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眼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九成宮醴泉銘》字帖,突然在長安城爆紅,大大小小的書鋪都擺了上去。

原因只有一個,《九成宮醴泉銘》字帖,經過書學博士柴令武力薦,祭酒于志寧、司業蓋文達的認可,否決了歐陽詢的否決, 成為書學監生必須練習的課業之一。

官方的風向,向來是民間追捧的方向,哪怕追捧下來的實際作用並不大,大家依然趨之若鶩。

字帖並不貴,一份五十文錢,當世最著名的書法名家歐陽詢的大作, 難道不值這點阿堵物麼?

再說, 誰讓你直接在字帖上落筆了?

不會用薄紙覆蓋在字帖上, 落墨其上,臨摹嗎?

不會參照字帖書寫?

別胡來,這一份字帖差不多能用一輩子呢。

在柴令武的建議下,《九成宮醴泉銘》字帖由國子監附屬印坊自印,國子監統一出售,監生購買二十五文一份,外面的書鋪採買價為叄十文,市面上的價格統一為五十文。

各家的印坊都有自己的暗記,是不是彷印,在行家眼裡一目瞭然。

對彷印,唐律似乎並沒有約束,但真不是誰都可以亂來的。

信不信你家彷印了我的字帖,我就盜印你家的傳奇,然後以最低價格賣出去,把整個市場玩死?

大不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風, 反正現在就在西北,方便, 張嘴就行。

因為相互忌憚, 才導致沒人敢玩得過火。

更何況,國子監是吃素的麼?

哪家勢力敢捋虎鬚了,信不信從此你家再沒人能進國子監大門?

什麼盜版、彷冒,這玩意兒,朝廷只要稍微認真一點,沒有誰頂得住的。

關鍵看你朝廷管不管,是不是有官吏在上下其手、同流合汙。

至於說有大背景的世家門閥,人家不屑玩這種既低端又掙不了幾個錢、還壞名聲的破事。

字帖成本十文,凋版、印刷的材料、人工為六文,其中凋版的成本高達四文。

其實唐朝也不是沒人琢磨活字印刷的事,不過火候不到,總是捅不開成功的窗戶紙,只能停下了。

在後世看來很簡單的一項技術,可能在歷史上經過了無數人、無數代人的反覆琢磨才獲得成功。

另外四文,根據柴令武的提議,兩文給歐陽詢這個書寫者,兩文給了魏徵這個原著,並形成定例, 書有所酬。

“受之有愧, 受之有愧。”

歐陽詢是第一次吃到印刷出版的紅利, 微微擺手,略為僵硬的老臉泛起一絲酡紅。

能合理合法、合情合理拿到錢,改善稍為拮据的生活,豈不妙哉!

更妙的是,這份紅利可以讓子孫都跟著享福。

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是教過柴令武這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啊!

其餘的收益,柴令武提議,部分補充國子監所需的用度,部分改善國子監官吏的生活,並拿出一部分專門補貼從州縣上來、家境比較窘迫的貢監。

蔭監?

有多遠滾多遠!

你一個官宦子弟,再難能與寒士比?

補貼之事,惠而不費,一點小錢就辦到了,國子監的賢名卻能遠揚了。

當然,國子監的祭酒、司業,對這筆收益完全有可以自主分配的權力,沒有任何隱患的權力。

那麼,至少在不過分貪心的人眼裡,就無需損害朝廷正常分配給國子監的利益了。

于志寧與蓋文達頷首帶笑。

看來,這個柴令武也不是傳說中只會搞事的人嘛,你看看這一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哪一方都得到了實惠,國子監還能落個好名聲。

祭酒、司業收到這筆錢,時不時安排給國子監官吏們來上一筆炭費、冰費,人心可不就收攏過來了麼?

給福利的時候,上官多分一點,不正常麼?

有了共同利益,國子監上層一派和諧景象,大家的笑容都帶上了叄分真誠。

以後,再有什麼分歧,也是內部矛盾了嘛,要儘量緩和些。

有這樁好事打底,柴令武要帶著書學監生們去做事也容易得很,一個招呼就行了。

於是,叄百免費勞力,被柴令武拉去柴家莊呆叄天,寄宿各莊戶家,與忙碌的莊戶們同膳食、共勞作,洗一洗他們的腦子,美其名曰“勞動改造”。

一開始,搬石塊、鏟草根,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石塊越來越沉重,磨破皮、刮破手、墜酸胳膊;草根如虯,盤根錯節,用盡全身力氣不能撬起一團雜草。

這就是河畔常見的景象,雜草因為水分充足,長得都異常的茂盛,根系也特別發達。

一年生的雜草當然好剷除,可多年反覆生長,草根反反覆覆堆積、纏繞,那就讓人頭疼了。

柴令武看著這群免費勞工,嘿嘿冷笑:“麼麼,就這點活都幹不動了,要是以後得靠勞作吃飯、不許抄書,你們是不是得上街,一手拿碗、一手棍子,散花樂走起?”

隋唐、五代時期的散花樂,就是後面蓮花落的前身,最早是僧侶募化時所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後成為民間藝術……與乞討唱腔。

民間另外流傳有一種說法,蓮花落起源於求乞討要飯(崑曲《繡襦記》中的鄭元和始創蓮花落)。

柴令武說的,肯定是指乞討的唱腔。

年輕人受不得激,一個個拼命地撐了起來。

最賣力那個監生,柴令武記得叫羅忠戌。

這個名字,不唱歌可惜了。

“怎麼我總看你面熟?”柴令武終於忍不住發問。

羅忠戌擦了把臉上的汗,露出樸實的面容:“家父是米川縣令。”

柴令武一拍額頭。

想起來了,因為守城之戰,羅大宣得封米川縣子,準一子入國子監。

看羅忠戌的年紀,應該是家中幼子。

故人之後,必要時,柴令武會提攜一下。

呃,這話說得真有意思,柴令武的年齡才比羅忠戌大幾歲啊。

他家這字輩,也挺有意思的,再下一輩不會是“小”字輩吧?

累夠了就用膳。

柴家莊的大麥飯都是除殼的,因為麩皮要拿來餵豬,現在更要留著釀燒春。

這一點讓監生們微微驚訝,因為多數地方的莊戶還在吃連殼麥飯,柴家莊的吃法略顯奢侈。

肉食是豬肉,這一點大家也早有預料。

豬肉腥羶、養豬的環境差,這是大家的共識,雖然在祭祀中會用豬肉,卻很少有貴人吃,多半是交給奴僕之輩代勞。

西漢戴德著《大戴禮記·第五十八·曾子天圓》: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饋食。

《通典·禮典·第八十五》——諸侯少牢,上大夫特牲,下大夫、士特豚,皆有脯醢醴。

但是,這一點也有爭議,按照《漢書》的解釋,“叄牲”指馬、牛、羊。

柴家莊的豬圈,看上去比馬廄之類的還乾淨,讓人對豬肉沒有反感之意。

肥肥胖胖的豬,不似別處那般窮兇極惡,看上去憨態可掬,讓人天然產生好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籠屜裡飄出的香味,讓這些很少願意品嚐豬肉的監生都垂涎叄尺。

難道,我們平日見到的豬肉,都是崴貨?

耙到一動就輕晃、稍不留神就被箸挾斷的粉蒸肉和扣肉,就讓本已無力提箸的監生們迅速洗乾淨手,在桌旁坐好。

油炸的獅子頭,淋上勾芡的湯汁,配上盤子邊緣的胡蘿蔔絲,香氣格外誘人。

侯德夫待柴令武一聲令下,運箸挾到了第一個獅子頭,放到嘴裡細細咀嚼、品味,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幸好每一桌的獅子頭都是按人數擺放的,不然難保會搶起來。

等他們吃飽喝足、洗漱完畢,閒得無聊的柴令武又來捅刀子了。

“覺得農活也不過如此?呵呵,準確地說,你們今天勞作掙的錢,還不夠今天的菜錢。你們叄個人加一起,也抵不過一名莊戶幹的活多,算錢肯定得少算。”

雖然這是事實,奈何這對於監生們來說來,卻是無力反抗的羞辱。

“不要覺得我說得難聽,世間從來沒有長開不敗的鮮花。比如我,能闖禍、能殺敵,現在身為博士,看上去威風凜凜,可誰敢保證,我哪天不會被逼得像西楚霸王似的,橫刀自盡呢?”

這該死的命運啊!

柴令武以為自己能掙脫宿命了,可理智告訴他:拒婚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為什麼不趁著醫治兕子的時候提這條件?

你以為柴令武不想麼?

可是,看著兕子清澈的雙眼,柴令武實在張不開這嘴啊。

監生們終於有所警醒。

博士這種身份的人,尚且不敢對未來樂觀,誰敢保證自己就一定能一帆風順呢?

真到成落湯雞的時候,也許,曾經有過那一點農活的經歷,就能挽救一家老小的命呢?

柴令武嘆了口氣:“居安思危吧!技多不壓身,不要拘泥於書學那點功課,只要能養家,再辛勞、再低賤,不寒磣。”

司徒雷咧嘴笑了:“博士,我想好了,出監以後就投筆從戎,當府兵。以我這體格,當府兵應該不難。”

柴令武哂笑:“有想法。不過,提醒你一句,府兵不只是辛苦,更充滿了危險,有時候你甚至不知道危險與明天哪一個先到。”

司徒雷點頭:“博士說得是。不過,有長兄繼承家業,學生也不懼生死,說不定運氣好還能給家中掙點良田呢?”

監生們都笑了,善意的笑。

大唐人,無論貧富貴賤,對土地都有一種異乎常人的執著,就是想擁有它。

哪怕僱佃戶種著,少收點租子,看著心裡也踏實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遮天之始皇再起開局被迫加入了金剛寺旅行青蛙:開局一顆燒燒果實,我炸了教室美漫世界裡的彭格列家族完美之雙重臥底民國之諜戰先鋒我能租賃萬界大宋不咳嗽諸天之從唐探二開始末世農女是全能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