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砲船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數月前,郿塢。

此地始建於初平三年,董卓役民夫二十五萬人築塢於郿,高厚七丈,與長安城相埒,號曰“萬歲塢”,世稱“郿塢”, 其中能住千人。

初平三年,王允、士孫瑞、呂布等設計斬殺董卓,並派皇甫嵩率兵赴郿塢,滅掉董氏三族,運走塢中所藏金銀珍寶等物。

昔日董卓享樂之地,如今已經被改建成了兵工廠,又高又厚的圍牆和相對封閉的環境, 成為了阻擋旁人目光窺探的絕佳場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陛下, 這是火藥現在研製的進度...”

劉弋深呼吸了一口氣, 觀看起了眼前的演示。

不,說是表演可能更恰當一些。

“砰”的一聲,竹竿狀、上有鐵箍的原始“火槍”尾部被點燃,煙霧四起,火藥形成的巨大濃濃煙霧開始迅速擴散。

隨後,數十名甲士列隊殺出,好似憑空出現。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是來給朕聽個響看看煙霧的?”

劉弋看著眼前的景象,忍不住扶額苦笑。

“陛下。”

被扔過來負責此事的工部員外郎孟達忐忑地回道:“陛下所言,一硝二磺三木炭,確實是按這個製作出來的。”

“所以,黑火藥不應該是‘砰’的一聲就爆炸了嗎?”

孟達解釋道:“陛下所說的黑火藥,便是這般,燃的很快,但炸的效果不好。”

孟達又讓人單獨演示了一些,一小堆黑火藥放在一起, 確實能迅速燃燒,但爆炸範圍極其有限, 而且煙霧特別大。

“那竹竿裡這個?”

“也是按陛下說的,黑火藥密封起來,在尾部加火線點燃。”

劉弋接過竹竿看了看,似乎也沒什麼問題,在冶鐵技術不過關的情況下,竹竿已經是最好的筒狀物了,而且還加了幾個鐵箍用來增加強度。

“那為什麼不能放鐵珠之類的?”

“陛下所言極是,加了鐵珠,近距離效果倒是還可以...”

這種話劉弋聽得多了,一般而言,出現的情況都是臣下覺得劉弋錯了,又不好意思當面指出來。

“近距離是多近?”

“五步。”

孟達大著膽子回應:“而且,黑火藥裝的少了,裡面的東西噴不出去,裝的多了,竹竿就容易炸。”

劉弋吸了口氣,這不是就原始霰彈槍?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還有容易炸膛、難以裝填、槍桿複用率極低等等特點。

所以說,基礎的冶金工藝不過關,科技點點了也白點?

“給朕看看黑火藥。”

劉弋看了一眼,黑火藥是沒問題,但是怎麼都磨得跟麵粉似的?

“能不能弄成顆粒狀,噴不出的原因可能是粉狀燒的太快了。”

“臣遵旨。”

劉弋想了想,補充道:“還有,既然冶鐵不行,那就用銅鑄造圓管,不怕沉不怕大,先解決有無的問題,銅管總不會輕易炸了吧?”

“陛下,用銅的話,一個管子,可就得消耗數萬錢的銅...”

“先試試,這個錢朕給你們。”

有了這句話,孟達終於放下心來。

其實他也不懂這些東西,都是按劉弋的指示,招來皇室的工匠在做。

劉弋的指示看起來也挺靠譜的,什麼“一硝二磺三木炭”,什麼“竹筒塞鋼珠”,但先不說失敗了多少次,光說這個成品,其實實戰效果是極其不令人滿意的。

花這麼多錢,幹了兩年整,也就是聽個響看個煙。

到了萬人會戰裡,什麼作用都起不了。

“陛下...”

“說。”

“這黑火藥燃燒的如此之快,臣和幾位大匠覺得,倒是可以與火油相結合,或許有奇效。畢竟,之前的火油罐都需要射入火箭才能燃燒起來。”

“哦?”

孟達顯然對這次劉弋的節點視察很重視,也考慮到了竹筒槍如此低劣的效果可能讓劉弋不高興,於是又端出了補救方案。

孟達拿了一個陶罐過來,有意思的是,這個陶罐是被小心翼翼地劈開過了,屬於是剖面結構。

陶罐有內外兩層,內層的陶罐則被一道底板隔成了上下兩部分。

孟達解釋道:“陛下且看,外層的陶罐是防止在搬運或者拋射的過程中碎裂的,中間會有沙土。內層的陶罐又分了上下兩層,上層可以從罐口注入火油,然後罐口是可以封上的。下層是在底板隔開之前就放好的火藥,最下面則是防風燃線。”

“所以這個可以點燃後用砲車投射出去。”

“是。”

“你倒是用心了。”

聽了劉弋的誇獎,孟達連忙說道:“全賴陛下指導與幾位大匠獻策,非臣之功也。”

“繼續說,那如果投射的目的地比較遠,燃線在空中燒完,是不是就在空中炸了?”

“是,所以燃線上用紅色染了大概的標線,按五十步、一百步、一百五十步等劃分的,如果距離太近,就剪掉一部分,最遠的投射距離,火線長度就是按我軍最重的砲車能投射的距離來測算的。”

“嗯,這倒是不錯。”

基本就是個可燃的大炮仗了,比製作火槍火炮的難度小很多。

畢竟火槍火炮還需要槍管炮管,投射武器則不需要那麼好的工藝,就跟很多土法手榴彈一樣。

劉弋點點頭,“這樣吧,需要什麼支援跟朕說,讓工匠們去忙吧。這次的重點是先生產一批這種可投射的陶罐出來,然後再以銅炮為重心做黑火藥的事,槍管那部分暫時先不用投入太多人力。”

“黑火藥本身,不僅可以用在戰場上,以後還能用在其他方面,朕希望你們能儘快將黑火藥多生產出來,目前朕還是要先用在軍隊之中。“

“喏,臣等一定盡最大努力。“

被原始火槍的研發潑了一盆涼水的劉弋收拾了一下心情,說道。

“再去看看砲船。”

給船隻裝上配重式投石機的科研進度也不算順利,主要還在於砲車小型化上船這一過程。

因為正常的野戰用的配重式投石機,配重一般為一萬斤(5噸)至三萬斤(15噸),發射的彈丸一般重50-150斤,算上砲車的自重和配重以及備彈,就更重了。

這還僅僅是砲車自身,還不算操作的人。

而目前水軍能用來當載具的艦船,如艨艟鬥艦等,基本都是滿足不了砲車上船以及穩定發射這兩個需求的。

原因也很簡單,艨艟鬥艦設計出來都是為了水戰,考慮的是堅固程度和速度,體型普遍狹長,一旦有這麼大重量體積的砲車搬上來,不僅重心會偏移,而且一發射就會在反作用力的干擾下陷入自旋,下一發就不一定偏到哪裡去了。

所以,想讓砲車上船,達到憑藉河流實現遠端打擊的目的,必須要重新設計適用於內河的大載重專用艦船,並且砲車要適當小型化,重心也要有所調整。

而眼前這艘大型艦的主要工藝也是依靠船槳進行推動,所以需要重新設計,設計的時候,必須要有足夠的重量,也必須要更寬。

因此,這一段時間,工坊裡的工匠們已經花費了近五個月的時間將這艘大型艦的主體結構重新設計製造了,而且也完善了“砲臺”的工作。

“砲臺”不在艦船的中軸線上,而是在稍微偏左的位置,以加重的右側艙抵消反作用力對艦船位置的影響。

現在,大型艦改裝的平臺上已經搭載了砲車。

這艘船的船體上,裝載了三門砲臺,每門砲的砲架均裝有一座為八千斤的適應配重,砲架的長度有一丈五,寬有五尺。

砲臺的底座為一個圓環狀固定死,在圓環頂端,有幾條鐵栓連線到砲架的尾部,能夠牢固的承擔砲臺的重量,這也是為什麼可以搭載三架砲的原因,投擲石彈的重量也達到了三十斤,這是最合理的重量。

超過這個重量,連續發射不僅會導致船體大幅度偏移,還會因為過大的負重傷害到這些砲臺的內部木質結構。

這個重量,不僅無法損毀砲臺,而且也能抵消掉石彈的發射所帶來的反衝擊力,可謂一舉兩得,既保護了砲塔,同時也保障了砲車的穩定性、精準度。

這艘砲船在工業上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可以模塊化批次製造。

砲位的高度是由砲塔的主軸和主杆共同決定的,砲塔是一個斜向的螺柱型塔,主軸是圓弧形的,上面還加了一面弧形鐵盾,也是為了防止敵軍攻擊時,可以攻擊到砲車最脆弱的結構部位。

而現在,同一型號的試驗船,船塢裡面的工匠們還在加班趕工著,不斷的做工,爭取早日完工。

“在河上用配重式投石機打船靶試一試。”

“陛下請看。”

隨著船廠裡面的工匠將石彈搬上甲板,船廠的負責人立刻將一張木質的船筏放在人工湖中,然後讓工人們開始測試石彈的命中率。

船上砲臺的砲位距離岸邊大概三十多步,砲臺距離的目標則大概有一百步。

“轟!轟隆隆~“

一輪炮彈從三個砲臺上射出,砸在木筏旁邊假山的礁石上,頓時,那一塊礁石便凹陷了下去,另一塊礁石也瞬間變成了碎片。

這一枚石彈的威力可見一斑。

這些石彈都是經過改良的,威力雖然不及現代的大炮,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最強的遠端投射武器了。

在第一輪校對射擊後,又過了兩輪,石彈精準地砸在了木筏上,把木筏砸的稀巴爛。

九發石彈中了一發,這種精度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當然,實戰中肯定要考慮不同水域的流速對船隻的擾動,以及敵人肯定不都是固定靶的問題。

劉弋看了看砲臺上的石彈,自己試著抱了一下,都是用山石磨出來的,落地會崩碎,殺傷效果相當不錯。

三十斤石彈的話,按一萬斤的配重來算,射程大概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現在八千斤的配重,應該也能射一百步出頭。不過,這也是沒辦法,重量太大,石彈的毀傷效果又太低,且重量太輕,根本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威力。

不過,這也足以證明這種炮彈的厲害了。

這個射程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聽說龍骨早都裝完了,第一批的十艘砲船,船塢的工匠多久能完工?“

“陛下,還有一個月就可以完工試水了。“

劉弋點了點頭,這些砲船的建造可謂是耗盡了這些工匠的精力,劉弋也許諾這些砲船建好之後,他們的酬勞還要增加,所以,這些工匠是絕對不敢鬆懈的。

“傳下去,所有人今天按職級領賞賜。”

“遵旨。”

“陛下萬歲。”

眾人齊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混沌霸主攤牌了,我就是一位至高神紅樓之科舉進士神級領主:開局一座神話級兵營無限,從開端開始從四合院開始的無限人生從四合院開始的旅行諸天掌權者[綜]捨我其誰我的視界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