河哪有那麼容易的?

渭水河雖然不算一條特別大的河,但也必定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就算董鴻儒已經準備齊全了材料以及運輸工具,但也要費上好大一塊功夫吧?

畢竟卸貨、運貨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可是讓蕭文明沒有猜到的是:董鴻儒這次卻使用了非常規的手段,居然直接將那些牛和馬趕下了河,讓這些生靈用自己的生命實現董鴻儒的目的。

先不說牛和馬都是戎羌部落最為寶貴的資產,光說這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

命,就這樣成批成批地淹死在河裡,任何人,哪怕僅僅是作為一個碳基生物,都會覺得太殘忍了些……

但是董鴻儒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連人命都不放在眼裡,又更何況是這些畜生了?

蕭文明一個愣神,已經有兩三百匹牛馬被趕進了渭水河裡,已經從河的北岸形成了好幾處淺灘,河流的水流似乎都已經變慢了。

而這僅僅只過了一盞茶的工夫而已!

而董鴻儒這一次肯定是下了血本了,不斷地,還有不知多少牛和馬,正在被趕下河去。

不能再讓董鴻儒這樣做了,蕭文明把手往上一抬,下達了命令:“所有蕭家軍的兄弟,立刻向河對岸射擊!”

蕭家軍手中的火槍都是全尺寸的步槍,並且在製造這些槍械的時候,監造人馬青講究一個寧缺毋濫的原則,製造出來的核心部件——特別是槍管,必須做到質量完美,並且還要經過幾輪的測試,才肯讓蕭家軍的弟兄放心使用。

否則寧可放到爐子裡銷燬重煉,也絕對不會將就。

在蕭文明的支援下,臨‎‏​‏‏​‏​‎‏​‏‎‏‏‏海屯的鐵匠工坊早就已經升級成了一座兵工廠,馬青除了替蕭文明、林丹楓、宋星遙、戴松等人,製造定製的兵器之外,就很少會親自動手打造武器了。

但是作為兵工廠的總工頭和總監制,馬青對手下弟兄們的要求不會鬆懈一刻,現在蕭家軍製造和裝備起來的火槍火炮,早就已經達到了燧發槍和前膛炮火炮技術的上限了!

至此大決戰之時,三千支火槍分成三隊輪流齊鳴,飛過並不寬闊的渭水河,雨點一樣向戎將軍隊潑灑過去。

火槍威力雖大,同時也是冷兵器時代的新式武器,但是這樣武器已經不止一次在董鴻儒面前演示過許多次了,董鴻儒既便是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也早已對其威力和效果有過刻苦銘心的直觀感受。

感受過了那麼多次,還不知道悔改和防禦,那就是傻瓜了。

董鴻儒肯定不是傻瓜,他自然也想出了應對的辦法,辦法雖然很笨,但是也很有效。

原來董鴻儒已經看出來了,火槍的遠端攻擊不像弓箭那樣,而是永遠都是直線,不會走拋物線。

於是他早有準備,讓手下的戎羌部落取出早就準備好的盾牌,就沿著渭水河,豎立成了一排,遠遠看去就好像一座小城。

蕭文明原以為這些木頭做的盾牌充其量也就是厚一點的門板,火箱子彈的侵徹力完全可以將其擊穿,可沒想到一陣火槍打出去,卻似乎效果有限,那些木頭的表面都被打得坑坑窪窪,卻也明顯沒有洞穿木盾,更加不會對盾牌後的人產生傷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戰之後,蕭文明想辦法繳獲了一面盾牌,這才弄明白了原理。

原來這些盾牌都是董鴻儒所特製的,並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塊木頭而已,而是兩塊木頭合在一起,當中留出了兩寸深度的空隙,縫隙裡填充的都是打溼了的棉被。

其防禦力肯定防不住刀砍斧剁或者長矛穿刺,但是卻對火槍的子彈,天生有著抵擋能力,屬於是屬性壓制了。

所以說,萬事萬物都是在動態發展過程當中的——“一招鮮”也並不是永遠都能“吃遍天”。

可是真正打到現在這樣,雖然

火槍的效果已經大打折扣,蕭文明卻依舊只能選擇不斷地射擊。

因為除此之外,蕭文明也想不出可以造成其他傷害的辦法。

那就繼續射擊吧!

畢竟蕭文明手裡有的是軍火——別說是數不完的子彈、射不完的火藥了,就是火槍,都準備了一萬來支!

合每個蕭家軍的弟兄都能配三支火槍!

打熱了一支,隨時可以更換新的,夠對手吃一壺的!

董鴻儒那邊也沒閒著,派出戎羌的弓箭手,隔著渭水河,就向中原軍隊猛烈射擊。

如果說董鴻儒對付火槍的辦法,是最近幾天或者是幾個月才想出來的話,那麼對付戎羌騎射的法門,蕭文明已經研究了好幾年了,早就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其實就是按照,戎羌弓箭的不同佘晨射程,部署有針對性的防禦。

巧了,渭水河的寬度,直接從物理層面上限制住了戎羌弓箭的距離,他們使用方便但射程不足的馬上用的短弓,必須曲線射擊,才可能讓射出的箭矢攻擊到蕭文明的軍‎‏​‏‏​‏​‎‏​‏‎‏‏‏隊。

那麼蕭文明也就只需要護住頭頂,就能讓雨點般的箭矢全都打了水漂。

同時,好好護住頭頂,正好又可以讓火槍平射的角度開放在面前,達成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於是雖然渭水河兩旁數萬大軍,都在不遺餘力地使用各自的遠端攻擊武器攻擊河對岸的對手,然而效果卻十分有限,與其說是在作戰,不如說是在浪費資源……

但是在這種互相傷害的過程當中,蕭文明明顯就是更佔優勢的一方,他雖然沒法用火槍,直接有效地傷害到戎羌的士兵,卻能攻擊他們驅趕來填河的牛馬。

這些牲畜身上不可能長著盾牌,就要用血肉來抵抗火槍的攻擊了,成批的牛馬中槍,身上升騰起一陣陣的血霧。

但是這些大型牲畜,生命力要比人類強出好幾倍,即便是身中數槍,卻依舊按照他們的不地道的主人的驅馳,扛著負重跳入河中,用自己的生命替主人的勝利作出貢獻。

就這樣戰鬥進行了大半天,雖然沒有短兵相接,雙方人數的傷亡也極小,卻著實熱熱鬧鬧地打了一場。

大抵決定兩方勢力興衰命運的大決戰往往都是這樣的——一開始總是枯燥無聊的試探,而不會立刻進入最慘烈的廝殺。

經過這麼多年,無論是蕭文明還是董鴻儒,都變得成熟了,仗也越打越有樣子了,幾乎形成默契一般,在大約中午的時候,雙方不約而同地收起了攻勢,逐漸向後退卻。

這一場仗打下來可以說是一場切切實實的平局。

董鴻儒沒有能夠渡過渭水,蕭文明也沒有能把他趕出關中,雙方更沒有爆發過哪怕一次像樣的戰鬥。

蕭文明打仗的風格和他做人的風格差不多,都喜歡雷厲風行,打成這不上不下的局不是他喜歡。

因此率軍抵達安全位置,剛剛駐紮下來,蕭文明就拍著大腿罵道:“好你個董鴻儒!這回學乖了是吧?不跟我耍什麼花招了?就是要跟我打呆仗?行啊!你以為我不會嗎?我這就從城裡把火炮調出來!隔著渭水河朝你猛轟,倒要看看你這幾塊破木板,擋得了我的子彈,還擋得了我的炮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我的酒館通暗黑不當電競選手以後幹什麼從紅海行動開始的文娛精靈之我真不是火箭隊臥底雷霆特種兵王鐵血小兵我在末世當宗師從寒門新郎開始魔方求生:你把這當遊樂場?全文娛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