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冊立皇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回到未央宮。

等候多時的鍾繇見了天子似乎還挺開心,以至於今天都沒有推銷他很熱衷的“曹操可靠說”。

屏退左右,前殿內只剩下劉弋和鍾繇,以及負劍靠在柱子陰影裡的王老頭。

“可是‘那件事’有眉目了?”劉弋看著面前的中年老帥哥問道。

“回稟陛下,暫時還沒有。”

所謂“那件事”,便是由楊彪朱儁指導,鍾繇主持,數位可靠官員參與的,策反李傕軍中的軍吏楊帛、宋果。

而軍吏楊帛便是那日在南塢中放楊修過來的人,其人與弘農楊氏算是沾點親戚關係,前些年也因楊氏舉薦得以成為小吏。

楊帛這種人,在大漢的道德觀念裡是屬於要為楊氏赴死的私人......如今在教育程度普遍只有阿孃胎教的李傕軍中,也算是有些地位,被大臣們視為突破口也不奇怪。

當然了,這位軍吏楊帛的道德底線比較靈活......換句話說就是沒什麼下限。

在目睹了西涼軍把持朝廷,視天子百官如無物後,楊帛不僅不打算承擔對楊氏的義務,反而獅子大開口,所以他和宋果的策反,大臣們也一直也沒談妥。

甚至於,劉弋隱隱猜測,那天之所以李傕追上來的這麼快,便是此人去報信走漏了風聲!

這件事劉弋也僅僅是知道,根本無從插手。

鍾繇不會向他彙報任何行動的具體細節。

事實上,劉弋已經發現了,這些大臣根本就是把他當小孩,當傀儡。

在長安城的大漢中樞裡,有上千名官吏在維持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表面運作。

而劉弋即便是逃出了南塢,現在也是太尉楊彪錄尚書事,主持朝廷的日常工作,根本就不會向他彙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也是劉弋想要儘快東出的原因之一。

他的阻力來自各個方面,除了軍事方面西涼軍派系複雜的軍頭很難搞定,政治上劉弋也急需利用某種變動的契機,來真正達到掌控朝廷的目的。

“那鍾卿前來所為何事?”

“陛下。”瞧了瞧天子的臉色,鍾繇慢吞吞地開口:“冊立皇后之事,三公和大臣們都覺得不能再拖了。”

劉弋沉默了片刻,問道:“大臣們什麼意思?”

“立伏家女為後,斷不可立董承之女。”

“說說吧。”

“陛下須知道,伏氏祖上伏湛在光武帝時便是大司徒,封爵陽都侯。

伏完品行高潔、儒學精深,娶得是桓帝的女兒陽安公主,伏家女冊為皇后,便是與陛下親上加親。”

“朕曉得。”劉弋有些無奈,“鍾卿的意思是,伏家是士族,比董承這種沒根底的軍頭強得多,是這意思吧?”

“也不全是。”

“陛下,外戚按慣例是要加大將軍封侯的,若是立董家女,再出個何進之亂可怎麼辦?”鍾繇躊躇了幾息,艱難開口。

話說出了口,鍾繇反而輕鬆了許多,他誠懇地分析道。

“國事傾頹至此,宦官、外戚,都是根源,也正是為幾位先帝不用士族,甚至鬧出了長達數十年黨錮之禍,才會導致如今這般下場。”

“本朝自前三位天子後,天子登基時普遍年幼,沒有超過十五歲的,這必然導致了太后授權外戚掌權,陛下知道最大的後果是什麼嗎?”

“天子威權淪喪?外戚故意選擇年幼的天子以此延長掌權的時間?”

“不是!”鍾繇嚴肅以對:“是國家的太學和一整套士人培養體系崩潰。”

劉弋沒聽明白,太后和外戚掌權跟士人培養體系崩潰有什麼關係。

大約是看出了天子的疑惑,鍾繇嘆了口氣詳細解釋:“天子是儒生的君父,也是師長,這是光武帝建立育官、選官制度的基礎,太后和外戚是承擔不了這個身份的。

正是因為這個道理,年幼的天子始終承擔不了天下士人師長的身份,光武帝的制度設計被破壞,所以才會私學大興,所以才會出現累世公卿的士族高門。”

官員是從士人中產生的,而天子在士人培養裡“師”的角色因天子年幼長期缺位,這與後世科舉制產生的進士,按理說是所謂的“天子門生”,卻被士大夫用來拉幫結派拜碼頭是一個道理。

“陛下應該猜出來了,是外戚導致國家儒士選官制度荒廢,私學大興,傳承學問的士族因此興起。

“而每一位代替天子掌國的外戚,乃至後來天子為了對抗外戚收回權力支援的宦官,都站在了士族的對立面上......這才是黨錮之禍的根源,也是何進之亂,甚至如今天下諸侯割據的根源。”

“如何破解?”

“如何破解都沒用!”跪坐在席上的鍾繇很無奈。

“陛下,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冊立伏氏女為皇后,以安士族之心。您得弄清楚,誰是支援您的,誰是反對您的。”

“董承這些西涼軍頭不可靠,您能依靠的,是如伏氏這樣的長安士族,和關東如曹操那樣還忠於漢室的大臣。”

你不說最後一句話,我就真信了。

目前對於劉弋來說,長安內的士族固然是相對可靠的。

但這種可靠的根源在於他們必須透過維持天子的權威,來維持朝廷的合法性,繼而維持自身權位、富貴的合法性。

而非是士族真的對劉弋本人忠心耿耿!

可如今漢末亂世中說句不好聽的,就如後世五代十國時流行的那句話——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問問士族手裡有幾個師?

不說興復漢室掃平割據這個大目標,就說搞定西涼軍這個中目標,甚至逃離長安城這個小目標。

對於劉弋來說,最需要的東西都不是儒學經義背的滾瓜爛熟的士人,而是真正手裡有刀把子的武夫!

這個道理,劉弋從穿越的第一天奮起殺人的時候就明白了。

有些事情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因果可言,劉弋必須謹慎地篩出真正對他挽回局勢有用的資訊,並以此為基礎做出決斷,走錯一步就將萬劫不復。

想到這裡,劉弋又想了想自己那粗糙的破局東出計劃,不由地愈發想擁有自己的謀士了。

鍾繇、楊修,他不是沒有嘗試過交心招攬,然而根本沒有用!

他們的立場,還是站在士族這邊,代表著士族的利益。

而士族自己就能把控朝廷,鍾繇、楊修半點都沒有對劉弋這個天子進行個人輸誠納忠的意思。

說句誅心之論,從結果上看,鍾繇和楊修是在曹魏混的風生水起的,而董承董胖胖卻是為了他去死的!

誰更忠心,或者說誰有可能成為自己核心利益圈子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劉弋拎得清。

所以,立伏壽為皇后固然是國家法度的需要。

但對於董胖胖,劉弋卻必須將他跟自己徹底捆綁在一起。

董承所部三千多西涼軍,這也是目前劉弋最有可能拉攏到手的一支軍隊。

但前提是,劉弋必須試探董承的態度!

即便是史書上證明了董承在幾年後的衣帶詔事件裡是忠心的,也不代表董承現在就是對他忠心不二。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有私心的。

這世界上真的有品德高尚的人為了匡扶漢室至死方休,劉弋肯定相信。

哪怕他只是個傀儡天子,他也相信,這個時代肯定有不少人願意為了他這個天子去拋頭顱灑熱血。

可從目前的所見所聞來看,董胖胖可是西涼軍裡幹壞事哪次都沒少他啊,無論如何都稱不上是“忠臣義士”。

故此,劉弋覺得史書上董承的舉動,也有可能夾雜了自己獨佔天子的私心。

他現在要親自衡量的,就是董承的私心究竟有多重。

如果說有一個頂級的謀士來幫忙參謀製作計劃,是劉弋的理想需求,那麼拉攏軍隊為己所用,則是劉弋破局計劃裡最關鍵、最現實的需求。

“立伏氏女為後。”劉弋頓了頓,堅決地說道:“但要給董承封侯,朕親自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混沌霸主攤牌了,我就是一位至高神紅樓之科舉進士神級領主:開局一座神話級兵營無限,從開端開始從四合院開始的無限人生從四合院開始的旅行諸天掌權者[綜]捨我其誰我的視界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