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鬥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就是魏皇剛登基那會兒的內閣順序,考慮到排序,再考慮到前面幾位生龍活虎的模樣,更考慮到魏皇剛剛登基不可輕動老臣,謝洵絕望的發現如果按自然死亡算,謝洵要想接班,至少要等到七八十,這還是保底。

不過幸好,除了論資排輩,大魏還是有很多的優良傳統的,比如不鬥到死不罷休的文官政治鬥爭哲學。

就在謝洵入閣不久,一場猛烈的風暴出現了。

當時的大魏出現了一個很出名的御史,姓名沒必要說,因為這傢伙只出場了三次。

第一次,是因為京察。

大魏的官員制度,開國就定下了每三年考核一次,每六年京察一次,顧名思義,京察就是來京城監察,物件是全大魏五品及以下的官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比如今年的京察,吏部出現了調動,但京察還是一點沒受影響,全大魏五品及以下的地方知府以及下屬都是考察物件。

當然,這也包括長安的官員。

這麼一算起來,那些整天叫囂的言官也都是考核物件,全國十三道監察御史統統是七品,六部都給事中是七品,給事中才從七品,算是給京察包了餃子。

也不知道實行這個條例的那代魏皇是不是因為受不了罵才搞出來的。

但如果他真是因為這個起了心思,那麼他註定就要失望了,因為這一百年來,每次京察倒黴的都是地方官,長安言官安然無恙,想想也是,管京察的是吏部尚書及侍郎,還有都察院左都御史,並不是內閣大學士,連皇帝都怕那些罵人不帶髒字的瘋狗,兩個部長失心瘋了去惹他們?

但謝洵入閣那年的京察,很不同尋常。

因為那年的吏部尚書是個超級猛人,帶兵打過仗砍過蠻子腦袋的那種,他雖然沒有入閣,卻比大學士還狠。

七老八十了,帶過兵打過仗,當過主考官幹過人事部長,權閹外戚都要讓老子三分,更何況你們這些小癟三?欺負欺負皇帝得了,還敢跟我嗆聲?

所以那年除了地方官,許多原本威風凜凜的御史、都給事中都下了臺,安安靜靜的回了家,朝野一片譁然,敢冒頭鬧事的卻不多。

想想也是,內閣五位閣老除了最老的那一個,其他人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行禮,畢竟他要是想入閣早入了,現在退休又被拉出來幹人事,是真的只想做點事情。

可這世界上從來不缺膽大的,也不知道那御史是抽了哪門子瘋,還是說受了打擊心思轉不過來,反正豁出去了,就摸了這個老虎屁股,他上書彈劾了那禮部尚書。

當然,彈劾也是要講理由的,說來也巧,那年京察倒黴了很多官員,但有一類人卻沒有動--山西人。

碰巧的是,那主管京察的吏部尚書也是山西人。

狹隘的老鄉觀念要不得,這就是那御史彈劾的內容,可誰知道摺子送上去,魏皇還沒動手,內閣就先動手了。

具體來說,是三位閣老聯合起來動手了。

他們握著那御史的奏疏,大聲疾呼應該讓那御史趁早滾蛋,回家當老百姓。

這就是對吏部尚書的力挺了,而道理也很簡單,京察雖然是吏部和都察院主辦,而作為御史,也是要參與其中的,那御史全程參與此事,卻一言不發,現在京察結束了來告狀,早幹嘛去了?

三位閣老一邊在朝堂開罵一邊斜著眼睛瞥那御史,大概是之前被罵過,頗有些公報私仇的味道,那意思是你能拿我怎樣。

謝洵當時也想湊熱鬧,但後來還是忍住了,冷眼旁觀。

結果事兒就這麼來了。

自打那御史被人人喊打,要被貶官的傳言由不知名的熱心官員傳出來後,內閣那除了垂垂老矣的首輔外的三位閣老還沒消停,長安城裡的言官們就炸鍋了。

有御史要替我們說話,既然閣老們要讓他下課,我們就要閣老們下臺!

最先跳出來的是一位給事中和一位御史,他們分別彈劾兩位閣老濫用職權、壓制言論等罪名,但兩位閣老也是精明人物,老政治家,輕而易舉的便化解了。

然而又一個御史出手了,還體現了有難同當的高尚品質:

“這件事情,我事前就知道了,既然你們要處罰他,那就先處罰我吧。”

這種江湖義氣,實在是有些黑社會的神韻。

但也就是這句話,讓御史言官們沸騰了,他們紛紛站起來反抗,奏摺像不要錢的雪花一樣往魏皇那兒飛,這下子三個閣老頂不住了。

最後一個出面的是閣老的學生,他也是御史,老師吃了虧,同僚也就顧不上了,他立馬跳出來,罵完這個罵那個,但是事實證明,罵架和打架的道理大致相同,朝堂也是要講這個的,人多打人少才能贏。

沒有意外,那個學生被洶湧而起的御史言官們的口水徹底淹沒,而謝洵這傢伙也不老實,暗地裡找到了魏皇,動員起六部官員趁你病要你命,大家一起踩那三個中堅的閣老。

這下子就再也扛不住了,除了一直袖手看戲老眼昏花的首輔,次輔以及剩下的兩位閣老紛紛提出辭職回家,本想著魏皇能挽留一下,結果...

謝洵就爬到了次輔的位置。

算運氣嗎?說算也不算,沒有這件事情,謝洵可能還得花幾年才能爬上次輔,但並不是必須這件事情,謝洵才能掌控內閣。

背後有皇帝,手裡有權力,謝洵只是藉著這件事縮短了很多原本應該花費的時間。

而那已經很老的首輔一看這局勢,就知道謝洵接下來要做什麼,三個都頂不住,就更別說現在內閣就剩下他和謝洵了,而謝洵手下一大批的六部官員,以及之前積攢下來的舊部,還有對謝洵“仗義執言”心生感激的御史言官...

啥也別說了,也該退休了。

於是謝洵就這麼成為了內閣首輔,和魏皇成功會師,提拔了包括徐子允在內的兩位官員進入內閣,開始了...成平年間的傳奇。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人在大唐,開局錯認李二明日方舟之整合之火玩家請閉眼無上傳承餘光我,反派,開局薅主角聖女!我的搜查一課大叔兇猛我在古代當海盜遠古種田:山野漢子輕點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