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九九歸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一萬冊《三字經》抵達益寧城,分發各州縣給孩童啟蒙,便迅速以其朗朗上口而為孩童所喜,也讓開蒙成功的孩童數量倍增。

各州縣對大都督府告急,再求取《三字經》一萬冊。

柴令武只能讓他們等下一批了。

凋版倒是現成的,印刷的時間也不需要太久,就是這來回的時間,委實感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滇池畔,楊柳下,垂釣的爨弘達嘆了口氣。

《三字經》這本書,爨弘達親閱過,當然知道在啟蒙書籍中是何等水平。

之所以當年沒在東爨推廣,是顧慮到,此書風行之後,爨族的後人漸漸認同中原王朝的歷史,而忘了爨族、忘了古滇國、忘了古哀牢國,完全被同化了去。

柴令武的三板斧,兵權、經濟、文化,在爨弘達看來,文化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甚至東爨都無力反抗。

也好,當年的爨家,從中原王朝遷入雲南,割據一方的時日太久,也該悄然隱退,甚至是往大唐腹地遷移部分核心族人了。

世間沒有萬年常盛的家族,即便是大唐聲名遠揚的五姓七家,也不過幾百年歷史。

只不過,要安排人遷居中原,部分人得改姓了。

要說對姓氏的看重,這個時代是真的看重;

可是,並不意味著不能改姓,避禍、隱藏支脈、因族中某名人而改姓,其實是常有的事。

“爨”這個姓氏,實在是太顯眼了,不如讓他們改姓“寸”吧。

讀音是差了點,可是沒法,誰讓爨的同音字本就不多呢?

哦,這種事,爨弘達只是追隨前賢的腳步而已,什麼五姓七家,哪個沒留了點隱藏血脈?

都是從亂世殺出來的人,誰也不會純良到相信有永遠的治世,更不可能把一切都顯露出來,讓帝王主宰自家的命運。

天下的事,分分合合,誰也不能保證自家永遠佔上風。

退路,總是要有的。

接下來一個更重磅的訊息,讓爨弘達有點暈。

昆州大都督府在益寧城內,建了一個求知閣,內藏各類書籍字帖數以萬計,無論什麼身份,只須在門口洗過手,愛惜書籍,即可入內翻閱,不收取任何資費。

下手夠狠。

憑這一手,至少這幾十年,大唐佔據這昆州大都督府,已經穩如泰山了。

自楚以來,這片土地與中原大地的聯絡,便如拽在手中風箏,時遠時近,卻總脫不了關係。

昆州大都督府所在,便是整個雲南受中原影響最深的地方,爨族自身也帶了些中原的習俗,求知閣一開,更讓人仰慕中原文化。

古滇國、古哀牢國、爨族的文化有傳承不假,但這些區域性的文明,是無法與中原璀璨的主流文明相提並論的。

要麼,被掃到歷史的角落;要麼,成為中原主流文明的一部分。

九九終須歸一。

爨弘達提起魚竿,一條肥美的草魚掙扎著,被甩進了岸邊的水桶裡。

“張麻子,你這幹釣半天,怕是餌都被吃光了吧?”爨弘達取笑道。

張麻子扔下魚竿,神情彆扭。

求知閣對於本地文化的衝擊太大了,可誰能捨得將中原文明往外趕?

“大首領,我們的後人,還會記得先人胼手胝足入滇的經歷嗎?”

張麻子煩躁地轉圈。

爨弘達笑了:“想那麼多做什麼?誰也沒個前後眼,能看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事,由著後輩折騰吧。你家張商任了大都督府錄事參軍,也算是強爹勝祖了,這就夠了。”

爨弘達想明白了,反正無力抗拒,就享受吧。

……

益寧城求知閣的規格比唐興縣的求知閣大多了。

益寧縣始終是昆州大都督府的治所,人口要多很多。

即便是以前,讀書人也是以爨族語言與漢字交織著學習,算是古老的雙語學習了。

所以,接受中原文明,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哈,班固的《兩都賦》!”

“噤聲!我這裡找到了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子虛賦》。”

一名書生豎指於口,手中三篇賈誼的《過秦論》澹雅封面,彰顯著不一樣的格調。

另一名書生無聲地笑了,手中李斯所著《諫逐客書》輕輕擺動。

一名老書生指頭輕輕敲了敲散發著墨香的《連山》,不知道這一版是真是假。

《連山》原版失傳已久,世面上隔個幾十年,又出一版《連山》,誰知道是不是偽作?

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這些書籍,而是柴令武親筆所書的露布。

凡昆州大都督府所轄,無論出身、年齡、健康,只要是清白之身,即可到所處州縣衙門報名,由州衙考核後薦舉,明年十月入長安科考。

得不到舉薦者“亦聽自舉”,“潔己登朝,無嫌自進”。

這個訊息,讓昆州的讀書人欣喜若狂。

早就聽說大唐的繁華了,若是能考中,豈不是可以留在中原繁華地帶做官了?

即便學問差一點,不是可以遊歷嗎?

看看大唐的山水,欣賞大唐的美人美景,豈不快哉?

這個時代沒有“窮文富武”一說,因為沒有一定的身家,以紙張的昂貴,家境差一點的都負擔不起。

基本上,書生們都是有一定背景的人物。

他們對大唐的認同,能夠倒逼著家人認同大唐。

畢竟,絕大多數人還是得為子孫的前途著想,即便有些不如意,好歹也忍耐下去。

“阿耶,明年我要去長安科考!”

“阿翁,我已經去州衙報名了。刺史說,州衙薦舉我入長安了!哈哈!”

自然,也免不了有遭家人潑冷水的。

“就你這半瓶子醋,明經、秀才、俊士、進士,你通哪門?”

“呃,還有明法、明字、明算三科,就算律法、算術我不行,總不至於連書法都過不了吧?”

“明字沒前途。”

“看人吧,大都督府長史隨行的二十個國子監書學監生,如今不都是七品、八品的官身了?”

真沒得比了,長史身邊的書學監生,隨他上礦山吃了多少苦?

但是吧,高不成、低不就的子孫就那樣了,你能咋整?

讓他一輩子無所事事,蹲家裡閒著挑刺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遮天之始皇再起開局被迫加入了金剛寺旅行青蛙:開局一顆燒燒果實,我炸了教室美漫世界裡的彭格列家族完美之雙重臥底民國之諜戰先鋒我能租賃萬界大宋不咳嗽諸天之從唐探二開始末世農女是全能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