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工作安排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子宜告訴小美,說不準備繼續讀博,要跟著虎兒哥哥一起回國,小美對於子宜這個突然地決定憂心忡忡,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來到梁恬家把事情告訴了閨蜜。

梁恬馬上聯絡虎兒問清楚情況,確定沒有其他原因之後,小美這才心寬,話鋒一轉又說希望他們回國後乾脆馬上把婚禮給辦了,這讓閨蜜梁恬有些反應不過來。

梁恬笑著說:“小妖精,你這……思維太跳躍了,我都有點跟不上你這節奏啊”。

莫謙君笑著說:“我很同意小美的這個想法,早點辦好!”

梁恬只好說:“我也同意你們的說法,但……光我們說沒用,得他們自己說了算啊”。

不過在晚上睡覺時,梁恬與莫謙君兩個人開始討論虎兒回來後如何安排了。

梁恬說:“老公,我剛才想了很久,覺得小美這個讓虎兒子宜回國就結婚的說法不錯,你覺得呢?”

莫謙君笑著說:“老婆,吃晚飯時我不早就表態說好嘛,是你說要虎兒他們自己說了才算”。

“是他們自己說了算,但我們也可以給他們建議嘛,說出我們的理由,相信他們也會考慮啊,你說是不是,老公。後來我想想,虎兒和子宜現在就結婚生孩子,那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啊”。

“老婆,那這個工作就交給你去做了,我相信你會很好地完成”。

“哈哈哈,莫董,謝謝你如此的信任,老婆我一定不辱使命,但是,虎兒他們還有一個工作得你來做才可以啊”。

“什麼工作,請老婆大人安排,我聽命就是了”。

“就是虎兒和子宜回國後的工作安排,這得你出面好好安排一下,虎兒之前不是說要做老闆,接管你的公司嘛,你得好好想想這事情哦”。

“老婆,你說的這個問題我最近還真想過了,虎兒回來後,讓他先到公司做個副手吧,積累一些經驗,看看虎兒的‘領導力’後再說吧”。

“說起這個‘領導力’啊,老婆,我給你說兩個我們古代的歷史故事吧,以史為鑑嘛”。

“好啊,你說吧,老公,我聽著呢,知道你的腦殼裡有一堆的歷史故事”,梁恬懶懶地說。

莫謙君笑著開始講起了故事:“我以前年輕時期讀歷史的時候,經常覺得奇怪,有一些手裡有兵有馬的老大,身邊也有謀士,這些謀士往往也會給主公出一些很靠譜的主意,但是這個主公就是一意孤行,不聽從那些正確的策略,本來有奪取天下的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後來我看到一篇文章受到啟發,這才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我們就拿隋朝末年的幾個人來舉例子吧”。

“在隋末年,隋煬帝濫用民力,第一個起兵叛亂的大臣是誰?就是當時的禮部尚書,開國大將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當時楊玄感在黎陽一帶督運糧草,他看到局勢動盪,就率領當地的八千船民起兵造反”。

“楊玄感造反之後,他的好基友、也是功臣之後的李密,前來投奔,他為楊玄感獻上了上、中、下三個方案”。

“上策就是直接迎上去跟隋煬帝打,當時隋煬帝還在遼東前線,剛剛戰敗,李密覺得,打這種軍心不穩的殘兵敗將,斷其歸路,最容易得手,而且沒準就可以直接幹掉隋煬帝”。

“中策是去打關中,也就是長安,道理也很簡單,關中的戰略位置特別好”。

“下策才是就近攻打洛陽,佔領河南,但是李密覺得,洛陽的防務很好,糧草又多,不容易打得下來,時間一長,就不好說了”。

“你看,說得多好,但是就像歷史上無數次重演的那樣,楊玄感沒有聽李密的上策和中策,而是採取下策去攻打洛陽,最後楊玄感果然就被剿滅了”。

“那是楊玄感愚蠢嗎?細想一下,不一定,楊玄感起兵是在河南的黎陽,手底下的八千船民,都是當地人,他們跟著造反,只是為了討口飯吃,在那個時代,他們怎麼可能願意背井離鄉的去遠征呢?”

“而且他們也不是正規軍,戰鬥力肯定很弱,帶著這支隊伍,不管是北上還是西進關中,誰能保證路上不被各地官軍狙擊?一場敗仗,軍心可能就垮了,也可能還沒走出河南,就被剿滅了”。

“所以楊玄感只能這樣,就近攻打一個目標,比如洛陽,萬一打下來了,一方面士氣大振,可以擁有更大的號召力,另一方面,洛陽周圍有興洛倉、回洛倉、黎陽倉幾個大糧倉,手裡有了糧草,可以吸引更多難民來投奔,這樣就能用滾雪球的方式把自己的隊伍繼續迅速壯大”。

“換了你我,在當時能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戰略高明與否,可以理論推導,但是每個人帶兵的人,都受制於他面臨的實際情況,不是所有的高明戰略都可以實施的”。

“後來緊接著,出主意的李密也遇到了一模一樣的情況,楊玄感兵敗之後,李密加入了瓦崗軍,也就是以前聽評書中說到的那個瓦崗寨,當時也有人建議他西入關中、佔領長安,這回輪到李密來嚐嚐這個兩難的滋味了”。

“李密說:‘君之所圖,僕亦思之久矣,誠為上策’。這個意思是說,你說得很對,我也這麼想,這是上策”。

“但是後來李密話鋒一轉說:‘我之所部,並山東人,既見未下洛陽,何肯相隨西入!’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帶領的部下,都是山東人啊——附帶說明一下,當時的山東是指河南、山東一帶——我連洛陽都沒能打下來,他們哪裡肯跟我一起西入長安呢?”

“你看,李密的顧慮和楊玄感是一樣的,主將受制於部下,戰略受制於現實,想法再高明也沒有用,最後李密也和楊玄感一樣,兵敗在洛陽城下”。

“不光是楊玄感和李密,因為士兵故土難離,造成局勢突變的例子還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隋煬帝本人”。

“隋煬帝把天下搞亂之後,就跑到江都,也就是揚州去醉生夢死,躲起來了,他身邊的禁軍官兵大多是關中人,在揚州待久了,就是想回老家,就和隋煬帝爆發了尖銳矛盾”。

“最後,這些人在他的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的帶領下,發動政變,殺死隋煬帝,然後全軍北返。你看,連皇帝的權威都沒有辦法遏制部下這種故土難離的思鄉情緒,更何況其他人?”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就是幾百年後的李自成”。

“明朝末年,也是天下大亂,李自成在1643年打下襄陽之後,朝廷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還手之力了,當時,李自成手下的牛金星就給他說了一個最佳選擇,直接從襄陽往北進攻北京”。

“但是李自成沒有聽,他要回關中,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關中,已經不是隋唐時候的關中了,環境破壞嚴重,人口稀少,而且剛剛遭了旱災,要不李自成為啥要起義呢?這個時候的關中,已經沒有那麼重要的戰略價值,更不是可以當都城的地方”。

“那李自成為啥要回關中呢?還是那個原因——李自成自己老家是關中,他手下的人,尤其是高級將領,基本也都是關中人,仗打勝了,人心就思歸了”。

“李自成回到關中之後,就開始稱帝、封官,準備就在西安待下去了,即使是後來打下北京,李自成好像也沒想在北京長待。把明朝的官員吊起來打,名義是追贓,實際就是要錢,然後把在北京搜刮的金銀財寶,大車小車地運回關中”。

“當時吳三桂和清兵就要聯手了,大敵當前,李自成不是整軍備戰,而是忙著往老家運錢,這肯定不是要在北京長待下去”。

“也許,這是李自成自己的想法,也許,這也是李自成被部下裹挾的不得已”。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問,那怎麼解釋那些能夠帶領部隊遠走他鄉的領導呢?比如李淵和李世民父子,他們就是從山西太原起兵,然後進入陝西,佔領長安,最後奪得天下”。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李淵起事的三萬人馬,是防備突厥的精銳正規軍,組織性、紀律性和普通的流民肯定不一樣,好帶得多”。

“第二是李淵李世民父子,是北周的八柱國之後,也就是所謂的關隴集團中人,他們起家的地方就是關中、長安,在關中地區有深厚的人脈關系,所以,回長安,對他們來說就是回老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你看,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總覺得人可以選擇戰略,但是在真實的歷史場景中,往往是反過來的,是戰略在選擇合適的執行人”。

“這就是我說到的這個‘領導力’,現在的商業環境進入了高度不確定的時代,一個企業組織,它的資金、規模、資源、戰略,哪一樣都不是必勝的保證,這個時候,團隊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德魯伊的漫威遊記高天之上傻王的傾世醜妃977局之會下雪的女孩攻心女孩不好惹親愛的暴食症女孩鳴人的人生體驗遊戲某霍格沃茨的鍊金教授橫推當世神話入侵:我在地球斬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