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類科技的未來程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整整八個小時,光是棒棒糖翟豎就含了一大把,簡易版的系統終於安裝完成。

此時,翟豎也終於得以窺見這個全稱是《全民基礎科學素養普及系統(新生兒適用版·簡易)》的全貌。

在31世紀,由河州大學生命與計算科學研究院開發的這套系統非常普及,幾乎人人擁有,就像現代社會的九年義務教育一樣。

翟豎安裝的是簡易版,就只有教學、實驗以及科學技術史三個板塊。

教學模組又分為若干學科,跟現在基礎教育很相似,只不過內容深度高了一點,起步就是腦科學研究,僅此而已。

實驗又稱為動手做一做,是指導動手實踐的一個模組,跟教學模組學到的相關知識一一相對應,根據系統介紹的說法,這些動手實踐的課題都是基礎科學相對應的簡單應用。

有多簡單?說是有手就行。

這兩個板塊目前都只開啟了第一階段,必須透過學科評估,達到合格才能開啟後續的課程。

學習什麼的不著急,翟豎只是先瞄一眼,想著簡單嘗試了一下,但卻未成想直接就被幹懵逼了!

基礎科學第一節課講的是腦電水平與環境認知基礎理論,說起來裡邊每一個字他都認識,也不存在生僻字啥的。

但組合在一起之後倒可好,直接天花亂墜了,只讓人覺得一陣頭暈腦脹,對於翟豎來說比天書都天書。

“這就是嬰幼兒版本的基礎科學素養?未來的人這麼牛的嗎?”翟豎一邊嘀咕一邊趕緊換個模組。

動手做一做第一節課倒是沒那麼誇張,就是聲音影響大腦的一個小實驗。

翟豎按照實驗說明一步一步來,照著程式碼一行一行抄下來,確實實現了預期描述的實驗現象。

所有的東西都是準備好的,也不用思考,確實是有手就行,而且看起來似乎還挺好玩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嗯,看來這個還行。”翟豎頗為自豪的點頭——能跟上未來的腳步了啊!

“請思考: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沒等翟豎自豪完呢,最後的小思考模組又直接給他整破防了。

按照說明一步一步操作得到實現結果倒是不難,但你問原理,這不是問錯人了嗎?基礎理論剛才壓根沒學會呀!

“換,再換。”

翟豎默默不動聲色的關掉這個模組,點開了《科學技術史》。

三個模組,翟豎能順利看下去的也就《科學技術史》了——故事嘛,也不會有考核什麼的,當小說看,完全沒什麼難度:

2021年之前的歷史,地球和藍星幾乎就是映象,完全一樣、毫無區別。

不過,這地球科技史從2021直接跳到了2867什麼意思?

經過仔細檢索,翟豎終於搞清楚了事情的真像:這八百年,科技根本就毫無發展,在科技史上甚至被稱為“科技沉睡的八百年”。

2867年與2021年相比:

手機螢幕還是用眼睛看的,無論它是什麼形態,怎麼方便攜帶,都沒有改變這個本質。

人工智慧依然是人工智慧,依然在做統計分析和歸納總結,連自動駕駛都還依然是那個鳥樣子——專有道路上跑跑,遇到複雜路況就抓瞎的那種。

可控核聚變技術倒是一直在進步,但所能維持的依然還是“秒”的級別,不管是兩百秒還是兩千秒都一樣,還是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窩在實驗室裡。

人類的活動範圍,類太陽系,也就那麼回事。以2021年的技術水平真要不管不顧豁出去也不是不能送人上去。

人類平均壽命倒是有所提高,一百二十歲左右,各類疾病消滅了一些,但新冒出來的則是更多。

……

總之,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

有史學家分析:這八百年的科技發展完全是走錯了路!

以山中大學計算機混合生化環材以熱帶冷大類招生為標誌性事件,地球科技的發展進入了完全錯誤的軌道。

那時,計算機專業火爆,非常火爆,火爆到一些頂級一流大學都把材料、能源、土木等冷門專業直接打包,包裝一個成新計算機工科試驗班的名義去招生。

那時,基礎科學就已經百年甚至數百年沒有過新的系統理論了。

那時,科技進步與發展完全離不開的生化材料能源基石學科,成了很多人口中‘狗都不讀’的天坑專業。要靠“包裝”,才能“吸引”高考生報考。

計算機的概念甚為繁華,但繁華的背後盡是危機,概念看似炒得火熱,但沒有一丁點新的東西!

今天看來,沒有基礎理論的支撐,沒有基石學科的蓬勃發展,一切的繁華都只能是虛妄。

山中大學招生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那時的地球早已經整個兒都陷入了這個錯誤的軌道,而且這一錯——就是整整八百年。

這是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小故事,看的翟豎那是膽戰心驚。

地球如此,現在的藍星依然也是如此!

看看山中大學2021年的招生計劃,果然把材料土木等一大堆東西包裝成了計算機實驗班!

其他的情況也都差不多,賣菜的、炒幣的、號稱IT就是一切、網際網路就是唯一未來的的人比比皆是。

甚至有人叫囂,要給網際網路巨頭以絕對的自由、“總統”的權利,才能更好的發展科技。

翻翻高考的招生貼吧,頂尖大學的材料不如大專“宇宙機”的段子流傳的到處都是,基礎科學也真的好幾百年沒有新的理論出現了!

這跟地球科學技術史上描述的當時的地球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科技的發展之路就好像被人牢牢的鎖上了,而且上的鎖還不止一把,地球人用了近千年才把它解開。

“嘶......”翟豎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藍星也要步入地球的後塵嗎?

翟豎隨即一笑,他還就不信了,有了地球千年的經驗和積累,他還會怕什麼勞什子鎖?鎖能開就開,不能開砸了它也就是了!

不過剛發下宏願,翟豎就被接下來看到的內容打擊了:

2767年的地球,有一位名叫方新的生命科學家。

那時,方新教授參與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在亞美利加的西部城市與眾多國際科研人員一起研究免疫與腦科學。

在一次免疫系統本質的探索實驗中方新教授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

別說那個時候的地球了,即便是今天,2021年的藍星,免疫學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哪怕高中生也都瞭解人體免疫的基本原理。

舉一個片面的例子:

一種病毒侵入人體,免疫系統開始工作,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清楚了這種病毒,留下了這種病毒的特異性標記,也就是抗體。

下次再遇到這種病毒的時候,免疫系統就不用那麼費力了,這種特異性抗體就可以直接了當的滅掉它。

而方新教授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透過某種方式可以在病毒入侵人體的十二分鐘內就產生足量的可以抵禦入侵病毒的抗體。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穿到遠古種田養夫君穿越遠古:野人老公撩我生崽崽遠古種田之山裡漢子路子野戰場中的角色扮演諸天解憂事務所綠茵大魔王:從遇見肥羅開始狂!風水迷局星雲迷局傾覆之塔華夏帝王,皆我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