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故地又重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他就在那兒,現在負責看大門,一日三餐都有食堂可以吃,溫飽都沒問題。”

產業園區的大門外,顧大強為兩位姑娘和霍千里指了指大門邊上的一個崗亭。

“我原本是說給他在這兒搭個板房,或者在裡面近點的地方滕一間空屋子出來讓他住。但他不願意,說要守著那間屋子,不然今後剛娃子放出來落腳的地方都沒得。原來那間板房是給他了的嘛,他就把那兒當他的祖宅了。”

顧大強為三人繼續解釋了一下,霍千里便看著兩個姑娘,“你們要過去嗎?”

鄭琪跟劉萍想了想,一人從包裡拿出一千塊錢,遞給顧大強,“村長,麻煩你把這個錢給他吧,讓他想買點什麼就買點吧。”

顧大強看著霍千里,霍千里點了點頭,他才伸手接過,“不過我把話說在前頭哈,這個錢估計他也只會留下來給他的好么兒的。”

“求個心安而已。”

說著鄭琪已經轉過了身看著霍千里,跟他道了個謝,“霍師兄,你事情多,你先忙吧,謝謝你陪我們過來,就不多耽誤你時間了。”

劉萍也趕緊跟著道謝,霍千里笑著擺了擺手,“沒事,今天陪你們就是我最大的事,走吧,先送你們回屋,一會兒就正式帶你們走走。”

.......

將近半個小時之後,稍稍休息了一下的眾人在基地大門口重新集結。

時間還不到十點,天氣正是最舒服的時候,眾人都放下了行李,講著笑話輕裝出發。

隊伍由姜恆宇帶著,霍千里跟曹青峰都跟在後面。

按說曹青峰這個鎮長應該是抓經濟的,但霍千里能力強,作風又比較踏實親民,所以兩人漸漸形成了另一種常見的模式,書記主外,鎮長主內。

身為鎮委辦主任,這點小場面姜恆宇自然是應付得來的,他微笑著開口道:“大家如今所在的,就是我們千符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發的親子教育基地。這個基地集研學、會議、娛樂、展覽、餐飲、住宿等於一體,一期投資將近三千萬,眼下剛剛竣工,準備投入運營,大家就是這個基地的第一批客人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麼一說,眾人的興趣都高了不少,四下張望著。

然後慢慢發現,這和平常的景區是有些不同,首先進門的綠化裝飾就不一樣。

有金黃的玉米掛起來,組成的玉米牆,伸手一摸,這些玉米居然還都是真的;

還有大蒜、辣椒、生薑、花椒等東西點綴出來的“調味”牆,每樣東西旁邊都有帶著拼音註釋的圖文講解;

有麥堆、谷垛造型的裝飾,這兩種倒不是真的,或許是為了消防安全;

就連綠化帶裡,也都是向日葵之類的農作物,將農業這個特色彰顯得醒目而又不突兀。

“大家上次來的時候應該就知道,我們虎山村是以中藥材種植為特色發展起來的,現在已經建設成一個涵蓋科研、種植、加工、生產等環節的複合型的中藥生產基地,所以,我們還建了一所中藥材博物館。既能夠彰顯我們虎山村的特色,也能夠傳承發揚我們國家傳統的中醫藥知識,來,大家這邊請。”

前行了不遠,眾人就來到了中藥材博物館前。

肖堯簡單介紹了一句,就有別著話筒的解說員小姐接過了隊伍,開始熟練地為大家講解起了博物館裡的各種陳設。

說是博物館,其實並不太準備,叫做科普展覽館更合適一些。

裡面沒有什麼特別名貴的東西,主要就是一些傳統的中草藥科普、一些著名的藥方展示和講解、以及中醫發展歷程中一些著名人物和他們身上的傳奇故事。

有實物的藥材大多都是一些相對普通的,極其名貴的那些都是以圖片代替,但原本對這些不感興趣的眾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文藝範兒些的瞧著那些青黛、紫蘇、杜若、空勤、京墨、江籬等名字,心神搖曳;

養生些的就聽著講解員說著那些黃芪、三七、枸杞、丹參、益母草的功效,默默記下;

哪怕是喜歡仙俠的中二少年也能在景天、徐長卿、龍葵、花楹、重樓之類的名字下,驚喜連連;

喜歡歷史的在聽著扁鵲、張仲景、孫思邈等人的名字時,在腦海裡浮現出那個時代的故事。

總之對這群大學生來說,這個博物館走下來還是頗有幾分意思的。

從博物館的後門走出,直接就來到了一個窗明几淨的大堂。

講解員姐姐的笑容甜美,“我們虎山村就是以中藥材種植為特色產業發展起來的,大家在來路上看見的藥田裡,都種著我們自己打理的道地中藥材,而我們東江縣的丹參和白芍也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虎山村更是東江丹參的核心產區,這裡有我們東江縣自種、自產的道地中藥材製劑、顆粒劑和飲片產品,全都是有正規備桉的合格藥品,大家可以看看,祝大家玩得愉快,再見。”

說著講解員姐姐就退了回去,並沒有出現什麼賣力推銷強制消費的場景。

但剛才的講解確實頗有效果,大家對於健康的焦慮也從來都是存在的,哪怕自己不用,想著送父母、送物件、送領導也都是好的。

等眾人從那邊出來,竟然幾乎人手都買了些東西。

這倒是讓同行的霍千里跟曹青峰有些哭笑不得,連忙叫來工作人員,給眾人的東西分別貼上標籤,統一存放起來。

從博物館出來不遠處,就是田野鄉趣的遊樂點,眾人在姜恆宇的帶領下,坐上小火車,慢慢穿梭在這一片田野之間。

從黃瓜架子旁穿過,還能看見細小的初生黃瓜如拇指般粗細,頂端還帶著未謝的小黃花;

從剛剛插秧不久的水田旁駛過,瞧見翠綠的秧苗在田裡列出整齊的佇列,像是在迎接他們的檢閱;

這些場景對於從農村出來的人而言一點也不稀奇,但對於自小在城市長大的有些人而言就有些意思了,左顧右盼,目不轉睛。

這兒玩了出來,時間也差不多到了中午了。

按照事先的安排,眾人直接一起到了基地的餐廳,一起吃起了農家菜。

連帶著一些陪同的人,一共將近四十個人湧進了餐廳,各自點餐。

雖然點菜的過程有些手忙腳亂,雖然等待上菜的時間確實有些慢,但在農家蔬菜純正的菜味下,在廚師合理的烹飪下,味道是真心不錯。

吃過了飯,眾人返回住處,簡單休息了一個多小時。

兩點來鍾,遊覽繼續。

遊樂場的旋轉木馬和飛椅上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戲水樂園承載了他們因為氣溫而遺憾的目光;

但旋即又被清溪踩水的快樂滿足;

民俗體驗館裡,他們先是在蓑衣、竹編、草鞋、風車、油燈、煤油燈的陳列中流連,接著在打穀、春米、吹米(用風車將米、麥之類的東西裡夾雜的穀殼、碎葉之類的雜物吹走的過程)中流下了汗水。

接著又嘗試了竹編、陶器等手工製作;

出門又被一屋子精美的竹編工藝品吸引得走不動路,主動掏開了腰包;

最後,在一趟虎山製藥廠的製藥觀摩之旅後,在新奇和滿足中,圓滿結束了這一天的遊覽。

這一天剩下的時間,便是屬於他們與村民們敘舊休閒的日子了。

其實到這會兒,好些聰明點的已經明白,這一趟來多半是讓他們來體驗一下,順便提點意見的。

但即使想到這一層,他們也沒什麼被利用的不爽。

因為虎山村的姿態擺得足夠真誠到位,各種安排足夠用心,而且這個基地也真心還是不錯。

甚至他們當中的不少人都想著,如果有機會還是會推薦給有孩子的朋友,自己得空了也可能會約上其餘的朋友再來一起玩一趟。

畢竟交通也不算太麻煩。

懷揣著這些念頭,他們回到了晚上的住處,慢慢地重新熟悉著,看著他們大變模樣的生活,幫著拾掇飯菜,在桌上推杯換盞,跟這些曾經朝夕相處過幾日的村民們聊了起來。

聊著廣播體操還有沒有再做;

聊著那誰誰有沒有當上廚師,那誰誰又有沒有開上大貨車;

聊著村裡的變化,聊著每個月的收入;

聊著如今的生活,聊著一切願意交流的事情。

而鄭琪和劉萍卻只能坐在屋裡大眼瞪小眼,因為,她們那一戶,在離奇的故事下,已經沒有了。

只剩下一個孤獨的老人,倔強地守候著。

好在霍千里沒有忘記她們,打了個電話讓她們一起過來吃飯,姜恆宇也已經過去接她倆去了。

二人收拾一下,正準備出門,民宿的管家已經走進來,告訴兩人有人找。

以為是姜恆宇到了的兩人快步跟著出去,卻在大堂裡瞧見了一個意外的身影。

顧剛的父親。

老頭兒比起當年,又蒼老了不少。

過去的十來年,妻子沒了,兒媳婦走了,孫子也帶走了,兒子也進去了,一連串的打擊壓彎了他的嵴梁,也在他的臉上刻出了更多的皺紋。

就在劉萍跟鄭琪有些緊張的時候,老頭兒從背後拿出一個塑膠口袋,“他們都有地方吃飯,我對不起你們,剛剛從食堂買了兩個肉餅子,都說這個好吃,你們嘗一哈嘛。”

劉萍跟鄭琪忍不住再次對視遲疑,老頭兒上前一步,又生怕她們害怕又退了回去,只是把手努力往前遞了遞,渾濁的眼裡分不清是希冀還是祈求,“嘗一哈嘛,好吃!真的。”

鄭琪暗自一咬牙,上前接過,“謝謝。”

老頭兒松了口氣,露出一絲笑容,“那你們忙!”

說完他轉身,旋即卻又轉了回來,朝著兩人弓了弓腰,“對不住哈!”

劉萍張了張嘴,還想說點什麼,老人已經匆匆走了。

鄭琪從袋子裡取出兩個溫熱的肉餅,遞了一個給劉萍,猶豫了一下,輕輕咬了一口。

是挺好吃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御劍飛行不小心撞倒了魔女我被饕餮附了身夢幻工業大亨讓我在影視世界修仙當醫生有了神級旁白人在四合院靠救助金度日忍界:宇智波就是要反叛模擬修仙:開局具現克蘇魯大唐藝術生無限天道輪迴