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不忿的高文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然後是五辛盤,分別放置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吃了發散五臟鬱氣,預防時疫。

接著是孩子們的狂歡時刻,膠牙餳一人抓幾小塊,不時往嘴裡塞著,小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膠牙餳,跟後世的麥芽糖基本沒什麼區別,在這糖類稀少的年代,自然極受孩子們的青睞,連李不悔都笑眯眯地吃了幾塊。

然後是莊裡用公產組織的年飯,與後世形狀差不多的餃子粉墨登場,全莊管夠,豬肉菘菜餡的。

餃子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明代稱為“扁食”,清代則稱為“餃子”。

幾乎是一個朝代一個叫法啊!

白雨棠豪放的吃相,讓柴家莊的指指點點。

“這胃口、這身段,一看就是能打的。”

“柴大郎說了,這嫚子殺了好些吐谷渾人哩。”

“能吃是福。”

經歷過戰亂歲月的老人,對力量有種異乎尋常的執著,只要己方有力拔山兮的勇士, 就覺得勝利一定是自己的。

至於什麼謀略、兵力對比、攻守態勢,老人們表示, 不聽不聽, 王八唸經。

老都老了, 還不許他們沉浸在自己世界裡咋地?

這就是樸實無華的大唐新年。

恍然有一種進入烏托邦的感覺啊。

胖乎乎的連程、消瘦的丁懿、體態適中的孫康聯袂而至,中規中矩的四色點心, 讓遠遠看到的白雨棠不自覺地舔了一下厚實的嘴唇,卻又強行按捺住心中的貪念。

即便是莊主全給自己,也不能獨吞了, 李不悔她們總得分吧?

“連東主、丁東主、孫東主,新年行大運啊!”

柴令武起身相迎。

身份雖然有差異,但遠來是客,可不能失了禮數,讓人罵沒家教。

“哈哈, 治中英雄了得, 聽說在河州又大展神威了。”

“一來是因為嶺南、江南的賬報上來的時間倉促, 二來是因為要將相應的錢財存入柴家櫃坊, 來晚莫怪!”

“昨天是元日大朝會,想來治中可能會在其中,故而耽誤了。”

三人左手掌包右拳拱手。

這個順序可不能錯了, 否則有挑釁之嫌。

柴令武要的差不多,可誰讓大唐地域遼闊呢?

不管咋地,這錢比柴令武的俸祿高多了。

大唐從六品官員年俸九十石, 職田四頃,俸祿二十八緡八百錢。

你以為這就不錯了?

實際上還有俸料一說。

到唐高宗時, 明確規定了, 六品官員, 有庶僕十五人,也就是這十五個輔助官員的私人助手,費用國家承擔了,稱為俸料。

在此之前, 俸料也不是沒有, 只不過比較不規範。

令人羨慕的福利, 使大唐官員貪腐的比例在此時極低。

你要像老朱那樣光給低俸祿,那是逼著人貪, 誰當官不想過上好一點的生活?

所以為什麼剝皮革草都止不住貪官,明朝成為歷朝歷代貪官之最, 不是沒原因的。

慾望像彈簧, 你壓得越狠,反彈得就越厲害。

當然了,柴令武可以牛皮哄哄的說,這不過是點小錢。

二千五百緡的提成,就是透過柴家櫃坊簡單一個轉讓就完成了,比以前快多了。

不要覺得數字誇張,要知道不過五十萬架曲轅犁就能達到這提成了,而貞觀十四年的統計,有1557個縣,平均每縣320架犁也就差不多了。

按戶分配的話,以貞觀年三百萬戶人口計算,大約六戶一架犁。

就這個數字,已經讓柴令武感到滿意了。

錢,站著賺了,還能造福天下,善莫大焉。

“很好,你們三家做事敞亮,以後再有這類事,我不會忘記你們。”

柴令武隨手畫了個大餅。

不過,那得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了。

現在,柴令武還得在河州吹冷風,防備吐谷渾吶!

這三人踩著過年的時間點來,主要是混個好感,增進感情,得到柴令武的允諾自然喜出望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以後,再不怕人官面上刁難了,我們上面也有人的。

連程、丁懿、孫康離去後,李崇義、高文敏聯袂而至,看得柴令武大為驚訝。

初一在家過、初二拜丈母孃, 幾千年來,這一點是大致相同的,這倆一起來是個什麼意思?

就算高文敏還是自由身, 李崇義起碼是娶妻了吧?

相互取笑了幾句, 柴令武才明白,李崇義的岳丈家是真的在故清河郡東武城縣,武德年改為貝州武城縣,後世絕大部分土地劃入河北故城縣。

崔家的歷史那叫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

據說,崔氏源於姜姓,是姜尚的後裔,唐朝與五代就出了十三位宰相,成語“滿床疊笏”就出自清河崔家。

太遠了,李崇義不可能去給岳丈賀歲,也就自由了。

偃月形餛飩的香氣,讓李崇義與高文敏不自覺地咽了口唾液。

為什麼柴家莊的偃月形餛飩那麼香呢?

豬肉嘛,按說柴家莊沒有酒糟了,養的豬應該不如從前了啊!

柴令武微笑不語。

你們太小看百姓的智慧了,柴家莊雖然不釀酒,卻不妨礙柴躍買回麩皮,用酒麴發酵了,然後再餵豬啊!

加上注意豬圈的衛生、儘量喂熟食,同樣的劁豬,柴家莊的至少要高兩個檔次。

至於不時捕撈灞水魚蝦,碾成粉末摻入豬食的事,連柴家莊都沒幾個人知道具體情況。

柴躍終究還是有點上歲數了,監管曲轅犁製作的事慢慢移交了柴禾,養豬的事慢慢交給了柴火,自己才有了管事的樣子。

哪家的管事還凡事親力親為?

柴躍察言觀色的本事不錯,立刻嚷了起來:“瓜婆姨,沒看到二位公子風塵僕僕的嗎?趕緊整兩碗偃月形餛飩送上!”

高文敏還想矜持一下,想想在柴令武面前,裝個什麼?

李崇義身為已婚老男人,早不在意所謂的風度,嚼得叭叭響,順帶還嘲笑一下高文敏:“你不是被氣著了,不想吃嗎?咋上手了?”

高文敏瞪了李崇義一眼,慢慢吃完一碗偃月形餛飩,放下碗。

“這事說起來就氣人。柴令武,你且說說他王敬直文不成、武不就,有哪一點能與我們相提並論,配得上尚公主?”高文敏氣呼呼的道。

史書多載,貞觀十一年,李世民三女南平公主,嫁南城縣男王敬直。

三女這一點,《新唐書》表示有異議,認為汝南公主的墓誌銘說她才是第三女。

又是一個名字不明、生年不明、生母不明的公主。

貞觀七年議婚,貞觀十一年成婚,很符合公主婚配的正常流程。

像長孫衝與長樂公主李麗質那樣在一年內走完流程的,算是特事特辦了。

王敬直本來就是個文弱書生,又在設計柴令武一事上,遭了柴令武一個大耳刮子,顏面無存,也難怪高文敏看不上他。

再加上阿耶高儉與王珪的過節,高文敏不滿意就顯得很正常了嘛。

柴令武隨手抓了塊膠牙餳咀嚼著。

“這你就不懂了。陛下此舉,頗有深意,那王珪最多明年就回朝了。”柴令武平靜地說。

李崇義擱碗,驚訝地看著柴令武:“厲害了呀!阿耶就說過同樣的話,還說沒個三五年的官場磨礪,根本看不出來。”

柴令武呵呵一笑:“在貶王珪去同州之時,放出讓王敬直尚公主的訊息,就是要告訴王珪背後的太原王家、杜柔政背後的長安杜家,對事不對人,小懲大誡。”

高文敏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高文敏不傻,家學淵博,只是沒往這上頭想而已。

是啊!

總不能讓人說杜如晦人一走茶就涼吧?

總不能江山坐穩了,就立刻要對付當年太原起兵時的元從吧?

人心不能就這麼散了,必要的安撫得有。

否則,以李世民的暴脾氣,能把王珪給砍了。

唉,看著王敬直能得意洋洋地出現,真想給他一個大嘴巴子!

“算了,不跟你們鬼混了,過兩天我去禮部任職。”高文敏沒精打采的說。

在幾人中,高文敏的資歷極深,當年當國子監生時,還兼任秦王千牛備身。

當然,武藝是真的潮。

浪蕩了幾年,又得入衙受人管束了,難怪他不得勁。

預定的職位是祠部司郎中,一司主官,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祝、醫藥及僧尼簿籍之政。

也就是說,問鬼神之事歸他管了。

這個位置不易出功勞,卻也難出差錯,是個穩穩熬資歷的好去處。

只是,高文敏並不甘心啊!

“我看那些僧尼都腦滿腸肥的,要不然,嚴格度牒?”

年輕人總是精力旺盛,想要做一番事業,即便是在清水衙門也不例外。

柴令武嘆了口氣:“最好不要。看似僧尼與世無爭,其實他們背後,要說沒有一兩家勢力支撐,能如此紅火嗎?當年周武帝滅佛共毀寺廟4萬座,強迫300萬僧尼還俗,重新成為國家編戶,這才多少年,又是處處佛寺,還不明白嗎?”

“雖然你是皇親國戚,可你沒那個威望處理,會遭到反噬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遮天之始皇再起開局被迫加入了金剛寺旅行青蛙:開局一顆燒燒果實,我炸了教室美漫世界裡的彭格列家族完美之雙重臥底民國之諜戰先鋒我能租賃萬界大宋不咳嗽諸天之從唐探二開始末世農女是全能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